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見晴魯翁卡拉寶(遲歸)
編修紀錄  
時間: 11/11/26(六) 至 11/11/28(一) 共 3 天
領隊: 楊斯顯
嚮導:
紀錄作者: 陳俊強
發表者: 11/12/05 (一) 15:27:39   tphyst(酥酥) 140.112.*      
最後修改:        
開始地點: 花蓮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花蓮縣
紀錄類型: 中級山
紀錄:
 
【隊伍名稱】:見晴魯翁卡拉寶(遲歸)  
【活動時間】:2011/11/26  ~  2011/11/28  
【人        員】:楊斯顯(領隊、交通)、古庭維、李昭安(大廚)、謝晉凡(醫官)、  
                           王思涵(辦證、保險)、張俊彥、高郁函、陳俊強(裝備、記錄)、  
                           劉均(總務)、李夢溪、姜亞梅  
【男  女  比】:  7  :  4  
【老  新  比】:  7  :  4  
 
【預計行程】:D0  :  台北-新城火車站C0  
                       D1  :  C0-中橫139.5K-x1711-見晴駐在所C1<->日軍墓葬群  
                                     <->輕裝探魯翁橋北橋頭下溪路  
                           D2  :  C1-魯翁橋北橋頭-魯翁溪-魯翁橋南橋頭-焦土山尾稜越稜點-焦土山  
                                     -x2166-碧綠神木  
 
【實際行程】:D0  :  台北-新城火車站C0  
                       D1  :  C0-中橫138.8K-x1711-見晴駐在所C1<->日軍墓葬群  
                                     <->輕裝探魯翁橋北橋頭下溪路(至南橋頭)  
                       D2  :  C1-魯翁橋北橋頭-魯翁溪-魯翁橋南橋頭-(292800,2674700)崩壁上切  
                                     -焦土山-H1930m稜上C2  
                       D3  :  C2-x2166-碧綠神木  
 
【行程記錄】:  
D1    2011/11/26    
天氣:陰    人員狀況:良好  
 
04:00  起床,一晚睡在新城火車站旁,  
05:00  包三台計程車從火車站出發上路  
06:30  車子開至中橫公路139k處,開始找登山口  
06:43  至登山口,登山口在138.8k左右越稜處,彎道外側是一個高約5m的土丘,其上有2個  
           電線桿,從土丘右側爬上可見隱約路跡。紀錄上都說登山口在139.5k的小丘旁,但  
           越往139.5k走離稜越遠,越看越不對勁,而在139.5處只有邊坡什麼都沒看到,討論  
           後認為是近幾年中橫重新修公里數。後來繞回139k附近公路越稜處發現小土丘,認  
           為路應該在此沿稜而下。  
06:55  上切至小土丘頂部,約距兩電線桿5m處開始沿稜下切,方向東南東。多芒草,其中  
           夾雜小樹,坡度頗大  
07:02  路旁有駁坎,並見一蠻大的白色袋子,從此路跡較之前明顯大條。  
07:05  稜線向左轉至東偏北,60度  
07:11  路旁有紮營痕跡,約可睡6~7人,地上布滿垃圾,前方有小塑膠布獵寮  
           (292200,2675700)  
07:15  至1711小鞍部  
07:20  上至1711後的坡頂  
07:24  緩下一段路後見林務局的林區採樣鐵牌,約A5紙大,從此稜線轉南  
07:30  進到一片桂竹林。在入口處路右有駁坎,前方有一約10米高巨石,此處約可紮8人  
           帳*2  
07:43  此處稜轉東南,開始陡下  (292400,2675400)  
07:57  展望點,佐久間、立霧主山雄偉並峙,清晰可見。奇萊東稜最右邊可望見奇萊北。  
           休息。  
08:10  出發  
08:33  路邊有獵人住過的遺跡,左有卡式爐瓦斯空罐,右有塑膠雨布與接雨水的水桶(有水  
           ),但此處不平,不適合紮營  
08:35  又是桂竹林,但此處較平。  
08:51  稜線轉東,一段大下坡後遇較平緩之細稜,持續向東。  
09:00  稜線又轉東南,陡下  
09:36  路右出現一個搭設完整的獵寮,有屋頂還有兩面牆壁,生活用品一應具全感覺經常  
           在使用。獵寮建在一片大平地,前有完整的駁坎,還有疑似壕溝的構造,參考紀錄  
           認為應是見晴駐在所遺址。我們在此就早早紮營。  
12:25  在營地吃東西補眠鬼混了3小時,終於輕裝出發探日軍葬墓群與魯翁橋  
12:28  接上合歡越嶺古道。古道寬約1m,非常明顯。左邊在古道越稜處發現一只日治時代  
           的Kirin  beer酒瓶。一過越稜點就出現岔路,左沿古道往古白楊  
           ,右路沿著稜線繞往日軍葬墓群  
12:41  至墓葬群(293300,2674800)H1340m,為一地圖上未顯示之小山頭。有明顯的石階,  
           看來日本人對此處頗重視。墓葬群是個平台,上面有一落落的石頭圈,地上長滿矮  
           小的禾草,數一數共有八座墓。  
12:47  回到下切路接到古道的三叉口,往卡拉寶方向探魯翁橋  
12:55  古道上有個隧道,約可睡下1~2人,裡面有獵人的物品,衣服頭燈瓶瓶罐罐的一堆  
13:04  走到魯翁橋。古道大致保存完整,路上沒有植被擋路,路寬一直保持有至少50公分  
           ,只有一處小崩塌,但森林中泥土紮實,不難通過。  
魯翁橋結構仍算完整,鋼纜都只有表面鏽掉,上下四條主纜也都完整。橋面木板大多脫落  
,只有中間比較完整。但四條主纜是靠橫木固定再一起,雖然大部分都還在,但很難保證  
哪天會腐爛。前段有一處橋面傾斜,不知是否有鋼索斷掉?我們不過橋,在橋頭拍拍照之  
後開始找下切溪谷的路。  
13:43  從橋前約5m處下切,沿路綁上紅色路條  
13:50  下約10m後,坡度開始轉陡,決定拆隊,讓kuku陪同學員共5人先回營地等,班底繼  
           續探下溪路。沿途可見魯翁橋掉落下來的木板  
13:52  學員回到橋邊  
14:12  在魯翁橋墩上玩了一陣後,學員出發回營。  
14:22  回至隧道  
14:30  回至上切岔路口  
14:35  回至見晴獵寮營地  
15:00  班底等6人下探至魯翁溪底  
15:40  探至魯翁橋南橋頭,沿路皆綁好路標以便隔日下溪與上切  
16:45  班底回到營地。開始煮晚餐,吃飽飽後就陸續睡覺  
 
D2  2011/11/27  
天氣:陰,太陽有露一兩次臉          人員狀況:有一人路上破功,其餘皆良好  
 
04:00  起床,吃吐司,喝熱巧克力!  
06:15  收拾完畢,出發。今日要從焦土山稜回中橫公路上之碧綠神木  
06:21  下至古道三叉口,取右往魯翁橋  
06:28  又至隧道  
06:40  至橋頭,沿昨日路條下切。沿路是闊葉林,沒有擋人的藤蔓雜草,而有親切可愛可  
           以扶的小樹。沿路很陡需小心  
07:00  此時亞梅重裝陡下會怕,故叫他下背包暫作休息。不意背包滾落,一路滾了約20m到  
           溪溝中,差點砸到人,超可怕的...  
07:31  陡下到距溪約15m處,用傘帶下一個約2.5m公尺落差,進入底部寬30cm的小溪溝,因  
           怕落石所以一次兩三人慢慢下到溝裡,其他人在上面坐著休息等待。在落差上方架  
           了一個20+10m傘袋輔助溪溝中的人續沿溝下至溪邊,沿溝下需再下一約3m夾縫,無  
           腳點且很滑。  
08:50  為怕落石,等高郁函、王思涵、劉均、姜亞梅四人下溪後,張俊彥、陳俊強、楊斯  
           顯、李夢溪接著下。溪溝中岩石鬆軟,容易落石。最後5m處溪溝兩壁內縮,成為兩  
           塊光禿禿岩石,接近垂直陡下。需手抓傘帶,腳卡進兩壁的縫中,慢慢下降  
09:00  第二組下至溪邊,接著第三組古庭維、謝晉凡下,並沿路收傘帶。下溪處下游約10m  
           處有瀑布,上游較為平緩,渡河時水至膝蓋,水流不急。向上看可見橋在正上方偏  
           右。  
09:40  全員過溪,開始上切。上切路還是很陡,但比下切路好多了。仍然在闊葉林中,底  
           部卻開始有芒草與懸鉤子要鑽。  
10:14  前面上切至魯翁橋另一端前5m古道轉彎處,但後半部亞梅在上切途中破功,從此行  
           進緩慢。在此吃午餐,魯翁橋這一段比較開闊,有明顯保存完整的駁坎,也發現一  
           日治時期Sakura  beer玻璃酒瓶。  
11:32  出發,沿古道往西行。此段古道路基仍寬,但雜草叢生,到處是藤蔓懸鉤子,我們  
           鑽了半天,好痛啊。  
11:36  此段古道似乎小崩塌不斷,而路被叢生的芒草埋住,在密林中上上下下的小繞,我  
           們大致抓等高線續行。此處樹木遞減,芒草矮叢與懸鉤子長得很密,找不到路基,  
           需要慢慢開路。  
11:54  大崩壁(292800,2674700),寬約50m,向上看似至稜線,向下不見底。是在一個溝中  
           ,四周都是芒草坡,暴露感頗大。對面隱約可見古道路基,與我們等高。要下到崩  
           壁大約都有1~2m的落差,崩壁中有一小稜兩小溝,前面的溝都是大石塊,小稜上有  
           一點點草,較遠的溝是細石,要上到對面古道還有約1.5m石壁落差。討論決定不嘗  
           試過,直接上切接到焦土山。沿崩壁邊上切,路非常陡,植被是很密的芒草與懸鉤  
           子,但大致上都可以抓,只有一處較難上,要架設傘帶。  
13:24  上切約75m後,接上一東西向小稜,終於平緩。(292700,2674700)在此等待後半部隊  
           員。GPS定位高度約1450m...地圖上標得古道高度是錯的,實際上古道在大約1350m  
           腰繞。  
14:25  全員到,亞梅大破功,之後讓他空裝走,背包由酥酥幫他背。前隊先出發,由海參  
           、kuku、晉凡陪亞梅慢慢走。方向不改繼續上切,走入闊葉林後路又變陡,但林中  
           植被很好,泥土紮實,不難走。只有兩處又遇芒草,但一下又沒了。  
15:05  上約125m後,路變平緩,接上了焦土山東稜。在此看到一路條,好高興啊  
15:16  過一駁坎後,路變非常的平,估計可紮約200~300人,在此見到房子的地基駁坎,繞  
           一陣子後也在東方較高處發現焦土山三角點。三角點上方有科藝木牌。打電話告知  
           留守人狀況與進度。  
16:32  全員到齊,再次出發。沿路有密集路條,路也很大條,闊葉林中植被不多,好走。  
           但因亞梅大破功,速度仍然非常慢。  
17:16  開始摸黑,天黑後也起霧,更降低能見度。但是路基很明顯,也很大條,路條很密  
           集,不難抓著路走。  
17:50  小休,此處高1760m  
18:05  再出發  
18:36  又休,此處高1830m  
18:49  又出發  
19:15  覺得亞梅情況更不好,決定迫降,拆隊開始在附近找營地。  
19:24  往上一小段平坦,路旁有多塊平地,約可紮6*8人帳。此處高1920m,聯絡留守人通  
           知要迫降  
19:30  此時剩5升水,用兩升煮了鍋泡麵,晚餐就吃乾麵。吃完就去睡了。  
 
 
D3  2011/11/28  
天氣  陰          人員狀況:一人破功,速度仍慢,其餘皆良好但口渴  
 
04:00  起床,吃半碗乾麵,嘴巴好乾阿....  
04:30  摸黑出發,亞梅狀況仍不好,依舊空裝前進。路仍很大,路條多,闊葉林,植披友  
           善  
06:00  天亮了!!開始有心情注意地形  
06:26  漫長的上坡後,接一段陡上,就來到地圖上2166處的平緩地。  
06:37  一小段緩下,到2166後的小鞍部  
06:48  從小鞍一路上坡,最後一段陡上後就見到了流籠登山口。終於解脫了!  
07:03  沿產業道路踢至碧綠神木,此處有飲用水,爽歪了!!攔車下山,坐火車接葛瑪蘭客  
           運回台北  
 

 


紀錄相關討論:
 
11/12/05   □ 路線地圖  1   tphyst 台北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