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讀書會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小黑蚊
發表 vjso(文政)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7/06/19 (二) 11:06:19 From 220.142.*
從  google  搜尋很容易就看到這篇文章:  
臺灣鋏蠓(小黑蚊)防治  
[相關連結] http:\\www.epa.gov.tw   
(不轉貼,  請自行前往閱讀)  
 
---  
 
 
"小黑蚊"  這名詞已經聽過很久了,  網路文章也看過不少,  也數次在中低海拔山區被不明小蟲群體攻擊,  造成大片很癢很癢的疹子,  但總是不知道自己被叮咬的是不是小黑蚊.  
 
記得大約民國  67-68  年左右,  跟隨大少(舒孝潭)勘查松羅拳頭母,  下山後全身發癢,  滿布一塊塊紅疹,  而且持續了好久好久,  大概是半年.  回想爬山過程,  在一個小池沼長滿雜草的谷地,  我們席地而坐時有看到一群群很小的小蟲,  大概  1  mm  那麼小,  在草叢中有點像在飛舞,  又有點像是被人驚擾而起.  那小蟲感覺並不黑,  灰灰的,  也許是因為看到翅膀在空中揮舞所以才不黑吧?  因為蟲子很小,  所以是什麼顏色,  也只能用感覺的.  
 
大約八年前在南部茂林山區勘查,  又發生一次下山後全身起癢疹,  非常癢,  這次比較快痊癒,  大概是兩星期.  回想登山過程,  在小溪澗附近草叢也看到一群群細小小蟲,  感覺就是在拳頭母看到的同一種,  蟲子細小當然看不清楚,  不過那印象是相同的.  從此以後.  我都會注意這種草叢間一群群的小蟲,  遇到就盡量避免被叮.  今年四月在無明東稜海拔  2400m  以下地區也看到一群群類似小蟲,  拜下雨之賜我們穿Goretex連帽雨衣褲,  擋住了蟲吻,  下山後在手腕部出現了少許癢疹.  
 
大家有無類似經驗或資訊?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1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odysseyelf
寫入 07/07/09 (一) 09:03:24 From 125.228.*
我家在台中太平這裡,  
小黑蚊跟我們相處已經快十年了吧,但是從更小時候的記憶中  
就有跟牠們打交道的經驗。  
台中地區的小黑蚊爆發好像是這十年內的事情。  
 
因為阿祖家是在鹿谷瑞田,小學時清明掃墓回去,總會被小黑蚊叮的滿腳苞  
可是我們家這裡卻沒有小黑蚊肆虐,直到國中,也不記得是哪個夏天,  
就蜂擁而出,因為紗窗攔不住所以客廳裡根本待不下幾分鐘,被咬的超養很難受  
出去戶外花園更慘,穿短褲的雙腿會變成灑滿細微芝麻粒(非常噁心的景象),密密麻麻  
 
以後夏天,不是開冷氣,就是逃離到二樓,因為小黑蚊分布不到家裡的二樓,很奇怪  
但這是初期的情況,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發現有些小黑蚊會飛到二樓,  
然後晚上的時候,會停留在牆壁上休息,  
如何確定是小黑蚊呢?因為牠雖然比平常小黑蚊看起來飽滿了些,可是用手捏死後就會  
噴出人血。  
 
小黑蚊肆虐很久了,也曾經有中興大學昆蟲系的教授帶著學生來附近的竹林調查牠的  
生態,因為小黑蚊實在是對中部居民很大的騷擾跟麻煩。  
教授帶來的學生說,推測小黑蚊是從南投山區遷徙散播而來的,主要  
是藉由竹林中積水的水池來繁殖,有竹林的地區肆虐情況會特別嚴重。  
 
一些對小黑蚊的事情。  
                                                                                         旨价
 
 ↑ 
討論串第 10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vjso
寫入 07/07/02 (一) 22:44:35 From 125.228.*
擦優碘有效嗎?!    
 
這讓我想起,  我曾經有個可怕的想法:  那小蟲是不是在皮膚下了蛋,  等蛋孵化時才造成難耐的癢?  因為經驗起來似乎都是下山後隔天才開始發作嚴重的癢疹.    

 
 ↑ 
討論串第 9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amicola
寫入 07/07/02 (一) 12:01:00 From 218.170.*
小黑蚊是台中大坑山區的特產  不過外觀實在是沒有蚊樣  
只是小小一點黑黑的  除非趴在皮膚上享用人血大餐  
從來不曾像打蚊子那樣    可以用雙掌擊斃牠====根本就看不到  
 
有一次在大坑山區被叮咬的經驗    當天短褲脫鞋一身輕便  
突來痛癢的感覺    隨便抓幾下    發現守臂  大小腿  甚至腳背    
就數不完的紅點((很紅))    奇癢無比        
 
回到家    擦遍  綠油精    白花油    萬金油    什麼膏什麼膏擦蚊蟲叮咬的  
通通無效      還是癢      
 
聽人家說    擦攸碘有效    擦了還真不癢了      只是一片一片的很難看  
 
那次的經驗    從此不再靠近  大坑山區..........    
 

 
 ↑ 
討論串第 8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
寫入 07/07/01 (日) 19:40:06 From 140.109.*
查了一下資料[相關連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 ,  摘要整理如下:  
 
<叮咬的原因>  
小黑蚊需要吸食血液才能繁殖後代。就如同蚊子一樣,小黑蚊只有雌成蟲才會吸血。  
 
<叮咬部位>  
成蟲為害人體裸露之部位如臉、脖子、手及腳部,尤其是小腿與手部最常受害。當它吸血時常緊貼皮膚,由於蟲體微小而不易察覺。  
 
<叮咬症狀>  
受害者常被飽食血液,患處隨即紅腫,且讓人奇癢而難以忍受,體質較敏感者尚需就醫。由此所造成之紅疹常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十天以上。至於持續時間的長短,則因個人體質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活動季節>  
本省小黑蚊(臺灣鋏蠓)族群密度之季節消長,因地區之不同而有些差異。於花蓮地區,每年自元月份起該蟲族群密度逐漸上升,至七月份達最高峰,八月至十二月則急遽下降。在南投地區,從十一月到翌年三月間雌成蟲之族群密度極低,三月下旬或四月上旬起密度逐漸上升,至六、七月間達最高峰。而於台南地區,從十一月到次年二月間,小黑蚊雌成蟲密度一般較低,在四至五月及七至十月則各有一個族群密度高峰期。  
 
<活動時段>  
小黑蚊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嗜吸人血。以人體誘集法調查,臺灣鋏蠓之日間吸血活動自上午八時開始逐漸增多,至十四時達最高峰,此後漸漸減少,至黃昏時則完全消失。其中以十二時至十五時之時段,吸血活動最為活躍。  
 
<活動範圍>  
成蟲棲息在戶外,主要如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葉及莊,1992)及山腳地帶等處。如果於戶外沒有吸血機會,也有可能會飛入室內吸食人血。成蟲一般飛行活動時,距離地面不超過兩公尺,大約是一個人的高度;在孳生場所的五百公尺半徑範圍內,為其主要活動地區(周等,1988)。  
 
<個人防護>  
(1)  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減少身體裸露之部位,以避免小黑蚊之叮咬。    
(2)  於身體裸露部位塗抹或噴施忌避劑(防蚊液):使用之忌避劑如DEET(即diethyltoluamide),可預防小黑蚊為害達數小時之久。  

 
 ↑ 
討論串第 7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wschen
寫入 07/07/01 (日) 17:37:21 From 140.112.*
最近去了兩次陽明山區北側的竹子山攀登,  第二次去時(與教職員登山會)全隊許多人都被不明蟲類咬的全身起大片的丘疹,  奇癢無比,  我的手上在山中時就已有許多疹子,  回家發現在登山時發癢的大腿外側(有褲子遮住),  也有近百個群聚性的丘疹,  身上還有許多地方都有,  經過兩週多才漸漸痊癒,  今天手上仍有當時抓傷的疤痕,  蘇學長猜是小黑蚊,  我想想也很像,  因此有幾點觀察:  
 
1.  若真是小黑蚊肆虐,  似乎有季節性,  我兩次去相距一個多月,  第一次是山谷活動,  都是早上同一時間起登,  路線完全一樣,  第一次完全沒有被咬,  第二次全隊多人中獎  
 
2.  似乎可以叮透褲子  
 
3.  回去後有續發的過敏反應,  抗組織胺效果不彰  
 
 
文翔  

 
 ↑ 
討論串第 6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vjso
寫入 07/07/01 (日) 17:00:31 From 125.228.*
環保署的文章中:  
"...發現山地鋏蠓與低飛鋏蠓,此為台灣蠓類除台灣鋏蠓外最先發表其它種蠓類,1989年發表台灣省鋏蠓屬13種之描述,1991年發表鋏蠓屬11種,包括7新種與4種台灣新記錄種,至此台灣共24種,至其中僅台灣鋏蠓與山地鋏蠓兩種確定會叮吸人血。"  
 
會不會在山上遇到的是山地鋏蠓?  不知山地鋏蠓看起來黑不黑?
 
 ↑ 
討論串第 5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immylin
寫入 07/06/30 (六) 13:52:18 From 220.128.*
第一次遇到小黑蚊是在南南段,記得當時利嘉林道上1、20隻繞著每個人轉,大家都受傷不輕,印象很深刻有人(游帥)被叮了個滿頭包猶如佛祖頭一般,好可憐。  
入夜後(無光線)小黑蚊即偃兵熄鼓休息去了,這可比蚊子好些也是小黑蚊的一大特色,比起讓伙伴們住院的蛇與恙蟲,小黑蚊只能算是南南段3害之末。  
 
後來也留意起這個黑色小炸彈,一些走過的地方,桃竹苗山區以乾淨出名沒有遇過黑色小炸彈,烏來哈盆等北部山區好像也沒遇過,但曾在3200m的干卓萬基點旁被好幾隻小黑蚊攻擊,可見他們分佈的上界3200公尺是有的,在台大法學院也曾被叮的很慘,所以0-3200都有小黑蚊出沒。  
 
結論:除了抓一抓止癢一下我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唉。  

 
 ↑ 
討論串第 4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
寫入 07/06/30 (六) 10:53:24 From 211.74.*
嗚嗚  
打了一大篇的心得,結果被系統吃掉了,好累呀  
再打一次,只好簡短的說:(這次聰明一點,先打在檔案上)  
 
-----------------------------------------------  
不知道我的小黑蚊,是不是和你們討論的一樣  
不過,我每天早上在植物園被小黑蚊叮咬,已經6年了  
在植物園的早上,各種蚊子分批出來  
8點前後是比小黑蚊大的蚊子,成個體出現(因為可以看見單隻到處飛翔)  
被叮咬的地方,也呈單處紅腫,  
小黑蚊都在10點以後出現,被叮咬後,其養無比,雖看不見成群,  
叮咬處卻都出現多處,  
我每天兩隻腳都有20左右紅腫處,  
用虎標萬金油(紅色)塗擦,可以消除發癢(馬上見效),  
預防叮咬,純的香茅油噴灑環境四周,有效,不純的,沒有效果,  
純的香茅油味道清香,不純的,味道嗆鼻,有化學味(在名佳美買的都無效),  
 
多年來,我已經對蚊子叮咬有了免疫(一直都是蚊子的目標,但今年只是紅腫不會養,而且紅腫處越來越小)  
不知是蚊子不理會我了,還是我的功夫加深了            ^_*  
但是今年吃了很多粽子後,又開始發癢(好後悔吃了哏多粽子)  
這問題值的再觀察  
希望蚊子以後叮咬我之後,只會小紅點,不會發癢,  
就很謝天地了  
 
 
和植物園蚊子每天為伍的  
阿霞  

 
 ↑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ymlai
寫入 07/06/28 (四) 21:06:39 From 218.171.*
驅蚊器的原理是模仿雄蚊翅膀振動的聲音  
小黑蚊並不是蚊子  
所以驅蚊器沒有效  
不過DEET,香茅油或樟腦油應該會有效  
我有一次去花蓮慈濟開研討會  
午休時在室內找不到位子  
室外中庭的桌椅卻一個人也沒有  
很高興地坐下  
立刻有二,三十個小黑點停在我手臂內側  
起初我還很有興趣地觀察它們  
不過瞬間就奇癢整個手臂紅腫  
小黑蚊在台灣的危害似乎有擴大的趨勢  
應該是環境污染或變遷造成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
寫入 07/06/20 (三) 18:25:56 From 140.109.*
在山上偶而會遇到小黑蚊,  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在小鬼湖附近的紅鬼湖,  位於海拔2300m,  在大埔山頂附近.    
 
那次手臂被叮了不少,  下山後癢了一兩個星期.  
 
相對於其它的蚊子,  小黑蚊可說是不怕死的,  被牠們盯上,  是趕不走的,  只能把牠們打死.或用煙驅趕.  (現在有賣驅蚊超音波震盪器,  不知效果如何?)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vjso
寫入 07/06/19 (二) 11:06:19 From 220.142.*
從  google  搜尋很容易就看到這篇文章:  
臺灣鋏蠓(小黑蚊)防治  
[相關連結] http:\\www.epa.gov.tw   
(不轉貼,  請自行前往閱讀)  
 
---  
 
 
"小黑蚊"  這名詞已經聽過很久了,  網路文章也看過不少,  也數次在中低海拔山區被不明小蟲群體攻擊,  造成大片很癢很癢的疹子,  但總是不知道自己被叮咬的是不是小黑蚊.  
 
記得大約民國  67-68  年左右,  跟隨大少(舒孝潭)勘查松羅拳頭母,  下山後全身發癢,  滿布一塊塊紅疹,  而且持續了好久好久,  大概是半年.  回想爬山過程,  在一個小池沼長滿雜草的谷地,  我們席地而坐時有看到一群群很小的小蟲,  大概  1  mm  那麼小,  在草叢中有點像在飛舞,  又有點像是被人驚擾而起.  那小蟲感覺並不黑,  灰灰的,  也許是因為看到翅膀在空中揮舞所以才不黑吧?  因為蟲子很小,  所以是什麼顏色,  也只能用感覺的.  
 
大約八年前在南部茂林山區勘查,  又發生一次下山後全身起癢疹,  非常癢,  這次比較快痊癒,  大概是兩星期.  回想登山過程,  在小溪澗附近草叢也看到一群群細小小蟲,  感覺就是在拳頭母看到的同一種,  蟲子細小當然看不清楚,  不過那印象是相同的.  從此以後.  我都會注意這種草叢間一群群的小蟲,  遇到就盡量避免被叮.  今年四月在無明東稜海拔  2400m  以下地區也看到一群群類似小蟲,  拜下雨之賜我們穿Goretex連帽雨衣褲,  擋住了蟲吻,  下山後在手腕部出現了少許癢疹.  
 
大家有無類似經驗或資訊?
 
 ↑ 

此討論串共 11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