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丹大溪攀瀑泳潭
編修紀錄  
時間: 93/06/25(五) 至 93/07/05(一) 共 11 天
領隊: 葉國偉
嚮導:
紀錄作者: 賴明佑
發表者: 08/07/02 (三) 16:40:39   mingyu(阿佑) 140.109.*      
最後修改: 08/07/04 (五) 10:22:48   mingyu(阿佑) 140.109.*      
開始地點: 南投
經由地點: 南投縣
結束地點: 花蓮縣
紀錄類型: 中級溯溪
紀錄:
 
[簡述]:葉國偉(領隊)、賴明佑、陳永龍、崔宏立、林冠成、李奇瑾、易文韜、石世明、項石民、羅嘉智等十人,攀登丹大西溪七層連瀑中的下方兩層,以及溯行丹大東溪的中上游。  
 
 
       丹大溪位於中央山脈南三段的西側,由東西兩支流匯合而成,其中東支流有多處峽谷地形,而西支流被一個近三百米落差的七階連瀑(九華瀑布)分為上游與下游,下游是粗獷的礫石寬谷,上游則是清溪水緩緩流的幽美溪谷,有「童話世界」的美譽。這壯麗的山水吸引我們前去溯探,計劃攀登丹大西溪的大瀑布、泳渡丹大東溪的急流深潭,希望將奮進的身影融入壯麗的山水中。  
 
<進山遇粗獷的原住民>  
 
6月25日  
       晚上9點到地利村,整個村子相當安靜,顯示居民仍維持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村子裡唯一的一家雜貨店,5年前還只是間小本經營的小店,現在已頗具規模,真是變化迅速阿,看來資金、消費正快速進入這個山村。  
 
6月26日  
       清晨4點40分搭到「中油探勘車」(實際上好像是種菜的原住民),一群人擠進小車子,出發了!丹大林道路況維持不錯,之前是由種高冷蔬菜的菜農在維修使用,而因水土保持的考量,已經停止種菜,目前由進行高壓電線架設工程(西電東送)的台電在維修使用。7點10分到達六分所,往回走一小段路,在一個大告示牌邊的叉路下往丹大溪。從六分所下至溪底,落差達1200公尺,小路一開始循稜向下,兩旁的草剛被割過;中途有一小水源,及一個簡單的寮子;最後一段之字形下坡,抵達跨越丹大東溪的吊橋。由林道下至吊橋需四小時。  
       中午時分,我們輕裝從吊橋旁下至丹大東溪,然後往上游探溯。東溪的峽谷岩壁上有一些小洞湧出泉水,水中的礦物質在灰白的岩壁上染出美麗的黃色條紋。東溪的水是濁的,與前兩次來時所見的清流差很多,水量雖不大、但很急。  
       我們在溪中碰到在此做除草工作的原住民,他們帶著狗溯溪呢,真特別。狗看到濁的急流,不敢跟著過溪,主人只好走回來,抱起狗,我們以為他要抱狗過溪,沒想到他竟然把狗往急流一丟,而狗,竟然也載浮載沉地往對岸游去,上岸後抖掉身上的水,沒事!這讓我們見識到原住民強悍粗獷的性格、以及狗臨危不亂的本能。  
 
<多變的丹大西溪>  
 
       由吊橋循丹大西溪旁的小路走,前往距離約2小時步程的苗圃工寮。一路上先經過丹大社遺址,此地目前已成一片疏林,不過尚有石屋遺蹟;接著高繞崩壁,抵丹大西溪200公尺寬的大河床,再沿大河床向上走。苗圃工寮的小支流以前是以小瀑匯入主流,如今卻是以一大片的沖積扇匯入主流,顯示造林未成功,土石流失嚴重。工寮比河床高約40公尺,而從河床往工寮的小徑路跡不清楚。到工寮後,發現屋頂有些破損、床板只剩一個,不過還是可以遮雨避風。永龍在瓜蓬上發現佛手瓜,摘了一個加菜。晚上雨急,下了整夜。  
 
6月27日  
       近9點出發,天氣晴、有時陰雨。昨日西溪的水是清的,經過一夜雨,今日已成濁流。過了準襲奪點下的支流,便到了丹大西溪的峽谷,此處南岸有小路高繞峽谷,以前路口處有河階,現在已被沖走,而離河床十公尺高新建了一個寮子。小路在樹林裡繞行,路跡還算清楚。降回丹大西溪後,過溪續行,下午3點到位於河床西側的愛玉寮。記得以前有一片離河床十公尺高、而長約兩百公尺、寬超過五十公尺的平坦河階,上面有數排短架子晾曬愛玉,如今,大河階幾乎已全被沖走,只剩寬約十公尺的小河階,真是滄海桑田阿!新的愛玉寮搭在河階上,不大,但完好,可以住宿。黃昏,有一道美麗的彩虹;夜裏,有滿天閃爍的星星。  
 
<攀登九華瀑布群>  
 
6月28日  
       5點半輕裝往九華瀑布群。8點經過九華崩壁下,不久遇到一個狹窄的連瀑,其左側岩壁有山羊踩出的小徑,跟著山羊小徑,就可到連瀑的上端。接著繼續往上,景觀漸顯壯闊,兩旁的樹林被崩岩所取代,感覺彷彿走入洪荒的時域。9點到九華瀑布群底下,只見一面岩牆聳立眼前,而一道寬的白練垂掛著,在陽光照耀下甚為壯麗;瀑高21公尺、寬6公尺,瀑底為深潭。懸墜的水沖下潭時,除了產生潭裡的渦流,亦產生一道挾帶水氣的強風,當人一靠近瀑底,立刻被這強冷氣流弄溼衣服、噴霧眼鏡,並且會冷得發抖,只得儘速遠離。  
       觀察瀑布兩邊,沒有可以繞路的地形,看來只能直接攀越了。瀑布右側的岩面較乾燥,也沒有懸岩,可以一試,於是鬆開繩子,展開繩隊攀登。我擔任先鋒,穿溯溪鞋爬,另外也把岩鞋帶在身上,以備必要時換穿。小崔穿雨衣幫我確保,坐處遠離瀑底。一開始是70幾度的岩面,因踏足點多、容易爬,我把繩子掛入國偉剛才敲的岩釘支點,很快就爬高了5公尺,脫離強水氣流,再輕鬆上至10公尺處,放了一個Friend,但一扯就崩裂脫出,只好再找裂隙敲入岩釘支點,才得以稍為休息。接著,左側是光滑岩面,右側是破碎的小內角,我想了一下,對小內角較有把握,只要小心抓踩就是,於是穩紮穩打地慢慢通過破碎的小內角,上到16公尺高的小平台。最後是光滑的斜板,小心移位向上,終於站到瀑布頂端。  
       確保小崔上來後,因為拋繩不順,我便下到16公尺的小平台當中繼站,這樣分兩段拋繩、確保,才順暢。有趣的是大家都受不了瀑底的冷氣流,往往確保繩子還未收緊,大家就急著往上爬了。這一瀑布共花了3個小時通過。  
       不久迎面又出現一瀑,約19公尺高,其右側碎石壁可以爬。下段岩質較好,沒有確保就可上至7公尺高的平台;上段因岩質破碎,學員以繩子確保爬上。這一瀑布共花了40分鐘通過。  
       上了兩階瀑布後,眼前視野頓開,九華瀑布群美麗地疊立著。五年前那次O形環繞九華瀑布的探勘,目睹七層瀑布的壯美,但居高臨下的遠觀,感覺似乎不夠深刻。現在我們爬上了兩層瀑布,來到這樣溪水淙淙的世外之地,特別令人興奮,像是偷窺大自然從未展示過的一幅畫,而我們也融入圖畫中。  
       進入瀑布群不容易,要離開也不容易,經過一番繩索確保(花了1小時20分),才由東側碎石溝上到樹林,接著在林子走20分鐘,再經一番繩索下降(花了1小時40分),才安抵西溪主流。今天成功攀爬大瀑布,晚上大家滿意地睡了,夜裏,山羌走到寮子旁邊叫吠,向我們道賀嗎?  
 
<八人合抱大檜木>  
 
6月29日  
       早上7點出發,進入東邊的小支流,小支流南側有路跡可跟,至小雙溪口時走南支流,一直走到崩石地形的緩開闊地(時間約8點半)。此後抓方向向東,直切2316峰南鞍,初時植被較密,咬人貓不時出現,稍後林子較疏,在一處樹幹發現疑似熊的抓痕,也看到疑似熊的糞便,大家有些緊張,後來針葉樹陸續出現,特別地,有兩棵挺拔的紅檜神木,大的那棵要八人才勉強合抱呢,最後接近稜線是疏箭竹,鑽了一陣子,於近午的11點切到鞍部。  
       在鞍部接到清楚的愛玉小徑,午餐後便循小徑下,約1個半小時後,在小稜線上遇到被茅草包圍的寮子,再20分鐘到達東溪小支流一間舒適的愛玉寮。愛玉寮對岸有路,跟路沿山腰越稜到東溪主流,而越稜時聞到腐臭味,原來是路旁有一隻被吊子吊到的山羊,已死了一陣子,下腹毛開始脫落,但沒有別的動物來咬食。這段繞稜的山腰路跟了2個小時後變差,便不再跟,直接抓稜切往丹大東溪,最後下一段崩壁便到了東溪。  
       丹大東溪溪水清淨,讓人很舒服,傍晚挑選了岩壁邊的沙洲紮營,過了一個安適的夜。特別地,偶而會有成熟果實從上面樹枝砸下沙洲來,要提防,而由南洋來的夏候鳥鷹鵑,夜裡3點就在叫,一直叫到天亮,有點吵。  
 
<泳渡急流深潭>  
 
6月30日  
       早上7點出發,一路溯溪,相當輕鬆。約1小時發現西側有路下至丹大東溪,不知是否為昨日山腰路延伸來的?再半小時抵幽暗峽谷,遠看有點可怕,但其實兩側有淺灘可行,只花5分鐘就過了峽谷,納悶的是,在峽谷的淺灘見到新鮮的水鹿糞便,水鹿不是都在樹林與草坡活動嗎,為何到峽谷的水邊?11點,遇大石公南鞍支流以瀑布匯入,之後地形漸險,稍後至一可親的深潭,午餐、游泳。  
       續行不久便遇到峽谷包夾的小瀑串急流深潭,必需硬攻,由年輕的冠成打頭陣。急流偏左側流,於是冠成綁著繩子由右側往前走入水中,隨即奮力前游,但水流急、無法突破,便退回,此時發現右側岩凹的水下有一小平台可站立,冠成便在小平台休息一下子,再蹬壁猛力一衝前游,終於上到小瀑邊的岩階,完成先鋒任務。其餘的人扶背包,以繩子拉過去。接著依然是大急流深潭,上方有小瀑,此難關由國偉率先從左側3公尺高的岩壁爬上,再確保大家輕裝走潭、爬凹洞上去,而背包另外吊。通過這兩個接連的峽谷瀑潭,共花1小時45分。  
       4點,又遇到小峽瀑潭,紮營囉。去觀察小峽瀑潭時,遇到一隻山羊,牠受驚嚇後,直接跑上旁邊岩壁,停了一下,鑽入草叢中。以前知道山羊在陡峭地形行動能力頗強,只是沒想到竟可以在近80度的岩壁上躍爬!  
       晚上有一隻大赤鼯鼠及幾隻白面鼯鼠叫,山羌的叫聲也不少。  
 
<疊羅漢爬出深潭>  
 
7月1日  
       近8點出發,來到昨天受阻的峽瀑潭,見兩邊岩壁夾住,一小瀑下方有一急潭。右側的岩壁約70度,有點光滑,我先試著爬岩橫渡,不久成功上到小瀑上面(難度約5.4),再橫渡退回。接著,試著過急潭,水深到腰,被沖了一下到左側,趕快扣住岩縫以抵擋急流,再爬岩向上,成功到4公尺高的平台。接著國偉帶傘帶來接應,確保大家過急流、爬岩上來。  
       往前不久又是峽瀑潭,潭很深。左側岩壁有一長形凹槽,冠成先沿潭邊走至凹槽下方,此時水深已達胸部,而岩壁光滑無法爬上,世明便走過去接應,以疊羅漢方式將冠成頂上岩壁平台,其餘的人分別以輕裝或重裝吊、拉上岩壁,過了這個難關。此後行進順利,烏龜島附近的河道地形是峽谷,原本擔心不好過,但實際上水少、易通行,9點40分過完烏龜島。接著遇左側支流來匯,支流水量只略少於主流,會口平緩、寬大,為甚好營地,在此休息50分鐘。  
 
<高繞瀑布>  
 
       11點至寬峽谷,寬峽谷中水流淺,容易通行,寬峽谷後有窄峽谷,水流變急,輕裝從左側岩壁爬過,接著壁立眼前,溪谷不見了?只見左側岩壁內處懸下一瀑,約9公尺高,右側岩壁則被水掏出5公尺高的大石洞。仔細觀察左側岩壁,應可爬,但近瀑頂可能有困難,而瀑頂有水氣,顯示上面可能又有瀑布,再考慮吊背包的麻煩,決定退回窄峽谷前,採繞路通過。此時,在中午陽光的照射下,瀑布的水氣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很可愛。  
       1點半由右側高繞。沿途茅草散生、土石鬆碎,陡的地方要架傘帶以便抓握,有些地方一次一個人走,以免被落石擊中。3點半至標高二千公尺的小稜頂,轉而循小稜切下溪谷,稍後離小稜轉入右側樹林,最後下小溪溝,5點繞下至丹大東溪。下溪前從高處下望,可以看到除了中午遇到的瀑布,其上游還有幾個瀑布,都不易攀越。  
 
<動物樂園>  
 
       至丹大東溪後,放下背包向下游走,去探看繞過的幾個瀑布。過了一個彎,突然看到一隻山羊坐在瀑布上方的峽谷岩階反芻,牠受驚嚇後即向前跑幾步,毫不猶豫地向下跳躍急流至峽谷對岸,牠停了一下回頭看我,接著向上跳爬岩稜後不見了,我以為牠已經跑走了,待轉過彎,發現牠被困在上面的岩階無法再往上,一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我們逮到這難得的時機,很興奮,趕快拿起相機來照相,而牠急得嘰嘰叫、跺腳,猶豫是否往下跳。約5分鐘後,我們照好相,想要離開讓牠跳回來,沒想到牠卻在此時往峽瀑跳下,只看到牠跳下4公尺的一階後就看不到了,不知牠是否摔落峽瀑?或是跳下岩階後就上不來?令我們不安、內疚。  
       這一帶河床沒有獵人的足跡,河床有不少獸骨,甚至有二隻羌骨在一起,不禁懷疑是否為傳說中的動物墳場?  
 
7月2日  
       7點40分出發,一路輕鬆向前。這一帶河谷有不少獸骨,我們十個隊員中已有五人撿到山羊或山羌的頭骨了,尚未撿到的人優先走前面,張大眼睛搜尋。根據五萬分之一地圖,丹大東溪在這附近應該有一瀑布,但一路走來,毫無瀑布跡象,只有堆滿石頭的大河床。有一處河灘上,出現十幾公尺高的枯樹群站立石灘的奇景,猜測這些樹曾被流水帶來的堆石活埋,而當堆石又被水沖走後,被活埋過的樹群便露出來,形成枯樹站立石灘的奇景。續往上,遇到一片沖積河床,其上長了一片赤楊,相當美麗。  
 
<旅程尾聲的悠閒時光>  
 
       10點半抵丹大東溪三源的會合處,發現溪邊有兩個大灶,並有民國80年製的罐頭罐子及沙拉脫,可能是花蓮來的獵人曾到過此地。雖然時間還未到中午,但領隊聽從眾人意見,決定在此紮營、找路。下午放假,各自摸魚打混,睡覺、喝茶、洗澡、爬岩、堆水壩、賞鳥、撿石頭、撿木頭……,就是沒有找到路!傍晚5點,冠成上廁所時無意撞見一個破寮子及隱約的路,總算是下午沒有白混。  
 
7月3日  
       7點半出發。昨日發現的路,路跡相當不清楚,而林相又亂,有咬人貓、茅草、刺藤,需要奮戰,待切上稜線後,林相才逐漸轉為較疏的箭竹森林,心情也轉為愉快。途中聽到猴子的警告聲音,但樹密沒看到。12點至標高2670公尺山頭,在此,無線電可與其他丹大會師的隊伍通話,各隊七嘴八舌交談,一下子會師氣氛變得十分熱烈,也想起要加緊排練會師晚會的節目(每隊要貢獻一個節目)。近盧利拉駱山時,刺柏增加,稜線不好走,還好不久接到獵徑(應是連絡太平溪源與丹大東溪源的獵徑),循著獵徑,輕鬆地下往太平溪源營地,會師囉!  
 
 
***整理***  
(1)溯攀難度:西溪的九華瀑布群,下面兩階攀登難度中等(5.5),有多年攀岩經驗者可以嘗試。東溪的峽谷則沒有預期的難,但還是要有擅游泳者、擅爬岩者的隊伍才適合。技術攀登裝備可以只帶少許即可。  
(2)動物:東溪動物很多,水鹿、山羊、山羌、猴子、黃鼠狼、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等都有目睹或蹤跡,鳥類也很多,蛇也有。  
(3)獵徑:東溪的獵徑可能屬於兩個系統,其中東溪中游是由丹大林道經丹大西溪翻越稜線到的,而東溪上游是由瑞穗林道經太平溪源翻越中央山脈主脊到的。  

 


紀錄相關討論:
 
08/08/24     Re:丹大溪照片   mingyu 台北
08/08/22     Re:丹大溪照片   grigri 台北
08/07/02     Re:丹大溪照片  6   mingyu 台北
08/07/02   □ 丹大溪照片  8   mingyu 台北





討論串主旨:丹大溪照片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4 筆資料

討論串第 4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阿佑) 回給 grigri (grigri很好用)
寫入 08/08/24 (日) 20:26:29 From 140.109.*
爬七層瀑布(落差約280m)的想法,  我也有過.  目前覺得有兩個較困難的因素:  一是最上方的那一層(落差約50m~60m),  右側有幾個懸岩需要克服,  不知左側如何?  這需要參考較多的照片才知道.  另一是丹大林道不開放行車,  導致不易到達丹大溪,  並且獵路可能也不清楚,  不易到達瀑布.    
 
相較於台灣其它溪流的瀑布,  九華瀑布位於開闊的崩谷,  其岩面較乾燥.不溼滑,  攀登的感覺與一般爬岩較相似,  也可說較容易.  
 
爬七層瀑布上童話世界,  聽起來很有吸引力.  先蒐集資料,  再研判可不可行.
 
 ↑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grigri(grigri很好用)
寫入 08/08/22 (五) 22:48:17 From 218.160.*
超經典的照片,九華瀑布到目前大概也只有你們爬過吧~~  
不過沒有爬完喔,    有沒有機會完成呢?    阿佑  來計畫一下吧!  
 
(呵  現在都只剩一張嘴)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阿佑)
寫入 08/07/02 (三) 17:08:28 From 140.109.*
貼幾張丹大東溪照片
 
 丹大東溪的峽谷深潭(168 KB)
 小峽瀑潭(177 KB)
 一處深潭, 使用疊羅漢的方式克服(142 KB)
 烏龜島附近的峽谷(148 KB)
 峽谷瀑布, 要高繞(161 KB)
 大檜木, 由西溪翻越東溪途中遇到的.(201 KB)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阿佑)
寫入 08/07/02 (三) 16:48:30 From 140.109.*
貼幾張丹大西溪照片
 
 丹大西溪七層連瀑的最底層, 從右側攀登.(149 KB)
 攀登瀑布, 上方為斜板.不易拋繩, 所以要在中間做中繼確保.(158 KB)
 隊員與大瀑布合照, 已爬了兩層瀑布, 上方還有五層瀑布.(166 KB)
 接近七層大瀑布時, 崩石取代樹林, 感覺彷彿走入洪荒的時域.(173 KB)
 丹大西溪河床, 後方是準襲奪點的崩谷(167 KB)
 河床上的愛玉寮(170 KB)
 曬愛玉的架子(207 KB)
 從丹大林道下丹大溪途中俯視丹大西溪 (152 KB)
 ↑ 

此討論串共 4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