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山谷留言版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山難聯絡網(98年5月更新)
發表 weng(透抽)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9/05/11 (一) 15:25:14 From 163.22.*
感謝夥伴願意做大家爬山的後援.  
附件的名單給留守人及領隊  
希望備而不用.
 
DOC 檔案 山谷登山會山難聯絡網(43 KB)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7 筆資料

討論串第 7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weng(透抽)
寫入 12/07/24 (二) 23:37:13 From 61.60.*
已收到  
不過目前這個聯絡網可能還有需要修正的空間  
會一併修正  
謝謝
 
 ↑ 
討論串第 6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pig
寫入 12/06/28 (四) 09:50:56 From 61.222.*
透抽:我的EMT1因為沒足夠的回訓時數,已經過期失效了。麻煩您把我從山難聯絡網名單中移除掉,不過我還是會密切注意各種訊息,自己能出力時,絕對會出聲出力!
 
 ↑ 
討論串第 5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bbwh64(BB)
寫入 09/05/14 (四) 22:42:29 From 122.120.*
Dear透抽  
 
看了你洋洋灑灑的回覆  
讓人敬佩  
你真是有心啊  
 
以我的年紀  
搜救員我是想都不敢想的  
(ㄨㄨ學長除外,他是我們第一.二個十年的英雄^__^)  
後勤組感覺好像機會大些  
但看來還是需要相關山域救援的專業能力  
那就只好麻煩你多PO一些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辦的訓練活動  
讓山谷及山社有興趣的夥伴多多參加訓練  
以取得更多合格的實力  
 
年輕的伙伴們  
加油囉  
 
     BB
 
 ↑ 
討論串第 4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weng(透抽)
寫入 09/05/13 (三) 09:41:34 From 163.22.*
學姊:  
   您的問題也正是我要問的問題,我在「搜救員」及「後勤組」的名單都留了空白,不是沒有夥伴要參與,而是我還提不太出來這兩個第一線的組別必須具備哪些條件,這個題目希望是給我及夥伴們的功課,邀請大家給自己一段時間來完成這個功課。  
我分享4/25跟幾位學弟妹參加「裝備輕量化及山域救援原則」心得:  
現今台灣山難救援分政府及民間兩方面。政府單位則為跨部門如國搜中心、消防局、國家公園、警局、林務局..等等。民間則有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義警消或山青、救難協會、各登山社團等。  
 山難一出,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且各有各的一套方法。政府部門的人不是每位都會爬山,山難救援對他們而言是件非常陌生的事,但,基於權責,他們必須做;人命,就交給一群陌生人去做陌生的事。雖然,政府的資源很多,但無濟於事。  
 民間社團呢?有爬山的會比較好一些,不過爬山和搜救又是另一回事。  
總結來說,是多頭馬車,現場一片混亂。不過人命關天,公部門較有公權力往往會是主導指揮。問題是:又要做總指揮但又沒專業。  
     這樣的狀況在此次去上北搜的「山域救援原則」,他們分享了一個不錯的經驗:  
以北部山區而言,發生山難的地方大都屬消防局出勤,北搜也跟著出去協助,幾次經驗下來,消防局發現這群人可以補足他們沒有的專業,有實力又好用,指揮官會聽這些人的建議,事實上等於是指揮所的心臟,沒有指揮之名確有指揮之實,加上公部門的資源,確實較有效率的進行救援。  
     後來,這樣關係發展到制度面。消防署97年11月14日修法通過災害防救團體或災害防救志願組織登錄辦法,民間救難單元改為向各縣市消防局登錄,受完50小時專業訓練之合格山域搜救員將分批以登錄方式各別向各縣市政府登記,經其審核通過之後,成為該縣市消防局山域搜救類救難人員,並且接受該縣市消防局年度預算之補助及直接受命動員。  
     辦法公佈了,目前只有台北縣消防局有照辦,其他縣市無前例可循還在觀望。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在北縣消防局登錄了50位山域搜救員。而上述規定「50小時專業訓練之合格山域搜救員」,這50小時的專業訓練,台北縣消防局給了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別家沒有。  
     我鼓勵山谷及山社有興趣的夥伴去參加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的訓練取得合格山域搜救員。重點不是證照,而是實力;學了東西能夠再教別人是一種複訓。我們不急著要去救人,而是當我們的隊友出事時,我們是否能馬上轉變成救援者?待援者馬上轉變為救援者(註1),這可以回到基本的到登山安全議題上。我提出山域救助計畫的邏輯也是從山難切入,這最驚心,最終自然會回到登山安全上。我認為真正的搜救員是在做登山安全教育,戰場是在每位登山者的心裡。  
     目前建置的山難聯絡網,「搜救員」跟「後勤組」是空白的,期盼夥伴們慢慢將它建立完備。  
 
註1:舉一個類似的案例:96年3月19日南湖風雪山難領隊死亡,該隊倖存者巧遇中搜成員陳秀真,主動幫忙,正確處置保住其他3人性命。  

 
 ↑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bbwh64(BB)
寫入 09/05/12 (二) 22:11:38 From 122.120.*
透抽  
 
我也願意貢獻自己的一點小小力量作後援  
但苦於沒啥專長  
也沒車可以提供  
所以一直不敢出聲  
現在看到你在附件中列了一項”後勤組”  
請問這組需要什麼專長?  
我有資格參加嗎?  
 
     BB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nnw(霈君)
寫入 09/05/11 (一) 22:35:19 From 59.117.*
透抽  
 
真的很欽佩你的精神!這山難連絡網在1個月就建立完成了.  
給你拍拍手,也向那些願意加入聯絡網的夥伴至最高敬意!!  
 
霈君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weng(透抽)
寫入 09/05/11 (一) 15:25:14 From 163.22.*
感謝夥伴願意做大家爬山的後援.  
附件的名單給留守人及領隊  
希望備而不用.
 
DOC 檔案 山谷登山會山難聯絡網(43 KB)
 ↑ 

此討論串共 7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