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山谷留言版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瀑布變高了
發表 mingyu(阿佑)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10/08/08 (日) 23:05:08 From 140.109.*
台灣島是目前地球上地形變動最快的地區之一,  原因之一是台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  兩個板塊相互推擠,  造成台灣山岳的移動抬升,  以及頻繁的地震破壞;  另外的一個原因是每年颱風侵襲,  強風豪雨造成地貌的破壞,  以及大量土石的搬移.  
 
上個週末去南澳北溪,  就看到一個地形快速變化的例子:  瀑布變高了.  附圖上方的照片是2004年的照片(取自[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  附圖下方的照片是剛攝取的2010年的照片,  比對兩者,  可看出兩者差不少,  估計瀑布的落差增加1公尺多.    
 
當我們溯溪至此瀑布時,  看到瀑布的岩壁有一條繩子,  但卻懸在空中,  抓不到,  當時很納悶,  為何獵人綁繩子卻不夠長?  回家比對照片,  才知道原來是瀑布變高了.  
 
有可能這兩年的大水把瀑底的石頭沖走,  使得瀑布下的潭面下降,  瀑布就變高了.  (這兩年的大水也把古魯林道沖得斷了好幾處)  

 
 上方是2004年的照片, 下方是2010年的照片. 紅色的點線約是2004年的潭面高度.(168 KB)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3 筆資料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阿佑)
寫入 10/08/30 (一) 10:59:31 From 140.109.*
比對2004,  2007,  2010年的照片,  可看出較大的改變是出現在2004~2007年之間,  除了潭面高度下降多,  岩壁外形也有較大的改變,  而2007~2010年之間,  潭面高度稍降,  但岩壁外形變化不大.  
 
綜合比對後之概略結果:  
2004年潭面高度      0.0m  
2007年潭面高度    -0.8m  
2010年潭面高度    -1.0m  

 
 上圖是2007年照片, 下圖是2010年照片. 紅色及粉紅色箭頭標示相同的岩角位置, 由此可看出下方照片的潭面較低(約低20cm). (299 KB)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yoten(章天)
寫入 10/08/29 (日) 17:08:24 From 140.112.*
我猜是潭底礫石量的改變照程的  
 
之前去花蓮木瓜溪  
才隔一年  大石頭的高度矮了約兩公尺  
猜測也是上游砂石沖刷下來改變了河床高度
 
 順便提供2007年同樣地點的照片(160 KB)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阿佑)
寫入 10/08/08 (日) 23:05:08 From 140.109.*
台灣島是目前地球上地形變動最快的地區之一,  原因之一是台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  兩個板塊相互推擠,  造成台灣山岳的移動抬升,  以及頻繁的地震破壞;  另外的一個原因是每年颱風侵襲,  強風豪雨造成地貌的破壞,  以及大量土石的搬移.  
 
上個週末去南澳北溪,  就看到一個地形快速變化的例子:  瀑布變高了.  附圖上方的照片是2004年的照片(取自[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  附圖下方的照片是剛攝取的2010年的照片,  比對兩者,  可看出兩者差不少,  估計瀑布的落差增加1公尺多.    
 
當我們溯溪至此瀑布時,  看到瀑布的岩壁有一條繩子,  但卻懸在空中,  抓不到,  當時很納悶,  為何獵人綁繩子卻不夠長?  回家比對照片,  才知道原來是瀑布變高了.  
 
有可能這兩年的大水把瀑底的石頭沖走,  使得瀑布下的潭面下降,  瀑布就變高了.  (這兩年的大水也把古魯林道沖得斷了好幾處)  

 
 上方是2004年的照片, 下方是2010年的照片. 紅色的點線約是2004年的潭面高度.(168 KB)
 ↑ 

此討論串共 3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