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一條有意思的小溪--桶後南溪
編修紀錄  
時間: 10/12/09(四) 至 10/12/09(四) 共 1 天
領隊: 賴明佑
嚮導:
紀錄作者: 賴明佑
發表者: 10/12/29 (三) 00:03:34   mingyu(阿佑) 140.109.*      
最後修改: 10/12/29 (三) 01:07:11   mingyu(阿佑) 140.109.*      
開始地點: 宜蘭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紀錄類型: 郊山
紀錄:
 
簡述:  淡水河源流之一的桶後南溪地形很有趣,例如:  非常接近(高差0.7公尺)準襲奪點,以及隱伏多次的伏流。  
 
 
十二月的第一個週末,和大學部山社同學去初級嚮訓勘察,地點是台北縣烏來鄉和宜蘭縣礁溪鄉交界,號稱蘭陽五大名山之二的小礁溪山與烘爐地山。途中在烘爐地山南鞍遇大片茅草,免不了奮戰一番,搞得灰頭土臉;也經過桶後南溪的源頭(會向下流到淡水河),溪流平緩,呈現一彎清淺的小溪景觀,頗為賞心悅目。  
 
當時沿桶後南溪下溯時,遇到一個6公尺高的(乾)瀑布,無法繼續向下溯,剛好旁邊有路標,便跟著路標走,與溪垂直的方向平平往前走,兩側都有山,像是沿一寬平的谷地前進,但只走10公尺左右,就轉成下坡,怪怪的,似乎寬平的谷地其實是一個鞍部,繼續往前往下走不久,遇到另一條溪,疑似流向宜蘭河,這樣表示剛剛經過的鞍部,好像是地形學上少見的「準襲奪點」﹗準襲奪點是一種分水嶺,其一側溪流的高度與分水嶺接近,且流向平行分水嶺,而另一側溪流的高度與分水嶺差較多,這樣較低的溪將來會侵蝕分水嶺,襲奪另一側較高溪流的源頭。台灣較為人知的一個準襲奪點是八通關草原,其北邊較低一側的陳有蘭溪向源侵蝕金門銅斷崖,將來可能襲奪南邊老濃溪的源頭,不過畢竟老濃溪與八通關的高差還六十多公尺,不會很快被襲奪;另一處典型的準襲奪點是丹大西溪的支流與巒大溪之間的鞍部,此鞍部北邊為侵蝕劇烈的崩壁,南邊為巒大溪緩流,其間鞍部離巒大溪高差接近二十公尺,好像也不會很快被襲奪;而現在這裏,鞍部與桶後南溪的溪床幾乎等高,如果溪水大一點就有可能漫過分水嶺,這樣本來要流向淡水河(台灣海峽)的水,就會流到宜蘭河(太平洋)去。  
 
稍後幾天,又去了山區一趟。從桶後越嶺路的越嶺點附近,溯桶後南溪向上,經過一個由四個瀑布組成的瀑布群(都容易繞過),然後是一段平緩的伏流溪床,接著遇到一段迷你峽谷,最後就到了上次的轉進點--6m乾瀑布的下方。此瀑布有懸岩,看起來不好惹,便往右岸岩面摸索,右岸岩面最陡雖只有70度,但土石鬆碎,也不好上,仔細看,有前人架的繩子,但舊舊的,不太安全,就退下。左看右看,再到乾瀑布找機會,在懸岩下經過一番摸索,最後左手往前伸,摸到一處穩固的岩縫,才得以跨開腳,克服懸岩,爬上乾瀑布(難度5.5),吁,真不錯﹗6m乾瀑布的上方是平緩的乾溪床,不遠處就是上次到過的特別的鞍部。  
 
估量一下溪床與鞍部最高點的距離與高度後,循山徑翻過鞍部,下到東南側小溪。接著不跟山徑走,轉而沿溪往下溯行,此溪溝窄而平緩,一開始溪水流向東北方,稍後溪水不見了,溪流方向則轉為東南方(向蘭陽平原流),坡度逐漸變大,後來與山徑交叉,接下去溪床轉為陡坡。這段沿溪下溯,確定鞍部東南側的溪水是小礁溪的源流,流向宜蘭河。所以形狀似谷地的鞍部是一處很特別的分水嶺--準襲奪點,其最高點與桶後南溪的水平距離約13公尺,高差約0.7公尺,而與另一側小礁溪源流溪床的水平距離約20多公尺,高差約5公尺,因為小礁溪這一側較低,所以將來好像可以襲奪桶後南溪的源頭。不過,目前這兩股溪流都是平行分水嶺而流,且都是平緩水流,對邊坡的侵蝕力不強,所以短時間內襲奪應該還不會發生。(倒是懷疑桶後南溪的水有從地下滲漏到小礁溪源流)  
 
桶後南溪源流,可能是台灣溪流中最接近分水嶺(高差0.7公尺)的,此外,還有兩個有趣的地方﹕一是伏流多,另一是有一段迷你峽谷。在桶後越嶺路之越嶺點以上的2.5公里的流路,溪水有四段伏流,每段約100~400公尺長,其中兩段伏流是位於兩段瀑布的上游,似乎因瀑布岩盤堅硬,攔阻砂石,使瀑布上游砂石厚,造成伏流;溯溪而行,忽而有水,忽而無水,很奇妙。而迷你峽谷位於6公尺乾瀑布的下游,總長約60公尺左右,有N形銳角轉彎,寬度約1~2公尺,高度約3~6公尺,走在此溪水清淺的峽谷,覺得平易可親。  
 
爬山能遇到新奇的事物,讓人眼睛發亮、腦筋轉一轉,真高興﹗  

 


紀錄相關討論:
 
10/12/29   □ 桶後南溪照片地圖  10   mingyu 台北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