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 pigface(面面) | 寫入 05/08/19 (五) 08:33:29 From 61.231.* | 原文在 Keepon: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 活動名稱:聖稜線-O型縱走 日期:2005/4/15-2005/4/17 攀登山岳:池有山(3303M,六易)、品田山(3524M,十峻)、布秀蘭山(3438M)、素密達山(3517M)、雪山北峰(3703M,十潤)、凱蘭特崑山(3731M)、雪山東峰(3201M,八小巒) 成員:Wendy, Camel共2人 交通:鈴木吉星 前言: 聖稜線一詞源自於日據時代,日本人對於台灣第二高峰至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的高峻稜脊的感動,其中有崢嶸的岩稜、令人怵目驚心的素密達斷崖、懸岩四壁的大霸尖山,更有岩刃如刀削的的穆特勒布山。由大霸尖山至雪山涵蓋了九大山峰,不但是雪霸國家公園的心臟地帶,更是雪霸國家公園中最具危險性及挑戰性的路線,在聖稜各縱走的變化路線中,聖稜線O型縱走必須經過品田及素密達兩大斷崖,更是其中最具挑戰性的路線。 Wendy和我認識一年多,合作完成過北二段四日及奇萊東稜五日兩大需要專案審查的路線,這次原定的南二段+新康因故必須取消,最後改行了聖稜線O型縱走,我們二人各自都有獨行的慾望,但是Wendy怕黑、怕鬼、怕黑熊,我則害怕危險,都不趕獨自走這條路線,若非Wendy在前當開路先鋒,這兩大斷崖我恐怕是不敢嘗試過去的。 原本氣象預報4/15下午開始轉晴回暖,然後有連續三天的好天氣,沒想到小氣的老天跟我們開了個大玩笑,只給了我們不到半天的好天氣……。 預定行程: D1:登山口→池有山→新達山屋 D2:新達山屋→品田山→品田斷崖→雪北山屋 D3:雪北山屋→北稜角→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 D4: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登山口 行程記錄: Day 0:4/14(四) 天氣:陰雨 17:45 竹山出發 20:00 石門,接Wendy上車,走北橫接中橫宜蘭支線 24:00 武陵農場客運站,在此搭帳棚過夜 Day 1:4/15(五) 天氣:陰 登山口→池有山→新達山屋 05:40 起床 06:45 車站整裝完畢開車出發 07:00 武陵山莊停車場 07:25 桃山登山口叉路 08:15 池有,品田登山口 08:28 Go 08:48 0.5k 09:15 1.0K,休息10分鐘 09:45 1.2K (國父峰) 10:20 1.5K 10:30 1.6K,不知為何雙腳的大小腿都出現狀況,處於抽筋的臨界邊緣,必須不時的的坐下以緩解肌肉的緊繃,行進速度嚴重變慢 11:30 2.0K,原本一路陡上路段至此轉為較平緩,在登山口比我晚出發的Wendy已趕上我 12:20 3.2K,午餐休息後請Wendy先行,如我未能趕上就請她直接在池有山頂等我 14:00 3.5K(三叉營地) 14:10 池有山第一登山口,放下背包改為輕裝上登 14:30 池有山,Wendy正躲在洋傘下睡覺,想來她已在此等後多時,拍完登頂照後Wendy先行下山 14:45 出發下山,走了一段才發覺路比較陡,且幾乎無路標,要往回上登又怕雙腳無法負荷,估計會回到往品田山的路上,乾脆就繼續往下走了,下抵路口(池有第二登山口)Wendy正好背著重裝走過來,幸好走回第一登山口距離不算太遠 15:00 第一登山口,重新背起重裝往新達山屋前進,過一處斷崖區見到鼎鼎大名的池有名樹,沿路拍照又花掉不少時間 16:00 新達池,武陵四秀線上最東邊的水池,映照著池有山的倒影,雖然小巧確頗為美麗,隨後又遇三四個小池,最後經過亞美池,新達山屋已在眼前 16:15 新達山屋,整個山屋今夜就只有我們二個人住,夜晚滿天的星斗,想來明天該是個好天氣 Day 2:4/16(六) 天氣:晴轉陰雨 新達山屋→品田山→品田斷崖→雪北山屋 03:30 起床 04:45 出發 05:15 1K,天色微明,隨後見到東方在雲層中上遮下掩的太陽,05:30終於日出 06:00 品田池,池中倒木頗多,看來相當雜亂。過品田池後是一些亂石及碎石坡上登,還有拉繩路段,走起來感覺頗似小霸尖山 06:30 品田山,天氣好且四周展望極佳,除了雪山主峰附近依舊積雪白頭之外,雪山北峰以北的聖稜線看似只有少許的殘雪,估計應該至少走到雪北還不會受到積雪的影響,而且我們也至少帶了簡易冰爪,因此決定照原定路線前進 07:05 出發,由北邊下行至崖邊探望,即可見到第一斷崖的繩索,重裝拉繩直接下,繩索長度略嫌不足,且最後2公尺踏足點差,需小心。下畢後大致往左方橫渡 07:25 品斷二,重裝拉繩直接下, 07:35 極窄的煙囪地形約3公尺高,Wendy先下後再將背包由另一邊吊下(以我這樣標準身材都勉強通過,如果是胖子不知該如何通過) 07:45 品斷三,重裝拉繩直接下 08:10 營地一處 08:25 布秀蘭山,聖稜線縱走各變化路線的必經之處,此處觀北方的巴紗拉雲山及南方的穆特勒布山最為壯觀美麗,拍照後繼續往南前進,正式的走上聖稜的路線 08:53 7.6K(取左側下切後橫渡一小段森林再右斜上切回稜線) 09:20 7.2K,陡上亂石區,行走相當困難 09:40 7.0K,隨後遇營地一處,四方雲霧湧上,天氣在迅速的轉變 10:10 素密達山,四方已是大霧瀰漫,無任何展望。過山頭後立即往左下切再前行不遠即達素密達斷崖,素斷為連續的三段,拉繩垂直下第一段後,即拉繩向右橫渡,再垂直下第三段斷崖;三段都有繩索可拉,踏足點尚可,重裝即可小心通過 11:30 雲達卡山屋,休息午餐,山屋附近積雪,景觀頗似雪山的黑森林 12:40 出發 13:03 往水源叉路(約6.0k處),標示牌剝落,過水源叉路不久轉為亂石坡陡上至稜線 13:20 下切路,直下切約150公尺後由森林腰繞至約5.6K再陡上回稜線 14:15 穆南營地,四周由造型奇特美麗的圓柏圍繞,可惜四周霧氣濃厚,已幾乎無法拍照 15:10 5K山頭,天上竟然下起冰霰來 15:45 4.5K 16:00 叉路,放下重裝往雪山北峰 16:05 雪山北峰,天候極差,僅停留5分鐘匆匆拍照後下山,破了我的百岳停留時間最短的紀錄 16:15 叉路,背回重裝往雪北山屋前進,離開稜線後積雪漸漸變的深厚,路跡有些難尋 16:40 雪北山屋,山屋門前還蓋著半公尺厚的積雪,儲水槽的水籠頭也需要趴在雪上才取的到水 Day 3:4/17(六) 天氣:陰雨 雪北山屋→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登山口 04:00 起床,外面天氣不佳,完全見不到星星,似乎霧氣頗為濃厚 05:40 出發,往山屋前的上方上切往稜線,積雪深厚且路標稀少 06:15 3.5K,稜線上風大,雨霧齊飛,無法依視覺定位,部分路跡又被積雪掩蓋,多花了不少時間找路 07:00 3.0K 07:10 2.6K 07:55 凱蘭特崑山,設有不鏽鋼基點及山名標高(新版的上河地圖之步程圖有誤) 08:00 1.9K叉路,因天氣不佳,決定放棄到雪山主峰這一段,直接下切往三六九山莊。剛開始下切這段溪溝積雪難行,路在溪溝底部前轉向右方橫渡,最後接上稜線,循稜線森林下降 09:10 過溪溝一處,有水 09:20 溪流水源地,過溪流後大致沿森林腰繞,倒木頗多 10:10 三六九山莊 11:00 出發 11:25 6K 11:40 5.2K(東峰停機坪),東峰前後的玉山杜鵑此時正開始綻放 12:15 4K(哭坡觀景台) 12:55 七卡山莊 13:35 登山口,正好有登山隊要準備離開,將背包放在檢查哨後,向好心的領隊借搭便車下山 13:55 山下叉路口,下車開始往武陵山莊步行 14:20 武陵山莊停車場,開車回雪山登山口 14:35 雪山登山口,整理裝備等候Wendy到達 15:10 開車出發 16:00 南山村, 加油並在此吃晚餐 21:40 竹山 [山屋] 1.新達山屋:歐式雙層太陽能山屋,有收集雨水之儲水設備,應無缺水之虞 2.雲達卡山屋:歐式雙層太陽能山屋,但上下層電燈都不會亮,有收集雨水之儲水設備,應無缺水之虞 3.雪北山屋:歐式雙層太陽能山屋,下層電燈不會亮,有收集雨水之儲水設備,應無缺水之虞 4.三六九山莊 5.七卡山莊 [注意事項] 1.雲達卡山屋及雪北山屋前後路段路標稀少,遇積雪掩蓋路面尋路不易 2.品斷及素斷均有繩索,具有基本攀岩能力之人應無需另備繩索即可重裝小心通過,但仍需備約3-4公尺短繩以備煙囪地形處吊掛背包 3.行進路線中除了下切往三六九山莊的路段,每隔100公尺都設有里程標示,可作為行進途中尋路的最佳參考 | ↑ |
|
|
※ 相關說明:
-
只要是山谷會員皆可使用線上報名功能。
-
線上報名成功不代表您能參加此活動,最終由領隊決定報名是否有效。
-
報名者可以將報名「設定為無效」 (但仍會留下報名記錄)。
-
若要「刪除報名」不留下報名記錄則必須請該活動管理者「刪除報名」。
-
活動「發表人」為當然之活動管理者。
-
活動管理者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例:
活動「發表人」阿貴指定阿霞成為「活動管理者」,接著阿霞也可指定阿娟為「活動管理者」,如此阿貴、阿霞、阿娟皆為活動管理者,都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