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入 08/02/23 (六) 20:17:39 From 59.104.* | 一直喜愛畫圖,因為過程中常可體會到人世間處處充滿著美。 登山社四十週年活動前,第一次的七星山走春時,得知曾任海報組長的蔡其南學長教國畫多年,其後斷斷續續學習,藉此有個激勵自己繪畫的動力,也當作豐富生活的項目之一。(可見並不是很投入,抱歉啊,蔡老師 :-p) 參考、摘錄一些資料與網路讀書會員分享。 阿雪 2008.2.20 ========================== 漫談國畫 國畫一詞的由來,可以說是中國畫的簡稱,也可以接近於國語(北京話)或國劇(京戲)的概念。也有這麼一說,台灣畫國畫而大陸也畫國畫,但大陸也稱國畫為國畫,那國畫究竟是指台灣國畫還是大陸的國畫呢?因此就用國畫的特色─「水墨」來表示。 國畫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繪畫形式,大概是因為太熟悉了,常使得從事國畫的畫家陳陳相因,自囿於固定的形式中,中國美術史上,凡是突破藩籬,違背正統派的畫家,就可能落得背叛的惡名。 不過經過近代畫家的努力,這種風氣已經日漸轉變,現代國畫家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該不該擺脫前人的窠臼,而是如何運用水墨畫的形式,完成藝術表現的要求,同時又要不失其民族風格。例如一生的藝術創作量相當豐富的席德進,就做了許多現代國畫的試探,我們可以從他畫的「北宜海濱公路」為例,他沿用水彩畫的著色法,在宣紙上刷走,畫面上留下「飛白」的效果,經營出不同的畫面效果,益使畫面產生餘味(參看北宜海濱公路)。 如今,國內外從事現代水墨畫創作者日漸增加,成績斐然可觀,尤其是接受西方繪畫訓練和觀念的年輕畫家,在理詮和創作上推波助瀾,使得國畫充滿生機,具有無限的發展潛能。 水墨畫就是國畫嗎? 「琴棋書畫四藝」之一的國畫歷史悠久,宋朝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題材多為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朝後,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明朝之後,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 嶺南畫派即主張吸取古今中外技法,尤其是西方繪畫藝術之長以改造傳統國畫,使之朝著現代化、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成為提高審美教育效能的美術流派,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力。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1879-1951)、高奇峰、陳樹人,他們衝破前人傳統思想的束縛,反對國畫停滯于倣古的階段,更反對「師以臨摹教其徒,父以臨摹教其子」陳陳相因的惡劣習氣,提倡師法自然,重視寫生,他們表現形式是折衷中西,融匯古今,最終目的則是通過藝術美的陶冶以「改造國魂」。(參看高劍父老虎) 蔡其南老師曾向當代嶺南畫派畫家歐豪年(1935-)習畫,歐豪年不但將嶺南畫派發揚光大,更在書畫當中,加入自己的風格,作畫態度十分嚴謹,要求非常完美,絲毫不得馬虎,筆墨、章法、點染、設色題字、落款、用印等等都極講究,因此他的作品呈現高貴典雅、空靈與雋永、生機蓬勃,栩栩如生的感覺,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參看歐豪年陽明山澗) 歸納而言,國畫是專指我國故有的繪畫而言,就形式上,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等,及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然而,現在畫壇所指的國畫,是否就是水墨畫?在某些學者認為水墨畫詞過於籠統,且對其他畫類不公,例如膠彩畫也是流傳許久的中國繪畫之一,當然也可以稱為國畫,所以後來就以材料選用的觀念,將只用水與墨畫成的作品,歸類為水墨畫。因而,大多數的中國人或許還是會認為國畫就是水墨畫,然而水墨畫是否就是國畫,可能還需要一些補充說明吧! 水墨畫一詞取代了國畫 談起國畫,經常讓人有「美人遲暮」的尷尬,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畫」這個名詞漸漸罕有人用,而「水墨畫」則代之興起。這個名詞的更易,呼應著一種以傳統工具開拓新題材、新內涵,乃至新精神的企圖。不過,在情緒上,「國畫的困境」還是遺傳了下來,而成為「水墨創新的困境」。 很多人不看「國畫」的原因是:「看來看去都是那個樣子。」有位美國學者更斷言:「從1800年以後,繪畫在中國寧可說變成重複,創造力已被耗盡。」持有類似意見的人也相當多,尤其清末民初康有為革新時,持「國畫早已僵死」之見的人更是與日俱增。 一般分析國畫的困境時,大都認為清朝畫壇成就最高之「四王」力主「仿古」是很大的主因,四王繼承了晚明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正統派畫風,和"四僧"為代表的反正統派對峙,統治了清代山水畫壇長達300年之久,從此國畫從此只重師承,而斷喪了創新的企機。再以康熙年代開始將國畫類型化做成「芥子園」畫譜(山水、蘭竹梅菊、花卉翎毛等輯),並廣為流傳,使國畫更普遍地流為抄襲與摹仿,完全沒有創新的企圖也不重視創意。不過,也有這麼說的:《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 由於國畫以山水為主流,畫的盡是古代生活中的景物,沿襲迄今,其主題早已與現代人的生活脫節,註定無法在創作時注入深刻的情感,也無法引起觀賞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有的畫家費心地思索「國畫」的創新,或如何吸收國畫的精髓,因此,對筆法與皴法往往有難以割捨的心情。但是,也很相當多畫家,往往也就不惜徹底割斷「水墨」與傳統「國畫」的臍帶,寧可忘懷既有的一切,從頭尋找「水墨畫」的嶄新起點。因此,傳承與創新間的困思與爭議於焉而始,困擾著許多「國畫」與「水墨」的創作者。 水墨畫、東洋畫、膠彩畫至彩墨畫 回顧台灣美術史的發展,可以說是從「東洋畫」、「膠彩畫」、「水墨畫」乃至「彩墨畫」的歷程。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官辦「台展」,並以「西洋畫」及「東洋畫」兩類區分作品的類別,這種以「東方」與「西方」的分野概念,使得「東洋畫」一科中,除了包括頗具日本風味的膠彩作品之外,在台灣從事傳統水墨創作的畫家,自然也被歸類於其中。 國民政府來台,一批來自大陸的水墨畫家也隨之而來,並進而引起一場對於「正統國畫」的爭論,這場爭論可說是延伸自「東洋畫」而來的。也就是當台灣的畫家與大陸來台的畫家,透過藝術作品來思考自我定位的問題時,原本作為概栝日本畫與中國畫的「東洋畫」有重新審視的必要。因此,究竟該如何區分「日本畫」與「中國畫」的不同,即成為重要的課題。 被尊稱為台灣膠彩畫之父的林之助(日前不久過逝),於民國六十六年首先倡議,以繪畫的材料媒介—膠彩來思索,並提出「膠彩畫」一詞為當時東洋畫正名,讓膠彩畫在台灣重拾生機。自此,這類重視色彩表現的繪畫,終於得以擺脫「東洋畫」與「日本畫」等意識型態的負荷,因而,在「正統國畫」之爭論中,一方面促進了「現代水墨畫的生成」,另一方面則催促著「膠彩畫的正名」。林之助全心奉身學校美術教育及推動地方美術,對於膠彩畫的努力播種與推展,成果有目共睹。 膠彩畫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工筆重彩技法,傳到日本演變成為「大和繪」,明治維新之後所產生的日本畫,可說是在這個基礎中發展起來的畫種。其主要原料是膠彩,以礦物性顏料、水干、植物性顏料及金屬性顏料﹝金、銀、鋁等﹞,再調以動物性膠﹝鹿膠、魚膠、牛膠﹞作畫,使色彩鮮麗不易脫落。(參看林之助膠彩畫「牡丹」) 有關「現代水墨畫」的定義問題,台灣畫壇的思索並非孤例。反觀大陸畫壇的情形,早在1920年代開始,即進入現代中國水墨畫的變革時期。有位藝術創作學者將中國水墨畫新形態發展,區分為三種類型:一為引西潤中的水墨寫實型、二為融和中西的彩墨抒情型、三為借古開今的水墨寫意型。 另有學者針對工具、紙及用色等方面,提出凡是能增強畫家表現其畫作效果的任何工具(布條、樹皮等)及形式(版畫或半印半畫)皆可使用,此乃「現代水墨畫」的一個重要特徵。從以上的論述可知,對於「現代水墨畫」的思索,不僅只是侷限在創作媒材的選擇方面,更重要的是,影響水墨畫發展的歷史情境,及以此延伸出來畫家對於此情境的回應方式及態度。 再回到台灣畫壇,「彩墨畫」的出現,就繪畫形式而言,一方面是以「彩」與「墨」來回應台灣美術自「東洋畫」、「水墨畫」、「膠彩畫」而來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回應了現代藝術中不受限於媒材的實驗精神。因此,「彩墨畫」一詞的出現,除了有其歷史淵源的連繫之外,尚有對外在文化衝擊的反映。 蔡其南老師95年的畫展就稱「快意雅集-蔡其南師生彩墨畫展」。(參看邀請卡) 阿雪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08/04/05 (六) 16:34:17 From 211.74.* | 嘻,其實早就知道,山胞伙伴裡,懂畫愛畫的人很多,喜愛寫書法、一直在畫圖的人也不少,本要藉著漫談讓自己做功課的摸蛤仔兼洗褲,看來不必慢談了,一下子給阿貴拉到畫展裡,又給阿霞推到超寫實裡,哇,腦袋翻好幾轉! 看阿貴三言兩語深刻形容文瑕所喜愛的漓江春雨,以及「線條的雄辯講的不單是技巧,是那股力透紙背的勁,綿延翻轉」來述說狂草,就可知他藝術欣賞的功力! 這讓我想到雲門的「行草」舞作的創作大概也就這樣來的,看來可以期待阿貴要創作點什麼哩?! 不過阿貴竟然被有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藝術家美譽的白石老人的畫展給打敗了,... 咦,阿貴難得給打敗的喔?真希奇! 我所欣賞畫作的畫家,我總是會很好奇於他的背景、習畫經歷及成為名家的發展。 齊白石生於清同治二年湖南湘潭貧窮的農家,年少時初以從事牧牛為生,後為木匠,18歲時為一人家雕花,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刻的《芥子園畫譜》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畫了半年。27 歲開始繪畫生涯,拜師學畫、習詩文、刻圖章。60 歲後定居北京,以篆刻賣畫為生,遇到當時著名的畫家陳師曾,力勸他改變畫風,因此「衰年變法」躋身於藝術大家之列。(嗯,蔡老師大有可為喔!!) 齊白石不以童年生活的貧窮、勞苦為恥,羞怯地掩藏起來,他反而憑藉著這珍惜的童年經驗,自信而驕傲地發展了他獨特的美學,他在畫面上畫蝦蟹、青蛙、蝌蚪、掃帚、犁田的牛、小雞、稻穗、菜蔬、果子、牛糞....,把傳統士大夫或文人畫中鄙夷或漠視的題材提昇出一種尊嚴,並且用樸實沉厚的技法認真地創造出藝術上的形像。 再摘錄很有趣的一段: 他畫過一張畫,水墨的一顆大白菜和鮮紅的兩隻辣椒,都是民間最普遍的食物,然而齊白石給它們一種驚人的尊嚴,並且題款上說:「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齊白石是很自覺地把一些平民性的東西提昇出來,以平民性的美學,並列於傳統士大夫文人建立起來的美學,牡丹、荔枝的嬌貴似乎一下子在飽滿健康、充滿生命力的白菜之前大為遜色了。 真的像阿貴所說的,齊白石賣畫賣的實在太多了,沒錯,他作畫萬餘幅,刻印三千多枚,享年93歲。 我一開始也沒怎麼留意看齊白石的畫,很樸拙是看畫的第一個感覺,但再仔細的看就有感動,喜歡他的作品的人,甚至會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 阿霞所貼達利的畫,果真是無法理解、充滿潛意識的超現實,我只能用最原始的感覺去體會,那個以不全然的四肢及頭部呈現封閉的圖形,勉強的支撐下有著無法施力的困窘,但畫面的張力似乎循著視線無遠弗界的一直往天空延伸,相當矛盾呢! 我可以試著欣賞達利的畫,但比較起來,「如今」的我,樂意多看幾回山水花鳥。 阿雪 ------------------- 如果以畫的內容而論,齊白石確確實實擴大了文人筆墨的範疇。不過我的問題在於在展場裡,一下子看到了30把掃帚,50隻蝦。不但造型、佈局類似,又是寫意的粗略畫法,所以蠻有點抓狂,一口氣回不過來只好逃之夭夭。 侮辱前賢,原諒我吧;往好處想,是策展人不懂得取捨,貪多搞砸了。@_@ 我看過一篇雕刻展評審的文章,參賽作品徵選的要求是參加者每人送5件作品(而非一般的一件精選作品);目的是要看看作者能不能有穩定的技巧、統一的風格、持續的進展,也就是說這個賽事是在選有實力的作者,而非是單件作品。 我在想這樣的評選標準(大面向、長時間)很可以借用來觀察藝術家們,比如說,張大千晚年雖然以潑彩著稱,濃烈渲染的藍綠色山嵐水氣常常佔據極大面積的畫幅,少許露出來的風景人物也都簡約寫意草草數筆,可是大概沒有人會貶抑張大千的畫作偷懶草率:原因應該是如果從早期的作品一路看下來,張大千在工筆、臨摹上細緻紮實的繪畫功力展露無疑;據說張大千的仿古作品常常讓專業鑑定家好生困擾,筆法像就算了,連氣韻也都學去。所以,即便到了晚年眼力衰退,改為潑彩寫意畫風,評論者也只推崇他的隨心所欲自在瀟灑。如果說藝術的前提是對工藝技巧的確實掌握,張大千是絕對過了頭關了。 所以哩,假使凶狠一些,拿同樣的標準來看齊老先生,我到蠻想看看他早期的畫作,看看能不能改變我的印象。 -雖然沒有半撇,但被阿雪的蜜糖嘴說地尾椎翹翹@_@ 貴 ---------------------------- 就要出差的阿貴,還如此努力的回應,真個好樣兒! 在畫展裡看到幾十幅很像的畫,實在很虐待人,但想想買這些齊白石的畫所費不眥,那畫展說不定還加倍保險,就原諒主辦單位吧!而且從齊白石的生平簡介來看,幽默天真、直率單純的作品大多是六十歲後畫風才做的改變,想必齊老早期畫作較為工整的匠畫(阿霞的用語),不流行之外,恐怕也很難找到,免了吧。 許多東西方知名的畫家張大千及畢卡索等,長期作畫後(也因為活得夠長)大都會有不一樣的嘗試與轉變,也應該是因為年紀老了,體力眼力不如前,好像很自然不免有返老還童的傾向,將技法、神韻與個人的德行及對歲月的闡釋都融進畫裡,返璞歸真的特色成了獨門風格,這讓我想到了工程師退休後成了畫家老頑童──劉其偉真情可愛讓人感動的畫。 阿貴說:如果以透視法去看中國畫,大概很多人會先去撞牆。阿貴肯定也懂很多西方豐富美麗的畫作,對國畫有更多的期待吧!固然有些國畫看起來十分呆板,但由於西方美學構圖、透視及光影等影響,近代不少畫家努力的改革國畫,或溫和或激進變化及創作的畫家都不少,可以不必那麼悲情的想去撞牆。 例如,油畫、素描及書法均十分出色的徐悲鴻,他所畫的李印泉造像(如附圖),以中國傳統白描線條畫衣袍,並接合西洋式畫法的頭、手指,雖然有略嫌不調和的感覺,但也引出了中國人物畫是否適合表現明暗、立體的問題。在北京參觀徐悲鴻美術館,看到有幾幅巨作,徐悲鴻分別以國畫及油畫各畫一幅,可以看出精通西畫技巧的他,試著要融合東西方美學於一爐所作的努力。愚公移山就是其一 [相關連結] http:\\big5.huaxia.com 改革水墨及彩墨的畫家將會愈來愈多,一同來欣賞受抽象畫影響的作品: 劉國松 (師大美術系第一名畢業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 -「靜耶?動耶?」(附圖) 陳其寬 (與貝聿銘一同規劃東海大學校園及路義思教堂) - 「遙盼」 (附圖) 隨著時代的開放,創作可以更無拘無束,一位走遍南北江山的軍職退下後,由詩詞的感悟自學而成的畫家 - 余承堯的山水(如圖),斑斕的彩墨很讓人驚艷呢! 很開心欣賞豐富的近代水墨作品 阿雪 ----------------------------------------
|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08/04/05 (六) 16:33:53 From 211.74.* | 我幾乎完全不懂繪畫,但就是喜歡人多熱鬧,看到大家扯來扯去,我就忍不住想湊一咖,上來吠一吠。 感謝阿雪的文章幫我啟蒙了一下,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國畫是醬子的。以前總認為國畫畫了上千年,內容千篇一律,現在才知道原來至少還有嶺南畫派在想辦法改造傳統國畫。我認為這提供了國畫非常重要的養分,今天我們看西畫的發展,從西元1200多年開始,無數的大師在媒彩、媒才、理論、技巧、乃至於畫的內涵做了無數突破。每一階段都打破了窠臼,解放了思想,造成文化可觀的進步。但是國畫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故步自封,永遠擺脫不了「前輩」、「權威」的束縛,看得我們外行人很累,很不耐煩。 舉例來說,國畫似乎永遠只能在畫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的工具永遠只限於毛筆,當然,我看我們家姑奶奶自從和蔡老師學了以後,還偶而用絲瓜、用噴霧器等等。但是畫來畫去,好像還是只有山水、古裝、花鳥、老虎、魚蝦,這些與現代脫節的東西,好像畫國畫的人永遠活在過去。 看看人家西畫,有蛋彩、濕壁畫、油畫、水彩、多媒彩、粉彩、以及一切可以畫的東西。可以畫在牆上、木板上、紙上、布上、以及一切可以畫上去的地方。用的筆更是百無禁忌,所有能沾上原料的東西都算筆,甚至脫了褲子圖上顏料在上面滾都行。畫的內容,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統統可以。 從前的畫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對上述材料均可接受,也都卓然有成,如果他們拿到毛筆宣紙,相信也會欣然使用。可是我們的國畫家,好像永遠就墨守成規了,永遠只用毛筆、宣紙,為何不能廣開胸襟,東西信手拿來就用呢?怕人罵?怕人罵的永遠只能當匠,帶領大家走出去的,才是一代宗師。畫了,又卓然有成,又講得出道裡,就能讓大家閉嘴。 以前我總以為國畫的山水只是「想像畫」,世間哪有醬的地方,結果去了黃山之後,我才瞠目結舌的發現,原來那些山水都是「寫真集」,黃山真的就如國畫那樣。問題是,怎麼畫來畫去全都是醬子呢?難道所有的畫家只會畫黃山,也全都去過黃山?如果沒去過,那就不全都是「畫抄公」而已?西畫是非常講究「寫實」的,從喬托到畢卡索,從文藝復興到印象到野獸,但是你必須提出理論讓人信服,說:「我眼中,或心中看到的就是醬!」那就成。 我們的國畫,到今天人物還在穿古裝,出門還在坐牛車、搖舢舨,還在畫雞畫牛,問題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雞、牛,都是拔好毛、剁成小包的,哪看過那些還會跑的? 我認為國畫家們要勇敢一點,不管什麼媒介都應該使用,不管用什麼東西,例如用油彩畫在玻璃上,畫飛機、畫外太空等等,只要畫出意境,讓人覺得這果然就是國畫!就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路。西畫幾百個宗師就是醬子偉大的,你可能會說:那很難嘿。廢話!當然不簡單,要不然我自己來就好了,還輪得到你? 姑爺 -------------------- 感謝對西畫很有研究的姑爺加入討論。 姑爺說到學習國畫的一種歷程,形容的很傳神。 第一次學國畫時是從花鳥開始的,臨摹時還不會覺得老師的畫作是想像畫,但看另一組同學臨摹老師的畫稿,那些山水很不真實,也相當懷疑是「想像畫」。直到開始畫石頭、畫山、畫樹,再畫山邊的樹、畫有山有水的樹,直到腦子裡以國畫的技法去想構圖、佈局、以及表現的意境,才驚訝於美麗的風景處處可以入畫,例如欣賞畫作時更懂得多方去體會畫家傳形或傳神的企圖,若加上畫家可以述說繪畫當時的動機或背景,更能感受到家補捉美感的功力與意境。 所以請姑爺欣賞姑奶奶的畫時,得要耐心的聽她在畫什麼,如果可以看她畫圖就更貼心了,不過如果姑奶奶嫌煩或影響作畫心情時,那就去蔡老師的國畫班看她揮毫吧。 看來姑爺家姑奶奶目前還很節儉,大概沒跟你說要買更多種顏料、筆、紙、各式畫板等媒材或工具,也不知府上有沒有像蔡老師家有玻璃、透光天花板等可以入畫,要不然,提供幾扇窗子,或貢獻幾件衣服等等,給姑奶奶畫也成,還有看來姑奶奶也還沒請您當她的模特兒,萬一那天脫了衫子的要求真被提了出來,您可要全力支持啊! 愛作畫人的心聲 阿雪 --------------------- 前兩年,國父紀念館展出過一次齊白石的畫作,大約是向很多收藏家借展的吧,展出數量極其龐大。我本來對齊白石疏放寫意的畫風也很有興趣,可是那次卻是從展館逃了出去。原因是類似的畫作太多太多;加上又是寫意狂放的筆法,看到一半居然產生粗製濫造的噁心感,那一刻我開始瞭解為什麼談藝術品時總免不了要提到稀有性,齊白石賣畫賣過頭了唄。 文瑕提到看畫作得看真跡,非常同意,特別是這些帶有豐富色彩的作品(漓江春雨雖然是黑白水墨為主,但墨分五色,濃淡暈染,自有多種層次),平常的印刷技法是無法細緻地傳達。但這也讓我想到另一種非真跡的觀賞經驗:有一次出國時看到故宮把懷素的自敘帖(狂草的經典)放大了掛在中正機場二航站。放大的作品尺幅巨大,氣勢磅礡,我們得抬頭仰望,整個壓住觀賞者。目光跟著筆法線條順勢而下,似乎可以聽見作者醉態下的呼吸聲,屏氣凝神筆走龍蛇,跌宕起伏一氣呵成 --- 那時候也突然明白寫字的文人為什麼會跑去練氣功,寫書法是不是得帶著一口氣?!我猜所謂中國書畫「線條的雄辯」講的不單是技巧,是那股力透紙背的勁,綿延翻轉。 -貴 ----------------------- 我並不覺得是稀有性的問題 要看那張畫的品質是否達到高的意境(有否作畫成功) 當然 數量很多,品質可能會下降 但是 無法一概而論 不過,壞的機率應該蠻高的 還是用眼睛細看吧 阿霞 ---------------------------- 姑爺講的真好,國畫(or水墨)真的好像變化不多。 不曉得有沒有班門弄斧,我想給大家補充點資料,前幾年我看了李霖燦的「中國美術史稿」,裡邊把中國書畫依歷史演進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介紹,書寫得好極了,highly recommeneded。看完之後,你不但可以知道中國書畫的演變,對中國書畫史上一些巨作也會了然在心。(如果問你你知道哪些中國名畫或名畫家,而你答不出三個,那本書可以大大的幫助你 --- 請不要回答「蒙娜麗莎」喔@_@。)李霖燦曾在文學院任教,一些文學院的書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上過他的課;光看書,會感染到他的熱忱和誠懇,在誠品好像是長銷書。 另外還一點感想,我覺得中西的美感標準是很不同的。比如說看書時,古人老是要說神韻為上, 畫的都是作者心目中的山水人物,寫實逼真似乎不是中國畫家的追求。中國畫也不講求單一視點,如果以透視法去看中國畫,大概很多人會先去撞牆;捲軸更是長篇畫作,邊看邊展開,另一邊又捲收起來。再者,或許我們的工具是毛筆,所以線條的運用似乎佔到一個主導的角色。想說的是,一、朦朦朧朧地感覺到中西的美感是很不同,二、很多的中國老東西都帶著同一種美感特質,一種模糊的特質。 -如果我講錯了,請高人更正 貴 ------------------------- 以下只是各人想法啦: 請問: 你們對中國畫的定義是什麼? 我個人覺得是:材料的特色 如果國畫加上多媒體.......,你們會稱這個為國畫麼? 這和西畫又有什麼差別呢。這要如何區分西畫和國畫呢? 就題材論: 國畫中,我想除了超寫實的題材,其他方面應該都有人在嘗試或說接近嘗試 吧(阿雪,加油,往超寫實走,一定出名) 我同意,畫國畫的人還需要加油,來運用各種可能的繪畫形式, 如立體派方式(很難咧,水與墨要在黑與白中,畫出百種色調) 當然,超寫實也是有空間的問題的, 只是他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一點 用哪種方式來表現一張畫,是畫家所選擇 對自己最好或最容易呈現的方式 並不是用最現代化的方法來作畫,就是很好的 畫。 記得看過國畫是用抽象表達的,我想只是 往這方面的人比較少而已。(又有多少百分比的人在畫國畫呢) (很久沒注意國畫,不知有錯否) 就空間論: 我看國畫和看西畫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都是看空間和結構問題(工筆畫不在內,工筆畫 對我來說只是畫匠,對不起得罪人了) 雖然都是山水,也是得把前後上下,物與物人與人的空間處理好, 雲彩與前面山頭和後面山頭的關係是如何關係的呢 對我來說都很重要 雖然是往左捲個不停,左右銜接的空間也是要能相接連的, 這麼長,是更難處理的 只是, 用眼睛的人不多, 畫的人也迷糊了吧 就像現代繪畫也是一樣,搞怪就是前衛,就是有創意,就是好的 現代繪畫到底要的是什麼呢 這是需要時間來論定的 現在很被看好的現代繪畫,不一定就可以維持百年咧 就像流行歌手,一季一季的被淘汰,也有可能 我認為,現代人是有點迷失了呢 附上一張我最喜歡的超寫實作家 達利的『有著煮豆的柔軟建築』 這張畫張力強,就是因為空間處理的無話可說呢 我想 繪畫走到現今 要突破是需要一段長時間的(雖然目前是觀念藝術搶頭) 現在,如果有人能把一張畫,好好地表現出其中的 基本藝術條件(感情、結構、空間、色調和表現形式揭達最高境界與相互 和諧) 我想就已經值得 拍手叫好了 阿霞 -------------------------------------
|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08/02/23 (六) 20:20:42 From 59.104.* | 心得如下; ------第一段------ 台灣國畫和中國國畫在表現上有什麼不一樣嗎? 為何會有這種疑問? 國畫不就是以墨、水和毛筆為主而延伸出來的的畫嗎? 雖然在演變中,會加入其他材質,然而,只要 牽連到墨、水、筆的,就稱為國畫吧。 席德進的畫雖有西方概念,但是所運用的材質都屬於國畫的 應該就是國畫吧? ------第二段------- 水墨畫就是國畫的說法,我覺得太過狹窄。 ------第三段----- 我還是搞不清楚,為何國畫和水墨畫之間會有瓜葛? ------最後一段------ 你的意思是,「膠彩畫」取代成為國畫的新名稱? 那不是更狹窄了,那沒有『膠』的國畫怎麼稱呼。 覺得中國人(或台灣人)對國畫好像沒有自信, 名字變來變去,實質又有更改多少呢 這是個人非常主觀的看法 就當作飯後娛樂就好咩 阿霞 ======================= 回答阿霞讀者的問題: Q:台灣國畫和中國國畫在表現上有什麼不一樣嗎?為何會有這種疑問? A: .此二者有什麼不一樣?在這爭辯最激烈之時,曾有學者認為大陸來台畫家重視韻味、台籍畫家以寫生為核心。然而,前面提到的嶺南畫派就十分重視寫生,因此請忽略這個問題。 .因著政權轉換,美術界也和台灣社會各界一樣都有文化調適的課題。我只是藉由這些過程,凸顯台灣現代許多畫家,受國畫影響者相當多。例如,曾在台大美術社指導的水彩畫家陳陽春,也常在畫作中運用國畫潑墨等技巧。(蔡其南老師也向其學畫多年) Q:國畫不就是以墨、水和毛筆為主而延伸出來的的畫嗎?雖然在演變中,會加入其他材質,然而,只要牽連到墨、水、筆的,就稱為國畫吧。 A: .席德進晚年曾言: 國畫工具—紙、筆、墨、硯發展了兩千年,稱為文房四寶,形成了獨特的優越性,才使中國的書法與繪畫達到了精緻文化的極致。今天若非以中國紙筆墨硯所完成的畫,恐怕無法稱之為『國畫』。 .我想,如果以墨、水及毛筆作畫,並繪在「宣、棉紙或絹、帛」上者稱為國畫,或許更沒有疑義吧! Q:水墨畫就是國畫的說法,我覺得太過狹窄。我還是搞不清楚,為何國畫和水墨畫之間會有瓜葛? A: .沒錯,水墨畫就是國畫的說法太過狹窄,大家要與會頭霞學習-讀得好仔細。 .我被阿霞的「有瓜葛」困了好久。嗯,就引用[相關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 來給大家參考,有沒葛葛藤就自行決定了,呼! 「水墨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 「黑白調子的水墨畫早期都是以山水畫的形式來表現的,雖然僅有黑與白,但因為紙色的關係,其實是略為偏黃的。彩色的水墨畫在近代有潑墨山水的應用,也有水墨動畫的應用。」 「與水墨畫有關的還有水墨版畫。與一般版畫不同的是,水墨版畫雖然也是木刻版畫,但使用宣紙做為紙材,在不同的地方重複水墨印刷,層層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張作品都明顯不同,也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Q:你的意思是,「膠彩畫」取代成為國畫的新名稱?那不是更狹窄了,那沒有『膠』的國畫怎麼稱呼。 A: .抗議成功,阿霞好ㄅㄧㄤˋ。 Q:席德進的畫雖有西方概念,但是所運用的材質都屬於國畫的,應該就是國畫吧? A: .席德進「北宜海濱公路」畫在宣紙上,將這一張歸入國畫沒有問題。 .席德進一生畫風的轉變經歷多次轉變的薰陶與洗禮,在席德進畫作展出時,有油畫、水彩、素描及水墨類,但大都不會稱為國畫類。 .從以下席德進水墨畫作的欣賞,可以同時對國畫水墨的畫法有些認識。 席德進的水墨畫 席德進的水墨畫,有其發展的軌跡,早期的作品顯現出傳統的國畫基本要素。一幅早期的作品是作於台北的「鳳凰木」(參看附圖),描寫的是農村情景,其形式為用筆皴擦,樹木的描繪是使用雙鉤,皴後再染(註1)。樹木雖名為「鳳凰木」,但大抵是說明性者,而非殊相寫生,這不免是文人畫(註2)的表現方式。這類畫作,是1953年前後,可以推斷是藝專時期經嘉義時期到台北時期的風格。 席德進1979年在北台灣寫生的「北宜海濱」(前篇已貼圖),其技巧是應用當下水彩技法而來,但因宣紙的吸墨吸彩性不同於水彩紙;墨的性質比彩的性質多一種綿密的精緻變化,所以在畫面上留下「飛白」的效果。 席德進在此時期,直接用彩用墨,實則並無脫離國畫「沒骨畫」的範疇。如作品「鴨」(參看附圖)。這時期與前期的畫風相比,當然可以明顯看到其「臨場感」的寫生手法,如「樹與廟」(參看附圖)表現了幼枝木麻黃的形態,依稀可得。 註1 一般而言,畫國畫大都是先用淡墨速寫一個大概的輪廓,然後逐步加工,確定主要線條,最後再渲染上色。它的表現方式大致可分成以下八種。 1.勾:用線條來表現主要輪廓。 2.勒:加上短線和重墨使輪廓更加凸顯。 3.擦:用墨色加強色調。 4.皴(ㄘㄨㄣ):表現明暗和凹凸。皴法的種類很多,例如披麻皴、荷葉皴、褶帶皴、解索皴、捲雲皴等。 5.點:是在較暗的部分加上濃墨。 6.渲染:以側鋒染出大片色塊。又分乾染和濕染兩種。前者將紙略略噴濕,再用筆沾淡色層層染上:後者將紙全部打濕,再用飽含水分的筆沾色染上。 7.雙鉤:是用線條勾出物象輪廓,再填上色彩。 8.沒骨:是不用線條勾勒,直接填上色彩。 註2 文人水墨畫,又簡稱文人畫、士大夫畫,一般說來,是指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以區別於民間藝人和宮廷畫師的繪畫。文人水墨畫在技法、意象和風格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點,成為中國畫的一個獨特的畫種。它肇始於唐代,一般來說,唐朝詩人王維「文人畫」的鼻祖,濫觴於宋元,極盛於明清,直至今天,仍然是中國畫的主要形式。「文人畫」是風格,「山水畫」是題材,取材多在山水、松、竹、梅、蘭;表現形式主要採取水墨寫意,重視筆墨情趣和詩書畫的緊密結合。在畫圖中強調神韻,追求意境,重視寄託,藉以表現自己的思想品格,寓寄關懷家國興亡與生民憂樂之情。 註3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係,有以白當黑的味道。 啊哈,你看到最後了,真是太感動了! 阿雪 =========================== 阿雪: 很用功,拍拍手 再去看看席德進的畫(好久沒看了) 居然發現他有兩張人物畫,是畫我的老師李德的 真是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喜 [相關連結] http:\\www.ntmofa.gov.tw 席德進的繪畫網頁,請觀賞 阿霞 ==================== | ↑ |
|
| | 發表 suza(阿霞) | 寫入 08/02/23 (六) 20:17:39 From 59.104.* | 一直喜愛畫圖,因為過程中常可體會到人世間處處充滿著美。 登山社四十週年活動前,第一次的七星山走春時,得知曾任海報組長的蔡其南學長教國畫多年,其後斷斷續續學習,藉此有個激勵自己繪畫的動力,也當作豐富生活的項目之一。(可見並不是很投入,抱歉啊,蔡老師 :-p) 參考、摘錄一些資料與網路讀書會員分享。 阿雪 2008.2.20 ========================== 漫談國畫 國畫一詞的由來,可以說是中國畫的簡稱,也可以接近於國語(北京話)或國劇(京戲)的概念。也有這麼一說,台灣畫國畫而大陸也畫國畫,但大陸也稱國畫為國畫,那國畫究竟是指台灣國畫還是大陸的國畫呢?因此就用國畫的特色─「水墨」來表示。 國畫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繪畫形式,大概是因為太熟悉了,常使得從事國畫的畫家陳陳相因,自囿於固定的形式中,中國美術史上,凡是突破藩籬,違背正統派的畫家,就可能落得背叛的惡名。 不過經過近代畫家的努力,這種風氣已經日漸轉變,現代國畫家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該不該擺脫前人的窠臼,而是如何運用水墨畫的形式,完成藝術表現的要求,同時又要不失其民族風格。例如一生的藝術創作量相當豐富的席德進,就做了許多現代國畫的試探,我們可以從他畫的「北宜海濱公路」為例,他沿用水彩畫的著色法,在宣紙上刷走,畫面上留下「飛白」的效果,經營出不同的畫面效果,益使畫面產生餘味(參看北宜海濱公路)。 如今,國內外從事現代水墨畫創作者日漸增加,成績斐然可觀,尤其是接受西方繪畫訓練和觀念的年輕畫家,在理詮和創作上推波助瀾,使得國畫充滿生機,具有無限的發展潛能。 水墨畫就是國畫嗎? 「琴棋書畫四藝」之一的國畫歷史悠久,宋朝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題材多為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朝後,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明朝之後,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 嶺南畫派即主張吸取古今中外技法,尤其是西方繪畫藝術之長以改造傳統國畫,使之朝著現代化、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成為提高審美教育效能的美術流派,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力。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1879-1951)、高奇峰、陳樹人,他們衝破前人傳統思想的束縛,反對國畫停滯于倣古的階段,更反對「師以臨摹教其徒,父以臨摹教其子」陳陳相因的惡劣習氣,提倡師法自然,重視寫生,他們表現形式是折衷中西,融匯古今,最終目的則是通過藝術美的陶冶以「改造國魂」。(參看高劍父老虎) 蔡其南老師曾向當代嶺南畫派畫家歐豪年(1935-)習畫,歐豪年不但將嶺南畫派發揚光大,更在書畫當中,加入自己的風格,作畫態度十分嚴謹,要求非常完美,絲毫不得馬虎,筆墨、章法、點染、設色題字、落款、用印等等都極講究,因此他的作品呈現高貴典雅、空靈與雋永、生機蓬勃,栩栩如生的感覺,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參看歐豪年陽明山澗) 歸納而言,國畫是專指我國故有的繪畫而言,就形式上,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等,及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然而,現在畫壇所指的國畫,是否就是水墨畫?在某些學者認為水墨畫詞過於籠統,且對其他畫類不公,例如膠彩畫也是流傳許久的中國繪畫之一,當然也可以稱為國畫,所以後來就以材料選用的觀念,將只用水與墨畫成的作品,歸類為水墨畫。因而,大多數的中國人或許還是會認為國畫就是水墨畫,然而水墨畫是否就是國畫,可能還需要一些補充說明吧! 水墨畫一詞取代了國畫 談起國畫,經常讓人有「美人遲暮」的尷尬,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畫」這個名詞漸漸罕有人用,而「水墨畫」則代之興起。這個名詞的更易,呼應著一種以傳統工具開拓新題材、新內涵,乃至新精神的企圖。不過,在情緒上,「國畫的困境」還是遺傳了下來,而成為「水墨創新的困境」。 很多人不看「國畫」的原因是:「看來看去都是那個樣子。」有位美國學者更斷言:「從1800年以後,繪畫在中國寧可說變成重複,創造力已被耗盡。」持有類似意見的人也相當多,尤其清末民初康有為革新時,持「國畫早已僵死」之見的人更是與日俱增。 一般分析國畫的困境時,大都認為清朝畫壇成就最高之「四王」力主「仿古」是很大的主因,四王繼承了晚明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正統派畫風,和"四僧"為代表的反正統派對峙,統治了清代山水畫壇長達300年之久,從此國畫從此只重師承,而斷喪了創新的企機。再以康熙年代開始將國畫類型化做成「芥子園」畫譜(山水、蘭竹梅菊、花卉翎毛等輯),並廣為流傳,使國畫更普遍地流為抄襲與摹仿,完全沒有創新的企圖也不重視創意。不過,也有這麼說的:《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 由於國畫以山水為主流,畫的盡是古代生活中的景物,沿襲迄今,其主題早已與現代人的生活脫節,註定無法在創作時注入深刻的情感,也無法引起觀賞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有的畫家費心地思索「國畫」的創新,或如何吸收國畫的精髓,因此,對筆法與皴法往往有難以割捨的心情。但是,也很相當多畫家,往往也就不惜徹底割斷「水墨」與傳統「國畫」的臍帶,寧可忘懷既有的一切,從頭尋找「水墨畫」的嶄新起點。因此,傳承與創新間的困思與爭議於焉而始,困擾著許多「國畫」與「水墨」的創作者。 水墨畫、東洋畫、膠彩畫至彩墨畫 回顧台灣美術史的發展,可以說是從「東洋畫」、「膠彩畫」、「水墨畫」乃至「彩墨畫」的歷程。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官辦「台展」,並以「西洋畫」及「東洋畫」兩類區分作品的類別,這種以「東方」與「西方」的分野概念,使得「東洋畫」一科中,除了包括頗具日本風味的膠彩作品之外,在台灣從事傳統水墨創作的畫家,自然也被歸類於其中。 國民政府來台,一批來自大陸的水墨畫家也隨之而來,並進而引起一場對於「正統國畫」的爭論,這場爭論可說是延伸自「東洋畫」而來的。也就是當台灣的畫家與大陸來台的畫家,透過藝術作品來思考自我定位的問題時,原本作為概栝日本畫與中國畫的「東洋畫」有重新審視的必要。因此,究竟該如何區分「日本畫」與「中國畫」的不同,即成為重要的課題。 被尊稱為台灣膠彩畫之父的林之助(日前不久過逝),於民國六十六年首先倡議,以繪畫的材料媒介—膠彩來思索,並提出「膠彩畫」一詞為當時東洋畫正名,讓膠彩畫在台灣重拾生機。自此,這類重視色彩表現的繪畫,終於得以擺脫「東洋畫」與「日本畫」等意識型態的負荷,因而,在「正統國畫」之爭論中,一方面促進了「現代水墨畫的生成」,另一方面則催促著「膠彩畫的正名」。林之助全心奉身學校美術教育及推動地方美術,對於膠彩畫的努力播種與推展,成果有目共睹。 膠彩畫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工筆重彩技法,傳到日本演變成為「大和繪」,明治維新之後所產生的日本畫,可說是在這個基礎中發展起來的畫種。其主要原料是膠彩,以礦物性顏料、水干、植物性顏料及金屬性顏料﹝金、銀、鋁等﹞,再調以動物性膠﹝鹿膠、魚膠、牛膠﹞作畫,使色彩鮮麗不易脫落。(參看林之助膠彩畫「牡丹」) 有關「現代水墨畫」的定義問題,台灣畫壇的思索並非孤例。反觀大陸畫壇的情形,早在1920年代開始,即進入現代中國水墨畫的變革時期。有位藝術創作學者將中國水墨畫新形態發展,區分為三種類型:一為引西潤中的水墨寫實型、二為融和中西的彩墨抒情型、三為借古開今的水墨寫意型。 另有學者針對工具、紙及用色等方面,提出凡是能增強畫家表現其畫作效果的任何工具(布條、樹皮等)及形式(版畫或半印半畫)皆可使用,此乃「現代水墨畫」的一個重要特徵。從以上的論述可知,對於「現代水墨畫」的思索,不僅只是侷限在創作媒材的選擇方面,更重要的是,影響水墨畫發展的歷史情境,及以此延伸出來畫家對於此情境的回應方式及態度。 再回到台灣畫壇,「彩墨畫」的出現,就繪畫形式而言,一方面是以「彩」與「墨」來回應台灣美術自「東洋畫」、「水墨畫」、「膠彩畫」而來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回應了現代藝術中不受限於媒材的實驗精神。因此,「彩墨畫」一詞的出現,除了有其歷史淵源的連繫之外,尚有對外在文化衝擊的反映。 蔡其南老師95年的畫展就稱「快意雅集-蔡其南師生彩墨畫展」。(參看邀請卡) 阿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