[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熊佧南勢鷂婆山 (附航跡圖及GPX檔)
編修紀錄  
時間: 21/12/11(六) 至 21/12/11(六) 共 1 天
領隊: 李俊民
嚮導: 林惠婉
紀錄作者: 李俊民
發表者: 21/12/18 (六) 17:49:39   minnelee(李XX) 61.64.*      
最後修改:        
開始地點: 苗栗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紀錄類型: 郊山
紀錄:
 
活動名稱:熊佧南勢鷂婆山  (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10年12月11日    
參加人員:陳萬樟、陳太太、謝先生、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熊佧山(大坪山,達老安山,1038m,森林三角點補近(05)),南勢山北峰(1030m,專賣局樟林地界柱第六號,山字水泥柱)  南勢山(1039m,3-6631,山字水泥柱),鷂婆山  (耀婆山,901m,2-1123)  
活動概述:  
       大湖鄉東緣,馬那邦山脈翠峰羅列,極為壯觀,鷂婆山、南勢山、熊佧山都在附近。馬都安古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大坪部落,又稱達老安古道,是上達老安山﹝熊佧山﹞的必經之路。在達老山山頂有一座古炮台遺址,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控制無法馴服的泰雅族而設,射程包括馬都安、司馬限和細道邦登部落,跟千兩山砲台、司馬限砲台及二本松砲台互相呼應,嚴密監控大湖溪和大安溪泰雅族各個部落,登上古炮遺址會讓人對過去歷史有無限緬懷。﹝取自登山口導覽解說牌﹞  
       南勢山北峰、南勢山一般都分開來走,這段稜線不長,但鮮少紀錄,本次嘗試串連起來,幸克其功,但要有接駁考量。  
       鷂婆山為馬那邦山脈最北端的山峰,矗立於大湖鄉東北角,與獅潭鄉八卦力山脈南端的烏石壁山遙呼相應,成為扼守著汶水溪內山的門戶。山容受地層結構影響,西、南兩邊坡緩稜寬,北面臨汶水溪及支流洗水溪,則陡崖直劈,自頂深垂兩百餘公尺,露岩巍峨,奇突嶄絕,如巨鷹展翅,氣勢攝人心魄。昔日,鄉民因而命之為鷂婆山,客家語鷂婆,意指老鷹。          
               
行程記錄:  
       
05:20烏日出發,沿中山高北行,下苗栗公館交流道後左轉,接台6省道至台72線快速道路岔路口,左轉上台72線快速道路往汶水方向行駛。  
06:35接台3線省道後直行,後左轉進入苗62鄉道,一路往泰安溫泉行駛。  
06:40豆腐街岔,苗62鄉道在此分兩條(為紓解人潮),下往泰安溫泉;上行為舊路,往清安豆腐街,亦可續往泰安溫泉,取右上行。  
06:41苗62-1岔,取右經洗水坑清安豆腐街,沿著汶水溪往上游方向續行。  
06:44往大興(鑽石林)岔,取右小南角道路往大興。  
06:53經右側泰安國小,遇岔路取右上(左續行可接大湖國中往馬那邦山之細道邦道路)。  
06:54大興村活動中心,在此停一車下山接駁用,大興派出所就在對街。  
07:00併一車原路回。  
07:11抵06:44往大興(鑽石林)岔,取右續行苗62-1鄉道。  
07:12路左清安國小。  
07:13石水坊岔,取右沿石水坊指標前行。  
07:16抵達大坪部落路右涼亭,有泰雅族勇士雕像,停車於亭旁平台。馬都安部落的泰雅族人,早先居住於整個洗水坑溪流域,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實施理蕃政策,泰雅族人被迫幾度遷徙,最後落腳於洗水坑溪上游的大坪地區,現稱「大坪部落」,是泰安鄉清安村唯一的原住民部落。  
07:23出發,循大馬路上行,路左有草莓園。  
07:28岔取左水泥產業道路,路口旁有石水坊廣告看板,此為馬都安古道第一登山口的入口,旁邊是一棟土黃色的二層樓民宅。  
07:30右側大水塔岔,取右。  
07:31馬都安古道民宅旁的第一登山口,路口立有『馬督安古道、達老安段』導覽解說牌。該地最早的祖先是聚住在雪見地區的梅園村部落,祖先從雪見到大坪,都是走這條古道,後來成為漢人挑擔、泰雅族人背竹簍,來回運補苧麻、粗皮梨的重要運輸線,古道在中途「砲台」段分出兩條岔路,一條通往腦寮庄,那裡在日治時代設有瞭望台,另一條通往司馬限林道沿線的「達老安」部落,日治時有四座古砲台,目前遺址只剩基座,砲台已不復見。[相關連結] https:\\irene19692002.pixnet.net   
滿山坡都是李樹園,民宅狗吠聲劃破清晨寧靜,沿民宅旁李子園下新設的水泥階梯上行,這是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協助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採用生態工法整修1.5公里的古道,通往達老安山山頂的砲台遺址的傑作。  
07:33舊里程木樁1.4K,約在新里程木樁0.1K處。古道上每一百公尺設有里程木樁,舊里程木樁是由熊佧山南側登山口往北計算,新里程木樁則是由07:28第一登山口往南計算,兩者差約1.3公里。  
07:34進入濃密的竹林小徑,竹篁幽徑,風景很美,這是馬都安古道的特色之一,滿山翠竹青綠,「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鋪設木板土階的古道路徑寬闊,沒有雜草,走來舒服。  
07:38路左長條木椅。  
07:39遇水泥產業道路,指標標示:回往大坪部落;右往苗62-1鄉道;前行砲台遺跡,取左前上續行竹林。  
07:47約0.4K處,竹林內有一休憩倚子,高高瘦細的桂竹林佈滿古道兩側,山徑由陡趨緩,綿長幽雅的竹林路充滿幽意,清晨的薄霧冷空氣,更添增一分靈氣。  
07:52里程木樁0.5K,有一椅,之後為一段土徑。  
07:53  岔路口,指標標示:回往大坪部落;左往樹坪農路;前行砲台。取右上鑽入竹林續行,左側洗水山一路相伴。  
08:01大樹,從右側繞過。古道以生態工法進行整修,也維護得相當好,繩索和木頭階梯設施完善,散發著原始自然,古樸的風貌。  
08:05  百年樟樹,平台椅子具全,在此小休。雲海是馬都安古道的特色之一,但今天洗水山西側的汶水溪谷只有薄霧,並無浩瀚美麗雲海。  
08:12續行。  
08:15指標標示:右往穀倉下農路;前行砲台。古道路徑轉為陡上,地上落葉很厚,須拉著繩索上攀。  
08:17里程木樁1K,可遠眺西邊的烏嘎彥山。  
08:21上稜,指標標示:回往大坪部落;右往砲台。這裡地勢平坦,種滿了李子園,破損的藍白雨布工寮,頹圮在李子園中。洗水山、盡尾山、司馬限山雄峙,熊佧山就在南方不遠處,循李子園右側外圍而行。  
08:23  遇水泥產道岔,指標標示:回往大坪部落;右往穀倉下農路;左上往砲台。指標下又有註記,前往泰安秘境要走右下水泥產道,若不登熊佧山,可循此水泥產道出第四登山口,路旁又是一大片的桂竹林,取左循古道續行往熊佧山。  
08:26熊佧山,設有觀景平台,平台上大樹遮蔭,樹隙間仍可看到盡尾山。砲台已不復存在,只有看到當初以石塊堆疊起來的平台遺址,一小片空地,讓人緬懷憑弔。  
08:34續行,途中往右側可展望烏嘎彥山。  
08:37水塔,下有民宅,應是泰安秘境露營區。  
08:38古道入口,里程標示1.43K。  
08:40馬都山古道入口處,立有砲台解說導覽牌,遇產道取左行。  
08:44路右無線電中繼站,豎立著兩根長長的通訊電塔。  
08:46岔取右。  
08:48接上苗62-1鄉道,是為馬都安古道第四登山口,取右下行踢大馬路。道路護欄採軟性鋼索設計,期撞車時仍有拉回彈力。左側細道邦山馬那邦山大克山一脈如影隨形,馬那邦山尖峭的山影極為搶眼。  
09:00南勢山烏嘎彥山入口,電信桿「清安幹141」,路口有路條,取左水泥路。苗62-1鄉道右下往石水坊,可接07:16停車處涼亭。  
09:01遇岔路再取右。  
09:05南勢山北峰岔,取左走泥土產道上坡(續行可往烏嘎彥露營區、烏嘎彥山)。  
09:09右上竹林小徑,開始路徑尚明,之後路徑隱約,路條不多,在倒竹中奮戰,即便知道已偏離下載行跡,但不時發現舊路條,似乎不同人馬在此各顯神通,尚未走出固定路徑,補上橘紅色路條,竹林下又有尼龍網,更增前進困難。可往西南向直攻南勢山北峰或西向切上南勢山北峰北邊稜線,再取左沿稜線上南勢山北峰。  
09:21接上南勢山北峰北稜,取左沿稜上行,路徑清楚,路條也多。  
09:24南勢山北峰,專賣局樟林地界柱第六號與山字水泥柱並列,無視野。  
09:28往東沿稜續行,間有路條。  
09:30出竹林,取右沿著竹林邊緣稜線旁南行,雖無路跡,但下坡並不難行。  
09:40離竹林邊緣下切,因前方落差較大,且下載行跡在左下方,目視有低窪造林地。  
09:44抵造林地,沿低窪地區南下。  
09:46接上農路,有車行痕跡,沿農路下行。(南勢山北峰南勢山這段稜線東方有農路,這是一重大線索)  
09:49農路左轉而下,下載的航跡隨農路左下又返回,故離農路下切。  
09:52復接農路,亦與下載的航跡吻合,。  
09:57展望處,不遠平緩處有一獨立鐵皮屋,展往無敵。水泥路分成左右,取左而行。  
10:03入林,又在倒竹中奮戰,一般隊伍都從南勢山西南上山,致北稜幸臨的隊伍不多。  
10:07路旁一小水泥界柱,基本上沿稜而行,並補上橘紅色路條。  
10:15置於樹幹上的紅警示燈燈罩,倒竹雖亂,但仍有跡可循,沿稜走即可。  
10:20南勢山,山頂腹地不大,樹隙間可展望盡尾山,小休。  
10:41復行,往南下行。  
10:42抵竹林中山字水泥柱,這是南勢山另一基點處,再回往南勢山。  
10:45循南勢山西向隱約小徑下行,路條不多,有些完全服貼在竹子上,無法飄揚,須仔細觀察分辨。  
10:49產道,此去柳暗花明,可邁步而行。  
10:52水泥產道取左下,右上應可接09:57展望岔。  
10:53南勢山東南峰岔取直。  
11:03岔取右(應取左),路有一群工人正採收生薑,一類似工頭男子大聲宣稱,往大湖就是循此水泥路,雖偏離航跡,但方向不錯,從之。  
11:17接上航跡,11:03岔若取左將於此接上。  
11:19岔取右,不久以尖峭山影領銜的馬那邦山、細道邦山一脈又頂著藍天,出現在路左。  
11:26岔取直。  
11:32右下方已見民宅。  
11:41南清道路取右。  
11:46南清聯絡道路大樟樹觀景台,午餐。觀景台台階已部分損壞,周圍欄杆不甚牢固,倚靠要當心。  
12:28續行,踢著大馬路下行。  
12:51大興村活動中心停車處。  
12:53開車往鷂婆山。  
12:58小南角道路(南清連絡道路)最高點就是鷂婆山登山口,旁邊空地可停約四輛自小客,一旁提湯菊(五爪金英)盛開。這地區開闢許多露營區,上來的車子不絕於途。  
13:02起登,循西側竹林中小水泥路往上走。  
13:04捨水泥路入竹林山徑。  
13:09第一座鋁梯,踏階為格柵狀,有助於抓地。  
13:10出竹林,山徑真的是相當陡,旁有連綿不絕的拉繩,腳底鬆滑,踏點不穩,需要靠繩子才能爬上陡坡。  
13:11第二座鋁梯,山徑陡峭依舊,直上的鷂婆山真是辛苦,挫人心智。  
13:13第三座鋁梯,從林隙間依稀可見對面山頭闢建許多露營地。  
13:29上稜,山頂已被開墾,展望大開。往右沿產道繞行180度到對岸,才是基點所在。沿途崖邊遍植龍柏,且是橫向栽種是為特色。  
13:33鷂婆山,山頂視野佳,基點就在崖邊。開墾地種植牛樟芝,下方就是大湖地區。客家人早期進入大湖地區開墾時,這裡有惡鷹,不僅十分兇惡,也會叼弒人命,故有惡山之稱。  
13:48原路返航。  
13:51下稜,上山容易下山難,幾乎要拉繩倒著走。  
14:25鷂婆山登山口,取車往大坪部落涼亭,上來露營的車子甚多。  
14:34抵06:44往大興(鑽石林)岔,取右續行苗62-1鄉道。  
14:40回大坪部落涼亭停車處,取車賦歸。  
 
GPX檔: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航跡圖: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  
[相關連結]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  
[相關連結] 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紀錄相關討論:
 
21/12/18   □ 熊佧南勢鷂婆山航跡圖及GPX檔  2   minnelee 台中





討論串主旨:熊佧南勢鷂婆山航跡圖及GPX檔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nelee(李XX)
寫入 21/12/18 (六) 17:50:32 From 61.64.*
熊佧南勢鷂婆山航跡圖及GPX檔如附
 
 1101211熊佧南勢鷂婆山航跡圖(355 KB)
GPX 檔案 1101211熊佧南勢鷂婆山GPX檔(429 KB)
 ↑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