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九讚頭騎龍古道(附航跡圖及GPX檔)
編修紀錄  
時間: 21/08/27(五) 至 21/08/27(五) 共 1 天
領隊: 李俊民
嚮導: 林惠婉
紀錄作者: 李俊民
發表者: 21/09/06 (一) 14:51:31   minnelee(李XX) 125.227.*      
最後修改:        
開始地點: 新竹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紀錄類型: 健行
紀錄:
 
活動名稱:九讚頭騎龍古道(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10年08月27日    
參加人員:林惠婉、李俊民  
活動概述:  
       樟之細路自關西經飛鳳古道、鹿寮坑、120縣道下抵台三線後,向東南轉折至新竹橫山再往南繞至豐鄉村(昔稱大山背),經最豐富景觀的騎龍古道、茶亭古道,再西行南轉至竹東,逶迤二十餘公里。  
       大山背意思是指大山的背後,有偏僻的意思,這座大山,即是大山背山。大山背地區有著數量繁多的古道,以及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這些古道包括大崎棟古道、茶亭古道,以及騎龍古道等,三座歷史悠久的糯米古橋、楊家石柱屋、百年石階、伯公廟等人文史蹟,蘊藏久遠的故事,充滿了客家風情的文物歷史。  
       大山背豐鄉國小,是著名的漫畫家劉興欽小時候就讀的學校,劉興欽筆下膾炙人口的漫畫阿三哥、大嬸婆,曾是三四年級共同的回憶;而豐鄉國小附近的逃學步道,是劉興欽翹課時會去遊玩的路線。  
       
行程記錄:  
05:13烏日出發,搭乘2114區間車往新竹。  
06:52新竹火車站。  
07:39換搭內灣線火車往九讚頭。    
08:24九讚頭車站,火車頭停在出站的動線前,列車長禮遇的請我們先出站再開車,第一次有火車讓我們先通過。    
08:30開拔,出站後前行右轉台三線。  
08:35大肚國小岔,捨台三線右轉過鐵道進入橫山市區。  
08:42右轉信義街。  
08:47信義街轉仁愛街(竹35鄉道)。  
08:57竹35鄉道1K,持續踢柏油路。  
09:00抵跨越油羅溪斜張橋設計的增昌大橋,以紅色為底色,橋柱和橋旁欄杆,都是漂亮的桐花圖案,被遊客暱稱為「桐花大橋」,為藍空增添了活力。  
09:04  過橋後里程1.5K,左往內灣,取右續行竹35鄉道,一路上坡進入山區,視野也變遼闊了。  
09:09竹35  2K。  
09:26竹35  3K。  
09:32路左慈願慈惠堂牌樓,供奉瑤池金母、關聖帝君等。        
09:50經過增南橋。  
09:55路左福田寺,隨即經竹35  4K。  
10:01蠻特別的「注意青蛙」警告牌,提醒駕駛看到青蛙時要優先禮讓。豐鄉瀑布停車場看板介紹,大山背地區是梭德氏赤蛙的棲息地,梭德氏赤蛙大小約4至6公分,由於體型不大,又生性隱密,平常不容易看到牠們。在每年9月和12月,牠們會成群結隊,一起遷移到溪流裡進行生殖活動,所以要醒駕駛注意青蛙。  
10:02路右竹34鄉道往頭份林、茶亭古道,續取前。  
10:05經瀑布停車場旁步道,右轉經拱橋通往豐鄉瀑布,這是一座迷你型的瀑布,就在竹35鄉道旁的溪谷處,瀑布旁也興建了一座涼亭。瀑布底下有一深潭,水量卻終年不竭。  
10:13建於民國四十一年的糯米橋,是蠻有古早味的一道橋,橋旁導覽圖,介紹糯米橋的結構,先民利用糯米混合紅糖、石灰等物質當黏著劑,並將石塊一鑿一斧興建而成,至今屹立不搖。  
10:16右轉過橋。  
10:18竹35  5K,踢著炙熱的柏油路上坡,雖稱著傘,仍耐不住一波波襲來的熱浪。  
10:34竹35  6K。  
10:40經過左側大山背莊園。  
10:45右騎龍古道入口,有古道導覽圖及騎龍古道石墩。騎龍古道有兩個入口,往前約一百多公尺,就是另一入口,就在廢校的豐鄉國小旁,而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就是利用不用的豐鄉國小,經過整修改成人文生態館,兼為大山北月複合式養生餐飲店,提供餐點與咖啡。去年已走過,就不再前往。詳見「大山背古道巡禮1091205」  
[相關連結] 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   
取寬平好走的石板步道右下,稍後在路左椅子休息。  
11:01續行即抵伯公廟,在步道左上方,水泥的廟身,應是光復後才建造的。古道經過綠意盎然的柳杉林,逃離柏油路,徜徉於森林浴中,茂密的油桐,更是每年賞桐花的經典路線。  
11:04百年石階起點,右有農地工寮,古道往左轉陡下,這是騎龍古道唯一保存古道原味的路段,每塊石階都已佈滿青苔,但鑿有細孔,尚可止滑。  
11:06木造的觀景台,可賞景並稍作休息,續下行。  
11:08百年石階盡,接續為石板現代步道,在古道的古樸巧思與便利遊客行走的現代石板間,抉擇真是兩難。天空湛藍如海,白雲靜渚,在濃密的樹林裡,微透涼意。  
11:11糯米橋(二號石橋),橋下溪流,橋上柳杉密林,美景自然。  
11:13鐵柵欄岔,左往騎龍古道另一入口、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右往另一座糯米橋及楊家石屋,取右。  
11:15楊家石屋岔,左上往楊家屋,仍取右往糯米橋。  
11:16三號糯米橋(新豐橋),大山背24號民宅旁,有著指標與解說,建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跨越溪谷的糯米橋,綠蔓覆掩,搭配橋下一泓碧綠潭水,古色古香。續行柏油路可銜接竹35-1鄉道,左上往伯公廟(土地公廟)階梯小徑是騎龍古道,取左上。  
11:21伯公廟,右側視野開曠,土地公居高臨下庇佑子民。接著是無盡陡上的水泥階梯,水泥階梯與純樸的古徑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11:33抵騎龍古道出口,右側柏油路可通往可多摩農莊,取左上行。  
11:38接35-1鄉道3.8k處,取右踢柏油路往樂善堂停車場。  
11:40竹35-1  4K。  
11:43第一停車場市集站停車場,路邊已停滿小轎車,顯見大山背地區也是個著名景點。  
12:00下坡往茶亭古道。  
12:04樂善堂,屋頂高大的觀音大士神像及金童玉女像慈悲的守護著眾生,這裡是大山背主要的民間信仰中心。廟前廣場展望良好,可俯瞰新竹、竹東、芎林縱谷。  
12:10竹35-1  5K。  
12:17路左萬瑞渡假村,因疫情休園中。  
12:18茶亭古道入口,在竹35-1鄉道約5.4公里處右側,有一座伯公廟和一座仿古茶亭。茶亭被改建為紅色屋瓦建築,已無古味,內有石板可休息,在大樹遮蔭下,頗為蔭涼。伯公廟新舊參半,廟前石香爐最具古意。取伯公廟左側水泥階梯往下,古道已鋪上新的石階,路況良好,每100公尺有一石墩標示。  
12:23里程100m。  
12:25一段古樸石階舊路,讓人懷舊。  
12:28里程300m石墩。  
12:33抵達石拱糯米橋(小粗坑橋),古意盎然,引發思古幽情。橋上綠蔭蔽天,橋下溪水清澈,水聲潺潺,有如天籟,有著先民挑擔過河在橋邊休息的雅緻。  
12:34里程500m。  
12:35石板步道變成土徑。  
12:39茶亭古道終點,左側有「茶亭古道」勒石,約在竹34鄉道3.1公里處,腹地廣大可停車,整個茶亭古道僅約800公尺而已。續行接竹34鄉道(橫山街,由10:02路右竹34鄉道沿伸而來),取左往頭份林。  
12:41竹34  3K。  
12:45路右雜貨店,渴斃了,拼命喝冰涼的飲料解渴,小休。    
12:57續行。  
13:04上蔗部站,路左不遠處落羽松成列,自成景點。  
13:09竹34  4K。  
13:25路左橫山國小,沿途並無進食處,飢腸轆轆。        
13:29竹34  5K。  
13:31獅山橋,右轉往接台三線路後,左轉往竹東。  
13:37台三線路邊吃麵。  
14:02續行。  
14:06台3  74K。  
14:07過竹東大橋後續直行。  
14:08路左榮民醫院竹東分院。  
14:19台3  75K。  
14:22左轉122縣道,  122線又被稱作「南清公路」,起點新竹市「南寮」,終於新竹縣五峰鄉「清泉」,是張學良故居、霞喀羅古道、雪霸國家公園大霸尖山必經之路。  
14:52路左中油資源莊冰店,是日據時期竹東油業所建造的員工宿舍「社宅」(簡稱為社宅),光復後改為「資源莊」。  
14:55員崠國小後門,進入後福德祠旁續行木棧道往員崠神社,路旁極具傳統日本風味的石燈籠保存相當完整,日據時代所栽植的南洋杉亦留存至今。神社隱身在竹東鎮半山腰的員崠國小內,是一處較不為人知的美麗景點。昭和9年台灣礦業株式會社在這裡開設了油業所,隔年便設立了這座山神社,主祀天香山神是從日本新潟縣彌彥神社分靈而來,它被視為是礦物之神。  
14:58大樹下排列整齊的石塊,全是山神社所拆除下來的石柱及石燈籠,依稀可見「昭和」字樣,現在已是員崠國小小朋友上戶外課用的石椅。  
15:01員崠神社,原來的神社拜殿已不復見,僅存水泥基座與玉垣(玉垣是環繞本殿周圍的石柵欄,將它與外界隔開,用以表明玉垣之外是俗世,玉垣之內是神域),基座上方也換成了國父銅像。  
15:05從面對國父銅像左前方小門循坡道接回122縣道。  
15:09東泰高中,一旁為員崠國小大門。  
15:16員東國中。  
15:17縣道122  24K。  
15:27石崎站,右轉竹39鄉道往北埔,路旁小休。  
15:39續行。  
15:47路右松林苑。  
15:51六塘岔,取直。  
15:53藥師寶殿岔,左往藥師寶殿,取直往上大湖日月山城。  
15:55竹39  4K。  
15:58六塘岔,右往大湖六塘,六塘因為附近有六個灌?用池塘而得名,以石柿餅及落羽松成為最熱門的IG打卡秘境,續前行。  
16:00抵大湖社區遇日落亭岔路,左上往日落亭,以視野遼闊可以見到大部分的新竹縣、市地區,又可以看到千變萬化美麗的夕陽景色而成為攝影私房景點。  
16:10竹39  3K。  
16:16中大湖岔,左上往中大湖。  
16:22尾隘子岔。  
16:23竹39  2K。  
16:28綠世界岔,右往亞洲最大的亞熱帶雨林生態園區綠世界生態農場,有天鵝湖等46個觀賞景點,小休,遇一對跑馬拉松的夫妻,相聊甚歡。  
16:42休息畢,續前行。  
16:51竹39  1K。  
17:03天公廟岔。  
17:05竹39  0K,總算走完累人的柏油路,抵達金廣福墾隘重鎮的北埔。  
17:06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鄧南光先生一生為攝影藝術奉獻,其致力台灣寫實攝影,開啟50年代後寫實風格主軸,對台灣攝影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17:08直行穿過小巷古井抵路右北埔首廟慈天宮,位於北埔市街尾核心地帶,是北埔聚落中心。慈天宮是臺灣清代中晚期廟宇的代表作,是座閩粵合築廟宇,在臺灣廟宇建築史上有其特殊價值,至今廟內仍可見同治年間的大木作品,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素材,頗值玩味。續行小巷可往華麗石雕巴洛克建築的姜阿新洋樓,姜家祖先姜秀鑾是北埔第一代首墾戶,被清廷授予七品官銜,洋樓見證著姜家當年的風華。    
17:15續行廟前熱鬧的北埔老街,老街在清領時期曾是北埔最熱鬧的商業中心,現今短短200公尺老街就有7座古蹟,古蹟密集度為全台灣之冠。整條街看不到大型的連鎖商店進駐,保持著一股純樸的氣息,客家擂茶和著名的石柿餅隨處可見,客家風味小吃與老街懷舊風潮,使得此地轉為觀光勝地。  
17:24北埔口民宿,晚上溫馨的住宿地。(樟之細路九讚頭至三灣段,因相距約50公里,若第二天再搭車進北埔,時間上趕不及三灣至竹南的公車,故選擇在此打尖。)  
 
GPX檔:[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航跡圖: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相關連結]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紀錄相關討論:
 
21/09/06   □ 九讚頭騎龍古道航跡圖及GPX檔  2   minnelee 台中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