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02/09(日) 至 02/09(日) 共 1 天 | 領隊: | 李俊民 | 嚮導: | 陳萬樟 | 紀錄作者: | 李俊民 | 發表者: | 02/13 (四) 08:58:37 minnelee(李XX) 125.227.* | 最後修改: | | 開始地點: | 台中 | 經由地點: | | 結束地點: | | 紀錄類型: | 郊山 | 紀錄: | | | 活動名稱:東卯東南稜O形(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14年02月09日 (陰後晴) 參加人員:陳萬樟、張承偉、連悅孜、謝正南、黃良星、張芳綿、陳益莊、林玉真、李俊民 攀登山岳:東卯山(1690m, 內補三等三角點No.321) 活動概述: 「德澤廣被芳草香,芙蓉相伴桂蘭道」─網路上這樣描述著德芙蘭生態步道。全長約3050公尺的環形步道,係林務局利用台電保線路加以改建而成,石階處均利用山上石塊就地取材鋪設,沿途景色壯麗,全程綠蔭遮天,林相保持完整,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本次由德芙蘭生態步道-東卯山東南稜-東卯山步道5.0K-德芙蘭步道-生態步道O型回停車場。 102年來走此線時,路徑並不成熟,今年重臨此線,路條飄揚,架繩完善,已成一大眾路線。陡陂、岩壁、松林、遠山,景色壯麗是這路線的特色,但這仍是條挑戰級的路線,雖不虞迷路,「德芙蘭名樹」前的大岩壁仍是考驗膽識、平衡與臂力的困難所在。 德芙蘭生態步道及東卯山步道都已換上新的里程木樁,並有編號及里程數。另東卯山步道上每100公尺樹上就釘有黃色菱形反光山徑路標牌,一共有60面。TC030指東卯山步道(登山口→TC034德芙蘭第一叉路→2.0K涼亭→TC032德芙蘭第二叉路→東卯山),51/60指全長6000m,現位於5100m處,旨在減少山友偏離路徑的迷途風險及求救時可報出所在地路標編號。 行程記錄: 05:30烏日出發,上74快速道路再轉四號國道往石岡、東勢。 06:16東勢沿台8線往谷關。 06:52台8線29.1 K處左轉(即在右側紅色松鶴橋對面),路口有德芙蘭生態步道牌子。 06:56過左側卓蘭-天輪二路99號電塔即為德芙蘭步道停車場及廁所,右側有觀景台。 07:08開拔,上坡約100m後從德芙蘭步道入口水泥圍牆右側小徑下坡,有台北下來的二男二女相伴而行。 07:19小橋,步道轉為石階鋪建,連續爬升。 07:23德芙蘭一號橋吊橋,橋前山壁右側是東卯山東峰登山口。 07:26德芙蘭二號橋吊橋。 07:29路右岩壁。 07:38德芙蘭步道里程 1K。 07:44步道制高點涼亭,小休。今日雲霧鎖景,毫無展望。 07:56續行,沿著面對涼亭左側的明顯山徑往西北方向行,不久有林務局「步道方向」封鎖線, 舊航跡前行,或左繞均可。 07:56鞍部,之後則是一連串的陡坡,枯葉滿地,松針滑腳,走來小腿肚隱隱作痛。 08:08拉繩,眾多亂石半埋在土裡,上覆落葉,稜脈單純明顯。 08:22裸岩區,巨大裸岩堆滿稜線,在嶙峋處拉繩找攀點,在岩石路徑穿梭,毫無展望的雲霧降低了暴露感。 08:47大岩壁,奇峰危崖,岩石崢嶸,氣勢磅礡,一大片的岩稜筆直參天,如鏡如刀。懸崖在 旁,峭壁深垂。小心翼翼手腳並用的仰攀,在岩石裂縫中找踏點,幸有拉繩可上攀,有驚無險。 08:56大岩壁上方,裸岩堆積整個山頭,寸草不生。清新的空氣,冰冷的岩石,沉寂的森林, 襯托著姿態優美的「德芙蘭名樹」──一棵倚在巨石旁臨風而生的五葉松。台北隊超車而去。 09:01岩壁頂,之後進入森林。 09:04有一隱約路徑往左上,正確的路往右腰繞(有路條),宜小心。這是一條硬切上稜線的硬斗路,鬆土地表,路基不穩,加上落葉遍佈,常在上陡坡時倒退嚕。 09:33緩稜空地,有石塊,於樹林中休息。 09:37續行,在樹林中穿梭,起伏不大。 09:47小岩石山頭,雖不及大岩壁驚險,但無拉繩地走在尖銳的岩稜上,仍須小心翼翼。 10:01屋(屋我尾)東(東卯)稜線三岔路口,左行續往東卯山,路徑轉為明顯,踏上屋東縱走稜線, 已是否極泰來。自07:56鞍部至此爬升約650公尺,真是辛苦的超陡行程。 10:05土石瘦稜,二側都是崩壁,腳底是鐵絲網罩碎石之人工護坡。 10:13展望處,東卯山稜線與對面橫嶺山稜線間形成雲海,橫嶺山以西之出雲山、大甲溪谷、 大安溪谷及東勢市區盡沒入山腰積聚的白色棉絮中,橫嶺山、稍來山、北三錐山稜線頂著藍天白 雲沉浮其上,白色的棉絮與群山相映幻化,光影的變化瞬息,令人不忍歸去。 10:15崩壁盡,接下來是亂石岩稜,芒萁蕨阻路,仍在冰冷的岩石間穿梭、踩踏,宜步步為營。 10:36越過木製欄杆抵東卯山,由岩塊所構成的東卯山,被巨大的微波反射板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反射板下高架的木棧板與有限的椅子或聚或散佈滿登頂山友。山頂有360度的展望,四周山脈一覽無遺,景致旖旎,無以復加。小劍山出現在大甲溪谷的北方,突聳峨然,伸入藍空,令人景仰感動,唐呂山、太木山分伺左右。白姑大山西峰、西南峰與基隆山、九仙山並列,基隆山以桀驁不馴的姿態凸出雲表,尖峭的岩峰,風景特異,蓊鬱的馬崙山瑟縮的蹲伏在山稜之前,頂上藍天白雲與山腰積聚的白色棉絮雲海相互輝映,群山沉浮,陽光炙熱。在此午餐。 11:45下山,沿著東卯山步道下行。 11:47 東卯山6K里程木樁,東卯山步道每五百公尺設置里程樁,全程有12根。 11:53巨石觀景台,再次回望沉浮白雲上的橫嶺山、鳶嘴山、稍來山稜線,隨後踏著ㄇ字形的竹節鋼筋下岩壁。 12:01路右巨岩稜,跟岩塊所構成的東卯山一樣,岩稜是最特殊的景觀。 12:06樹上釘有黃色菱形反光山徑路標牌53/60,表示現位於5300m處。 12:13山徑路標51/60。 12:15東卯山步道約5.0K至5.1K中間,取左從被圍起的「步道方向」封鎖線右邊下切,走一小 段後即見明顯路跡及眾多路條,可見山友利用此徑者眾,但不想誤導其他不知情的山友走捷徑, 故入口處未明顯標示。這是條硬切的路,路況比起傳統的東卯山步道相差甚多,路基不穩,沙塵 滾滾,須借重眾多的拉繩。 12:33小山頭,有著各式各樣的登山路條,卻是個無基點的山頭。 13:05接德芙蘭步道約1.3K處,至此陡下約450公尺,入口處仍有被圍起的「步道方向」封鎖線,有人以黑色簽字筆寫著「愛惜生命,千萬不要從這裡上去!」,一旁卻有紅色簽字筆寫著「可從旁邊上去」,哈!中國人的幽默。 13:12續行。 13:17德芙蘭步道1K。 13:20卓蘭-天輪一路(二路)064號電塔。 13:25乾溪谷,大片石瀑從左側傾洩而下,之後一小段水泥路,有欄杆,復接泥土步道。 13:27岔取直,指標標示:前往德芙蘭步道0.5K;回往東卯山步道4.5Km(2K處)。 13:32卓蘭-天輪一路(二路)065號電塔。 13:36三岔路口,指標標示:左上往涼亭(至高點)0.6Km;回往東卯山步道5Km(2K處);右下步道出口1.3Km,取右下回登山口,山徑之字形下降。 13:39德芙蘭生態步道1.1K里程木樁。 15:49德芙蘭生態步道0.8K里程木樁。 13:50路右水池,旋即遇岔路,指標標示:左往步道出口0.5Km;回往涼亭(至高點)1.4Km;右往中橫公路,取左過小木棧橋往停車場。 13:54卓蘭-天輪二路100號電塔,右側原為松樹苗圃,已闢建成露營區。 13:59左轉上德芙蘭攀岩場,這是一個新闢的岩場,主要為石英質砂岩,擁有台灣少有的斜板與直裂隙,整個牆體乾淨光滑,幾乎被樹蔭遮蔽,有幾對人馬正準備攀岩。折返德芙蘭步道續行。 14:02指標標示:右往步道出口0.2Km;回往涼亭(至高點)1.7Km,右彎後不久即到停車場廁所後方99號電塔。 14:06德芙蘭生態步道停車場,取車賦歸。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相關連結]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相關連結] 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