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入 10/05/16 (日) 20:59:32 From 59.104.* | 師奶好像被電到了!以下是師奶所書 ------------------------------------ (1) 驚艷 每年回台都會陪老父看場電影。 看什麼電影不重要, 重要的是陪父親出門走走。 二零零四年, 八十二歲 和五十四歲的父女倆一起看的是張藝謀的「十面埋伏」。 俊男美女, 爾虞我詐, 神箭飛刀, 華服美景, 好看! 第一次見到飾演金捕頭的金城武, 驚為天人。 金捕頭隨風色誘飛刀門的小妹不成反被人誘。 竹林大撲殺, 他明明已經走了又忍不住回頭, 結果和小妹一起陷在密密交織的竹劍裡動彈不得。 千鈞一髮, 命在旦夕, 她對他說,「你不該回來。」 他側過臉回答她 :「回來, 為一個人。」 勾人的話與勾魂的臉同時填滿銀幕; 那清澈的眼神,只有深情沒有怨悔; 那側面的勾勒, 是老天神來的一筆! 中計被捕, 奉命殺他的小妹最後還是把他放了。 一場不怎麼高明的激情過後, 倆人呈人字型躺在烏克蘭的大草原上, 鏡頭從高處緩緩向他倆推近, 直到剩下臉部的特寫。 這個男人啊, 俊逸瀟灑, 清麗脫俗, 美得不真不實, 像什麼? 像漫畫裏的。 隨風無法說服小妹各棄其主,只能獨自黯然離去, 臨別又惆悵的回頭看了小妹一眼。 張藝謀在鏡頭後面就曾說:「那個眼神, 要死人的!」 小妹果然按奈不住, 縱馬追去── 明知會死, 她也要隨他去過風一般的日子‧‧‧‧ 煽情唯美的鏡頭, 留在腦海, 揮之不去, 跟我一起回美國了。 對那個明星金城武, 從此上了心。 第二年知道他演了歌舞片「如果愛」, 就想一賭為快。 在電影院看不到, 只能到影視店去 試試運氣。 居然有得賣, 五塊錢一牒, 從櫃 子底下摸出來的, 鐵定的盜版。 還是買了! 美色當前, 我罔顧原則, 唉! 不可原諒! 還好影牒的品質並不差。 這個導演陳可辛比張藝謀更愛金城武了, 給了他更多的特寫, 整張俊臉充滿整個銀幕, 就為了讓銀幕下的小女生們驚聲尖叫。 故事快結束時, 有一幕男女主角雪地相擁而泣的高潮戲。 金城武飾演的香港巨星林建東, 夜夜失眠, 由愛轉恨,特意回到上海拍戲,好報復十年前愛幕虛榮棄他而去的女星孫納。 一夕銷魂之後, 他把她棄於兩人北京當年同居的陋室 , 一走了之。 到了機場他就後悔了, 沒命似的跑回去, 在冰天雪地的河邊,任她搥打, 抱著她哭。 哭得也無聲也無息, 只有一顆顆的眼淚滴在她鮮橘紅的大衣領上。 這個男人, 服了他了! 哭都能哭得這麼好看, 這麼令人心疼, 心疼到你就不忍心跟他計較, 計較說做男人怎麼可以如此記仇! 如此想不開! 然後他倆又回到上海, 去拍最後一場空中飛人的戲中戲。 孫納和馬戲班班主在五六層高的天上飛, 林建東在地上, 和全團的人一起, 仰著頭看。 他頭戴一頂獵人帽, 身穿一件吊帶褲, 四十五度角仰頭注視。 帽簷下, 只剩半張姣好的面孔。 那面孔, 有濃眉,有大眼, 有高挺但不鷹鉤的鼻, 有不厚不薄且唇線分明的嘴, 還有女人見了都要妒嫉的無瑕的肌膚。 人群裏, 他高人一等, 超凡出眾; 有點東方, 也有點西方; 有男人的英挺, 也有男孩的純淨。 像什麼? 還是像漫畫裏的。 內心裏好像有一道防線被攻破了, 從此見了人我就忍不住要談金城武, 獻寶似的到處跟人說, 你們知不知道有個帥呆了的影星金城武? 在聚會上, 我跟朋友說; 在辦公室, 我跟同事說; 在家裡, 我逼老公一遍又一遍看「如果愛」; 兩個女兒回家時, 我也不忘放「十面埋伏」給她們瞧。 我的女兒聽不懂中文, 但她們看得到我的異常。 她們咭咭吱吱亂笑一陣後跟我說:「Mom, you have a crush!」 什麼? crush? 就像她們幼稚園時迷上鄰座的小男孩, 或小學時喜歡上某個老師那樣? 用現在的網絡語言說, 就是被“電”到了。 我, 一個坐五望六, 自視甚高的知識份子, 怎麼可能? 可是, 如果不是的話, 又是什麼 呢? 我覺得比較像淘到了寶。 我有一點收藏痞, 年輕的時候, 我收集各種造型的陶磁茶壺, 後來我收集水晶的、玻璃的內畫鼻煙壺, 現在我喜歡形形色色的石頭。 我最愛逛古玩店哪, 舊貨攤啊, 和跳蚤市場, 很享受自覺撈到寶時那一剎那的心跳。 金城武就是我在華語影壇裏淘到的, 既精緻品相又佳的寶, 所以想到處去獻。 (2) 星路迷途 〈影星之路, 影迷之途〉 小孩子被電, 通常都是一時的迷惑, 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我自零四年觸電, 至今五年了, 關愛的眼神沒有隨時間的消逝而轉淡, 反而因為了解得更多而更形熱切。 沒想到,我當人老婆, 忠心耿耿, 矢志如一, 當個影迷, 也這麼長情。 金城武不缺我這個影迷, 在我之前, 他已有千千萬萬的粉絲, 我只是孤陋寡聞罷了。 他一九七三年生在台北萬華, 隨後在天母長大, 跟我一樣, 都是台灣的土產。 難怪我一見到就有好感, 台腔台調的中文也不以為意。 可惜的是,在他出生的前一年, 我就踏上了留美之路, 將他的出生成長和台灣的?濟起飛, 一起都錯過了。 他出道得早, 十五歲就拍了第一支廣告, 十七、八歲時又唱又演, 然後到香港發展, 再後來進軍日本, 目前連好萊塢都向他招手。 他有過青澀懵懂的初出道時, 有過耍酷耍寶的偶像養成期, 待到「十面埋伏」讓我見到時, 已過了三十歲生日, 拍過三十部電影, 內斂沉穩,風華正盛, 正對著全世界, 綻放他時尚優雅的,「三十歲的味道」。 那真是我的幸運。 有個朋友告訴我, 金城武剛出道時是台灣的四小天王之一, 有過一串蹦蹦跳跳的日子。 她還寄了一牒F4 的「流星花園」給我, 說是讓我見識一下新一代的四小天王。 看不到一半, 我就看不下去了。 不敢想像, 如果我最初見到的是蹦蹦跳跳的金城武, 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 真的都是緣分。 一個女人嫁的, 往往不是她最愛的那一個, 而是在最適當的時機出現的那一位。 一個影迷和他心儀影星的交會, 也是一樣。 我不是個多情的人, 我喜歡看電影, 但對銀幕上耀眼的星星, 並不迷戀 。 上一次對一個明星如此心心唸唸, 已是四十多將近半世紀之前的事了。 一九六三年夏, 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 出乎意料的賣座, 盛況空前, 欲罷不能, 映期延了又延, 久久下不了片, 香港人都以為台灣的人瘋了。 我聽說,沒多久前, 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大賣, 因此朋友們見面流行問一句:「你『海角』了嗎?」 我們當年流行問的是:「你『梁祝』看了幾遍?」 我前後看了七遍。 那一年我十三歲, 剛考完初中聯考, 被惡性補習榨到枯乾的心靈, 忽然觸碰到歌也美, 景也美, 人更美的「梁祝」, 如大旱之獲雲霓, 一下就被攻陷了。 我迷上了銀幕上那個溫文儒雅, 風流倜儻又痴情至死的梁山伯, 還有戲裏支支悅耳動聽的黃梅戲曲。 因此, 愛屋及烏, 也愛死了女扮男裝, 演唱梁山伯的演員凌波。 我追看她的新聞, 收集她的照片, 邵氏電影雜誌「南國電影」, 每期都在報攤上等著買。 我小姑娘一名, 這些小影迷的行為舉止, 很正常, 小菜一碟。 至於有些婆婆、 媽媽、 嬸嬸、 阿姨們搶著認凌波當乾女兒, 送她金銀首飾等, 我也能理解。 我不解的是, 怎麼一些大老闆, 大律師, 老教授、 老將軍們也跟著一起起鬨? 一起聞雞起舞? 有一位道貌岸然, 在大學裏教政治的薩教授, 不但為文把「梁祝」說得天上少有, 地下無雙, 把凌波說成中外影壇第一天才, 凌波訪台時, 他還親自率團到機場迎接, 親手把一頂金冠加在她頭上。 那一天的台北, 萬人空巷,萬頭鑽動, 道為之癱,路為之毀, 地地道道一個「狂人城」。 現在我能理解, 在那每年高喊「反攻大陸, 解救同胞」, 這個不能說, 那個不好講, 滿是禁忌, 動則得咎的年代, 台灣就像個接近臨爆點的大悶鍋, 而溫柔唯美, 很中國, 也很有家鄉味的電影「梁祝」, 是一道撫慰人心的暖流。 苦悶的心情, 憋了一肚子的氣, 忽然找到了喧洩口, 當然一洩而不能止了。 接下來, 黃梅調電影充斥華語市場。 可惜一部比一部差, 沒有一部能超越「梁祝」。 而過了初二, 我又得全方位備戰, 對付即將來臨的高中聯考, 看電影變成很奢侈的事。 所以,我的追星, 只能花非花霧非霧,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到了上高中和大學時, 趕上了好萊塢的黃金年代, 好片如雲, 目不暇給, 那有功夫再關心國產電影? 那時候, 看洋片是新潮, 是時髦; 看國片, 是「落伍」, 是「沒有品味」, 大學生,不能也不屑啊! 一九七二年來到美國, 全天候與英語奮戰, 日日捧著時代週刊大聲的唸, 夜夜盯著電視拼命的聽, 恨不得做夢也說英文。 看國片, 已不是「屑」與「不屑」的問題, 而是根本沒得看了。 求學, 就業, 為人妻, 為人母, 我過了好長一段轉陀螺似的日子, 常在心裡喊著:「天哪! 給我四隻手、八隻腳, 還有一天四十八小時吧!」 看電影, 就是陪女兒在家裡看「阿拉丁」, 看「美女與野獸」, 早忘了在身歷聲的電影院裡, 享受兩個小時勾魂攝魄, 盪氣迴腸,史詩般的愛情故事, 是什麼樣的滋味了! 再次見識到華語電影的魅力, 時序已到了二十一世紀。 我年過半百巢已空, 女兒離家上學, 老公依然忙碌, 老的小的都不要我操心牽掛。 我卸下了重擔, 兩肩無比的輕鬆, 心裏卻空落落得慌。 我又有時間看電影了,卻找不到可看的片子。 戲院裡儘是動作、 暴力、 恐怖、 科幻 與搞笑, 浪漫文藝愛情片, 那兒去了? 零一年,兩個女兒回家渡假,一定要帶老爹老媽去看一個中國片。 沒搞錯吧! 這兩個老是跟我強調她們「首先是美國人, 其次才是中國人」的小老美, 居然肯看中國片, 誰這麼有面子? 「誰演的?」我很狐疑的問。 她們給我的那個英文名字整整讓我猜了五分鐘, 才猜出是周潤發。 美國人講起中國影星就只有一個成龍, 她們居然還知道周潤發, 平時小看她們了! 看的電影就是當年在美國叫好又叫座的「臥虎藏龍」, 台灣來的導演李安的第一部武俠片。 武俠片從前給我的印象就是粗製濫造, 但李安卻把「臥虎藏龍」拍得精雕細鑿, 詩情畫意。 打打殺殺的情節中, 還能處處透出儒雅,在在 顯得大氣, 這就是功力。 我很詫異, 華語電影, 何時有了這麼大的躍進? 李安把武俠片帶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令人刮目相看, 也令我覺得與有榮焉。 他使我想起了故鄉, 他也把我又帶回到說中文的電影世界。 第二年, 大陸導演張藝謀跟進, 也拍了一部叫好叫座的武俠電影「英雄」。 羅生門式的敘述, 是對已逝日本導演黑澤明的致敬。 用意念來打鬥, 也別出心裁。 武俠小說可以極盡想像, 寫得天花亂墜的, 他好有本事, 用畫面把它們一一都拍出來了, 還拍得特別的空靈, 空靈到我都覺得太刻意了。 他敢為秦始皇做解, 敢用新的視角看待刺秦的死士, 有膽識! 只是, 為了天下蒼生, 愛情必須犧牲, 英雄必須死, 太沉重了! 沉重歸沉重, 好看還是好看。 我服了! 我自此相信, 不用再為華語電影自卑,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拍出跟西洋電影一樣, 甚或更好的作品。 所以, 零四年我回台, 就跟不看國片的父親說:「我們去看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吧!」 就這樣, 金城武跟我的, 兩個各自運轉沒有交集的生命之軌, 有了意外的擦撞。 在我內心最放鬆, 最沒防備, 有點空虛, 有點失落的時候, 他跌了進來 ,落在缺了一個小口的地方, 適時將它填滿。 從此, 又有人讓我操心牽掛了!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10/05/16 (日) 21:00:13 From 59.104.* | 好像被電到了!(二) (3) 三十歲的魅力 金城武當然令人操心, 令人牽掛。 三十好幾的人了, 不結婚, 不交女朋友,戲也沒見多拍幾齣, 就知道「宅」在家裏打電動什麼的, 到底對未來有沒有打算哪? 慢! 慢! 怎麼聽起來像在教訓自家女兒? 為了怕我嘮叨, 兩個女兒已遠躲在加州, 不肯回來。 我難道也想用這款, 把人家的兒子嚇得不回家了嗎? 還是多看電影, 少囉嗦,少雞婆吧! 「如果愛」之後, 金城武拍了劉偉強的「傷城」, 接著拍了陳可辛的「 投名狀」, 再下來是吳宇森的大片「赤壁」。 最後, 回日本拍了日片「死神的精度」和「K20」(怪人二十面相)。 除了那兩部日片, 華語電影平均就一年一部, 超級的低產。 年輕人裏, 這麼不搶錢的, 還真不多見。 「傷城」 「傷城」的製作班底, 就是轟動一時的警匪片「無間道」的原班人馬。 「無間道」被好萊塢翻拍, 還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傷城」也就因此倍受矚目。 我不喜歡警匪片, 也不認同所謂的「暴力美學」。 暴力從來就不美。 但「傷城」不是警匪片, 它是用警匪包裝的文藝片。 它說, 在夜幕低垂, 越夜越美麗的香港, 有兩個心靈受創的男人, 用不同的方法, 舔舐著自己的傷口…… 警司阿頭, 從小目睹親人被黑道殘酷殺害。 他選擇報復, 用殘酷回報殘酷。 最後仇是報了, 家也沒了, 還錯殺了自己的女人。 大錯已鑄, 生趣全無,一槍自了之。 他的屬下阿邦, 聖誕夜回家發現同居的女友割腕自殺, 肚子還懷了別人的孩子。 他改行當了私家偵探, 變成了個酒鬼, 酒吧流連, 就為尋找那個令他的女人絕望空等的混賬。 發現那個男人已因車禍成了植物人, 阿邦沒有一個枕頭悶死他。 阿邦選擇了原諒, 還每個星期到醫院為那人擦澡。 原諒敵人的阿邦也救了自己; 夜夜買醉, 酒醒夢醒,發現自己總躺在啤酒妹舒淇的香閨裏。 她亮黃的身影, 是他酒海沉溺中抓住的救命之繩, 他追隨的陽光, 他的救贖。 舒淇和金城武是很大膽的配對。 舒淇風塵, 金城武貴氣, 氣質上,兩人很不搭。 看戲之前, 我很擔心, 看完之後, 我很佩服。 如果金城武能滄桑頹唐, 舒淇就可以嬌憨可人, 我佩服導演的眼光獨到。 其實,現實生活裏, 又悶又自閉的金城武, 就需要這樣一個陽光的啤酒妹。 阿邦也受雇阿頭的老婆追查殺父的真兇。 真兇找到時已晚了, 委託他的人已被自己的男人害得全身燒傷躺在醫院裏。 阿邦把自己灌得迷迷糊糊才有勇氣到醫院去面對阿頭。 他大著舌頭,對阿頭敘述自己破獲的,一個幾乎沒有破綻的復仇記, 然後又踉踉蹌蹌的走了。 還沒走出醫院, 就聽到一聲槍?, 和四下奔忙的腳步 。 阿邦沒有停步, 沒有回頭, 悲傷在他臉上, 像墨一樣, 暈染開來。 那是金城武在全片最到位的一個表情。 梁朝偉收起電眼, 戴上有色眼鏡, 第一次詮釋一個又陰又狠, 冷血冷漠的反派角色, 很穩很到位。 金城武初次捨了帥氣, 醉眼迷離, 步履踉蹌, 嚐試一個頹廢潦倒的私家偵探, 也很精彩。 他的醉態, 也許還欠火候, 但滄桑的味道, 卻自然散放。 這部電影很有質感, 因為攝影很有質感, 配樂很有質感, 阿曼尼的皮夾克很有質感, 那兩個男人更有質感。 一九九四年的「重慶森林」, 二十一歲的金城武和三十二歲的梁朝偉, 一個大人, 一個小孩子。 二零零六年的「傷城」, 三十三歲的金城武和四十四歲的梁朝偉, 一式的魅力成熟, 同樣的「悶騷」。 「投名狀」 因為拍「如果愛」, 金城武和導演陳可辛成了好朋友。 但陳可辛再找他拍「投名狀」時, 他卻足足考慮了兩個月才答應。 要一個大帥哥演滿臉絡腮鬍, 還全身髒兮兮的土匪耶, 叫他怎能不糾葛? 陳可辛是想重拍二十年前功夫大導張徹拍過的「刺馬」, 就是清末兩廣總督馬新貽被刺的故事。 我沒看過「刺馬」, 想來是著重功夫的武打片。 陳可辛卻是野心勃勃的要把它改拍成一個史詩般的戰爭寫實片。 於是你就看到一個有野心的敗軍之將與兩個土匪頭子歃血為盟, 納投名狀, 結為兄弟。 他領著一幫餓肚子的土匪, 投靠清軍, 到處「搶糧! 搶錢! 搶地盤」, 軍匪難分。 三兄弟老是土窯裏, 壕溝中, 沙場上, 跑呀跑, 衝啊衝,殺殺殺! 全片但見黃塵滾滾, 千軍萬馬, 屍橫遍地, 血流成河。 唉呀! 戰爭片, 有必要拍得這麼真實嗎? 簡直虐待我的眼睛, 也委屈了三個帥哥。 好不容易仗打完了, 帥哥們終於能剃了鬍子, 換下髒衣, 再把俊臉露出來。 跟天下所有的武迷一樣, 當我再度看到老三那張俊秀的臉, 臉上純淨的眼神時, 「啊!」的一聲, 嘆了一口氣── 這才是我要看的。 戰爭片, 誰愛看哪! 可是純淨的雙眼卻看到了不純淨的一幕: 大哥上了二嫂的小船, 還在他面前把艙門關實了。 三弟天真的以為只要把二嫂殺了, 大哥就不會動二哥。 他錯了, 權力與情義不能兩全, 大哥還是動了二哥。 三弟也相信當年結拜的投名狀。 狀上說:「兄弟殺我兄弟者, 視投名狀, 必殺之。」 所以, 為二哥報仇, 他得去殺大哥。 最後在總督的寶座前, 老三姜午陽公然行刺大哥龐青雲, 是全戲的高潮。 那場打鬥, 打了不下十來分鐘 , 沒有花俏的招數, 實實在在的打。 開玩笑, 你知道金城武跟誰打嗎? 李連杰耶! 金城武被摔過來, 扔過去, 手也折了, 腿也斷了, 眼睛腫了, 嘴都歪了, 還是要打, 我差點就看不下去了。 大哥其實是被政敵從背後射來的黑槍打死的, 但同一時間, 三弟的刀也刺進了他的胸膛。 金城武高舉血淋淋的刀, 悲憤的高喊:「刺龐者, 姜午陽是也」的這一幕, 從此定格在所有的海報上。 姜午陽最後應該是被凌遲至死的, 導演後來決定把那一幕捨了, 想來是怕我看了心臟病發作。 演二哥的劉德華有一次狀告陳可辛, 說他特別照顧金城武。 導演說非照顧不可。 大哥, 二哥都是人來瘋, 人越多就越亢奮。 老三金城武卻是人一多就縮不見了, 得有人去把他拉出來。 金城武這次能與兩個大牌前輩合作, 壓力一定很大, 激勵因此也多, 對演技應是很好的磨練。 拍這部戲, 不但戲路拓寬了, 信心增加了, 還讓人看到了他粗曠的一面, 那幾個月風塵僕僕, 殺人無數的日子, 沒有白過。 他留起鬍子的樣子也別有風味, 更顯成熟, 越老越有味道了。 這個帥哥, 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這樣的片子, 每看一次都是折磨, 一次就夠了! 「赤壁」 「投名狀」快拍完時, 金城武接到導演吳宇森的電話, 請他出演「赤壁」裏的諸葛亮。 他很驚訝, 「赤壁」喧嚷已久, 卡司也好像早定好了, 怎麼還輪得到他 ? 但這次他倒是沒有猶豫, 一口就答應了。 因為是吳宇森, 因為是諸葛亮。 吳宇森擅拍男人戲, 最喜歡男人之間的情義糾葛。 拍三國赤壁是他一生的夢想。 他籌措到華語片有史以來最高的資金, 也聚齊了一組超夢幻卡司, 準備拍出一個他心目中的赤壁之戰。 沒想從頭到尾,一波三折, 百事不順, 把個好萊塢大導, 累得夠嗆。 一開始,卡司就出了問題。 本來周潤發的周瑜,梁朝偉的諸葛亮, 很理想。 周潤發夠高大, 配高個兒名模林志玲的小喬剛剛好, 就是年紀有點大。 搭配也不小了的梁朝偉的諸葛亮, 可以啦! 後來梁朝偉因身體不適辭演, 吳宇森能讓氣質類似的金城武在「死神的精度」之前,勉強擠出檔期補上, 還真夠幸運。 到了開拍前一天, 合同談不妥, 周潤發也罷演了。 臨時找不到夠份量的演員替代, 導演可就抓狂了。 幸好梁朝偉夠義氣, 主動回來救場, 他變成小了一號的周瑜。 這下可苦了小喬林志玲, 只好能跪就跪, 站也不敢站直了演。 演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最是吃力不討好。 金城武出演諸葛亮, 爭議很大。 說他太帥, 太嫩, 太年輕, 太現代的都有。 甚至還有人說, 中國最有智慧的人怎能讓一個日本人來演? 只有一個說法, 沒人有異議。 那就是, 他是「史上最帥的諸葛亮」。 我很喜歡歷史, 但我不是「三國」迷。 中國四大名著裏, 只喜歡「紅樓夢」, 很不喜歡「三國」「水滸」那種爭權奪勢, 義氣用事, 打打殺殺的故事。 但衝著這「史上最帥」, 這電影, 我看! 電影拍得很長,浩浩蕩蕩的歷時四五個鐘頭, 分成上下兩集上映。 看了上集, 我不過癮, 等了大半年, 看到了下集, 還是不過癮。 眾星很雲集, 場面很震撼, 但史上最帥的諸葛亮, 沒讓我看過癮。 戰爭的場面, 似乎才是本片的主角。 上集的八卦陣, 下集的火燒連環船, 太顯擺的占去了太多的時間, 人物的刻畫倒變成次要的了。 除了周瑜, 曹操, 諸葛亮之外, 可憐劉關張三兄弟都成了點綴, 而曹營的一班大將, 面目更是一片模糊 。 唯二的兩個名女人, 小喬的似水柔情還好, 孫尚香的女間諜莫名其妙, 而她的當眾脫衣獻圖, 直接讓我大驚失色。 吳宇森的赤壁, 是周瑜的赤壁。 他心目中的周瑜, 既通音律, 又懂韜略, 氣度恢宏, 還很愛他的女人, 是個完美的男人, 不可能有小心眼的「瑜亮情結」。 他還因為「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講的就是周瑜, 差一點就要諸葛亮把羽毛扇讓給周瑜了。 所以「三國演義」裏 「近乎妖」的諸葛孔明, 到了這個周瑜的「赤壁」, 有點委屈。 赤壁之戰時的諸葛亮二十七歲, 剛剛出道。 金城武的諸葛亮, 溫文儒雅, 就是我心中的諸葛亮。 不是他太年輕了, 而是周瑜, 趙子龍, 還有劉關張那批人, 太老了。 史書上說諸葛亮「身長八尺, 容貌甚偉」。 所以, 年輕的諸葛亮, 搞不好就是跟金城武一樣又高又英俊, 只是他老來的「鞠躬盡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形象比較更深入人心罷了。 為了讓他顯得老成些, 導演讓金城武貼了山羊鬍子, 卻讓比諸葛亮年紀大的周瑜光著一張臉, 也許是用心良苦, 但我還是覺得很不對勁。 兩人換一下, 不就好了嗎? 武將雲集, 盔甲閃爍, 一襲白衣的諸葛亮, 永遠是萬綠叢中的那一點紅, 特別亮眼。 可惜在以打仗為主的影片裏, 文臣諸葛亮能表現的機會有限 。 在上集, 就是剛開始的「舌戰群儒」, 「瑜亮之情」。 在下集, 就是「草船借箭」 和「借東風」了。 導演沒給諸葛亮滔滔的雄辯, 只給他與張震的孫權,電眼對電眼的幾句心戰喊話。 這是導演的討巧。 這年頭, 沒多少人有耐心聽長篇大論了。 就是有, 他也怕張震和金城武的台式國語會暈倒十三億的大陸觀眾。 吳導演將「完美」給了梁朝偉, 卻讓金城武負責「娛樂」。 年輕的諸葛亮不但會為母馬接生, 會給鴿子洗澡, 會安慰忿忿不平的孫尚香, 會使端茶給他的小喬忘了別人(林志玲說的), 還會幽默的說「略懂」和「我需要冷靜」。 他豈只「史上最帥」, 史上也「最酷」! 導演捨棄了傳統的「既生瑜, 何生亮」。 他讓瑜與亮, 英雄惜英雄, 相見恨晚。 他讓他們用琴音致意, 用眉目傳情, 還幾乎鼻子碰鼻子的對注, 讓人無端生出許多暇想。 「草船借箭」之前的假意決裂, 少了八百隻箭後的執意要斬, 明知是兩人故意吵給旁人看的, 是連環計的一部份, 但是旁人看起來卻不覺得他們在吵架, 更像在調情。 導演, 太煽情一點了吧! 看完電影, 我不只不過癮, 還很失落。 我期待的是有歷史厚重感的史詩鉅作, 我看到的卻是好萊塢式的娛樂大片。 我覺得吳宇森開始應該是有想要史詩的, 只是中途不知怎的又決定娛樂了。 因為導演舉棋不定, 演員也就無所是從。 金城武很文藝, 要他搞笑, 難為他了, 也很浪費。 梁朝偉可以憂鬱, 但他太累了, 雄姿英發不起來。 曹操張豐毅很大氣, 夠奸雄。 但為什麼要他好色到為一個女人貽誤軍機呢? 因為導演太想要讓林志玲當特洛伊的海倫了。 這個片子的演員, 集中、港、台, 日四地的一時之選, 未演先轟動。 但導演卻很難將他們溶成一鍋; 吳蜀聯盟與曹營, 明顯的兩國, 各演各的。 大陸的演員, 大都是科班出身, 功底雄厚, 但都像一個師父教出來的, 很舞台劇很厚重的演法。 他們習慣字正腔圓, 字斟句酌。 張豐毅為了難以下嚥的港式台詞, 就曾找導演商榷了好幾次。 港台演員則大都沒受過正式訓練, 各憑經驗, 各憑天分, 各自鍊就「只此一家」的風格, 各有「別無分行」的輕功。 不說別的, 光是要不要為這些港式的, 台式的口白配音, 就讓吳宇森反覆了許久。 張震在宣傳時, 曾說了一個拍此戲的笑話, 我覺得特別的反諷。 他說梁朝偉, 金城武, 還有自己, 都是特別低調話少之人, 沒戲的時候各過各的, 沒什麼聯絡。 有一天他一個人跑去藍球場練球, 看到張豐毅帶著一批人進健身房鍛鍊。 他就覺得張豐毅好大牌呀, 有這麼多教練培練。 後來拍戲才發現那些「教練」, 原來都是曹操身邊的大將。 想想,人家曹營的這麼團結, 連鍛鍊都在一起, 咱們吳蜀的卻如一盤散沙, 這仗還打嗎? 華語電影, 越拍越大了; 資金越來越雄厚, 場面越來越豪華, 內容卻越來越貧乏。 面對全球的市場, 製片商只敢在商言商, 只敢拍商業片, 不敢再冒人文哪, 藝術啊, 歷史什麼的那個險了! 那麼, 曾經滄海的演員, 可願意再回頭拍小成本, 小製作的藝術電影呢? 「死神的精度」 金城武顯然是肯的。 「赤壁」之後, 他緊接著就回日本拍了非常清淡的小品電影, 「死神的精度」; 獨立製片, 一個剛過三十歲的青年導演的第一部長片。 「死神的精度」是典型的日本電影, 淡淡的對白, 淡淡的哲理, 淡淡的情緒, 加上一點小小的, 人生的領悟。 如果你喜歡朱自清的散文, 你會喜歡這個電影; 如果你不幸比較喜歡徐志摩的詩, 那你可能會覺得它太淡了。 我第一次看的是一個學生從網上下載後送我的牒, 大概有點偷雞摸狗的心虛, 就沒看出它的好, 只覺得裏面每個人都木木的, 說話怎都不帶表情? 四月從台北買回一張正版的, 心安理得的重看一遍, 這才品出其中的滋味。 中國人敬神畏鬼。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不知生, 焉知死」; 是以中國人, 現實入世, 避談生死。 奇怪的是, 同樣深受儒學影響的大和民族, 卻對「死」之一事, 有令人不解的痴迷。 他們不覺得死是一件可怕的事, 甚至還可能認為死是很美的。 這種獨特的美學口味, 使日本成為自殺率很高的國家。 作家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 在得到最高榮譽後都自殺了, 因為心願已了, ?爛已過, 活夠了。 而那個守護金閣寺的和尚, 就因為覺得後人不會有比他更愛、更了解金閣寺之美的, 乾脆一把火, 連人帶寺, 一起都赴死了。 所以日本作家會創造出一個又俊美又溫柔的死神千葉, 到世上來執行任務, 而且還要等到導演請到了同樣俊美溫柔的金城武, 才肯讓千葉出現在銀幕上, 也就不足為奇了。 死神千葉每次出任務, 都要先跟執行的對像相處七天, 再決定執行與否。 隨著不同的對像, 不同的時空, 他也要以不同的造型出現, 這下我看過癮了! 死神千葉, 不諳世事, 不懂人情, 純淨如天使, 好奇像隻貓, 聽到音樂還手舞足蹈。 他總笨笨的要問臨死之人:「請問你有沒有想到過死?」 第一次他放過了一個叫藤木一惠的年輕女孩, 幾十年之後他再出任務, 問同樣的問題, 被七十幾歲的藤木認出來了。 老太太說此生已無憾, 隨時可以就死, 但之前, 請幫忙完成最後一個心願…… 這個「人」, 居然給「死神」出任務, 而千葉竟然也很認真很貼心的去如她的願 。 千葉出任務時, 天總是下著雨, 他和他的黑狗上司從沒見過出太陽的日子。 藤木老太太笑他只知道死, 從來不了解生命對人的意義。 他問那是什麼? 她說, 就像陽光, 看似平常, 但很重要。 影片結束時, 死神千葉隨老太太穿過林子, 走到海邊。 只見 雨過天晴, 萬丈光芒, 穿雲而出。 林邊水邊, 千葉與老太太, 一言不發, 共享陽光普照的美景。 千葉在心裏喃喃自語: 「好美啊! 這就是那個『看似平常, 但很重要』吧!」 人們老是批評金城武演戲有點拙, 不夠入戲。 但拙拙的金城武演拙拙的死神千葉, 太合適了! 記住, 這是日片。 人家講究的是輕聲細語, 輕描淡寫, 若有似無, 盡在不言。 千萬不要在心浮氣躁的時候看! 「K20: 怪人二十面相」 金城武自零二年之後, 沒拍過一部日片, 卻在零八年「赤壁」大戰之後, 一反常態, 連拍兩部。 日本的觀眾, 受寵若驚。 前一部, 「死神的精度」, 太文藝了, 賣作平平。 後一部,「K20: 怪人二十面相」, 偵探科幻娛樂片, 大賣。 日片裏, 年度賣座第一。 這年頭, 就這種不用腦袋的娛樂片最受歡迎, 悲哀啊! 「K20」 是日版的「佐羅」 加 「蝙蝠俠」。 我是今年在回台的長榮班機上意外看到的, 看了一半, 飛機就著陸了。 回程的時候, 連看它兩遍。 免費的, 不看白不看。 這就夠了, 這種娛樂片, 不是我的那一杯茶。 在連看了兩部中國古裝大片, 還有老是獨自沉思的死神之後, 忽然看到飛簷走壁, 千變萬化的金城武, 既能魔術, 又會後滾翻, 翻完之後, 還能一手抓到飛箭, 我還真一時適應不過來。 不過這是他的老本行了, 金城武在日本影壇就是耍帥耍酷起家的。 一九九八年, 中日合拍片「不夜城」(Sleepless Town) 裏 紮個小辮子, 刁著一支煙, 游走在新宿幾大幫派縫隙的小混混劉健一, 就酷得讓人受不了。 到了二零零二年的「回歸者」(Returner), 一頭亂髮, 一襲風衣, 雙槍齊使; 又要拯救未來, 又要拯救地球, 還要拯救外星人的殺手金城武, 既酷且帥, 駭翻了天。 所以二零零九年的「K20」, 其實是故技重施, 帥還是帥, 酷還是酷, 只是有點走味了。 中國市場開放以後, 金城武的拍片重心移到那裏, 一連拍了多部華語大片。 顯然內地的拍片環境比較堅苦, 飲食不定, 作息也沒規律, 帥哥明顯的累著了。 「十面埋伏」時, 他就曾摔馬傷了腿, 很多戲都是坐在輪椅上拍的, 有幾個鏡頭他就清楚的不在狀態裏。 「赤壁」拍攝不順, 時間拖延了, 「死神的精度」,金城武是偷空回日本搶拍的。 來回奔波, 所以千葉看起來就有點累。 「K20」則跟本就是從「赤壁」劇組直接轉到上海的片場開拍, 連家都沒有回。 因此「K20」裏的金城武, 不但累, 而且浮腫。 比起「不夜城」和「回歸者」裏那個精瘦, 尖銳, 臉上一絲贅肉也沒有的小伙子, 不可同日而語了。 休息 以前, 金城武每拍完一片, 就要失蹤一段時期, 無消無息, 就似人間蒸發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人家說他很神秘。 這兩年, 他比較勤奮, 一片接一片的拍。 但「K20」之後, 他又失蹤了。 至今大半年, 音信全無, 不知遨遊到那兒了? 今年是他的本命年, 或許就只是「宅」在家裏避災避難也不一定。 我是贊同他的做法的。 拍戲很有趣, 拍戲也很傷神。 每拍一部, 就應該徹底休息一段時間, 進行修補, 恢復狀態。 這是一種敬業。 休息, 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我希望金城武大事休養一番後, 能以最佳的狀態出現在下一部影片裏。 我也希望他休養之餘, 也能想想他人生的下一?。 今日的金城武, 影藝事業已走到了一個高峰, 從這個高峰踏出去, 他該何去何從? 就像他自己說的, 三十歲到四十歲, 一年一部, 也只能拍十部。 所以, 每一部都要珍惜, 每一部都要拍出不可取代的, 令人難忘的,「三十歲的味道」。 三十六歲的金城武, 失去的是,二十歲的青澀, 以及不知天高地厚的張揚與不羈。 得到的是, 歲月積澱出來的沉穩, 大度 與優雅。 外在的酷與帥, 讓後生小子們去耍吧! 成熟了的金城武應該能為我們帶來更有品質, 更有深度, 更能溫暖人心的好電影。 而且電影裏的他, 酷與帥, 都發自內在。 許我一個浪漫文藝愛情片吧! 好久沒看到好的愛情片了!
|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10/05/16 (日) 20:59:32 From 59.104.* | 師奶好像被電到了!以下是師奶所書 ------------------------------------ (1) 驚艷 每年回台都會陪老父看場電影。 看什麼電影不重要, 重要的是陪父親出門走走。 二零零四年, 八十二歲 和五十四歲的父女倆一起看的是張藝謀的「十面埋伏」。 俊男美女, 爾虞我詐, 神箭飛刀, 華服美景, 好看! 第一次見到飾演金捕頭的金城武, 驚為天人。 金捕頭隨風色誘飛刀門的小妹不成反被人誘。 竹林大撲殺, 他明明已經走了又忍不住回頭, 結果和小妹一起陷在密密交織的竹劍裡動彈不得。 千鈞一髮, 命在旦夕, 她對他說,「你不該回來。」 他側過臉回答她 :「回來, 為一個人。」 勾人的話與勾魂的臉同時填滿銀幕; 那清澈的眼神,只有深情沒有怨悔; 那側面的勾勒, 是老天神來的一筆! 中計被捕, 奉命殺他的小妹最後還是把他放了。 一場不怎麼高明的激情過後, 倆人呈人字型躺在烏克蘭的大草原上, 鏡頭從高處緩緩向他倆推近, 直到剩下臉部的特寫。 這個男人啊, 俊逸瀟灑, 清麗脫俗, 美得不真不實, 像什麼? 像漫畫裏的。 隨風無法說服小妹各棄其主,只能獨自黯然離去, 臨別又惆悵的回頭看了小妹一眼。 張藝謀在鏡頭後面就曾說:「那個眼神, 要死人的!」 小妹果然按奈不住, 縱馬追去── 明知會死, 她也要隨他去過風一般的日子‧‧‧‧ 煽情唯美的鏡頭, 留在腦海, 揮之不去, 跟我一起回美國了。 對那個明星金城武, 從此上了心。 第二年知道他演了歌舞片「如果愛」, 就想一賭為快。 在電影院看不到, 只能到影視店去 試試運氣。 居然有得賣, 五塊錢一牒, 從櫃 子底下摸出來的, 鐵定的盜版。 還是買了! 美色當前, 我罔顧原則, 唉! 不可原諒! 還好影牒的品質並不差。 這個導演陳可辛比張藝謀更愛金城武了, 給了他更多的特寫, 整張俊臉充滿整個銀幕, 就為了讓銀幕下的小女生們驚聲尖叫。 故事快結束時, 有一幕男女主角雪地相擁而泣的高潮戲。 金城武飾演的香港巨星林建東, 夜夜失眠, 由愛轉恨,特意回到上海拍戲,好報復十年前愛幕虛榮棄他而去的女星孫納。 一夕銷魂之後, 他把她棄於兩人北京當年同居的陋室 , 一走了之。 到了機場他就後悔了, 沒命似的跑回去, 在冰天雪地的河邊,任她搥打, 抱著她哭。 哭得也無聲也無息, 只有一顆顆的眼淚滴在她鮮橘紅的大衣領上。 這個男人, 服了他了! 哭都能哭得這麼好看, 這麼令人心疼, 心疼到你就不忍心跟他計較, 計較說做男人怎麼可以如此記仇! 如此想不開! 然後他倆又回到上海, 去拍最後一場空中飛人的戲中戲。 孫納和馬戲班班主在五六層高的天上飛, 林建東在地上, 和全團的人一起, 仰著頭看。 他頭戴一頂獵人帽, 身穿一件吊帶褲, 四十五度角仰頭注視。 帽簷下, 只剩半張姣好的面孔。 那面孔, 有濃眉,有大眼, 有高挺但不鷹鉤的鼻, 有不厚不薄且唇線分明的嘴, 還有女人見了都要妒嫉的無瑕的肌膚。 人群裏, 他高人一等, 超凡出眾; 有點東方, 也有點西方; 有男人的英挺, 也有男孩的純淨。 像什麼? 還是像漫畫裏的。 內心裏好像有一道防線被攻破了, 從此見了人我就忍不住要談金城武, 獻寶似的到處跟人說, 你們知不知道有個帥呆了的影星金城武? 在聚會上, 我跟朋友說; 在辦公室, 我跟同事說; 在家裡, 我逼老公一遍又一遍看「如果愛」; 兩個女兒回家時, 我也不忘放「十面埋伏」給她們瞧。 我的女兒聽不懂中文, 但她們看得到我的異常。 她們咭咭吱吱亂笑一陣後跟我說:「Mom, you have a crush!」 什麼? crush? 就像她們幼稚園時迷上鄰座的小男孩, 或小學時喜歡上某個老師那樣? 用現在的網絡語言說, 就是被“電”到了。 我, 一個坐五望六, 自視甚高的知識份子, 怎麼可能? 可是, 如果不是的話, 又是什麼 呢? 我覺得比較像淘到了寶。 我有一點收藏痞, 年輕的時候, 我收集各種造型的陶磁茶壺, 後來我收集水晶的、玻璃的內畫鼻煙壺, 現在我喜歡形形色色的石頭。 我最愛逛古玩店哪, 舊貨攤啊, 和跳蚤市場, 很享受自覺撈到寶時那一剎那的心跳。 金城武就是我在華語影壇裏淘到的, 既精緻品相又佳的寶, 所以想到處去獻。 (2) 星路迷途 〈影星之路, 影迷之途〉 小孩子被電, 通常都是一時的迷惑, 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我自零四年觸電, 至今五年了, 關愛的眼神沒有隨時間的消逝而轉淡, 反而因為了解得更多而更形熱切。 沒想到,我當人老婆, 忠心耿耿, 矢志如一, 當個影迷, 也這麼長情。 金城武不缺我這個影迷, 在我之前, 他已有千千萬萬的粉絲, 我只是孤陋寡聞罷了。 他一九七三年生在台北萬華, 隨後在天母長大, 跟我一樣, 都是台灣的土產。 難怪我一見到就有好感, 台腔台調的中文也不以為意。 可惜的是,在他出生的前一年, 我就踏上了留美之路, 將他的出生成長和台灣的?濟起飛, 一起都錯過了。 他出道得早, 十五歲就拍了第一支廣告, 十七、八歲時又唱又演, 然後到香港發展, 再後來進軍日本, 目前連好萊塢都向他招手。 他有過青澀懵懂的初出道時, 有過耍酷耍寶的偶像養成期, 待到「十面埋伏」讓我見到時, 已過了三十歲生日, 拍過三十部電影, 內斂沉穩,風華正盛, 正對著全世界, 綻放他時尚優雅的,「三十歲的味道」。 那真是我的幸運。 有個朋友告訴我, 金城武剛出道時是台灣的四小天王之一, 有過一串蹦蹦跳跳的日子。 她還寄了一牒F4 的「流星花園」給我, 說是讓我見識一下新一代的四小天王。 看不到一半, 我就看不下去了。 不敢想像, 如果我最初見到的是蹦蹦跳跳的金城武, 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 真的都是緣分。 一個女人嫁的, 往往不是她最愛的那一個, 而是在最適當的時機出現的那一位。 一個影迷和他心儀影星的交會, 也是一樣。 我不是個多情的人, 我喜歡看電影, 但對銀幕上耀眼的星星, 並不迷戀 。 上一次對一個明星如此心心唸唸, 已是四十多將近半世紀之前的事了。 一九六三年夏, 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 出乎意料的賣座, 盛況空前, 欲罷不能, 映期延了又延, 久久下不了片, 香港人都以為台灣的人瘋了。 我聽說,沒多久前, 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大賣, 因此朋友們見面流行問一句:「你『海角』了嗎?」 我們當年流行問的是:「你『梁祝』看了幾遍?」 我前後看了七遍。 那一年我十三歲, 剛考完初中聯考, 被惡性補習榨到枯乾的心靈, 忽然觸碰到歌也美, 景也美, 人更美的「梁祝」, 如大旱之獲雲霓, 一下就被攻陷了。 我迷上了銀幕上那個溫文儒雅, 風流倜儻又痴情至死的梁山伯, 還有戲裏支支悅耳動聽的黃梅戲曲。 因此, 愛屋及烏, 也愛死了女扮男裝, 演唱梁山伯的演員凌波。 我追看她的新聞, 收集她的照片, 邵氏電影雜誌「南國電影」, 每期都在報攤上等著買。 我小姑娘一名, 這些小影迷的行為舉止, 很正常, 小菜一碟。 至於有些婆婆、 媽媽、 嬸嬸、 阿姨們搶著認凌波當乾女兒, 送她金銀首飾等, 我也能理解。 我不解的是, 怎麼一些大老闆, 大律師, 老教授、 老將軍們也跟著一起起鬨? 一起聞雞起舞? 有一位道貌岸然, 在大學裏教政治的薩教授, 不但為文把「梁祝」說得天上少有, 地下無雙, 把凌波說成中外影壇第一天才, 凌波訪台時, 他還親自率團到機場迎接, 親手把一頂金冠加在她頭上。 那一天的台北, 萬人空巷,萬頭鑽動, 道為之癱,路為之毀, 地地道道一個「狂人城」。 現在我能理解, 在那每年高喊「反攻大陸, 解救同胞」, 這個不能說, 那個不好講, 滿是禁忌, 動則得咎的年代, 台灣就像個接近臨爆點的大悶鍋, 而溫柔唯美, 很中國, 也很有家鄉味的電影「梁祝」, 是一道撫慰人心的暖流。 苦悶的心情, 憋了一肚子的氣, 忽然找到了喧洩口, 當然一洩而不能止了。 接下來, 黃梅調電影充斥華語市場。 可惜一部比一部差, 沒有一部能超越「梁祝」。 而過了初二, 我又得全方位備戰, 對付即將來臨的高中聯考, 看電影變成很奢侈的事。 所以,我的追星, 只能花非花霧非霧,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到了上高中和大學時, 趕上了好萊塢的黃金年代, 好片如雲, 目不暇給, 那有功夫再關心國產電影? 那時候, 看洋片是新潮, 是時髦; 看國片, 是「落伍」, 是「沒有品味」, 大學生,不能也不屑啊! 一九七二年來到美國, 全天候與英語奮戰, 日日捧著時代週刊大聲的唸, 夜夜盯著電視拼命的聽, 恨不得做夢也說英文。 看國片, 已不是「屑」與「不屑」的問題, 而是根本沒得看了。 求學, 就業, 為人妻, 為人母, 我過了好長一段轉陀螺似的日子, 常在心裡喊著:「天哪! 給我四隻手、八隻腳, 還有一天四十八小時吧!」 看電影, 就是陪女兒在家裡看「阿拉丁」, 看「美女與野獸」, 早忘了在身歷聲的電影院裡, 享受兩個小時勾魂攝魄, 盪氣迴腸,史詩般的愛情故事, 是什麼樣的滋味了! 再次見識到華語電影的魅力, 時序已到了二十一世紀。 我年過半百巢已空, 女兒離家上學, 老公依然忙碌, 老的小的都不要我操心牽掛。 我卸下了重擔, 兩肩無比的輕鬆, 心裏卻空落落得慌。 我又有時間看電影了,卻找不到可看的片子。 戲院裡儘是動作、 暴力、 恐怖、 科幻 與搞笑, 浪漫文藝愛情片, 那兒去了? 零一年,兩個女兒回家渡假,一定要帶老爹老媽去看一個中國片。 沒搞錯吧! 這兩個老是跟我強調她們「首先是美國人, 其次才是中國人」的小老美, 居然肯看中國片, 誰這麼有面子? 「誰演的?」我很狐疑的問。 她們給我的那個英文名字整整讓我猜了五分鐘, 才猜出是周潤發。 美國人講起中國影星就只有一個成龍, 她們居然還知道周潤發, 平時小看她們了! 看的電影就是當年在美國叫好又叫座的「臥虎藏龍」, 台灣來的導演李安的第一部武俠片。 武俠片從前給我的印象就是粗製濫造, 但李安卻把「臥虎藏龍」拍得精雕細鑿, 詩情畫意。 打打殺殺的情節中, 還能處處透出儒雅,在在 顯得大氣, 這就是功力。 我很詫異, 華語電影, 何時有了這麼大的躍進? 李安把武俠片帶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令人刮目相看, 也令我覺得與有榮焉。 他使我想起了故鄉, 他也把我又帶回到說中文的電影世界。 第二年, 大陸導演張藝謀跟進, 也拍了一部叫好叫座的武俠電影「英雄」。 羅生門式的敘述, 是對已逝日本導演黑澤明的致敬。 用意念來打鬥, 也別出心裁。 武俠小說可以極盡想像, 寫得天花亂墜的, 他好有本事, 用畫面把它們一一都拍出來了, 還拍得特別的空靈, 空靈到我都覺得太刻意了。 他敢為秦始皇做解, 敢用新的視角看待刺秦的死士, 有膽識! 只是, 為了天下蒼生, 愛情必須犧牲, 英雄必須死, 太沉重了! 沉重歸沉重, 好看還是好看。 我服了! 我自此相信, 不用再為華語電影自卑,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拍出跟西洋電影一樣, 甚或更好的作品。 所以, 零四年我回台, 就跟不看國片的父親說:「我們去看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吧!」 就這樣, 金城武跟我的, 兩個各自運轉沒有交集的生命之軌, 有了意外的擦撞。 在我內心最放鬆, 最沒防備, 有點空虛, 有點失落的時候, 他跌了進來 ,落在缺了一個小口的地方, 適時將它填滿。 從此, 又有人讓我操心牽掛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