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普二故事   第一個十年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王兆復 蘭嶼單車行
發表 jhsun(小孫)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12/04/02 (一) 19:08:55 From 118.166.*
                                   蘭嶼單車行        2012,3,12--3,15    
 
 在台灣,一個四十多平方公里大的海島,住著大部份的原住民。單憑這樣一個數據,就足已構成我這浪跡天涯的遊子,遊興大動了。  
         
 目前,每個禮拜一,四,台東富岡漁港,有來往蘭嶼的定期船班,四月中以后的旺季,每天都有船班。我前一晚打好了背包,裏面有五公斤的露營裝備,其中包括單人帳,防潮墊和睡袋。七公斤的衣服及設備。再加上五公斤的食物,總共十七公斤的重量。如果成天背著,將不算太輕。但是我在自行車坐墊後面設計了一個鋁合金的高架子。在騎車的過程中,很多時侯,經過調整褙帶,可以將背包的大部份重量由肩上轉移到架子上。所以,偌大的背包,狀似嚇人,其實背起來還是蠻輕鬆的。當然,背上的背負能力是經年累月鍛煉的結果,也不可小視。  
 
 開船的時間是早上九點,由台東市區到富岡港有六公里的路程,照平常的騎車速度應該在二十分鐘以內可以趕到。可是臨行前,突然發現自行車的一個踏板掉了三個螺絲,三姐夫臨時幫我裝了一個代替品,才在八點一刻勉強成行。所幸到了富岡,在一家路邊的摩托車行裏,解決了這個大問題。車行老闆自以為發了意外財,其實我心裏想,他就是要我十倍的錢,我都會心甘情願的奉上,而且很感激的謝謝他。  
 
客船,恒星號,準時出發了,195個位子的船,只坐了七名乘客。我身旁是個帶著摩托車上船的康姓年輕人,他早上五點起床,從屏東騎摩托車,翻過南迴公路,花了三個多小時,才趕上這班船。他家住高雄,最近在換工作,有一個多月的空閒時間,他在網上與島上的一家民宿聯繫好,以幫助他們經營的軟體服務,換得一個月的免費住宿。他帶著大批的照相器材,準備深度拍攝蘭嶼的影集。他還幫店主帶去一大箱木瓜。看來島上的新鮮水果還是得靠台灣本島的供應的。  
 
 恒星號的駕駛艙是在船的頂層前方,雖然門上標示幾個”遊客止步”的大字,可是,我知道。那只是對一般遊客的警告。想想看,駕駛員們每天在此,枯燥的瞧著茫茫的大海和儀錶盤上的少許數據,還是得找些有趣的事來打發時間的。我雖然自以為是個有趣的人,但還是戰戰兢兢的敲著駕駛艙的大門。推開了門,見到兩張和藹可親的面容,我馬上好像吃了定心丸似的,打消了或有的疑慮。我是受歡迎的!好客健談的船長以上禮接待了我這陌生的訪客,他請我坐上了副駕駛的坐位。他教我認識海上的衛星導航儀,用它來確認船在海上航行的方位,還有另一個好像羅盤的儀錶,顯示著附近海面的任何有形的物體,包括雲彩和過往的船隻等等。今天的海風是四,五級,風和日麗,只有幾條偶爾出現的飛魚點綴著平靜的海面。  
   船長是從福建移民到綠島來安家的,現在已經是第九代了,育有五個子女和眾多的孫輩。由於台灣經濟發展不力加上外勞不斷的引進,年輕人不容易順利的找到工作。如今他雖已進入65歲的高齡,還依然得繼續工作,當做啃老族的支持者。以他三十多年的航海經驗,健壯的身軀和愉悅的心態,我看再幹一二十年都不成問題。他指給我看,船上有八艘看起來小小的救生小艇,一旦有事,會自動充氣變成每艘可以容納25人的船。艇上的水和食物都在經常更換以保證它們的新鮮度。船上有五名船員,其中三人負責輪流駕駛,每半小時輪班一次。許多年前,我曾經在坐綠島之星號船去綠島時,因為唱過“綠島小夜曲”給船上的工作人員聽,回程時,得到免去了自行車100元的運費的優待。此時我如法炮製。後來船長說了,他身為綠島人,還不曾學會這首享譽世界的家鄉名曲。兩個半小時的航程,在彼此愉快的交談中,不知不覺的畫下了句號。入港之前,經過一處酷似老人和藹面孔的山岩,惟妙惟肖,像活的一樣。  
       開元港,位處蘭嶼島的西面,是島上對外交通的唯一港口。船靠岸後,一箱箱的食物,貨品和旅客,都被一一接走,我被獨自留在了碼頭。為了找一張島上的地圖,我被指引到附近山坡上的一棟兩層樓的白色小屋,那是目前蘭嶼鄉公所目前的所在地。在辦公室見到正在辦公的陽小姐,她親切的請我喝水,給了我兩張“發現蘭嶼”的地圖,並且做了半小時的詳盡解說。她說她從來不知道有跟她同姓的人,我提醒她說,孔老夫子有個門徒叫陽貨,她嚇了一跳。臨走前,她送了我一本精美的記事本和一支筆,希望我記錄下此後幾天的見聞,她還告訴我,晚上如果要紮營,可以到東清國小找溫校長,他是個好得不得了的大好人。最後,她送了一句忠言:好好的享受並當心蘭嶼“熱情的”太陽。  
       
 依照地圖上的說明,島上有條37公里長的環島公路,中間再加上一段5.7公里的橫斷上下坡的翻山路。馬路上除了放養的山羊會擋路外,沒有一盞紅綠燈。照這樣的距離,以我平常的車速,最多兩個多小時就可以環島一周了。但我旅遊的原則是從不走馬看花,乃決定慢慢的騎,細細的品味散佈在四方海邊的六個達悟族部落。  
     沿著順時針的方向,我揮別了港口邊的燈塔,向北行去。我想繞過北方的朗島部落,騎到蘭嶼島的東面去。這樣,明晨就可以在那邊迎接早起的太陽了。中午的陽光的確有點灼人,但是我好久沒痛痛快快的曬太陽,白潤的皮膚沒有一點健康的顏色。我刻意穿著短袖的騎遊服,準備充分的接受維他命D的滋潤。沿岸是黑潮流過深藍色的海水,白花花的海浪不停的拍擊著礁石的岸邊,路邊叢叢的野花裏,居然發現了粉紅色的濱旋花,綠綠的樹藤,掛著貌似小朵的牽牛花。不自覺的就唱出了描述濱旋花的老歌........碧水趁著雲霞,漫賞秀色如畫;在心靈的深處,怒放著生命之花...。    
           
 正午,燦爛的陽光在樹影間徘徊,鳥兒們都昏昏欲睡,更何況是朗島部落裏的人們。路上沒有半個人影。在快過朗島社區之前,見到路邊有個乾乾淨淨的涼亭。我也該休息一會兒用個午餐了。行前,由於不十分瞭解島上的情況,我昨晚在台東市區買好了幾天的乾糧放在背包裏,其中有各種好吃的麵包,生菜,鹹蛋,玉米和魚罐頭等等。    
 進了涼亭,感覺到這似乎是達悟族人乘涼和交誼的場所。在我開始用餐之後,涼亭裏出現了四五個年長的達悟族人,其中有住在東清部落的黃金花。先生能言善道,年輕時曾當過議員和漁會代表,他在這兒等三點多的車,準備回東清部落的家,車費30元,他說環島一周大約需六,七十餘元吧。屬於鄉公所的兩部公共汽車,每天早晨7:30和下午3:00  
   由鄉公所背向而駛,環島一周。所以每一定點,每天都有四班車經過,它提供了年老鄉民來往的交通工具。涼亭裏有另一鄉民拿著一個塑膠袋,裏面裝著拳頭那麼大小的圓形番薯,芋頭和魚乾,這大概就是他們的主食了。我由台東帶來的麵包和鰻魚罐頭,引起鄉民們的極大興趣,大家分而食之。黃君特地去買來一瓶保利達P請客,售價85元,這是一種補血的飲料,島上的另一種飲料,大瓶的米酒600毫升裝的,只賣35元,聽說酒量好的,一次可以喝掉半打。島上大部份的民生用品都來自台灣本島,在碼頭附近有家農會超市是島民最大的供應商。商品價格自然比外地高些。亭子裏,隨後來了一位姓鐘的朋友,看起來行動不是那麼方便。他說前陣子,有個晚上,他睡在一個沒有路燈的路邊上,過路的汽車在躲閃滿地的山羊群時,把他壓到了。如今,至少還得休養半年才能復原。他曾到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說那兒的警察可壞了,啥事都要收錢不說,還不准隨便擺攤,哪像這裡那麼自由,做什事都沒人管你。他提醒我。再往前走遠,有好幾處有溪水流下來的地方,是游泳好場所。    
     
 經過了好幾處特異的海岸礁石群落之後,在下午四點左右到達了美麗的東清灣。路邊上的東清國小還沒放學。校長室房門高鎖,老師們說校長到“台灣”開會去了。今晚大概是回不來的。後來找來來了總務主任,他讓我拿出身份證辦了一切責任自負的登記後,我在運動場旁邊的一個高高的涼亭上放置了營帳。運動場的中間是個籃球場,周圍有個大約三百公尺的跑道,旁邊就是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聽說在夏天旅遊旺季的時候,將有眾多的背包客在此紮營。在學校內門的附近是東清部落的社區活動中心,此時正在展出主要由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為期一個月的藝術巡迴展,展出了上世紀初俄國畫家夏卡爾,存於歐洲各個博物館中大型油畫的複製品。這樣的展覽對小學生以及附近的民眾都會是個打開眼界的機會。趁太陽還沒下山,我想走上山坡再下到一個叫“情人洞”的景點看看。沒走幾步路,就有一部摩托車在身旁停下來。一位大約四,五十歲的婦女讓我搭她的順風車,她想要讓我省一段長長的上坡路。到了坡頂,她指著近海處一堆非常像軍艦的岩石說,當年日本人在進攻蘭嶼時,從遠方誤認為那是艘真正的戰艦,曾開炮轟擊過。這位姓邱的達悟族女士真是個古道熱腸的在地導遊。要是全島各處都充滿著像她這樣熱情的主人,這將是一個何等溫馨的人間天堂。如果方便的話,我願意每天請他們吃飯。情人洞,從公路邊走一條小路下去,只要幾分鐘。海浪,日夜的沖擊,將脆弱礁石侵蝕出一個觀天大洞。它並不以此為滿足,還繼續往岸邊前進,撞在裏面的不同的岩石,刻畫出另一個深凹的岩洞。此時一個大浪穿過情人洞向內襲來,打在岩洞上,發出震天的巨響。有大炮震撼的效果。回到東清部落社區,天色暗了下來,又見涼亭,乾乾淨淨的,周圍坐著一大群人,驚喜的發現鄉公所的陽小姐和黃秘書也赫然在旁。陽,指著一棟畫著舞蹈圖案的二樓,說那就是她的窩。那是個每個清晨都可以享受旭日東昇的好所在。黃秘書把我介紹那一大夥漁民朋友。從他們口中,我知道目前正是飛魚季節的開始,他們晚上會帶著火把,划著拼版舟,或駕著機動船到近海,特別是小蘭嶼島附近去捕捉飛魚。到四月底魚的旺季,在白天也要出海了。這樣的生活要一直持續到九月底飛魚季節結束為止。抓到的飛魚,除了立即變成盤中餐而外,還可以曬乾以後再吃。也可以用新鮮的飛魚做魚餌去深海釣那五尺長的鬼頭刀或紅魚。我想要徵求任何一位朋友帶我出海到小蘭嶼探險,卻無人回應我。今天下午,曾在亭子邊的堤防外,見到過幾個小朋友在港灣內戲水。陽說過,那是安全游泳水域的信號。此刻天色已黑,水中已無一人。我摸著石頭,小心翼翼的到了水中,果然風平浪靜,雖然深水的水域不寬,但飄浮在海面上的感覺,滿足了我夜游觀星的願望。回到了東清國小,在洗手台邊找到了學校澆水的塑膠管,沖去了鹹鹹的海水和滿身旅途的疲憊,順便把騎遊服都洗了。國小的涼亭在海邊也在路邊,晚上有節奏的浪濤聲送我入夢,間或的過路汽車聲,感覺好像是在台東衝浪的小夥子抓到了一個大浪,站在浪巔的滑板上馳騁,飛揚。  
   
 清晨五點,天空微亮,天邊飄著朵朵白雲,細如柳眉的新月在雲層裏面穿梭著,他不像小白船,自然也沒有帆。可是昨晚睡覺時燦爛的星斗又去了何方?把頭燈轉了個方向,突然發現滿天的繁星都掉到馬路上了。是做夢嗎?回過神來再仔細的來回觀望,原來那是一群山羊,躺在溫暖的馬路上睡覺,在我頭燈強光的照射下,眼睛突然張開面對著光源,散發出來的光芒。那裡一共有九隻大山羊,有白,有黑也有花。四隻小羊,小羊的睡眼惺忪,張不開眼。所以地上總共十八顆星星,粒粒生輝。遠方,魚肚白的天空,雲朵依舊。在以紅色為主色的朝霞烘托之下,太陽從雲端冉冉升起。雖然沒瞧見期望在萬里無雲的天候下,旭日由海平面上蹦出的美景,但是,每天不一樣的天空,依然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美景。收起了帳篷,撿乾淨散佈在涼亭邊的種種煙蒂,紙屑。留下了一紙感謝學校師生熱忱招待的字條,在學校開始正式運作之前,離開了校園繼續向南行,預定在青青草原上,送走夕陽。昨晚在十點左右,我曾騎車到過前方的野銀部落察看了一遍,街上沒看見有賣吃食的小店,到是有一兩家當地人經營的超市。現在,我很快的就騎過了野銀部落。在過了街道不遠的路邊,有兩座涼亭,其中一個看起來,像是在旺季時有人經營的路邊店,另一個比較單純。這類可愛的涼亭有幾個特點:第一,它高高在上,要爬樓梯才上得去。還有因為很高,群羊上去的興趣不大,所以保持得比較乾淨。像眼前這個,在樓梯邊還特別標注了“請脫鞋”的字樣。第二,它旁邊有根電線杆似的柱子,同時裝有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設備,有的還拉了電線.晚上有了照明,對投宿於此的過客,有了相當的保護作用。我停下來用餐,帶來的乾糧,似乎還可以支撐好一陣子。今天的太陽很好,我把昨天洗過還沒乾的衣褲拿出來曬。這時,從亭上往回看,但見由東清和野銀兩部落組成一條非常美麗的海岸線,可惜大部份是礁石,無法再此暢所欲游。由此往海邊直接望去,也只見礁石,毫無特色可言。可是,這裡小店標有“野銀白沙冷泉”的字樣,必有其一定的道理。這時,一位當地人將摩托車停在路邊,獨自繞過了小店。下到礁石堆中不見了。我最初以為他是找地方方便去了。可是不一會兒,他出來了,全身濕漉漉的。我向他問明緣由,他才告訴我,下面看不見的地方,藏有玄機。原來,冷泉隱藏在礁石之中。於是我慢慢走出路邊,到了上面見不著的石堆下,果然見到泉水汨汨流出,衝出了洞穴,形成一處以白沙為底的水潭,水往下流,匯入另一個海水浪潮打出的另一水塘,兩處皆有深可沒頂的戲水空間。此處如稍加整理,將會形成一個更有趣的玩樂地。我繼續在礁石與浪潮間徘徊,不經意間發現漁人在礁石間設下的漁網,我見到了正在掙扎的一只龍蝦,遠處還有一條被網住的銀湯鯉在那兒呵呵的吐氣。  
       
 回到了涼亭,遇到了早起的吳女士在潮區帶收集浮球做藝術品。她來自高雄的楠梓,剛退休半年,來此與先生會合,打算在四月到九月的旅遊旺季時段,在島上人煙聚集的地方擺攤賣一種特製的軟冰,很多地方都可免費擺攤,每天可賺1,000到2,000元之譜。島上的電費,除了登記的民宿而外,居民一律免費。島上水源充沛,大部份的居民都用泉水,政府也為大家裝了自來水,如果使用它,每個月要交200元。教育方面,國小和國中都免費,可是幼稚園和高中都得交很多錢。我們談了許久,他告訴我許多有關旅遊蘭嶼的資料。在島上大部份的民宿是每人每天400元,較高級的套房之類就要每天1,600元了。租摩托車的費用是每天400元。對外的交通:航空方面:有德安航空公司,每天都有六班以上的班機來往台東和蘭嶼。飛行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鐘。票價為:台東到蘭嶼1,345元,蘭嶼到台東1,281元(免稅的關係)65歲以上的敬老票為全票的一半。在島上有戶籍的,票價為800元,而且鄉公所還會補助250元。由於島上的機場跑道較短,只能飛螺旋機,每次只能裝載19人,每人的行李限重10公斤,每超重1公斤收費13元,可折卸的自行車也可上機,重量照算。公司兩個月前就開放定票。定位電話是:(089)362485,(07)8014711.  機場電話:(089)732273  
 
 航運方面:台東到蘭嶼的票價是1000元,65歲以上的敬老票是500元,如果在上船時買票,可以省掉被旅行社賺掉的大把銀子。往蘭嶼,還可以在屏東鵝鑾鼻東邊的後壁湖港坐船。往蘭嶼的大發輪船公司的定位專線是(089)281477和281490  
 
 在冷泉曬太陽的時刻,還遇見了甫自國外學成歸國的王氏兄妹,他們和家人一起來此度假,騎著摩托車,全島趴趴走,玩得不亦樂乎。  
   
 我逐漸的感覺到太陽的威力,換上了長袖衣褲,繼續整裝出發向南騎去。我在環島公路上已經騎了大半個圈子了,發現整個水泥路面的路況尚可,路面或有少許的破裂,但對我的自行車而言,無傷大雅也。這島上唯一的公路,修建在山海之間,它靠海十分近,留下靠山那面較多可以耕種的土地。土地上雖然也見得到男人,但是年齡較大的婦女們扮演著種地的主要角色。每天一早,她們就來到了田地裡耕耘。島上水源豐沛,到處的水田裏,種著小巧可愛的水芋。島上的芋頭一共有三類,除了吃起來潤滑可口的水芋外,還有旱芋,種在乾地上,它比水芋頭大些而且粗壯,莖枝部份可以切斷,當蔬菜炒,搗成泥狀,不難下嚥。再有一種到處都長,碩大無比的芋頭,那是用來喂豬的。要是人類不慎誤食之,會頭皮發麻,舌頭打結。  
   島民的主食除芋頭之外,還有甘薯,山藥和少許的小米。近些年來,他們也嘗試的種些漢人的蔬菜水果。當然,椰子和檳榔樹也是隨處可見的。不過,很多時候,尤其是寒冷和多風的冬季,島民的食物還是得靠對岸補給船的運輸。中午時分到達最南端的龍頭巖,這岩石的右側就是前陣子,媒體時常批判的台電核廢料儲存站。大約在25年前,台電選擇這最被人忽略的所在,來掩埋那些有害於人體的東西。這在多年來一直被環保人士杯葛。今年二月份,更是被大批的遊行,抗議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此時全島還到處可見反核的口號,標語。儲存站開放給來賓參觀。在門口的警衛室,灌滿了我兩個冷,熱水壺,然後被引導去了接待室。那是個客廳式的屋子,裏面放著這兒的建築縮小模型,還有一台電視機和十幾種宣稱核能發電和核廢料安全的宣傳資料。解說員為我播放了介紹蘭嶼風光的紀錄片,整個接待就此結束。如此的待客之道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實,面對抗爭壓力最有效的辦法,是直接面對挑戰:當清華大學教授在儲存場附近的潮區帶,採樣化驗,發表的放射性輻射數據之後,台電應該立即聘請專家,引進更高級別的精密儀器,在蘭嶼全島的陸地,海邊和附近海域提取各類樣本,給與最仔細的分析。此刻給參觀者展現的,應該就是調查的過程和結果。因為透明的科學的證據是可以說明了事實的真像的。此時,台電為了向世界展現了自己的清白。台電花了大把銀子改善島上的公共建設,加上正在研究對每個有戶籍的原住民,每人給予大約10萬元的賠償金。這種使錢的方式,也許可以暫時的平抑民憤,但終究也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  
 
   帶著疑惑,離開了核廢料儲存場。騎過一條長長的下坡路,來到一處渺無人煙的港口,聽人說過,這裏名叫龍門港,25年前,是運送核廢料上岸的港口,大約300公尺長,100公尺寬,還有很好的沙灘。港內停著七,八艘遊艇,是鄉里有錢人俱樂部的後花園。岸上,立著幾塊,寫著禁止游泳的牌子。可是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那是因為這塊海域沒人管理,為了不為萬一發生溺水事件負責,故立斯牌。在大太陽的窺視下,換好了游泳褲,戴上了游泳鏡,躍入碧綠的海水中。久違了,大海,好久沒跟您如此的親密接觸了。我像魚兒一般在水中翻騰,清澈見底的海灣裏,除了見到幾叢海葵在那裡隨波晃蕩外,幾乎見不到其他生物的痕跡。是核廢料的影響?我好像自己在嚇自己。好不容易,終於在海港的進口處見到一條大約一公尺長的旗魚在那兒巡弋。又是一個不守法律,私闖禁地的野孩子!享受完了戲水的樂趣,爬上岸來,見到從美國加州來玩的Nono,是個健康樂群的孩子。我們互道了珍重,我繼續爬了一個上坡路,來到了“青青草原”,好美的一個地名。它坐落在蘭嶼的東南角,是島上觀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一片美麗的草原,沒有一棵樹,自然也找不到一點點躲太陽的樹蔭。此時陽光正烈,我勘察了今晚搭營的木頭平臺後,出得馬路,繼續向北行去。不久找到了垃圾處理廠,那兒的工人答應我明早八點的上班時刻,讓我把自行車和背包寄放在他們的辦公室,使我有機會去爬對面的天池,那一千多公尺的高山是島上的最高峰,爬個來回,需要三,四個鐘頭。再回到青青草原,已是四點多,羊群已經耐得了那時的陽光,開始從草堆裏出來,開始吃草了。我的皮沒山羊那般厚,我撐起了我的帳篷,躲在裡頭閉著眼睛,小寐片刻。  
       五點半了,夕陽的威力頓失,我走到草原的最北端,去欣賞落日餘暉。天邊的雲層偏厚,太陽躲躲閃閃的,像個害羞的少女,走出了地平線。天色暗了下來,我見到一位大約五十來歲的原住民在摘採開著紫黃小花的盤龍蔘(清明草),她說可以治療腎臟病。此時,一個手持鐮刀,面貌兇悍的大漢從身旁經過。見到這光景,突然讓我失了分寸。我從少年時代開始就背著背包闖蕩山野,練得一身不知恐懼為何物的膽量。此刻卻被嚇得不知所措。急急忙忙,收起帳篷背包,打開頭燈,離開這遠離公路又漆黑的荒郊野外,騎回了主道公路,再向北方前進。在快到蘭嶼國小之前,見到路邊的涼亭,卸裝下營,在路燈的庇護下,遁入夢鄉。  
         
 清晨四點,狂風暴雨,吵醒了我。帳篷裡的我,雖然不受威脅,但響亮的浪濤聲陣陣入耳。不一會,大風吹倒了我靠在欄杆邊的自行車,一下子壓在了我的帳篷上。所幸帳篷的質量不一般,稍有磨損,並沒有破洞。努力撐到天亮,發現涼亭的鐵皮屋頂,損壞了大約四分之三。趁雨勢漸小,步行到前面不遠的蘭嶼國小,找到了乾淨的衛生間,舒服的完成了早課。學校建立在個斜坡上,有著各種不同功能的教室,電腦,美工和音樂教室的門前擺著一排排的小鞋子,脫鞋進屋,確實的保證了屋裡的潔淨。雨更小了。我收拾了帳篷行囊,準備去拜訪位處島西的紅頭和漁人部落。當我把背包放上肩頭時,感覺到滿背的灼痛。準是昨天兩度下水,又沒擦防曬霜,皮膚受傷了。在紅頭部落,找到了島上唯一的衛生所,在尋求幫忙的時候。  
 值班的醫生說,沒有健保卡,不能看病。在走廊上遇見了三十一歲的雨晴。她說她在衛生所做義工。雨,繼續下了五個小時。她陪我在走廊上聊天,聊了五個小時!她告訴我,她有輕度的精神病。六年前,發病嚴重,她用菜刀斬去了三節指頭,被送到台東市的醫院急救,經過接指手術,現在還長得蠻好,目前在台東的榮民醫院的身心科拿藥,每天在不同的時間要吃二十一顆不同的藥。經過跟她五小時連續的談話,她讓我正確的瞭解到蘭嶼各方面的風土人情。她說在四月裏,有個螃蟹節,達悟族的婦女得去到海邊抓螃蟹給男人們吃,那是因為二月到九月的飛魚季節,男人下海抓飛魚太辛苦,女人得慰勞他們。島上有投幣式的網咖,每十元可用二十分鐘。內陸帶來的手機可以直接跟世界聯繫,裝有中華電信無線上網卡的筆記本電腦能派上用場。雨晴畫了幾條很漂亮的魚在我的記事本上,並且教我烹飪它們的方法。她還告訴我,她從三歲起,就染上吸煙,喝酒和嚼檳榔的習慣,現在每天要抽兩包煙。島上有許多基督和天主教會,還有一間佛教的廟宇。在青蛇山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野生蘭花。在不知不覺中,綿綿細雨變得很小,她帶我去她附近的家。看那用麥片養大的豬和各種漂亮的雞群。最後還請我吃了一大碗很好吃的旱芋糕和雞湯。她爸爸沒在家,不是去海邊釣魚就是找朋友喝酒去啦,他曾在郵局服務了31年,現在已經退休,每月可領兩萬五的退休金。家中陳設舒適,跟內地的一般人家沒啥區別。謝過了雨晴的真情款待,我繼續騎車北去。過了郵局,漁人部落,蘭恩文教基金會和機場,遠遠的已經見到椰油部落了。此時,雨又開始淅瀝瀝的下起來。我躲進了“虎頭坡”候車亭。這亭子相當大,可以容得下二十餘人,邊上還設計有坐位的空間。可是此時到處,包括椅子上,都佈滿了羊糞,勉強可以放個自行車,連走路或找個坐的地方,都很困難。為了躲雨,也不得不站在屋簷下。在公路上,慢慢行來一群十七,八隻山羊,當走到亭子前停了下來,看看裏面有個高大的人類,它們猶豫了至少五分鐘,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從旁邊溜進地板底下的空間,我想,它們心中一定在埋怨:多麼不講理的人啊,為什麼一個人就霸佔了我們羊類的躲雨亭?後來,對面的山坡又來了四隻大羊,在觀察了整個形勢之後,也乖乖的在跳過兩個路欄之後,鑽到了我腳下木板的下方,去求生存了。沒多久,突然我自行車的腳架脫落了。整個車,轟然一聲,倒在地板上。底下的二十多只羊,剎那間一同被嚇滾到馬路上。羊兒們啦!請原諒我,車子要倒,娘要嫁人,都不是我能阻止得了的啊,無心之過也………………。  
 
       六點多了,天色漸黑,雨終於全停了。依照我原來的想法,我回到了紅頭部落旁,開始翻越那條橫斷公路,想再回到島的東方。好陡的路啊,我騎了沒多久,就被迫下來推車,背著泡過水的背包,沒有車架依托,加上曬傷的背,在漆黑的山道上接受大自然偉大的考驗。除了偶爾道路平緩可以騎一段車而外,大部份時間都得在山路上奮鬥。時不時會有小車或摩托車從身旁滑過,車燈的光芒透露出善意的問候。沒有機會見到沿途的風光,但在到達山頂見到海邊燈光時,有種好想再臨人間的嚮往。平常摩托車十五分鐘就可完成的山路,我用了一個半小時。翻過了山,為了補充體力,我刻意的在路邊小店多找了些食物充飢。很巧的,我又遇見了no  no。還有上午在衛生所遇到的明杰和怡婷。眾人相見歡,喜相逢。在吃喝中,no  no告訴我,將去東京或京都學三個月的日文。他在歷史的研究中知道日本有著東方文化的傳統,後來又到西方取經,然而再來的閉關和自求多福,跟世界又斷絕了聯繫。他很好奇也充滿了追求。他昨天在跟我分手後,晚上在導遊的陪同下真的回到了龍門港,本來在那裡想找一種晚上會發光的魚,結果沒找著,反而抓到兩隻章魚。拿回去做了生魚片,一了他想嚐日本料理的宿願。他高興的把他拍在手機裏面的章魚和魚片的照片給大家看,精彩極了。怡婷剛從輔仁大學研究所畢業,是學臨床的。她說她修過柯永和老師的課,那是我大學時代的老師呢。明杰在台北做手機的設計工作,他給了很多有關宜蘭的信息與no  no共享。正是:天涯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九點多了,喝完了no  no買來的啤酒。他們突然想起來問我,你今晚住哪裏啊?於是,我背起了背包,騎向我心目中的”野銀白沙冷泉”。      
   
 清晨醒來,天氣放晴了。遠遠的,又看見鄭,依然在礁石間飄逸。這是我計劃中,最後的半天了。恒星號將在中午逆著黑潮而來,接我回家。我沿著逆時針的方向,順環島公路而行。一路上,路邊的野百合,迎風招展。海邊點點礁石上,散佈著手持魚竿的漁人們,我好羡慕他們有機會日日面對湛藍的大海,可以隨心所欲的撒網或甩出魚線。吼出你肺裏深處的衷情,在歌聲中,你可以遨遊世界,探索你心中的疑問,也能思念你生命長河裏無盡的情人。反正,下次一定得帶根魚竿,向達悟族人學習釣魚的技巧。十一點半,剛剛參觀完了陰深深的五孔洞之後,見到海上開來的恒星號,我跳起來盡情的揮手致意。船很快的進港了。我在島上的時間也只剩下三個小時了。我先騎到較遠的蘭恩文教基金會的會址。在那兒,我見到常常在路上不期而遇的王小姐,她每天都坐著基金會幼兒園的校車,環著島去接送兒童,他們在這兒上學都是免費的。基金會是由社會人士樂捐的支持而存在。為蘭嶼已經服務了三十多年,會址裏面除了幼稚園外,還有圖書室,電腦室,廣播電臺和文化中心外,還發行蘭嶼雙週刊。並且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和課程。王小姐親自帶我參觀了基金會在此模擬修建的達悟族傳統屋。由於蘭嶼風大,冬季會到11級,為了躲避強風的危害,原住民將屋子修向地底下。有一段樓梯通往住地,從地面上看只見一層斜斜的屋頂,屋內的結構一共分三間。最外面主要是招待外人,中間為主要的活動以及主人的睡房,邊上有生火煮飯的石臼,裏面則是老人的住所。屋子為木頭結構。中層的地板,特別設計成外高內低的斜度,如此腳朝內的躺姿,恰到好處。陳列在臺東卑南文化館可見到排灣族也有類似的“洞房”,不過它有點高出地面,地板是石板鋪成的,建材以竹子為主,而且後墻由石子建造而成而且也修得也高些。在蘭恩進門口的右手邊有座文物館,陳列著達悟族人的歷史,文化和手工製品。我買了三本書以資紀念。“雅美族歌謠(古語)”,“雅美族史篇”和“海浪,記憶,敘事……….血與們的雅美社會文化”。留下了網站:www.lanan.org.tw  
   
 匆匆結束了蘭嶼之行,大小天池沒爬上,也沒能見到森林裏依舊存在的野蘭花,許多部落還沒來得及親近,也沒來得及消費以幫助島上經濟的繁榮。蘭嶼可算是個美麗之島,是個露營者的天堂。還有美麗青翠的高山。如能全島能恢復野蘭花的種植,使蘭花之島名至實歸,那該多好!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2 筆資料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ames(鎮樟)
寫入 12/07/05 (四) 18:17:01 From 111.240.*
理事長:  
 
照片,照片...  我們要看美麗的蘭嶼照片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hsun(小孫)
寫入 12/04/02 (一) 19:08:55 From 118.166.*
                                   蘭嶼單車行        2012,3,12--3,15    
 
 在台灣,一個四十多平方公里大的海島,住著大部份的原住民。單憑這樣一個數據,就足已構成我這浪跡天涯的遊子,遊興大動了。  
         
 目前,每個禮拜一,四,台東富岡漁港,有來往蘭嶼的定期船班,四月中以后的旺季,每天都有船班。我前一晚打好了背包,裏面有五公斤的露營裝備,其中包括單人帳,防潮墊和睡袋。七公斤的衣服及設備。再加上五公斤的食物,總共十七公斤的重量。如果成天背著,將不算太輕。但是我在自行車坐墊後面設計了一個鋁合金的高架子。在騎車的過程中,很多時侯,經過調整褙帶,可以將背包的大部份重量由肩上轉移到架子上。所以,偌大的背包,狀似嚇人,其實背起來還是蠻輕鬆的。當然,背上的背負能力是經年累月鍛煉的結果,也不可小視。  
 
 開船的時間是早上九點,由台東市區到富岡港有六公里的路程,照平常的騎車速度應該在二十分鐘以內可以趕到。可是臨行前,突然發現自行車的一個踏板掉了三個螺絲,三姐夫臨時幫我裝了一個代替品,才在八點一刻勉強成行。所幸到了富岡,在一家路邊的摩托車行裏,解決了這個大問題。車行老闆自以為發了意外財,其實我心裏想,他就是要我十倍的錢,我都會心甘情願的奉上,而且很感激的謝謝他。  
 
客船,恒星號,準時出發了,195個位子的船,只坐了七名乘客。我身旁是個帶著摩托車上船的康姓年輕人,他早上五點起床,從屏東騎摩托車,翻過南迴公路,花了三個多小時,才趕上這班船。他家住高雄,最近在換工作,有一個多月的空閒時間,他在網上與島上的一家民宿聯繫好,以幫助他們經營的軟體服務,換得一個月的免費住宿。他帶著大批的照相器材,準備深度拍攝蘭嶼的影集。他還幫店主帶去一大箱木瓜。看來島上的新鮮水果還是得靠台灣本島的供應的。  
 
 恒星號的駕駛艙是在船的頂層前方,雖然門上標示幾個”遊客止步”的大字,可是,我知道。那只是對一般遊客的警告。想想看,駕駛員們每天在此,枯燥的瞧著茫茫的大海和儀錶盤上的少許數據,還是得找些有趣的事來打發時間的。我雖然自以為是個有趣的人,但還是戰戰兢兢的敲著駕駛艙的大門。推開了門,見到兩張和藹可親的面容,我馬上好像吃了定心丸似的,打消了或有的疑慮。我是受歡迎的!好客健談的船長以上禮接待了我這陌生的訪客,他請我坐上了副駕駛的坐位。他教我認識海上的衛星導航儀,用它來確認船在海上航行的方位,還有另一個好像羅盤的儀錶,顯示著附近海面的任何有形的物體,包括雲彩和過往的船隻等等。今天的海風是四,五級,風和日麗,只有幾條偶爾出現的飛魚點綴著平靜的海面。  
   船長是從福建移民到綠島來安家的,現在已經是第九代了,育有五個子女和眾多的孫輩。由於台灣經濟發展不力加上外勞不斷的引進,年輕人不容易順利的找到工作。如今他雖已進入65歲的高齡,還依然得繼續工作,當做啃老族的支持者。以他三十多年的航海經驗,健壯的身軀和愉悅的心態,我看再幹一二十年都不成問題。他指給我看,船上有八艘看起來小小的救生小艇,一旦有事,會自動充氣變成每艘可以容納25人的船。艇上的水和食物都在經常更換以保證它們的新鮮度。船上有五名船員,其中三人負責輪流駕駛,每半小時輪班一次。許多年前,我曾經在坐綠島之星號船去綠島時,因為唱過“綠島小夜曲”給船上的工作人員聽,回程時,得到免去了自行車100元的運費的優待。此時我如法炮製。後來船長說了,他身為綠島人,還不曾學會這首享譽世界的家鄉名曲。兩個半小時的航程,在彼此愉快的交談中,不知不覺的畫下了句號。入港之前,經過一處酷似老人和藹面孔的山岩,惟妙惟肖,像活的一樣。  
       開元港,位處蘭嶼島的西面,是島上對外交通的唯一港口。船靠岸後,一箱箱的食物,貨品和旅客,都被一一接走,我被獨自留在了碼頭。為了找一張島上的地圖,我被指引到附近山坡上的一棟兩層樓的白色小屋,那是目前蘭嶼鄉公所目前的所在地。在辦公室見到正在辦公的陽小姐,她親切的請我喝水,給了我兩張“發現蘭嶼”的地圖,並且做了半小時的詳盡解說。她說她從來不知道有跟她同姓的人,我提醒她說,孔老夫子有個門徒叫陽貨,她嚇了一跳。臨走前,她送了我一本精美的記事本和一支筆,希望我記錄下此後幾天的見聞,她還告訴我,晚上如果要紮營,可以到東清國小找溫校長,他是個好得不得了的大好人。最後,她送了一句忠言:好好的享受並當心蘭嶼“熱情的”太陽。  
       
 依照地圖上的說明,島上有條37公里長的環島公路,中間再加上一段5.7公里的橫斷上下坡的翻山路。馬路上除了放養的山羊會擋路外,沒有一盞紅綠燈。照這樣的距離,以我平常的車速,最多兩個多小時就可以環島一周了。但我旅遊的原則是從不走馬看花,乃決定慢慢的騎,細細的品味散佈在四方海邊的六個達悟族部落。  
     沿著順時針的方向,我揮別了港口邊的燈塔,向北行去。我想繞過北方的朗島部落,騎到蘭嶼島的東面去。這樣,明晨就可以在那邊迎接早起的太陽了。中午的陽光的確有點灼人,但是我好久沒痛痛快快的曬太陽,白潤的皮膚沒有一點健康的顏色。我刻意穿著短袖的騎遊服,準備充分的接受維他命D的滋潤。沿岸是黑潮流過深藍色的海水,白花花的海浪不停的拍擊著礁石的岸邊,路邊叢叢的野花裏,居然發現了粉紅色的濱旋花,綠綠的樹藤,掛著貌似小朵的牽牛花。不自覺的就唱出了描述濱旋花的老歌........碧水趁著雲霞,漫賞秀色如畫;在心靈的深處,怒放著生命之花...。    
           
 正午,燦爛的陽光在樹影間徘徊,鳥兒們都昏昏欲睡,更何況是朗島部落裏的人們。路上沒有半個人影。在快過朗島社區之前,見到路邊有個乾乾淨淨的涼亭。我也該休息一會兒用個午餐了。行前,由於不十分瞭解島上的情況,我昨晚在台東市區買好了幾天的乾糧放在背包裏,其中有各種好吃的麵包,生菜,鹹蛋,玉米和魚罐頭等等。    
 進了涼亭,感覺到這似乎是達悟族人乘涼和交誼的場所。在我開始用餐之後,涼亭裏出現了四五個年長的達悟族人,其中有住在東清部落的黃金花。先生能言善道,年輕時曾當過議員和漁會代表,他在這兒等三點多的車,準備回東清部落的家,車費30元,他說環島一周大約需六,七十餘元吧。屬於鄉公所的兩部公共汽車,每天早晨7:30和下午3:00  
   由鄉公所背向而駛,環島一周。所以每一定點,每天都有四班車經過,它提供了年老鄉民來往的交通工具。涼亭裏有另一鄉民拿著一個塑膠袋,裏面裝著拳頭那麼大小的圓形番薯,芋頭和魚乾,這大概就是他們的主食了。我由台東帶來的麵包和鰻魚罐頭,引起鄉民們的極大興趣,大家分而食之。黃君特地去買來一瓶保利達P請客,售價85元,這是一種補血的飲料,島上的另一種飲料,大瓶的米酒600毫升裝的,只賣35元,聽說酒量好的,一次可以喝掉半打。島上大部份的民生用品都來自台灣本島,在碼頭附近有家農會超市是島民最大的供應商。商品價格自然比外地高些。亭子裏,隨後來了一位姓鐘的朋友,看起來行動不是那麼方便。他說前陣子,有個晚上,他睡在一個沒有路燈的路邊上,過路的汽車在躲閃滿地的山羊群時,把他壓到了。如今,至少還得休養半年才能復原。他曾到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說那兒的警察可壞了,啥事都要收錢不說,還不准隨便擺攤,哪像這裡那麼自由,做什事都沒人管你。他提醒我。再往前走遠,有好幾處有溪水流下來的地方,是游泳好場所。    
     
 經過了好幾處特異的海岸礁石群落之後,在下午四點左右到達了美麗的東清灣。路邊上的東清國小還沒放學。校長室房門高鎖,老師們說校長到“台灣”開會去了。今晚大概是回不來的。後來找來來了總務主任,他讓我拿出身份證辦了一切責任自負的登記後,我在運動場旁邊的一個高高的涼亭上放置了營帳。運動場的中間是個籃球場,周圍有個大約三百公尺的跑道,旁邊就是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聽說在夏天旅遊旺季的時候,將有眾多的背包客在此紮營。在學校內門的附近是東清部落的社區活動中心,此時正在展出主要由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為期一個月的藝術巡迴展,展出了上世紀初俄國畫家夏卡爾,存於歐洲各個博物館中大型油畫的複製品。這樣的展覽對小學生以及附近的民眾都會是個打開眼界的機會。趁太陽還沒下山,我想走上山坡再下到一個叫“情人洞”的景點看看。沒走幾步路,就有一部摩托車在身旁停下來。一位大約四,五十歲的婦女讓我搭她的順風車,她想要讓我省一段長長的上坡路。到了坡頂,她指著近海處一堆非常像軍艦的岩石說,當年日本人在進攻蘭嶼時,從遠方誤認為那是艘真正的戰艦,曾開炮轟擊過。這位姓邱的達悟族女士真是個古道熱腸的在地導遊。要是全島各處都充滿著像她這樣熱情的主人,這將是一個何等溫馨的人間天堂。如果方便的話,我願意每天請他們吃飯。情人洞,從公路邊走一條小路下去,只要幾分鐘。海浪,日夜的沖擊,將脆弱礁石侵蝕出一個觀天大洞。它並不以此為滿足,還繼續往岸邊前進,撞在裏面的不同的岩石,刻畫出另一個深凹的岩洞。此時一個大浪穿過情人洞向內襲來,打在岩洞上,發出震天的巨響。有大炮震撼的效果。回到東清部落社區,天色暗了下來,又見涼亭,乾乾淨淨的,周圍坐著一大群人,驚喜的發現鄉公所的陽小姐和黃秘書也赫然在旁。陽,指著一棟畫著舞蹈圖案的二樓,說那就是她的窩。那是個每個清晨都可以享受旭日東昇的好所在。黃秘書把我介紹那一大夥漁民朋友。從他們口中,我知道目前正是飛魚季節的開始,他們晚上會帶著火把,划著拼版舟,或駕著機動船到近海,特別是小蘭嶼島附近去捕捉飛魚。到四月底魚的旺季,在白天也要出海了。這樣的生活要一直持續到九月底飛魚季節結束為止。抓到的飛魚,除了立即變成盤中餐而外,還可以曬乾以後再吃。也可以用新鮮的飛魚做魚餌去深海釣那五尺長的鬼頭刀或紅魚。我想要徵求任何一位朋友帶我出海到小蘭嶼探險,卻無人回應我。今天下午,曾在亭子邊的堤防外,見到過幾個小朋友在港灣內戲水。陽說過,那是安全游泳水域的信號。此刻天色已黑,水中已無一人。我摸著石頭,小心翼翼的到了水中,果然風平浪靜,雖然深水的水域不寬,但飄浮在海面上的感覺,滿足了我夜游觀星的願望。回到了東清國小,在洗手台邊找到了學校澆水的塑膠管,沖去了鹹鹹的海水和滿身旅途的疲憊,順便把騎遊服都洗了。國小的涼亭在海邊也在路邊,晚上有節奏的浪濤聲送我入夢,間或的過路汽車聲,感覺好像是在台東衝浪的小夥子抓到了一個大浪,站在浪巔的滑板上馳騁,飛揚。  
   
 清晨五點,天空微亮,天邊飄著朵朵白雲,細如柳眉的新月在雲層裏面穿梭著,他不像小白船,自然也沒有帆。可是昨晚睡覺時燦爛的星斗又去了何方?把頭燈轉了個方向,突然發現滿天的繁星都掉到馬路上了。是做夢嗎?回過神來再仔細的來回觀望,原來那是一群山羊,躺在溫暖的馬路上睡覺,在我頭燈強光的照射下,眼睛突然張開面對著光源,散發出來的光芒。那裡一共有九隻大山羊,有白,有黑也有花。四隻小羊,小羊的睡眼惺忪,張不開眼。所以地上總共十八顆星星,粒粒生輝。遠方,魚肚白的天空,雲朵依舊。在以紅色為主色的朝霞烘托之下,太陽從雲端冉冉升起。雖然沒瞧見期望在萬里無雲的天候下,旭日由海平面上蹦出的美景,但是,每天不一樣的天空,依然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美景。收起了帳篷,撿乾淨散佈在涼亭邊的種種煙蒂,紙屑。留下了一紙感謝學校師生熱忱招待的字條,在學校開始正式運作之前,離開了校園繼續向南行,預定在青青草原上,送走夕陽。昨晚在十點左右,我曾騎車到過前方的野銀部落察看了一遍,街上沒看見有賣吃食的小店,到是有一兩家當地人經營的超市。現在,我很快的就騎過了野銀部落。在過了街道不遠的路邊,有兩座涼亭,其中一個看起來,像是在旺季時有人經營的路邊店,另一個比較單純。這類可愛的涼亭有幾個特點:第一,它高高在上,要爬樓梯才上得去。還有因為很高,群羊上去的興趣不大,所以保持得比較乾淨。像眼前這個,在樓梯邊還特別標注了“請脫鞋”的字樣。第二,它旁邊有根電線杆似的柱子,同時裝有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設備,有的還拉了電線.晚上有了照明,對投宿於此的過客,有了相當的保護作用。我停下來用餐,帶來的乾糧,似乎還可以支撐好一陣子。今天的太陽很好,我把昨天洗過還沒乾的衣褲拿出來曬。這時,從亭上往回看,但見由東清和野銀兩部落組成一條非常美麗的海岸線,可惜大部份是礁石,無法再此暢所欲游。由此往海邊直接望去,也只見礁石,毫無特色可言。可是,這裡小店標有“野銀白沙冷泉”的字樣,必有其一定的道理。這時,一位當地人將摩托車停在路邊,獨自繞過了小店。下到礁石堆中不見了。我最初以為他是找地方方便去了。可是不一會兒,他出來了,全身濕漉漉的。我向他問明緣由,他才告訴我,下面看不見的地方,藏有玄機。原來,冷泉隱藏在礁石之中。於是我慢慢走出路邊,到了上面見不著的石堆下,果然見到泉水汨汨流出,衝出了洞穴,形成一處以白沙為底的水潭,水往下流,匯入另一個海水浪潮打出的另一水塘,兩處皆有深可沒頂的戲水空間。此處如稍加整理,將會形成一個更有趣的玩樂地。我繼續在礁石與浪潮間徘徊,不經意間發現漁人在礁石間設下的漁網,我見到了正在掙扎的一只龍蝦,遠處還有一條被網住的銀湯鯉在那兒呵呵的吐氣。  
       
 回到了涼亭,遇到了早起的吳女士在潮區帶收集浮球做藝術品。她來自高雄的楠梓,剛退休半年,來此與先生會合,打算在四月到九月的旅遊旺季時段,在島上人煙聚集的地方擺攤賣一種特製的軟冰,很多地方都可免費擺攤,每天可賺1,000到2,000元之譜。島上的電費,除了登記的民宿而外,居民一律免費。島上水源充沛,大部份的居民都用泉水,政府也為大家裝了自來水,如果使用它,每個月要交200元。教育方面,國小和國中都免費,可是幼稚園和高中都得交很多錢。我們談了許久,他告訴我許多有關旅遊蘭嶼的資料。在島上大部份的民宿是每人每天400元,較高級的套房之類就要每天1,600元了。租摩托車的費用是每天400元。對外的交通:航空方面:有德安航空公司,每天都有六班以上的班機來往台東和蘭嶼。飛行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鐘。票價為:台東到蘭嶼1,345元,蘭嶼到台東1,281元(免稅的關係)65歲以上的敬老票為全票的一半。在島上有戶籍的,票價為800元,而且鄉公所還會補助250元。由於島上的機場跑道較短,只能飛螺旋機,每次只能裝載19人,每人的行李限重10公斤,每超重1公斤收費13元,可折卸的自行車也可上機,重量照算。公司兩個月前就開放定票。定位電話是:(089)362485,(07)8014711.  機場電話:(089)732273  
 
 航運方面:台東到蘭嶼的票價是1000元,65歲以上的敬老票是500元,如果在上船時買票,可以省掉被旅行社賺掉的大把銀子。往蘭嶼,還可以在屏東鵝鑾鼻東邊的後壁湖港坐船。往蘭嶼的大發輪船公司的定位專線是(089)281477和281490  
 
 在冷泉曬太陽的時刻,還遇見了甫自國外學成歸國的王氏兄妹,他們和家人一起來此度假,騎著摩托車,全島趴趴走,玩得不亦樂乎。  
   
 我逐漸的感覺到太陽的威力,換上了長袖衣褲,繼續整裝出發向南騎去。我在環島公路上已經騎了大半個圈子了,發現整個水泥路面的路況尚可,路面或有少許的破裂,但對我的自行車而言,無傷大雅也。這島上唯一的公路,修建在山海之間,它靠海十分近,留下靠山那面較多可以耕種的土地。土地上雖然也見得到男人,但是年齡較大的婦女們扮演著種地的主要角色。每天一早,她們就來到了田地裡耕耘。島上水源豐沛,到處的水田裏,種著小巧可愛的水芋。島上的芋頭一共有三類,除了吃起來潤滑可口的水芋外,還有旱芋,種在乾地上,它比水芋頭大些而且粗壯,莖枝部份可以切斷,當蔬菜炒,搗成泥狀,不難下嚥。再有一種到處都長,碩大無比的芋頭,那是用來喂豬的。要是人類不慎誤食之,會頭皮發麻,舌頭打結。  
   島民的主食除芋頭之外,還有甘薯,山藥和少許的小米。近些年來,他們也嘗試的種些漢人的蔬菜水果。當然,椰子和檳榔樹也是隨處可見的。不過,很多時候,尤其是寒冷和多風的冬季,島民的食物還是得靠對岸補給船的運輸。中午時分到達最南端的龍頭巖,這岩石的右側就是前陣子,媒體時常批判的台電核廢料儲存站。大約在25年前,台電選擇這最被人忽略的所在,來掩埋那些有害於人體的東西。這在多年來一直被環保人士杯葛。今年二月份,更是被大批的遊行,抗議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此時全島還到處可見反核的口號,標語。儲存站開放給來賓參觀。在門口的警衛室,灌滿了我兩個冷,熱水壺,然後被引導去了接待室。那是個客廳式的屋子,裏面放著這兒的建築縮小模型,還有一台電視機和十幾種宣稱核能發電和核廢料安全的宣傳資料。解說員為我播放了介紹蘭嶼風光的紀錄片,整個接待就此結束。如此的待客之道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實,面對抗爭壓力最有效的辦法,是直接面對挑戰:當清華大學教授在儲存場附近的潮區帶,採樣化驗,發表的放射性輻射數據之後,台電應該立即聘請專家,引進更高級別的精密儀器,在蘭嶼全島的陸地,海邊和附近海域提取各類樣本,給與最仔細的分析。此刻給參觀者展現的,應該就是調查的過程和結果。因為透明的科學的證據是可以說明了事實的真像的。此時,台電為了向世界展現了自己的清白。台電花了大把銀子改善島上的公共建設,加上正在研究對每個有戶籍的原住民,每人給予大約10萬元的賠償金。這種使錢的方式,也許可以暫時的平抑民憤,但終究也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  
 
   帶著疑惑,離開了核廢料儲存場。騎過一條長長的下坡路,來到一處渺無人煙的港口,聽人說過,這裏名叫龍門港,25年前,是運送核廢料上岸的港口,大約300公尺長,100公尺寬,還有很好的沙灘。港內停著七,八艘遊艇,是鄉里有錢人俱樂部的後花園。岸上,立著幾塊,寫著禁止游泳的牌子。可是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那是因為這塊海域沒人管理,為了不為萬一發生溺水事件負責,故立斯牌。在大太陽的窺視下,換好了游泳褲,戴上了游泳鏡,躍入碧綠的海水中。久違了,大海,好久沒跟您如此的親密接觸了。我像魚兒一般在水中翻騰,清澈見底的海灣裏,除了見到幾叢海葵在那裡隨波晃蕩外,幾乎見不到其他生物的痕跡。是核廢料的影響?我好像自己在嚇自己。好不容易,終於在海港的進口處見到一條大約一公尺長的旗魚在那兒巡弋。又是一個不守法律,私闖禁地的野孩子!享受完了戲水的樂趣,爬上岸來,見到從美國加州來玩的Nono,是個健康樂群的孩子。我們互道了珍重,我繼續爬了一個上坡路,來到了“青青草原”,好美的一個地名。它坐落在蘭嶼的東南角,是島上觀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一片美麗的草原,沒有一棵樹,自然也找不到一點點躲太陽的樹蔭。此時陽光正烈,我勘察了今晚搭營的木頭平臺後,出得馬路,繼續向北行去。不久找到了垃圾處理廠,那兒的工人答應我明早八點的上班時刻,讓我把自行車和背包寄放在他們的辦公室,使我有機會去爬對面的天池,那一千多公尺的高山是島上的最高峰,爬個來回,需要三,四個鐘頭。再回到青青草原,已是四點多,羊群已經耐得了那時的陽光,開始從草堆裏出來,開始吃草了。我的皮沒山羊那般厚,我撐起了我的帳篷,躲在裡頭閉著眼睛,小寐片刻。  
       五點半了,夕陽的威力頓失,我走到草原的最北端,去欣賞落日餘暉。天邊的雲層偏厚,太陽躲躲閃閃的,像個害羞的少女,走出了地平線。天色暗了下來,我見到一位大約五十來歲的原住民在摘採開著紫黃小花的盤龍蔘(清明草),她說可以治療腎臟病。此時,一個手持鐮刀,面貌兇悍的大漢從身旁經過。見到這光景,突然讓我失了分寸。我從少年時代開始就背著背包闖蕩山野,練得一身不知恐懼為何物的膽量。此刻卻被嚇得不知所措。急急忙忙,收起帳篷背包,打開頭燈,離開這遠離公路又漆黑的荒郊野外,騎回了主道公路,再向北方前進。在快到蘭嶼國小之前,見到路邊的涼亭,卸裝下營,在路燈的庇護下,遁入夢鄉。  
         
 清晨四點,狂風暴雨,吵醒了我。帳篷裡的我,雖然不受威脅,但響亮的浪濤聲陣陣入耳。不一會,大風吹倒了我靠在欄杆邊的自行車,一下子壓在了我的帳篷上。所幸帳篷的質量不一般,稍有磨損,並沒有破洞。努力撐到天亮,發現涼亭的鐵皮屋頂,損壞了大約四分之三。趁雨勢漸小,步行到前面不遠的蘭嶼國小,找到了乾淨的衛生間,舒服的完成了早課。學校建立在個斜坡上,有著各種不同功能的教室,電腦,美工和音樂教室的門前擺著一排排的小鞋子,脫鞋進屋,確實的保證了屋裡的潔淨。雨更小了。我收拾了帳篷行囊,準備去拜訪位處島西的紅頭和漁人部落。當我把背包放上肩頭時,感覺到滿背的灼痛。準是昨天兩度下水,又沒擦防曬霜,皮膚受傷了。在紅頭部落,找到了島上唯一的衛生所,在尋求幫忙的時候。  
 值班的醫生說,沒有健保卡,不能看病。在走廊上遇見了三十一歲的雨晴。她說她在衛生所做義工。雨,繼續下了五個小時。她陪我在走廊上聊天,聊了五個小時!她告訴我,她有輕度的精神病。六年前,發病嚴重,她用菜刀斬去了三節指頭,被送到台東市的醫院急救,經過接指手術,現在還長得蠻好,目前在台東的榮民醫院的身心科拿藥,每天在不同的時間要吃二十一顆不同的藥。經過跟她五小時連續的談話,她讓我正確的瞭解到蘭嶼各方面的風土人情。她說在四月裏,有個螃蟹節,達悟族的婦女得去到海邊抓螃蟹給男人們吃,那是因為二月到九月的飛魚季節,男人下海抓飛魚太辛苦,女人得慰勞他們。島上有投幣式的網咖,每十元可用二十分鐘。內陸帶來的手機可以直接跟世界聯繫,裝有中華電信無線上網卡的筆記本電腦能派上用場。雨晴畫了幾條很漂亮的魚在我的記事本上,並且教我烹飪它們的方法。她還告訴我,她從三歲起,就染上吸煙,喝酒和嚼檳榔的習慣,現在每天要抽兩包煙。島上有許多基督和天主教會,還有一間佛教的廟宇。在青蛇山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野生蘭花。在不知不覺中,綿綿細雨變得很小,她帶我去她附近的家。看那用麥片養大的豬和各種漂亮的雞群。最後還請我吃了一大碗很好吃的旱芋糕和雞湯。她爸爸沒在家,不是去海邊釣魚就是找朋友喝酒去啦,他曾在郵局服務了31年,現在已經退休,每月可領兩萬五的退休金。家中陳設舒適,跟內地的一般人家沒啥區別。謝過了雨晴的真情款待,我繼續騎車北去。過了郵局,漁人部落,蘭恩文教基金會和機場,遠遠的已經見到椰油部落了。此時,雨又開始淅瀝瀝的下起來。我躲進了“虎頭坡”候車亭。這亭子相當大,可以容得下二十餘人,邊上還設計有坐位的空間。可是此時到處,包括椅子上,都佈滿了羊糞,勉強可以放個自行車,連走路或找個坐的地方,都很困難。為了躲雨,也不得不站在屋簷下。在公路上,慢慢行來一群十七,八隻山羊,當走到亭子前停了下來,看看裏面有個高大的人類,它們猶豫了至少五分鐘,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從旁邊溜進地板底下的空間,我想,它們心中一定在埋怨:多麼不講理的人啊,為什麼一個人就霸佔了我們羊類的躲雨亭?後來,對面的山坡又來了四隻大羊,在觀察了整個形勢之後,也乖乖的在跳過兩個路欄之後,鑽到了我腳下木板的下方,去求生存了。沒多久,突然我自行車的腳架脫落了。整個車,轟然一聲,倒在地板上。底下的二十多只羊,剎那間一同被嚇滾到馬路上。羊兒們啦!請原諒我,車子要倒,娘要嫁人,都不是我能阻止得了的啊,無心之過也………………。  
 
       六點多了,天色漸黑,雨終於全停了。依照我原來的想法,我回到了紅頭部落旁,開始翻越那條橫斷公路,想再回到島的東方。好陡的路啊,我騎了沒多久,就被迫下來推車,背著泡過水的背包,沒有車架依托,加上曬傷的背,在漆黑的山道上接受大自然偉大的考驗。除了偶爾道路平緩可以騎一段車而外,大部份時間都得在山路上奮鬥。時不時會有小車或摩托車從身旁滑過,車燈的光芒透露出善意的問候。沒有機會見到沿途的風光,但在到達山頂見到海邊燈光時,有種好想再臨人間的嚮往。平常摩托車十五分鐘就可完成的山路,我用了一個半小時。翻過了山,為了補充體力,我刻意的在路邊小店多找了些食物充飢。很巧的,我又遇見了no  no。還有上午在衛生所遇到的明杰和怡婷。眾人相見歡,喜相逢。在吃喝中,no  no告訴我,將去東京或京都學三個月的日文。他在歷史的研究中知道日本有著東方文化的傳統,後來又到西方取經,然而再來的閉關和自求多福,跟世界又斷絕了聯繫。他很好奇也充滿了追求。他昨天在跟我分手後,晚上在導遊的陪同下真的回到了龍門港,本來在那裡想找一種晚上會發光的魚,結果沒找著,反而抓到兩隻章魚。拿回去做了生魚片,一了他想嚐日本料理的宿願。他高興的把他拍在手機裏面的章魚和魚片的照片給大家看,精彩極了。怡婷剛從輔仁大學研究所畢業,是學臨床的。她說她修過柯永和老師的課,那是我大學時代的老師呢。明杰在台北做手機的設計工作,他給了很多有關宜蘭的信息與no  no共享。正是:天涯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九點多了,喝完了no  no買來的啤酒。他們突然想起來問我,你今晚住哪裏啊?於是,我背起了背包,騎向我心目中的”野銀白沙冷泉”。      
   
 清晨醒來,天氣放晴了。遠遠的,又看見鄭,依然在礁石間飄逸。這是我計劃中,最後的半天了。恒星號將在中午逆著黑潮而來,接我回家。我沿著逆時針的方向,順環島公路而行。一路上,路邊的野百合,迎風招展。海邊點點礁石上,散佈著手持魚竿的漁人們,我好羡慕他們有機會日日面對湛藍的大海,可以隨心所欲的撒網或甩出魚線。吼出你肺裏深處的衷情,在歌聲中,你可以遨遊世界,探索你心中的疑問,也能思念你生命長河裏無盡的情人。反正,下次一定得帶根魚竿,向達悟族人學習釣魚的技巧。十一點半,剛剛參觀完了陰深深的五孔洞之後,見到海上開來的恒星號,我跳起來盡情的揮手致意。船很快的進港了。我在島上的時間也只剩下三個小時了。我先騎到較遠的蘭恩文教基金會的會址。在那兒,我見到常常在路上不期而遇的王小姐,她每天都坐著基金會幼兒園的校車,環著島去接送兒童,他們在這兒上學都是免費的。基金會是由社會人士樂捐的支持而存在。為蘭嶼已經服務了三十多年,會址裏面除了幼稚園外,還有圖書室,電腦室,廣播電臺和文化中心外,還發行蘭嶼雙週刊。並且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和課程。王小姐親自帶我參觀了基金會在此模擬修建的達悟族傳統屋。由於蘭嶼風大,冬季會到11級,為了躲避強風的危害,原住民將屋子修向地底下。有一段樓梯通往住地,從地面上看只見一層斜斜的屋頂,屋內的結構一共分三間。最外面主要是招待外人,中間為主要的活動以及主人的睡房,邊上有生火煮飯的石臼,裏面則是老人的住所。屋子為木頭結構。中層的地板,特別設計成外高內低的斜度,如此腳朝內的躺姿,恰到好處。陳列在臺東卑南文化館可見到排灣族也有類似的“洞房”,不過它有點高出地面,地板是石板鋪成的,建材以竹子為主,而且後墻由石子建造而成而且也修得也高些。在蘭恩進門口的右手邊有座文物館,陳列著達悟族人的歷史,文化和手工製品。我買了三本書以資紀念。“雅美族歌謠(古語)”,“雅美族史篇”和“海浪,記憶,敘事……….血與們的雅美社會文化”。留下了網站:www.lanan.org.tw  
   
 匆匆結束了蘭嶼之行,大小天池沒爬上,也沒能見到森林裏依舊存在的野蘭花,許多部落還沒來得及親近,也沒來得及消費以幫助島上經濟的繁榮。蘭嶼可算是個美麗之島,是個露營者的天堂。還有美麗青翠的高山。如能全島能恢復野蘭花的種植,使蘭花之島名至實歸,那該多好!  

 
 ↑ 

此討論串共 2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