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02/28(五) 至 02/28(五) 共 1 天 | 領隊: | 李俊民 | 嚮導: | 陳萬樟 | 紀錄作者: | 李俊民 | 發表者: | 03/13 (四) 05:24:27 minnelee(李XX) 61.62.* | 最後修改: | | 開始地點: | 南投 | 經由地點: | | 結束地點: | | 紀錄類型: | 健行 | 紀錄: | | | 活動名稱:五八公路石城谷(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14年02月28日(晴) 參加人員:陳萬樟、鄭麗玉、林宇珊、王嘉煥、黃雅星、林玉真、陳益莊、李俊民 活動概述: 武巴公路係指武界-巴庫拉斯(Vaglas)這段沿著濁水溪的溯溪路線,由於淤積的沙石使河道變小,每年11月中至隔年的4月初,成為單車、越野機車、四驅車、吉普車族騁馳的夢幻路線。 武界部落倚傍濁水溪畔,素有雲的故鄉之稱,四面高山環繞,青山綠水景觀幽美,彷彿遠離俗世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巴庫拉斯是布農族卡社群的舊部落位置,日治時期社民多數遷往地利、潭南,1994年宋莊主在舊童校與駐在所的遺址基地上闢建經營巴庫拉斯度假休閒農莊。枯水期步行在濁水溪溪谷中,沿著濁水溪這段平緩地形,前進巴庫拉斯,讓雙腳漫步在武巴公路上,一趟遺世獨立的森林溯溪之旅,收獲滿滿,一償2月16日巴庫拉斯石城谷未竟之心願。 行程記錄: 05:50烏日出發,經3號國道轉6號國道,於盡頭右轉開往埔里市中心。 06:40左轉和平東路。 06:43左轉中正路(即131縣道),路對角有一7-11。 06:44岔路,131縣道往右前往魚池鄉,取直行即投71縣道往中正村、武界。 06:45路右靈巖山寺山門。 06:47武界、中正村岔,取左順武界指標前進,開始上坡。 06:55卓社隧道,長約1.1公里,2006年台電為了開鑿新武界引水道,而打通卓社隧道,有效地便利了武界對外的交通。 07:05經過「布農族卓社群武界部落」牌樓,「武界」即是布農語「翻越」的意思,從南投埔里得翻山越嶺才能到武界。道路兩側,可見原住民日常生活壁畫,藉此可瞭解部落文化風格。遠眺武界部落,四周高山環抱,景觀幽美。 07:09抵新武界橋,等候其他同伴並聯絡接駁車。 07:24過橋前行至紅綠燈岔路,路標標示:直行往萬豐、右往部落第七鄰、左往部落第八、九鄰,取右南行。 07:35搭接處車處,停車整裝換搭接駁車。地處濁水溪上游的武界,因濁水溪在這裡轉彎,有著得天獨厚的沖積平原,上游武界壩攔下了流水,使得河床有著壓平的車道。 07:41接駁車來到綠色的新武界引水橋下方,它位於武界壩下游約3.5公里處,採大跨度SRC拱肋拱橋,跨越濁水溪,拱橋長約165公尺,距離河面達55公尺,成為武界的新地標。武界壩攔截濁水溪的溪水,栗栖壩攔截栗栖溪的溪水,兩者再匯整後經由新武界引水道以越域引水方式引入日月潭,主要功能是確保日月潭水源穩定,提高日月潭發電系統利用率及運轉可靠性,之後續循著壓平的河床道路往一線天前進。 07:54下車處,為武界部落在一線天的據點,有販賣山產的帳棚及簡易廁所。 08:03出發沿帳棚右側進入濁水溪河床,即見到左側一線天美景,冬季河床乾枯之際,自武界走路、騎單車、機車經過數次的溪水,都可到達(步行約40分鐘)。 08:06栗栖溪一線天,濁水溪上游發源於干卓萬山及卓社大山山麓的栗栖溪,匯入濁水溪的合流處,溪流貫切兩側巍峨高聳的山壁岩石,形成約30公尺高,50公尺長的峽谷,最窄處只有3公尺左右,即是一線天天然奇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景天成。由一線天再往上走,可通往混凝土重力壩的栗溪壩。 08:08往西南經過栗栖溪濁水溪匯流口,循著各種輪胎胎痕的河床車道往下游走。 08:12久久巢山頂著藍天白雲矗立在河床上方,陽光輕灑,照在汽機車輾過的車道,閃閃發亮,預告今天是個艷陽天。河道轉彎,一旦進入較為險峻的峽谷,就要找位置渡溪,溪水不大,幾乎都在小腿肚左右,溪水也不冷,可以隨心所欲的漫步。但如果河床寬闊,河道轉彎處形成一沖積地,則可越過沖積地直切。 08:32右側高聳平直陡峭的絕壁與左側經長期沖刷表面光滑的岩石,形成對比,沿途的峽谷地形壯麗動人,走來輕鬆愉快。偶爾看到引導汽車過溪點的疊石,基本上跟著汽車走相同的過溪點,遇河水碰到岩壁形成曲流時,則尋水淺處渡河,就這樣迂迴前進,不斷地渡溪。 09:01左岸高度約10公尺的岩石,整排低臥,凹陷突出,層層堆疊,各有所表,自成一格。濁水溪淺淺的水裡,避免不了優氧化的青苔,上游水體中,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引起了水質污染現象。 09:15雙流瀑布,是沿途三個大型瀑布中最平易近人的一座,岩層上兩股水流直瀉而下溪床,未能成潭,水流經過的岩層,呈現近墨綠色,與岩層原先的土黃色有異。早到的吉普車已好整以暇的悠閒休息,他們是一早由武界出發的。瀑布的斜對面有一大片壯觀的岩石區,河道侵蝕兼具機械之磨蝕作用,使大岩石更具多樣性,在此小休。 09:26續行,大尖山尖聳的山形出現在稜線上,走在被沖刷研磨成薄圓形的頁岩河床上,一方面搜尋著金玉石與共的龍紋石,這是這段河床的盛產,經過琢磨後會閃閃發亮。 09:47地圖上右側有條小溪匯入,刻意不越過沖積地直切,而循河床繞行,卻未發現匯流口,回程才發現懸在高處的小溪,枯水期溪水都成了伏流。 09:50溪左三堆獨立嶙峋的巨岩臥視著,猶如三隻癩哈蟆。 09:56寬闊河床,磅薄壯闊,擺脫深邃的峽谷地形,令人心胸大開。 10:04左側垂直高聳平直陡峭的絕壁,巍峨高大,有著強烈的壓迫感,這是卓社山延伸之支稜。 10:22抵武巴公路三座大型瀑布的第二座良久瀑布(另一座為石城瀑布),細長的水流自約20公尺高的山壁瀉下,分為三段,枯水期水量不大,雖是最高的一座瀑布,卻缺乏震撼力道。小休,以瀑布作為休憩點,時間上剛好都接近一小時。 10:33開拔,右側一整塊好像豆腐的岩石,質感特殊,被溪水打磨得很光滑。 10:44右側山坡上一棵漂亮的樹,枝幹分歧外伸,綠意盎然,但遠觀看不出什麼樹種。 10:45小溪,此行唯一的溪水匯入。 10:58長久的車輛碾壓,河床平整寬闊,似可高速飆車。 11:16岩壁瀑布(石城瀑布),重山疊嶂之中,瀑布從平滑的岩壁宣洩而下,水量澎湃。 11:23吉普車聚集處,一隊12輛吉普車正集結著,挑戰不同岩石路況吉普車的性能,只有結隊在遇困難時才有隊友適時伸出援手。溪右紋理繁複,瑰麗絢爛凹凸有致的岩層,更是天然的藝術品。 11:41小瀑。 11:48終抵石城谷,一整排的巍峨巨石排列在溪右,層層堆疊有如城牆,這已是被土石淹沒之後的石城谷,以前壯觀時期的石城谷應不僅於此。往前大約200公尺,就是卓社林道的終點下濁水溪處。就地午餐開伙泡茶,吉普車隊開過城牆下,似乎有點閱官在城牆上閱兵 12:40回程。 13:06岩壁瀑布(石城瀑布)。 13:45良久瀑布,小休,行過數不盡的急彎與急流,方知天地浩大。 13:54續行。 14:41雙流瀑布,已有遊客來到,太陽酷熱,只能在壯觀的岩石區陰影下休息,鬼斧神工的嶙峋巨岩提供了另一遮蔭的功能。 14:50續行,遊客漸多,吉普車、越野機車數量也增多,眾人趨之若鶩的五八公路已非祕境。 15:54回抵07:54武界部落在一線天的據點,遠遠的就看到一線天熱鬧非凡,摩肩擦踵的遊客,堵塞了一線天的入口,部落的據點更是人滿為患,停車場停了三四十部接送遊客的接駁車,招呼上車的擴音機聲此起彼落,人如過江之鯽,在崇山澗水,美麗的深山裡,多了一分吵雜。 16:01續行,開始忍受接駁車引擎聲音及刺鼻廢氣的蹂躪,伴隨滾滾黃沙,令人掩鼻。 16:46回停車處,取車賦歸。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相關連結]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 [相關連結] 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
|
|
| 發表 minnelee(李XX) | 寫入 03/13 (四) 05:25:19 From 61.62.* | 五八公路石城谷航跡圖及GPX檔如附 | 1140228五八公路石城谷航跡圖(519 KB) | GDB 檔案 | 1140228五八公路石城谷GDB檔(78 KB)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