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入 10/06/06 (日) 14:13:52 From 96.251.* | 救救即將消失的白海豚 劉克襄 2010-04-16 中時部落格 白海豚是香港最大型的哺乳類,人盡皆知,皆愛。每年港府投注的保育經費也頗為豐厚。愛屋及烏,連台灣的鯨豚團體,有時都會收到贊助。金額或許不多,心意卻教人感佩。 以前去香港,友人問我最想看什麼時,我便答之以白海豚。那種回答,不只是想看到白海豚,多少還有一種敬意的存在。向香港人表示,我知道你們在保育白海豚。你們在這件事的努力,國際上都看到了。 人家一聽大樂,當下便熱心安排,我後來便有好幾回,乘小船到大澳外海,尋找白海豚的身影。只可惜,浪花起落間,就是未見著白海豚浮露。 儘管敗興而返,可沒想到,有一天,回彰濱訪友。經過漢寶地區時,順道繞路,去探看昔日呼籲保育的海岸。用望遠鏡遠眺,竟目睹了好幾尾,在海裡雀躍的泅泳,彷彿在嘲笑我,盡在眼前的事物,何必取經香港。 那次意外的邂逅,正巧在四月多,離媽祖祭拜之日不遠。早年對岸的漁民依白海豚和時節的色澤,暱稱為媽祖魚,晚近台灣順其美名亦沿襲之。我得知此一海洋民風,加上邂逅之興奮,喜愛的情緒更是無復以加了。 其實,以前就關切過白海豚了,但都是透過圖片認知,在呼籲和支持的過程裡,總是少了現場的感覺。經過那回的巧遇,情境便大不相同。雖是遙遠的驚鴻一撇,此一火苗點燃,白海豚淡紅的身影儼然在心裡烙印。 我後來才知,經過長期觀察,幾位鯨豚友人最近才嚴謹地臆測,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很可能是特有亞種,獨立於其它的中華白海豚。牠們受限於習性和海域的區隔,很難跨越台灣海峽,跟大陸近海的白海豚有所接觸。 其棲息範圍,大抵從北邊的通霄以迄嘉義外海,不出這麼短小而狹窄的區域。還囿於離岸約五公里處,水深二十公尺的範圍內。有時離岸邊十來公尺,就能發現。這種環境大抵為淡水與海水混合之區。 過去,學界懷疑這類白海豚是外來物種,不敢確定為台灣本土動物。因而在十年前的保育類動物圖鑑裡,根本未列入牠們。 一般常見的海豚活蹦飛跳,喜於接近人類的船隻。牠們比較害羞,總要觀察一陣,確定人類對牠們有善意,才會逐漸靠近。在自然狀態下,白海豚可存活三四十年。但生育率低,育兒期約三年,族群繁衍速度相當慢。 相對地,友人在長期個體的觀察辨識下,發現高達三分之一,都有明顯撕裂傷與疤痕,背鰭上的新鮮傷口都滲出魚油。很可能是誤觸漁民的刺網,因為努力掙脫而被繩網撕裂。除了受傷疤痕,還常可見營養不良的個體。 最近,再經由縝密的數量計算和交叉比對,他們驚覺,白海豚的數量日益銳減。反之,海岸棲地減少、水質嚴重污染、食物來源短缺。此外,再加上漁具的危脅和傷害。其腦袋聲波系統,被海上以及岸邊工程的噪音,時時干擾。白海豚縱使活著,每天想必都過得心驚膽跳。 面對白海豚的生存危機,政府卻未有任何具體措施。當一對貓熊在去年熱鬧引進時,這幾位朋友不得不悲憤地發表一篇宣言,向國人和世界發聲。台灣的白海豚生活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海域之一,數量可能不及百隻,岌岌可危。 過去,黑面琵鷺因槍擊,黑嘴端鳳頭燕鷗則嘴套塑膠管,分別上過報紙頭條。如此小題皆可大作,我卻不解像像白海豚這麼重要的新聞,一般媒體竟毫無樂趣。最近,為了呼應這些鯨豚友人的愛心,我乾脆自製了PPT,到處放映,希望透過講演,希望大家重視。 在大陸長江水域,生態習性類似白海豚的長江白鱀豚,半甲子前,因水質污染而滅絕。不到百隻的白海豚,即將步其後塵。友人說,白海豚的存亡幾乎等於台灣永續的發展指標。此話雖重,卻說到保育人士的椎心之痛。 前些時,大甲媽祖即將遶境,鯨豚團體四處求助無門,只好登門,祈求媽祖顯靈。廟方亦答應幫忙護祐,遶境時順便推廣白海豚的保育。看來,剩不到一百尾的台灣媽祖魚,最後的希望,真的得全靠媽祖了。 真的只有媽祖能救嗎?(本文發表於2009.10) ■隨文附貼最近一則有關搶救白海豚的重要新聞,請大家踴躍認股。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國民信託認股意願書 搶救台灣母親之河濁水溪口,保護瀕臨絕種台灣白海豚 發起單位: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持續加入中)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現在您可以買下濁水溪口的一小畝濕地,種下保護白海豚的希望、種下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留給下一代子孫一片台灣母親之河口海岸濕地淨土。台灣中西部海岸有一群鮮為人知的白海豚,又叫做台灣媽祖魚,正受到嚴重人為干擾和開發威脅,族群數量不到100隻,已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即將面臨絕種的台灣白海豚。過去三、四十年來許多重大開發案逐漸壓縮、污染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導致族群數量銳減瀕臨絕種。如今又將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4000公頃的工業區,興建國光石化輕油裂解廠。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年代,每年排放1200萬噸二氧化碳的國光石化,不但加速暖化趨勢而且影響到國土安全,這將是導致這群白海豚滅亡的最後一塊大石頭。現在,如果我們袖手旁觀沒有任何行動,那台灣白海豚將會是本世紀繼長江白鱀豚後滅絕的哺乳類動物。 濁水溪口的泥灘地海域不但是台灣白海豚迴游覓食的棲地,更是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國際候鳥重要的覓食生態環境。而國有財產局極有可能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便宜價格,賤賣給民間財團國光石化公司超過2000公頃的泥質潮間灘地。為此,我們要用國民信託的方式,透過每個人的「一股」力量共同把國土買回來,不能讓國家以低廉的價格販賣珍貴且無可回覆的生態價值。國民信託在國際上早已成為全民以自主的力量,參與維護國民共有財(生態環境、文化史蹟等)的重要工具,人民才是台灣最大的財團,為了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決定站出來,保護全民的環境與我們賴以維生的海洋。 第一階段我們預定買下台灣白海豚的迴游廊道(200公頃),第二、第三階段再募集基金買下周邊1800公頃的泥灘濕地。可以根據您的喜好,認股購買濁水溪口任一區域有代表性的生態和景觀。請大家填寫購買濕地的認股意願書,踴躍認股,一股不嫌少,百股不嫌多。我們將用90天的時間來募集認股書,全民都可以來當地主。百萬份的買地認股意願書就是我們表達守護環境的聲音,填寫認股書不必先支付買地的金額,待6月底向內政部提出信託申請核准通過之後,再向各位募集認股的金額。 來吧!!!! 大家一人來認個幾股吧!!!! 購買棲地認股方式詳見: [相關連結] http:\\et.e-info.org.tw
|
|
|
| 發表 Jonas(英傑) | 寫入 10/07/24 (六) 07:02:40 From 222.155.* | 國家經濟成長率難看,就想鼓勵人投資蓋工廠。要人蓋工廠,就得要國有財產局找地,最後就逼得一群人出來永不妥協。人生真是無奈,幾個人輕鬆的餿主意,就得逼一大群人出來浴血奮戰。 這幾年紐西蘭看著澳洲大發礦物財,眼紅的不得了,也找人釋放了在國家公園內開礦的風向球。結果民意一面倒,掀起了多年不見的示威抗議,這兩天執政黨趕忙出來滅火,表示都是誤會誤會,大家誤會了。 我想,執政黨不敢冒風險,免得礦坑沒挖成,票坑全挖光了。看起來,關鍵還是民眾的公民自主意識。
| ↑ |
|
| | 發表 plantsman( ) | 寫入 10/07/23 (五) 14:36:33 From 67.176.* | "保護瀕臨絕種台灣白海豚 ..." 多謝心同學的提醒 這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行動 已經認股支持 謝謝支援!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現在您可以買下濁水溪口的一小畝濕地,種下保護白海豚的希望、種下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留給下一代子孫一片台灣母親之河口海岸濕地淨土。" from [相關連結] http:\\et.e-info.org.tw | ↑ |
|
| | 發表 geoimage(心雅) | 寫入 10/06/06 (日) 14:13:52 From 96.251.* | 救救即將消失的白海豚 劉克襄 2010-04-16 中時部落格 白海豚是香港最大型的哺乳類,人盡皆知,皆愛。每年港府投注的保育經費也頗為豐厚。愛屋及烏,連台灣的鯨豚團體,有時都會收到贊助。金額或許不多,心意卻教人感佩。 以前去香港,友人問我最想看什麼時,我便答之以白海豚。那種回答,不只是想看到白海豚,多少還有一種敬意的存在。向香港人表示,我知道你們在保育白海豚。你們在這件事的努力,國際上都看到了。 人家一聽大樂,當下便熱心安排,我後來便有好幾回,乘小船到大澳外海,尋找白海豚的身影。只可惜,浪花起落間,就是未見著白海豚浮露。 儘管敗興而返,可沒想到,有一天,回彰濱訪友。經過漢寶地區時,順道繞路,去探看昔日呼籲保育的海岸。用望遠鏡遠眺,竟目睹了好幾尾,在海裡雀躍的泅泳,彷彿在嘲笑我,盡在眼前的事物,何必取經香港。 那次意外的邂逅,正巧在四月多,離媽祖祭拜之日不遠。早年對岸的漁民依白海豚和時節的色澤,暱稱為媽祖魚,晚近台灣順其美名亦沿襲之。我得知此一海洋民風,加上邂逅之興奮,喜愛的情緒更是無復以加了。 其實,以前就關切過白海豚了,但都是透過圖片認知,在呼籲和支持的過程裡,總是少了現場的感覺。經過那回的巧遇,情境便大不相同。雖是遙遠的驚鴻一撇,此一火苗點燃,白海豚淡紅的身影儼然在心裡烙印。 我後來才知,經過長期觀察,幾位鯨豚友人最近才嚴謹地臆測,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很可能是特有亞種,獨立於其它的中華白海豚。牠們受限於習性和海域的區隔,很難跨越台灣海峽,跟大陸近海的白海豚有所接觸。 其棲息範圍,大抵從北邊的通霄以迄嘉義外海,不出這麼短小而狹窄的區域。還囿於離岸約五公里處,水深二十公尺的範圍內。有時離岸邊十來公尺,就能發現。這種環境大抵為淡水與海水混合之區。 過去,學界懷疑這類白海豚是外來物種,不敢確定為台灣本土動物。因而在十年前的保育類動物圖鑑裡,根本未列入牠們。 一般常見的海豚活蹦飛跳,喜於接近人類的船隻。牠們比較害羞,總要觀察一陣,確定人類對牠們有善意,才會逐漸靠近。在自然狀態下,白海豚可存活三四十年。但生育率低,育兒期約三年,族群繁衍速度相當慢。 相對地,友人在長期個體的觀察辨識下,發現高達三分之一,都有明顯撕裂傷與疤痕,背鰭上的新鮮傷口都滲出魚油。很可能是誤觸漁民的刺網,因為努力掙脫而被繩網撕裂。除了受傷疤痕,還常可見營養不良的個體。 最近,再經由縝密的數量計算和交叉比對,他們驚覺,白海豚的數量日益銳減。反之,海岸棲地減少、水質嚴重污染、食物來源短缺。此外,再加上漁具的危脅和傷害。其腦袋聲波系統,被海上以及岸邊工程的噪音,時時干擾。白海豚縱使活著,每天想必都過得心驚膽跳。 面對白海豚的生存危機,政府卻未有任何具體措施。當一對貓熊在去年熱鬧引進時,這幾位朋友不得不悲憤地發表一篇宣言,向國人和世界發聲。台灣的白海豚生活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海域之一,數量可能不及百隻,岌岌可危。 過去,黑面琵鷺因槍擊,黑嘴端鳳頭燕鷗則嘴套塑膠管,分別上過報紙頭條。如此小題皆可大作,我卻不解像像白海豚這麼重要的新聞,一般媒體竟毫無樂趣。最近,為了呼應這些鯨豚友人的愛心,我乾脆自製了PPT,到處放映,希望透過講演,希望大家重視。 在大陸長江水域,生態習性類似白海豚的長江白鱀豚,半甲子前,因水質污染而滅絕。不到百隻的白海豚,即將步其後塵。友人說,白海豚的存亡幾乎等於台灣永續的發展指標。此話雖重,卻說到保育人士的椎心之痛。 前些時,大甲媽祖即將遶境,鯨豚團體四處求助無門,只好登門,祈求媽祖顯靈。廟方亦答應幫忙護祐,遶境時順便推廣白海豚的保育。看來,剩不到一百尾的台灣媽祖魚,最後的希望,真的得全靠媽祖了。 真的只有媽祖能救嗎?(本文發表於2009.10) ■隨文附貼最近一則有關搶救白海豚的重要新聞,請大家踴躍認股。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國民信託認股意願書 搶救台灣母親之河濁水溪口,保護瀕臨絕種台灣白海豚 發起單位: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持續加入中)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現在您可以買下濁水溪口的一小畝濕地,種下保護白海豚的希望、種下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留給下一代子孫一片台灣母親之河口海岸濕地淨土。台灣中西部海岸有一群鮮為人知的白海豚,又叫做台灣媽祖魚,正受到嚴重人為干擾和開發威脅,族群數量不到100隻,已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即將面臨絕種的台灣白海豚。過去三、四十年來許多重大開發案逐漸壓縮、污染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導致族群數量銳減瀕臨絕種。如今又將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4000公頃的工業區,興建國光石化輕油裂解廠。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年代,每年排放1200萬噸二氧化碳的國光石化,不但加速暖化趨勢而且影響到國土安全,這將是導致這群白海豚滅亡的最後一塊大石頭。現在,如果我們袖手旁觀沒有任何行動,那台灣白海豚將會是本世紀繼長江白鱀豚後滅絕的哺乳類動物。 濁水溪口的泥灘地海域不但是台灣白海豚迴游覓食的棲地,更是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國際候鳥重要的覓食生態環境。而國有財產局極有可能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便宜價格,賤賣給民間財團國光石化公司超過2000公頃的泥質潮間灘地。為此,我們要用國民信託的方式,透過每個人的「一股」力量共同把國土買回來,不能讓國家以低廉的價格販賣珍貴且無可回覆的生態價值。國民信託在國際上早已成為全民以自主的力量,參與維護國民共有財(生態環境、文化史蹟等)的重要工具,人民才是台灣最大的財團,為了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決定站出來,保護全民的環境與我們賴以維生的海洋。 第一階段我們預定買下台灣白海豚的迴游廊道(200公頃),第二、第三階段再募集基金買下周邊1800公頃的泥灘濕地。可以根據您的喜好,認股購買濁水溪口任一區域有代表性的生態和景觀。請大家填寫購買濕地的認股意願書,踴躍認股,一股不嫌少,百股不嫌多。我們將用90天的時間來募集認股書,全民都可以來當地主。百萬份的買地認股意願書就是我們表達守護環境的聲音,填寫認股書不必先支付買地的金額,待6月底向內政部提出信託申請核准通過之後,再向各位募集認股的金額。 來吧!!!! 大家一人來認個幾股吧!!!! 購買棲地認股方式詳見: [相關連結] http:\\et.e-info.org.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