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隊伍名稱】北二段出無明東稜 【活動日期】2010/7.13~7/18 【隊伍人員】陳雪溱(領隊、入山)、李玟諺(紀錄顧問)、林瑋庭(總務)、柯俊宇(包車)、 張郁麟、劉柏宏、徐育民、陳儒雅、陳盈孝、袁柔(大廚)、謝晉凡(裝備)、 張簡如閔(保險、紀錄135)、陳坤棋(裝備、紀錄246)、巫宗翰 【預定行程】 7/12 Day0: 台大校門包車→宜蘭→環清宮 C0 7/13 Day1: 環清宮→環山檢查哨→11.7 k柵欄→17.5 k耳無溪叉路→23.2 k閂山登山口 →閂山→閂山登山口→25 k工寮C1 7/14 Day2: 25k工寮→27 k鈴鳴山登山口→鈴鳴山→鈴鳴山東鞍營地C2 7/15 Day3: 鈴鳴山東鞍營地→無明山西峰→西峰營地→無明山→無明水池C3 7/16 Day4: 無明水池腰繞→無明山→無明東峰摩埃石→2號淺草營地C4 7/17 Day5: 2號淺草營地→1號淺草營地→石洞獵寮→國王獵寮C5 7/18 Day6: 國王獵寮→椎巴宇腰繞路→椎巴宇登山口→1846峰→老洛韶單攻→慈惠堂 【實際行程】 ◎出發前因南勢溪山難事件領隊與部分隊員前往松蘿湖救援,故延至7/13早上7:30出發。 7/13 Day1: 復興南路噶瑪蘭客運→羅東→包車至約9K處→林道約12K處C1 7/14 Day2: 林道約12K→11.7 k柵欄→17.5 k耳無溪叉路→閂山登山口→25 k工寮 →27 k鈴鳴山登山口→鈴鳴山→鈴鳴山東鞍營地C2 7/15 Day3: 鈴鳴山東鞍營地→無明山西峰→西峰營地→無明山→無明水池C3 7/16 Day4: (1) 無明水池→無明山→無明東峰摩埃石→2號淺草營地C4 (2) 無明水池腰繞→無明東峰摩埃石→2號淺草營地C4 7/17 Day5: 2號淺草營地→1號淺草營地→杜鵑稜線→國王獵寮C5 7/18 Day6: 國王獵寮→椎巴宇腰繞路→椎巴宇登山口→警所舊址→老洛韶單攻→慈惠堂 【參考紀錄】 台大:小玉無明98/6/22~6/27 台大:雪怪無明東稜初探 台大: Jater無明池以東下撤路線探 【詳細記錄】: 7/13 Day1 ◎天氣概況:悶熱,下午四點半左右下起大雨。據前一晚氣象預報今年二號颱風康森 有可能襲台,但明確動向要等到7/14之後才會知道,故決定等明天到 鈴鳴山頂再詢問留守人。 7:30 台大後門復興南路噶瑪蘭客運站集合 7:50 客運出發 9:05 抵達羅東,與柏宏、盈孝會合 9:35 包車自羅東上中橫前往730林道 13:00路越來越顛簸、狹窄,輪胎陷進爛泥,無法繼續前進,包車在730林道約9K停下, 大家在此吃午餐、整裝,吃到一半滴滴答答下起雨來,換雨衣雨褲。 13:30 Go 14:10 休息 15:25 北向溪溝每人取水2L,730林道在10K到閂山登山口前水源穩定,路旁不時可見 水管以及溪溝。 16:10 林道左側一平坦空地,約在林道左側約12K處,估計可睡30人,有搭建獵寮痕跡 (無雨布)、生火痕跡、一旁有幾個水瓶、手套。由於天雨地基不穩,此時郁麟 不慎踩到林道邊緣土石鬆軟處滑落4米,無受傷,但由於滑落處甚陡且無手腳點 ,需使用傘帶才能回到林道。此時雨愈下愈大,氣溫愈降愈低。 16:50 全員到達營地,打給伯孚問颱風消息,得知暫無影響,約鈴鳴山頂再聯絡。 雨很大很冷,大家紛紛穿上最厚的衣服,喝熱飲料、吃晚餐,入夜後雨勢漸歇。 7/14 Day2 03:30 雪怪說五點半出發,三點半起床煮飲料,沒人敢賴床。 05:25 五點半不到大家已經打包好待命出發,張簡、浪花開火戰車模式衝衝衝,一路 有箭竹芒草咬人貓,所有有刺植物伴隨露水雨水大顯神通,雖然沒下雨,火戰車 還是濕得可以擰水。 06:16 17.5K耳無溪叉路小休。 06:28 續行。 07:50 閂山前約1.5K日光小平台偷懶,本說在閂山登山口休息,雪怪跟上後宣布休息 但是小怒。眾隊員惶惶。 08:09 續行 08:45 閂山登山口,在道路右側的樹邊,樹上有一大堆路標,向陽草原平地。 09:25 紅磚水塔,水塔內無水,紀錄說可能往水塔上續行有水,未驗證續行,張簡在 此拍越南新娘照。 09:45 25K工寮,前有一岔路往左為工寮,右為續行路,工寮內有些前人留下的水, 在此小休,分食學姊寄來的芒果乾。 09:58 續行,背鍋子與爐頭的浪花、張簡、盈孝開火戰車往午餐地點先煮午餐。 11:00 林道終點,一平坦地約可住12人,路旁有下切取水路,在此曬太陽吃拉麵。 12:45 吃飽喝足出發,約3分鐘進樹林的小徑上有一平坦處(8T*1),旁有滲水石壁 12:52 到一峭壁須往左上的路續行,上去後為一崩壁須橫渡,有架繩,但最後一段似乎 已不太穩,碎石鬆軟但有路徑。隊伍在此處被拉長。 14:41 過一平台後,一路陡上後抵鈴鳴山三角點。有收訊,JATER告知颱風不會經過台灣\ 。起霧後怕下雨,等不到全員到齊,一部分人先下營地紮營。營地路程約15分鐘的下坡。 15:12 下至鈴鳴山東鞍營地,可見許多有水寶特瓶,營地有三層,頗大,此隊有六人 外帳*1 四人蒙*1 雪地帳*1 兩人帳*1 皆可容納。營地北面有架繩,像要圍甚麼 東西。取水路往北下切,來回需半小時,衰的是,一出發取水就開始下大雨了… 7/15 Day3 ◎ 天氣概況:晴天,下午四點後間歇降雷陣雨,半夜在無明池營地下起雨,很冷。 3:50 起床煮飲料,約4:20大家開始吃早餐。 5:40 每人背水約兩公升出發,路大致在稜線上,針葉林中偶爾鑽鑽箭竹。 6:20 鈴鳴東鞍營地陡下後第一個鞍部。 6:40 休息,展望佳,太魯閣群山盡收眼底。 7:20 再次小休15分鐘,可見像狗啃一樣的畢祿鋸齒連稜。 8:00 轉東北後,碎石坡出現,不難走,小心過即是。 8:15 進入森林,一路有路條或疊石。 8:20 出森林,碎石坡又出現,之後一路陡上。 9:30 無明西峰前最後的碎石坡拉繩陡上。 9:35 登西峰頂,太陽、風滿大的決定到西峰營地午餐,從西峰頂到西峰營地只要1分鐘。 9:45 西峰營地掏餅乾吃午餐、曬雨衣、襪子。西峰營地無水,分上下兩層。 10:20 Go 11:00 遇地形,暴露感頗大,有傘帶可拉,手力氣不夠有些危險,柯柯、雪怪重裝上後, 輕裝下來幫忙背背包。隊伍在此拉開,瑋庭帶學員們往前衝。 11:25 第二個地形,一塊石頭約三米,雖無傘帶可拉,但不難過。上去之後來到沿稜處, 雖有一點起霧但展望超棒,已可見無明斷崖壯闊、碎石嶙峋的樣貌。 11:50 拉繩陡下碎石坡,建議一個一個過。 12:05 在無明斷崖岩稜處休息,順便等後面的人。 12:12 Go 12:20 岩壁地形,拉4~5米的繩上,手點好抓好上。 12:37 岩壁地形,已有架設約10米的兩條繩,大石頭上的起攀腳點較高,較難上,橫渡 有些許暴露感。 13:20 碎石坡陡上。 13:55 晉凡開火戰車模式率先登上無明山頂,張簡、浪花、瑋庭8分鐘後陸續到達, 山頂太陽很大,遮陽雨傘地圖頭巾出動,一想到此行最累人的上坡路已然結束, 心情頓時輕鬆不少。山頂時而晴朗時而風起雲湧,展望佳,可建立霧主、南湖、 中央尖、三角錐、畢祿羊頭鋸齒連稜。 14:40 全員抵達山頂。 14:45 Go,往無明池營地前進,前15分鐘由山頂沿稜緩下,接下來進入已被砍得很乾淨 的超高箭竹叢,緩上緩下皆好走。 15:25 抵達無明池營地。無明水池為茶凍顏色,取水後用頭巾過濾再喝。 ◎ 半小時候大家陸續抵達營地,趕在午雷之前搭好帳,約4點左右下起大雨,接雨水 免除要行進水生喝無名水池的恐懼 7/16 Day4 ◎ 拆為兩隊,主隊爬回無明山再沿主稜往3187順東稜而下,小隊由無明水池探勘腰繞 路線往3187(無名東峰)西鞍。 ◎主隊: 07:00 無明水池出發 07:39 無明山三角點,小休。 07:55 向東南草坡陡下出發,一開始先抓稜下,太偏南往後東修正,箭竹海中不時有 小落差,沿路綁路標。未見老玉紀錄中鑰匙草坡營地。 08:55 在(288850,2683600)小休,後續陡下。 09:29 見老玉隊路標進樹林,路條不多,沿樹林邊緣往南續行較好走。樹林內鐵杉刺柏 杜鵑樣樣來,很卡不好走。 09:44 過3187西鞍。 10:12 接到東峰主稜小休。 11:10鞍部之後應該要偏北進樹林,玟諺一開始想從南面翻上稜,但崩塌處暴露感大 (柏宏之後表示,延碎石續走,後面亦可翻上稜線),柏宏、浪花、晉凡下背包 輕裝探路,晉凡向崩壁探路,浪花及柏宏向北側小路陡上進箭竹叢,腰繞過山頭, 其實兩條路都可走,向前崩壁的話需之字形向上即可在植被邊緣找到路標。 進樹林後,惱人植被再現,玟諺直叫:幹上來就對了!!!。嚴重覺得行程delay, 老人紛紛覺得被雪怪騙了… 11:55無明東峰摩埃石前較平坦處停下午餐,試圖與腰繞隊伍以無線電聯絡,可聽見 隻言片語。 12:20 午餐結束,腰繞隊仍無清楚回應,續行。由北面繞過摩埃石(東峰)的路條與路基 明顯且有砍痕,之後一路跟路標走。 12:41 出森林,可見展望,續行路條綁得很密,但路標路不一定好走,拆掉一些重綁。 13:20 上切,植被十分噁心,柏宏出刀砍路,眾人罵聲連連,張簡說幹。 13:30 二號斷稜出現,先有一約10米白色棉繩後有紅色扁帶一小段,斷陵上多碎石抓踩 之前須小心。 13:53 全員通過。 14:20 斷稜一號出現,已有一塊木頭纏在扁帶上,可做為最早一兩步墊腳之用,但木頭 有些腐朽,也不穩,須小心。此落差並不比無明段稜傳統路拉繩處困難。 14:31 經討論後決定不另外架木梯,一來時間不足,二來架的意義不大,要架梯子不如 把下方木頭固定,上木頭後手腳點皆大,並不難爬,全員重裝過。 14:51 全員通過,上稜線,張簡大開路標眼,在箭竹刺柏林中衝衝衝。 15:15 抵達 2號淺草營地,無線電只能傳,無法清楚聽到腰繞隊的聲音,與雪怪使用 "潛水鐘與蝴蝶"法確定腰繞隊無恙,開始煮飯等待歸隊,在淺草營地上擺放了 集水大水桶。而去年放置的大白集水器已剩殘渣… ◎腰繞小隊: 07:00 無明水池出發,森林下佈滿高密箭竹。 07:36 遇小稜及小溝。一路上有六條小稜,大多不難走,困難的是箭竹十分密。 08:40 一個小溝較陡,柯柯向下坡處探、盈笑像上坡處探。選擇向上坡處上一瘦稜。 09:00 在瘦稜上休息20分鐘,決定繼續等高度腰繞。此時距無明山頂約200 m落差。 10:30 鑽出密箭竹,一片開闊,森林下短草坡如公園般。石洞下全都是山羊排遺,在此 休息15分鐘。 11:20 午餐,開無線電,雖然約定開機時間是12點,既然都開始午餐了,就開著等吧。 12點時有聽到主隊傳來斷斷續續的隻字片語,但因我們仍在溪溝中,收訊十分 不好。 12:35 上至東稜,高度3219 m,遇見主隊綁的紅路標,在此綁上雙路標寫上"腰繞至無 明水池"。由於一路下降太多,導致最後一段路需要延著溪溝向上爬回稜線,原 本的預定目標是更東邊的3176 m鞍部,午餐處遇到的溪溝大且不好繞,固決定直 接上稜,之後若要開路,需將腰繞路的高度向上修正。過了山羊大便洞之後, 越接近東稜部分越陡,不知道高度向上修正後會不會較好。 13:00 草坡上打混睡覺,無線電可以收到山下有人要訂便當和蠻牛的通話,雖無法收到 主隊的消息,但可以聽到遠處主隊隊員的喧鬧聲。 13:30 沿稜線南側緩慢出發。走約10分鐘後,跟著主隊綁的路標走到一處暴露敢頗大的 地方,之後進森林見下坡處有舊路標,尋舊路標回頭探到好走不需經過岩石的 路徑,在一凹谷邊緣須向左進入森林,而非直行上岩壁。此後一路沿著稜線南側 或稜線頂走,直到接近無明東峰摩埃石之前才轉至稜線北面。 15:25 上陡坡,約10分鐘可以結束陡坡,之後一路好走。 15:54 二號斷稜 16:30 一號斷稜 16:50 2號淺草營地 ◎ 2號淺草營地展望極佳,可見太魯閣山系與出海口,是北二段的遺珠。多天來第一次 沒午後雷陣雨下雨一起吃飯,望著晚霞上的橘紅的雲海與山的倒影,吃著一輩子很 難補充的無名水池維生素,看著褪色的紅色路條,這裡是學長的夢。 7/17 Day5 ◎ 天氣概況:晴天,沒有下午後雷陣雨 5:30 起床 7:10 拍照,出發。由2號淺草營地(290290,2683148) H3086m沿無明東南稜草坡陡下, 沿途有台大登山社紅色路條和北縣登山會白色路條,邊走邊補上紅色新路條, 獵戶三女出山刀及草刀開路。 7:50 一路芒草、箭竹間雜的路段之後,在芒草叢稍緩處小休10分鐘。 8:20 在無明東稜陡下後第一個鞍部小休,天氣好展望佳,抬頭可見立霧主峰、 奇萊主北,往下可見瓦黑爾溪。 9:00 箭竹林緩下。 9:10 換稜(西南、南稜),植被為芒草,注意此處不可下切應向上找尋路標。 9:50 找陰涼處小休15分鐘。 10:12 沒想到休息後走五分鐘就來到1號淺草營地,太陽很大很熱。此處約可搭三頂 四人帳,無水源,去年放的大白塑膠袋集水器已經破裂無水,在有庇蔭處放置 一白色塑膠水桶(上有綠色漏斗),並在旁邊的樹上綁上紅色勘查路條。 10:32 Go,陡下,芒草很斜(芒草斜面),沿著稜頂端的大樹向下。 11:25 小休10分鐘。之後陡下,大部分為芒草,還有一些杜鵑叢,沿著明顯路基大至 不會跟丟。 12:06 在芒草陡下後的平坦處掏餅乾午餐,領隊特准睡午覺15分鐘。 13:00 Go,一出發路右側為岩壁缺口,有架設傘帶,小心下即可。箭竹、芒草變稀疏, 路跡、路條變得明顯,唯路基變得較不堅實,地上布滿屋枯枝落葉、黃綠色的 地衣。 13:15 咬人貓植被或疏或密的出現。 13:20 路上出現藍色水桶,裡面有半桶水。 13:50 小休。路跡、路條愈來愈明顯,地形很寬路很陡很鬆,路旁兩側出現乾溝, 估計再下200公尺可達溪邊,眾人紛紛破釜沉舟,將所剩無幾的行進水一飲而盡。 14:20 Go,陡下約15分鐘後開始聽到溪水聲,士氣大振很渴衝很快。 15:10 柯柯、玟諺率先抵達瓦黑爾溪東股水源,其他人陸續到達,在下溪前有咬人貓海, 瑋庭在貓海浮沉後不由得感嘆:「貓海餘生。」。眾人在缺水兩天後看到水開心 地泡C錠、黑糖水、洗臉、把所有水瓶裝滿。 15:40 Go衝向營地。據說最後這段路咬人貓超多,草刀、社服、雨衣雨褲紛紛出動。 16:00 翻過東股水源的坡之後抵達C5國王獵寮。國王獵寮經過一年仍保持完整,雨布未 積水,去年國王頭留下的地圖已經浸水,唯支撐雨布的樹幹會搖晃有倒塌之虞。 旁邊有生火痕跡與幾瓶裝滿的水,依照推測最近應該有人來過。大家歡樂的煮 晚餐、砍柴、搭帳、升火。 18:00 晚餐吃到一半,聽到令人驚喜的呦吼聲,雅真學姊一行人到了。雪怪、柏宏丟下 吃到一半的飯碗,衝去幫學姊背背包,約20分鐘後雅真學姊、棧雲學長、以及 南搜的鴨子來到營地與我們會合,他們前一天晚上住在慈惠堂(一人500元), 隔天早上8點開始走到現在。雅真姐表示之前太管處辦了一個活動,從慈惠堂入 口處的一段路已有80人大隊踏過,還有設置步道。晚上,大家圍在火邊,和學長 姐們唱著一首一首的山歌、享用關頭燈比較好吃的西米露,此行的最後一個晚上 很溫馨。 21:00 就寢 7/18 Day6 05:30 起床煮粥。 07:00 出發,沿路條腰繞。 07:51 過一連串腰繞路,路基不大,沿途都是碎石路,上下B溪的路落差都大,向上落差 有架繩,上完後小休。 08:10 小休後沿瀑布左岸陡上後續行腰繞路。 08:20 東北西南乾溪溝。 08:23 東北西南向有水溪溝(A溪)。 08:38 上稜後小休,一路沿路條走,邊走邊補路條。 09:20 越稜點,轉南向1846 10:16 發現柯藝路標,原本以為是椎八宇登山口 10:40 靠近1846尾陵大平台小休,是鋪松針平地,鴨子、學長姐帶了一堆東西請我們吃 吃喝喝。 11:10 鞍部工寮,雨布尚在,但塌掉了,再走一陣子可看到路旁一根棍子上有袋子, 裡面有便當盒。 11:41 駐在所舊址,可見日據時期種植的柳杉,在此午餐,雪怪率四人輕裝往老洛韶, 其餘人午睡。 13:50 老洛韶小隊歸來。 13:58 跟路條陡下。 14:11 雨布平台,有積水。 15:00 下到溪底,但下溪處似乎偏上游大概30公尺,向下溯後才在對岸發現道路,延路 條走,不久進竹林,可見一工寮,到慈惠堂的路已被80人大隊走過,已成石頭步 道。 15:35 水泥路,抵達慈惠堂,可洗熱水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