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索引頁
列出所有紀錄
石門客棧老官道 (附航跡圖及GPX檔)
編修紀錄  
時間: 21/07/14(三) 至 21/07/14(三) 共 1 天
領隊: 李俊民
嚮導: 林惠婉
紀錄作者: 李俊民
發表者: 21/07/18 (日) 16:41:31   minnelee(李XX) 61.62.*      
最後修改:        
開始地點: 苗栗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紀錄類型: 郊山
紀錄:
 
活動名稱:石門客棧老官道  (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10年07月14日    
參加人員: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校栗林山(校栗東山,405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高(10))  
活動概述:  
       樟之細路到大湖法雲寺兵分兩路,右線從法雲寺彼岸橋經大湖環湖自行車道,走過大湖市區後,續行南湖堤岸自行車道,循老官道前段至石門客棧,再經老官道後段(新開段)至台三線新開站。左線為出關古道,由法雲禪寺經天恩農莊,十份崠茶亭、出關古道東段至聖衡宮,再走出關古道西段經關刀山,復經鯉魚潭環湖道路至台三線雙坑站,兩者會合於台三線新開站附近。左線翻山越嶺,較為辛苦,且要以十份崠茶亭為界,分兩天走完。  
       本次走右線,由法雲寺彼岸橋到老官道新開段。老官道位於苗栗縣大湖鄉西南隅,在台三線未闢建前,連接大湖與卓蘭。1885臺灣建省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1889年撫墾局促成黃南球組廣泰成墾號,首由其助工協助「由濫湖(南湖)開路,南達罩蘭,以固各處墾務,此道即謂老官路」,至今已有約135年的歷史。  
 
行程記錄:  
05:55烏日出發,沿中山高北行,下苗栗公館交流道後左轉,接台6省道至台72線快速道路岔路口,左轉上台72線快速道路往汶水方向行駛。  
06:56接台3線省道後右轉。  
06:57過汶水橋後紅綠燈前右轉循汶水老街指示牌轉台6線。  
06:58法雲寺門牌樓前停車。  
07:05出發,過法雲寺彼岸吊橋。  
07:09路右法雲寺步道,可沿車道續行或走步道,但台階步道久未人行較荒蕪。  
07:11車道岔,右往法雲寺,疫情關係仍未開放參拜,取左下車道。  
07:15化人公岔路,左往彼岸橋(水泥橋)出台三線,右往化人公,有環湖自行車道全區導覽圖,取右沿著後龍溪走環湖自行車道,隔著後龍溪與台三線相望。  
07:39自行車道2K,沿途左側有不少草莓園,但非草莓生長季節,改種小番茄,紅咚咚一片,也有農家種植火龍果。  
07:56恭敬橋,路右有一涼亭,休息。  
08:06續行,直行可沿環湖自行車道往大湖農工,但想參觀震災紀念塔,故左轉過恭敬橋往大湖。  
08:11穿越台三線,進入下街,右轉往大湖市區。  
08:16苗61鄉道0K,左轉中山路(苗61鄉道)可往雪見遊憩區,續前行中原路。  
08:23過大湖二橋。  
08:24左法寶寺岔路,旁有石階步道及車道往法寶寺,殊途同歸。  
08:26右側法寶寺「回頭是岸」石壁。  
08:26法寶寺,位於大湖溪、南湖溪匯合處龜山上,創建於明治41年(1908年),初為「朝天佛堂」,主祀「釋迦摩尼」,後因缺乏管理而荒廢。民國34年(1945年)地方人士恭請達道尼師任住持,改名「光復庵」,達道尼師為法雲寺覺力法師「達」字輩弟子,本寺自然承接法雲寺法脈傳承。46年(1957年)重建寺院,更名「法寶寺」。續行車道往上。  
08:27功德堂,轉為水泥步道繞至法寶寺後方。  
08:28路左一堆石碑、石塊,僅二碑名「忠魂碑」「光復庵」可辨。  
08:29經過菜園和竹林,抵圓柱形砂岩題名碑震災記念塔,此為苗栗縣境內7座記念塔之一,立於昭和十一年(1936年),是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災情、日本天皇賑災與追悼哀思等歷史之重要見證。旁邊有柱形日式墳塚林田之墓。  
08:39回法寶寺岔路,取左前繞過法寶寺下方。  
08:41到大湖農工之後接上南湖溪自行車道,沿南湖溪通到南湖國中,全長約3Km。這段自行車道又稱「南湖溪環湖自行車道暨通學親子步道」,2017年初重新整建,目的是舒緩台三線的車潮,讓學生上下課更加便利,同時欣賞鄉村風景與河岸風光推動觀光。  
08:42左為自行車道往四寮坪。  
08:45湯神溫泉會館岔路,汽車自行車分道,左車道往湯神溫泉會館,續行自行車道。  
08:46南湖溪自行車道0.5K里程標示牌,草莓圖案與極目望去的草莓園相輝映。  
08:53小休。  
09:10續行。  
09:11南湖溪1K里程標示牌。    
09:13大窩橋,與往後跨於南湖溪的三座橋都漆成紅色的,都可過橋接台三線,續行南湖溪自行車道,路面變成了柏油路。  
09:23水頭寮橋,續行回復水泥路面的自行車道。  
09:26南湖溪2K里程標示牌。  
09:36護安橋,續前行。  
09:40順義橋,自行車道終點,前面是南湖國中,左產道往鍋鼎山,取右過橋往台三線。  
09:42過南湖二橋,接上台三線,取左續行往南。  
09:45對街南湖國小,左為苗55鄉道往坪林,可登馬那邦山,續行台三線。  
09:47卡大粒草莓園,左上南昌路富民巷小產道往苗栗老官道,無標示。  
09:52易宸岔路,有三條小車道,左往民宅,中間有老官路標示牌,右下福德祠,先取右下。  
09:53福德祠,有洗手間,小休。  
10:07續行,退回易宸岔路,取中間水泥產道。老官道,舊稱「老官路」,在公路未開通前,是昔日大湖與卓蘭間的聯絡道路。清朝時期是漢人與原住民界衝突交界的隘勇線,日治時期則被修築為保甲路。  
10:12岔路,取右往老官道,開始進入山林中。  
10:14岔路,此岔路應特別注意,直上往壢底坪山,右往樟之細路,入口林中右邊有座水塔,並有樟之細路路條,取右。  
10:17接泥土山徑,一小段上坡路有步階護欄,應是千里步道協會的修築成果。  
10:21微笑山丘岔路,水泥路右下往2016年8月開始營運的苗栗大湖微笑山丘露營區,有全台最長溜滑梯(約50公尺)、30公尺滑草道、超豪華大怒神戲水池等。古道穿越小產道,左上水泥路不取,續行腰繞於果園下方快被長草掩徑的老官道。離開果園後,路徑寬大好走,樹上都掛了植物名稱的標示牌。  
10:29路右廢圓水塔,有著0K+397字樣。  
10:32出竹林走邊坡,左側土丘上方仍有桂竹林。  
10:32水塔,左上林中不遠處有廢屋。  
10:40鞍部四岔水泥路,直行應為車道,僅在兩輪處鋪上水泥,但禁止車輛進入。  
10:44接土徑,部分路段有步階護欄及排水溝,足見用心,但似乎造訪者仍不多,雜草叢生。  
10:47水塔,這是一個佈滿果園的墾殖區,右側稜線下有多條水泥路可通往台三線。  
10:48接上水泥小產道。  
10:51岔路,右有民宅,車道經民宅可下台三線,取左上。老官道乏人行走,日漸荒廢,已有部份路段改為產業道路。  
10:53路右轉經一片竹林,幽篁綠竹,減少了上坡之沉重。  
10:54左綠水塔,續行可見右側梯田似的薑園,小貨車可到,散見幾位忙碌的農民。  
10:57疫情影響,禁足在家,肌肉流失太多,體力不支,加上天熱,累斃,薑園旁樹林午餐。  
11:09續行。  
11:10古厝岔路,左上不遠有一古厝,前往探看。  
11:10產道路底覆瓦古厝,牆面下半磚造,上半部以竹片糊上米糠泥土,已然廢棄。  
11:19回古厝岔路後左轉續行,經一黑水塔後下坡。  
11:21民宅水泥路,左下往果園民宅,直行稜線上坡水泥產道。  
11:22左下竹林土路,這是個容易錯過的岔路口,上坡水泥產道路大,左下竹林土路不明顯,亦僅有一條樟之細路布條。小段陡下之後穿梭於竹林內,腰繞好走,真有昔日老官道的味道。  
11:26境界標,斜躺在古道右邊邊坡上。石碑上可見大正六年四月,從是南校栗林警、從是北南湖警察等字樣。續行竹林內山徑左側有簡易護欄。  
11:34接上大水泥路,左下產道往武榮,續往前。  
11:36岔路,右下產道往台三線,有路標回往武榮,取左前小產道上行。  
11:42果園鐵門,並未上鎖,兩側都是柑橘園。  
11:45路底工寮,有水龍頭,前行無路,遂折返。  
11:46右下果園小徑,有老官路護貝指示牌,下行穿梭於果園後腰繞,此段路徑亦不明顯。  
11:50左側憶年牌不銹鋼水塔。  
11:51接水流東柏油路產業道路,右往台三線,取左。  
11:53岔路,左下產道往水流東,捨柏油路取右上產道。  
11:57果園岔取直。  
12:00路不通岔取直,樹蔭下小休。  
12:12續行。  
12:14路右有此路不通紅底白字告示牌,水泥產道轉為鋪石板的步道,寬大易行。前行不久有一樹枝橫阻步道,警告意味頗濃,再前行倒樹橫跨步道,從右側穿跨枝椏而過,這是通往石門客棧的老官道,石板鋪設工整,不解何以有此路障?  
12:25路右二石椅,頗能搭配工整的石板步道。  
12:29路左新建好的明治三十一年擔送人(挑夫)18名戰死碑,沒有文字說明,老官道新開段上有大正六年建之「擔送人夫戰死紀念碑」,這座似乎是仿古碑,人數與年份都略有出入。  
12:32進入石門客棧桐花步道賞螢區,左側可見綠草如茵的石門客棧露營區,指標標示:直行往石門客棧;右往農塘;回往義和,續前行,左側仿龍騰斷橋造型的圍牆有其可觀處。  
12:36樹蔭下大休,因離新開站已不遠,而往大湖的新竹客運16:20才有班車。  
13:00續行。  
13:02石門客棧岔,左往石門客棧,有老官道路的路線圖與解說牌,並有一老官道「道」字的意象標誌。對面擋土牆上彩繪並有「老官道休憩區」簡介及「老官道」簡介。  
13:06越過景山道路十字路口,左下往景山,右下往台三線,直行進入老官道新開段景觀區,老官道至此已無古道或步道,後續都是車道。路左老官道勒石,路右「老官道的故事」簡介,描述目前部份路段已闢為自行車道。  
13:13嵐湖農場,石門客棧至新開段為下坡柏油路,展望佳,可西眺關刀山與鯉魚潭水庫,東望馬那邦山。  
13:17幸福莓滿草莓園。  
13:18路右觀景平台,可眺望出關古道關刀山,那是樟之細路法雲禪寺後的左線。  
13:20第二座觀景平台。  
13:23老官道路1K里程牌。  
13:28第三座觀景平台,鯉魚潭水庫經前陣子的下雨,水面已明顯回升。  
13:37路左擔送人夫戰死紀念碑,方柱形紀念碑正面刻著「擔送人夫廿八名戰死之跡」,左側「明治三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戰死」,右側「大正六年建之」。一旁解說牌記述明治32年〈西元1899年〉1月,29名挑夫自南湖走老官路行經至此遭到泰雅族人出草,其間一人被砍倒在血泊中,後續屍體疊至其上而逃過一劫。28人遇害,僅有一人倖存,事後他因此發瘋,數年後死於大安溪洪災,上方聚落亦更名為「剚人窩」。續行老官道路。  
13:42路左校栗林山登山口,循民宅旁的小水泥車道直上,梨園果實纍纍,真怕有瓜田李下之嫌。  
13:46校栗林山(校栗東山),基石凸出位於水塔旁,可眺望鯉魚潭水庫。  
13:49原路回到校栗林山登山口,左轉續行老官道路。  
13:52路左老官道休閒農場,廣闊的露營區,廣大青綠的草坪,相當誘人,尤其在這大熱天。  
13:54路旁小休。  
14:04續行。  
14:05左側老官道石碑,依指標取右下行往台三線。  
14:11新開國小岔,直行高架道路跨越台三線往新開國小,左下台三線,取左。  
14:12接台三線,左行南下。  
14:13新竹客運新開站,等16:20新竹客運5655公車往大湖,至16:40尚無來車,與行前電問新竹客運大湖站確定有16:20班車不同。再次電詢謂因疫情關係,新竹客運減班變成17:30,枯等枯等,嘗試搭便車,都沒人要載。最後攔到一輛住苗栗的胡先生所開BMW,送我們到法雲寺停車處,取車賦歸,萬分感謝。  
 
GPX檔: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航跡圖: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  
[相關連結]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相關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   

 


紀錄相關討論:
 
21/07/18   □ 石門客棧老官道航跡圖及GPX檔  2   minnelee 台中





討論串主旨:石門客棧老官道航跡圖及GPX檔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nelee(李XX)
寫入 21/07/18 (日) 16:43:32 From 61.62.*
石門客棧老官道航跡圖及GPX檔如附
 
 1100714石門客棧老官道航跡檔(342 KB)
GPX 檔案 1100714石門客棧老官道 GPX檔(307 KB)
 ↑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