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郡大東路
編修紀錄  
時間: 11/06/18(六) 至 11/06/19(日) 共 2 天
領隊: 翁世豪
嚮導:
紀錄作者: 翁世豪
發表者: 11/06/29 (三) 10:11:56   weng(透抽) 210.69.*      
最後修改: 11/06/29 (三) 10:12:32   weng(透抽) 210.69.*      
開始地點: 南投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紀錄類型: 中級山
紀錄:
 
日期;100年6/18-19  
人員:透抽、介文、蚯蚓、及文  
地圖:請參閱附件地圖,此次所走為綠色路線。  
6/18(六)    
0855  32K登山口出發。今日單攻郡大山者眾多。  
0920  抵望鄉山,氣象局雨量測站  ,山字森林三角點。  
         過望鄉山不久見路旁有片很特殊的針葉樹,蚯蚓問說是什麼?我自己也很納悶,台灣高海拔的針葉樹就那幾種,怎麼這樹認不出來?看毬果似鐵杉(Tsuga  chinensis),但比鐵杉大;葉子不像鐵杉葉尖端那樣圓而是略尖,台灣鐵杉葉子是二列狀排列,此樹卻是輪狀叢生,形態差異頗大。和介文研究一下,覺得應該是外來種。推測可能當初造林時,買到外來種種子或是外來種苗木,因種子外觀或苗木太小而無法辨識分類,有苗木就種了。  
1030  郡大山北峰  3241M午餐。  
         今日天氣極佳,可展望中央山脈南三段、玉山及馬博秀姑巒山區;隔著陳有蘭溪可眺望整個阿里山脈台大實驗林轄區,與介文點著各個林班及山頭指認,台大實驗林的人應該找個時間來爬這座山吧!看得很清楚每個林區各個狀況。  
1115  往東出發,及文、蚯蚓輪番砍路,我背捆紅色塑膠帶當路條,介文在後分割並綁路條。郡大山東坡伐木殆盡後,開始造林,整個坡面都是橫向整地栽植,而栽植的樹種是松類純林。下坡不久就看見許多水鹿排遺。郡大北峰往3077峰這條東北稜是以前登郡大山的路線,沿途有看見一條橘色路標。而位於3077峰北方約在海拔3000米處的肩稜有一個白屋頂的瞭望台,矗立在稜線上很醒目。  
1220-45,休息。大致沿東向稜線下;在抵林道前由地圖上看起來是個明顯的稜線,實際上卻是個突出的小山頭。  
1335  抵溪溝,距稜線不遠。有一黑水塘,動物腳印極多。溪溝都是散亂一些水管。繼續沿溪下溯繞過山頭。  
1355  眼前突然一片鮮豔紅白相間色彩出現,仔細一看,原來是35K支線林道,此時正是毛地黃開花時節,整條林道綻放毛地黃,恰似躲在山裡的後花園,靜謐卻又熱鬧。蚯蚓沿林道四處探看,順便撿了幾隻鹿角回來。原本以為這條溪溝會有穩定水源,結果是條乾溝,我從林道繼續沿溪下約60米高差,依然無水。還好林道上方的溪溝裡一些石  頭凹槽有殘留積水可取。此溪溝本季無水,決定放棄郡大林道高繞路徑計畫裡的藍色路線。  
繼續沿35K支線往西南探,有一間很大的鐵皮工寮,但已倒塌,工寮四周散亂酒瓶、水管等雜物,以前應該人聲鼎沸吧;不知是否為台灣百岳全集所述的郡大辦公室。工寮旁一隻死掉的超大水鹿正在腐爛,及文說這是隻母鹿。工寮過後林道崩塌,要通過有危險性,在此可見35K支線林道繼續往南延伸。  
拍了幾張郡大林道高繞路徑計畫的藍色路線及紅色路線。雖然紅色路線依然具不確定性,但是會比藍色路線好一點。  
紮營在溪溝北邊林道轉彎平坦處。托蚯蚓之福,本隊全素食,清淡可口又輕量,沒有廚餘少油脂。傍晚下了幾小時的午後雨,解了無水之苦。在林道上升起熊熊紅光,進入家室及工作生活後,還能跟很好的夥伴走趟典型的勘察路線,確實滿足又愜意。夜半,明月當空映著外帳,清冷的空氣,好久沒有聞聞山裡的味道了.好像只有到山裡才放得下,真正是走一大圈來此補眠的.  
6/19(日)    
清晨太陽從東郡大山露出臉,陽光穿透樹林灑進了林道,微暖的金色把林道裝飾得極美麗,人也舒暢起來,很久沒這樣享受了。  
早餐的時候決定輕裝下探2788峰這條稜線到林道。  
0700  輕裝出發  
0900  抵41K處。這條稜線不像地圖上畫得那樣單純,有些微地形並難以繪出。2788峰至海拔2650公尺這段是條鋸齒狀瘦稜,稜南側是垂直壁,我們上下幾回合後,決定偏南走到一個凹地,繞掉假山頭。海拔2600公尺往下就是寬稜,一路往東北向切就是,接到林道41K處。此段不難走,只是地圖沒把一些微地形繪出。沿途有一些鐵杉被砍伐的痕跡,快下到林道時則有些松樹造林。  
0920  沿郡大林道主線往回走,因為不想再爬鋸齒連峰。林道主線更多毛地黃,陽光下的郡大路,被點上斑斑色彩;毛地黃算是已馴化的外來種,在向陽處可見它的蹤影;然其根莖葉具毒,聽說可以自殺用?還蠻奇怪的!有毒當然也可以製藥,心臟用藥;花朵常引來昆蟲吸食。  
1020-30  37K支線處休息,沿途開始逛工寮,探支線。  
1110  35K支線叉路口,此為毛地黃平台。進入不久見一條橘色路標「中華….」,跟昨天見到的一樣,從這裡上稜可到瞭望台,以前爬郡大是走這條稜線的。  
       續往東南沿35K支線走,走約400公尺後,地勢陡峭,路基由木棧道構成,木棧道年久失修,部份坍塌,由蚯蚓先鋒架設傘帶至對面殘餘棧道上;此刻開始憂心,不知往後林道狀況還有幾個崩塌?之後的路況再遇三個崩塌,皆由蚯蚓先鋒架傘帶確保通過。  
1240-1310  回到營地收拾吃午餐。  
       重裝沿35K支線回,再度架傘帶過崩壁。這四個崩壁都有一些植被可抓,但仍需要架繩才可通過,或許剛剛輕裝有通過的經驗,加上午後起霧,未知與暴露感已消失,加上彼此默契配合,很有成就的克服地形。沿途及文發現樹幹有被水鹿啃食過的痕跡。  
1425  35K支線口。  
1520  32K登山口,砍草工人住此,說只剩下我們這台車子;本來是想在郡大山跟另一支輕裝攻頂隊伍會師,後來又改成下山時在登山口會師好了,結果到登山口時他們早已下山了,還好在水里慶功宴有會到師。  
 
此支隊伍開隊目的是想走出一條高遶郡大林道的路線,以替代傳統南三段出郡大林道的路線。  
1.    本來想走如地圖上藍色路線,但第一天發現35K支線的溪溝無水源後就放棄,此次完成「郡大北峰→  2788峰→郡大林道41K」此一路線,基本上沒什麼困難地形,倒是要讓南三段隊伍從烏哇啦鼻溪上到郡大林道45K後再踢到41K轉進此稜爬升700  公尺,是條太長而沒效率的路線。  
2.    而地圖上紅色路線,於43K補足水源後再上可能比較有效率,成大78年有紀錄,可由林道往上再探。[相關連結] http:\\bbs.cmu.edu.tw   
3.    地圖上紫色路線,把約43.5K那個崩壁都繞掉,但地圖白色崩壁北邊恐有斷稜。且日後南三段出來是要從烏哇拉鼻溪啟程就準備背水。  
以上,即便開通步道上至郡大山稜,也得視郡大林道是否都可通車道32K,否則得選擇走郡大山西南稜下東埔,這條我和蚯蚓都走過。  
4.    再不然就是南三段到無雙吊橋後,由盆駒西北稜上去出馬博秀姑巒。  
郡大山系這條大脈值得一遊;希望這條郡大東稜繞繞行路線就我們自己玩玩亂走就好,願郡大林道永永遠遠像我們這次踢出來一樣,路況都是那樣好。    
日期;100年6/18-19  
人員:透抽、介文、蚯蚓、及文  
地圖:請參閱附件地圖,此次所走為綠色路線。  
6/18(六)    
0855  32K登山口出發。今日單攻郡大山者眾多。  
0920  抵望鄉山,氣象局雨量測站  ,山字森林三角點。  
過望鄉山不久見路旁有片很特殊的針葉樹,蚯蚓問說是什麼?我自己也很納悶,台灣高海拔的針葉樹就那幾種,怎麼這樹認不出來?看毬果似鐵杉(Tsuga  chinensis),但比鐵杉大;葉子不像鐵杉葉尖端那樣圓而是略尖,台灣鐵杉葉子是二列狀排列,此樹卻是輪狀叢生,形態差異頗大。和介文研究一下,覺得應該是外來種。推測可能當初造林時,買到外來種種子或是外來種苗木,因種子外觀或苗木太小而無法辨識分類,有苗木就種了。  
1030  郡大山北峰  3241M午餐。  
今日天氣極佳,可展望中央山脈南三段、玉山及馬博秀姑巒山區;隔著陳有蘭溪可眺望整個阿里山脈台大實驗林轄區,與介文點著各個林班及山頭指認,台大實驗林的人應該找個時間來爬這座山吧!看得很清楚每個林區各個狀況。  
1115  往東出發,及文、蚯蚓輪番砍路,我背捆紅色塑膠帶當路條,介文在後分割並綁路條。郡大山東坡伐木殆盡後,開始造林,整個坡面都是橫向整地栽植,而栽植的樹種是松類純林。下坡不久就看見許多水鹿排遺。郡大北峰往3077峰這條東北稜是以前登郡大山的路線,沿途有看見一條橘色路標。而位於3077峰北方約在海拔3000米處的肩稜有一個白屋頂的瞭望台,矗立在稜線上很醒目。  
1220-45,休息。大致沿東向稜線下;在抵林道前由地圖上看起來是個明顯的稜線,實際上卻是個突出的小山頭。  
1335  抵溪溝,距稜線不遠。有一黑水塘,動物腳印極多。溪溝都是散亂一些水管。繼續沿溪下溯繞過山頭。  
1355  眼前突然一片鮮豔紅白相間色彩出現,仔細一看,原來是35K支線林道,此時正是毛地黃開花時節,整條林道綻放毛地黃,恰似躲在山裡的後花園,靜謐卻又熱鬧。蚯蚓沿林道四處探看,順便撿了幾隻鹿角回來。原本以為這條溪溝會有穩定水源,結果是條乾溝,我從林道繼續沿溪下約60米高差,依然無水。還好林道上方的溪溝裡一些石  頭凹槽有殘留積水可取。此溪溝本季無水,決定放棄郡大林道高繞路徑計畫裡的藍色路線。  
繼續沿35K支線往西南探,有一間很大的鐵皮工寮,但已倒塌,工寮四周散亂酒瓶、水管等雜物,以前應該人聲鼎沸吧;不知是否為台灣百岳全集所述的郡大辦公室。工寮旁一隻死掉的超大水鹿正在腐爛,及文說這是隻母鹿。工寮過後林道崩塌,要通過有危險性,在此可見35K支線林道繼續往南延伸。  
拍了幾張郡大林道高繞路徑計畫的藍色路線及紅色路線。雖然紅色路線依然具不確定性,但是會比藍色路線好一點。  
紮營在溪溝北邊林道轉彎平坦處。托蚯蚓之福,本隊全素食,清淡可口又輕量,沒有廚餘少油脂。傍晚下了幾小時的午後雨,解了無水之苦。在林道上升起熊熊紅光,進入家室及工作生活後,還能跟很好的夥伴走趟典型的勘察路線,確實滿足又愜意。夜半,明月當空映著外帳,清冷的空氣,好久沒有聞聞山裡的味道了.好像只有到山裡才放得下,真正是走一大圈來此補眠的.  
6/19(日)    
清晨太陽從東郡大山露出臉,陽光穿透樹林灑進了林道,微暖的金色把林道裝飾得極美麗,人也舒暢起來,很久沒這樣享受了。  
早餐的時候決定輕裝下探2788峰這條稜線到林道。  
0700  輕裝出發  
0900  抵41K處。這條稜線不像地圖上畫得那樣單純,有些微地形並難以繪出。2788峰至海拔2650公尺這段是條鋸齒狀瘦稜,稜南側是垂直壁,我們上下幾回合後,決定偏南走到一個凹地,繞掉假山頭。海拔2600公尺往下就是寬稜,一路往東北向切就是,接到林道41K處。此段不難走,只是地圖沒把一些微地形繪出。沿途有一些鐵杉被砍伐的痕跡,快下到林道時則有些松樹造林。  
0920  沿郡大林道主線往回走,因為不想再爬鋸齒連峰。林道主線更多毛地黃,陽光下的郡大路,被點上斑斑色彩;毛地黃算是已馴化的外來種,在向陽處可見它的蹤影;然其根莖葉具毒,聽說可以自殺用?還蠻奇怪的!有毒當然也可以製藥,心臟用藥;花朵常引來昆蟲吸食。  
1020-30  37K支線處休息,沿途開始逛工寮,探支線。  
1110  35K支線叉路口,此為毛地黃平台。進入不久見一條橘色路標「中華….」,跟昨天見到的一樣,從這裡上稜可到瞭望台,以前爬郡大是走這條稜線的。  
續往東南沿35K支線走,走約400公尺後,地勢陡峭,路基由木棧道構成,木棧道年久失修,部份坍塌,由蚯蚓先鋒架設傘帶至對面殘餘棧道上;此刻開始憂心,不知往後林道狀況還有幾個崩塌?之後的路況再遇三個崩塌,皆由蚯蚓先鋒架傘帶確保通過。  
1240-1310  回到營地收拾吃午餐。  
重裝沿35K支線回,再度架傘帶過崩壁。這四個崩壁都有一些植被可抓,但仍需要架繩才可通過,或許剛剛輕裝有通過的經驗,加上午後起霧,未知與暴露感已消失,加上彼此默契配合,很有成就的克服地形。沿途及文發現樹幹有被水鹿啃食過的痕跡。  
1425  35K支線口。  
1520  32K登山口,砍草工人住此,說只剩下我們這台車子;本來是想在郡大山跟另一支輕裝攻頂隊伍會師,後來又改成下山時在登山口會師好了,結果到登山口時他們早已下山了,還好在水里慶功宴有會到師。  
 
此支隊伍開隊目的是想走出一條高遶郡大林道的路線,以替代傳統南三段出郡大林道的路線。  
1.  本來想走如地圖上藍色路線,但第一天發現35K支線的溪溝無水源後就放棄,此次完成「郡大北峰→  2788峰→郡大林道41K」此一路線,基本上沒什麼困難地形,倒是要讓南三段隊伍從烏哇啦鼻溪上到郡大林道45K後再踢到41K轉進此稜爬升700  公尺,是條太長而沒效率的路線。  
2.  而地圖上紅色路線,於43K補足水源後再上可能比較有效率,成大78年有紀錄,可由林道往上再探。[相關連結] http:\\bbs.cmu.edu.tw   
3.  地圖上紫色路線,把約43.5K那個崩壁都繞掉,但地圖白色崩壁北邊恐有斷稜。且日後南三段出來是要從烏哇拉鼻溪啟程就準備背水。  
以上,即便開通步道上至郡大山稜,也得視郡大林道是否都可通車道32K,否則得選擇走郡大山西南稜下東埔,這條我和蚯蚓都走過。  
4.  再不然就是南三段到無雙吊橋後,由盆駒西北稜上去出馬博秀姑巒。  
郡大山系這條大脈值得一遊;希望這條郡大東稜繞繞行路線就我們自己玩玩亂走就好,願郡大林道永永遠遠像我們這次踢出來一樣,路況都是那樣好。    

 


紀錄相關討論:
 
11/06/29   □ 郡大東路路線  3   weng 南投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