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讀書會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聖經----------佛家涅槃
發表 suza(阿霞)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6/10/28 (六) 23:34:09 From 59.104.*
佛家追求『  涅槃  的境界』,莊子談  『逍遙的境界』  ,西方哲學探討『永恆不滅  』,  《聖經》強調『永生  』  (Eternity  )  (Eternal  Life)  。  
 
   
 
《新約聖經》早先曾記載輪迴轉世的文字,但是在西元四世紀當基督教成為羅馬的法定宗教時,被君士坦丁大帝刪掉。因為君士坦丁大帝害怕前世輪迴的觀念  ,  會影響他的地位,  所以將有關前世輪迴全部山掉刪掉。說穿了他是利用宗教來控制群眾  !  
 
   
 
所以在承認有輪迴的前提下,  永恆不滅的「靈體」可以在不同的肉體間輪迴  ,  用這個角度在來看《聖經》中  所提到的『永生』  ,  不就是佛家追求的『  涅槃境界』嗎  ?      
 
   
 
西方不論  從哲學或醫學的角度,都已論證了『生命是永恆』  。早在1966,  Ian.Stevenson  所寫的一書《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就已經提出通靈(  Psychic)現象  ,  頻死經歷(  NDE)的臨床證據,輪迴轉世(  Reincarnation)的例子。    
 
   
 
佛教的「緣起說」與《聖經》羅馬書八章廿七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有異曲同工之妙。  
 
   
 
「緣起說」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現象都依一定的因緣集合而產生、變化、與消滅。現在的「因」是過去的「果」,  現在的「果」是未來的「因」,  也稱之「異時因果」  。    
 
   
 
任何事物的產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環中,  也就落入苦難中。落入輪迴中,  就是落入苦難。整個佛教就是要幫助人們歸回「尚未產生」之前的狀態,  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的境界是一種無狀之狀。那裡沒有物質、沒有無限意識、沒有空無、沒有無意識、也沒有無無意識。沒有現世、沒有天堂。    
   
這樣的涅槃的境界,  與《聖經》中所創造『  永生』的天堂,是完全對立  。到底是民族性造成不同宗教觀  ,  還是不同宗教觀造成不同民族性  !    
 
   
 
《聖經》總是讓我懷疑  ,是人創造了神的存在  ,  還是神創造了人  ?    
 
   
 
不論哪個宗教,  都是在探討生命的本質與存在的意義  。  
 
   
 
既然如此,  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樣  的人生是成功?」「什麼樣的生活內容才對得起  自己這一生?」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為什麼活著"  找一個理由。有人認為  「立德」「  立言」「立功  」可以使自己這一生不朽,  使生命  永恆不滅。  
 
   
 
整本《聖經》在教導人『  永生』是什麼,  如何可以達到『永生  』。神自己降為人  ,  以『基督』來  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就是『愛  』,活著乃是為了要愛別人,也同時讓別人來愛自己。那麼布希該不該打伊拉克呢?    
 
   
 
莊子談  『逍遙的境界』  ,  用口語來說就是「好好活著」!  別以為「好好活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有多少人在遇到挫折、悲傷的時候,還能夠「好好活著」。「人生不如意事  ,  十之八九」然而有多少人能夠無時無刻好好的活著。  
 
   
 
自殺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嚴重問題,生命是如此無法承受之輕。苦難的生命,痛苦的生活,相同的打擊對於不同人生觀,  會產生不同的結局。    
 
   
 
「自殺  」或  「苦行」  是不能解決現世的痛苦或失落。  
 
   
 
「活著,為了什麼?」  
 
   
 
「活著」是為了「接受愛」,  也是為了「付出愛」。我們  常常擔心明天,  而不能讓今天  「好好活著」!  
 
   
 
有一首歌,我一直很喜歡,  《我知主掌管明天》。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每時刻安然度過    
 
我不求明天的陽光因明天或轉黑暗  
 
我不為將來而憂慮因我知主的應許  
 
今天我必與主同行祂深知前途光景  
 
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  
 
但我知主掌握明天祂必要令我向前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或遭遇貧苦饑餓  
 
那看顧麻雀的恩主必隨我時刻看顧  
 
我前程雖經歷水火或快樂或有災禍  
 
但我主引導我路途祂寶血將我塗抹  
 
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  
 
但我知主掌握明天祂必要令我向前』    
 
   
 
就因為心中有這首歌,  總認為,  若是神讓我活到明天,  祂必為我準備明天的糧食  。  
 
   
 
想了那麼多,  到不如曹操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相關連結] http:\\www.rso.cornell.edu     
[相關連結] http:\\book.bfnn.org   
 
--    
願明天會更好  世界充滿了愛  
 
飛馬公主      文瑕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3 筆資料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
寫入 06/11/07 (二) 22:58:11 From 59.104.*
謝謝    徽正同學  的  看法與討論  
   
關於《聖經》的『永生』,  與佛家的『    涅槃』,  我想在上封信,  我說得有點草率.  
   
《聖經》很明確地說明:  除了我們所處的  「人間」外  ,  還有「天堂」  ,  以及撒旦所處的「  地獄」  。《聖經》提到在天堂的「靈體」是  永恆不滅的存在,  稱之為  「永生」。    
 
   
 
在天堂的「靈體」沒有  人世間的喜、  怒、哀、樂、愛、恨、情仇、七情六慾,  是一種絕對快樂的存在。這種境界,  乍看之下,  很接近莊子的逍遙的境界。  
 
   
 
其實不然,  莊子逍遙的境界,  是在人世間的物質世界中。是「心」超越了今世所處  ,  超越了所處物質世界的束縛,  超越了宇宙間,  相對的存在(例如:  愛與恨,  生與死),  而達到真正的絕對。是一種「入世」的超越。莊子逍遙的境界,  不論靈、魂、體,  還是留在「今生」。與佛教的涅槃不太一樣。  
 
   
 
佛教的涅槃境界,  是一種「靈體」的存在,  靈魂必須離開肉體。更重要的是靈魂「超越輪迴」。(不曉得,  我說的對不對?不對之處,  請大家賜教!)  
 
   
 
從「靈體」存在的境界(  或者說是空間上)來看,  佛教的涅槃,  與《聖經》  的「永生」好像是一樣。二者都是脫離「輪迴」,  在另一個空間裡,  「靈體」永恆、絕對的存在  。如《心經》所言  ,  無生無滅﹐無老無死之涅槃境界。    
 
   
 
《聖經》提到的  天堂,  時間上與人世間的  「俗世紅塵」共存,  然而空間上是不同。但是,  我最看不懂,  也最不能接受的,  就是啟示錄。在啟示錄裡提到  ,  「永生」境界的天堂裡,  有一個  絕對的「神」(見啟示錄二十二章)。  這觀點與佛教的涅槃  ,  是完全對立的。    
 
   
 
啟示錄  第  二十一  章,  二十二章,  提到:  
 
21:1  我又看見一個1新天新地;因為第一個天和第一個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21:4-5  神要從他們眼中擦去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22:1-5  天使又指給我看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生產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出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一切咒詛必不再有。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祂的奴僕都要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祂的名字必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需要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雖然,  《聖經》也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聖靈」(請參考新約使徒行傳),  這個說法,很像佛家所言,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佛心」  。但是,  《聖經》所談的一切  ,  都是在下面這個架構:  宇宙中有一個最高的主宰,  人存在的  「目的」(或者說是生命的價值),  乃是為了見證  最高主宰「神」的榮耀。人因信靠神而得「永生」,  「神」因此戰勝地獄之王「撒旦」。  
 
   
 
不論是佛教或是莊子,  都不是這樣的架構。  (我又沒有說錯)  
 
   
 
然而  ,  我認為在生命哲學的探討上,  《聖經》並不嚴密  。就算把  「輪迴」的觀念加入《聖經》,  還是無法解釋  「靈界」很多現象。  
 
   
 
前陣子,  我們讀過一本書  《從天堂來的五個人》。  書的摘要大概是:  主角在遊樂場,  為了要救一個小孩,  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來帶領他離開肉體,  是一個高層次的  「靈體」,  這高層次  「靈體」,  在帶領他進入天堂  前,  讓主角用一種客觀的態度  ,  對此生回憶、審查。這與Brian  Weiss  提出的「輪迴理論」很像  :  所謂「死亡」是靈魂離開這一世暫住的身體,然後  ,  離開肉體的靈魂會接受審判,  檢討這一生學習的結果,同時由其他高層次的「靈體」協助這剛離開肉體的靈魂計劃下一世的人生課題。  
 
   
 
最近,  讀了很多書,  發現  每一本書的性質雖然不一樣,  然而,  用心去思考,  哲理很多是相似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閱讀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文瑕  
--------------------------------  
 
我說,佛家把一切劃分成兩種狀態(state),一者開悟,一者未開悟。若用現代化學的用法,前者是stable  state,如惰性氣體,其電子結構穩定,不與其他原子發生化學反應;後者是unstable  state,如鹵素或鹼金屬等,要多或少一個電子,才能達成有如惰性氣體穩定的電子結構。佛家看待這兩種狀態是獨立於時間與空間,即在任何時間與空間下都可以成立的。因此,輪迴與涅槃不論在此生或來世,在此時或彼時,都可以存在的。佛教裡談六道輪迴並不限於異世,未開悟時,於念念之際,憂喜之間,六道輪迴也正遷流。涅槃亦同。  
 
   
 
因此,文瑕如下的論點,我是不同意的。  
 
   
 
【佛教的涅槃境界,  是一種「靈體」的存在,  靈魂必須離開肉體。更重要的是靈魂「超越輪迴」。】  
 
   
 
【從「靈體」存在的境界(  或者說是空間上)  來看,  佛教的涅槃,  與《聖經》  的「永生」好像是一樣。二者都是脫離「輪迴」  ,  在另一個空間裡,  「靈體」永恆、絕對的存在  。】  
 
   
 
   
 
另外,佛教裡談佛性或佛心也是就狀態來說的,每個人都有達成涅槃狀態的potential。佛教裡談狀態,即無我「諸法(輪迴或涅槃)無我」,不管輪迴或涅槃都沒有具體、恆常的靈體。『入中論』有許多有趣的思辯。用現代話來說,並無汽車恆常的靈體存在,只有許多零件;而任一零件又由subparts而來;如是而下,我們看不出什麼可稱為汽車恆常的本質。這是無我的意思。有興趣者可閱讀宗薩欽哲仁波切『佛教的見地與修道』一書。兩百餘頁,有趣易讀。  
 
   
 
因此,文瑕如下的論點,我也是不同意的。  
 
   
 
【雖然,  《聖經》也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聖靈」(請參考新約使徒行傳),  這個說法,很像佛家所言,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佛心」  。】    
 
   
 
徽正  
 
------------------------------------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changhuicheng
寫入 06/11/06 (一) 10:14:03 From 203.73.*
飛馬公主文瑕提到:「所以在承認有輪迴的前提下,  ,  永恆不滅的「靈體」可以在不同的肉體間輪迴    ,    用這個角度在來看《聖經》中    所提到的『永生』    ,    不就是佛家追求的『  涅槃境界』嗎    ?」    
   
這樣的說法我認為有些誤差。以我的認知,  簡單的說,佛家把一切劃分成兩種狀態,一者開悟,一者未開悟。  
 
開悟的境界是涅槃,滅一切生死之苦,不受因果,因此,如心經之言在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之狀態。涅槃取不生不滅之義,而曰永生(佛教亦有此詞)。  
 
至於未開悟的境界則是輪迴,因無明而受因果,而有生滅,其催化劑是因緣,緣起緣滅是也。  
 
要脫離輪迴而得涅槃則從苦集滅道下手。苦為生死之果,集為生死之因,滅為涅槃之果,道為涅槃之因也。  
 
這是小乘的說法。至於大乘則另強調菩提心(達賴喇嘛說的愛與慈悲),願眾生得度,離苦(輪迴)得樂(涅槃)。  
 
徽正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
寫入 06/10/28 (六) 23:34:09 From 59.104.*
佛家追求『  涅槃  的境界』,莊子談  『逍遙的境界』  ,西方哲學探討『永恆不滅  』,  《聖經》強調『永生  』  (Eternity  )  (Eternal  Life)  。  
 
   
 
《新約聖經》早先曾記載輪迴轉世的文字,但是在西元四世紀當基督教成為羅馬的法定宗教時,被君士坦丁大帝刪掉。因為君士坦丁大帝害怕前世輪迴的觀念  ,  會影響他的地位,  所以將有關前世輪迴全部山掉刪掉。說穿了他是利用宗教來控制群眾  !  
 
   
 
所以在承認有輪迴的前提下,  永恆不滅的「靈體」可以在不同的肉體間輪迴  ,  用這個角度在來看《聖經》中  所提到的『永生』  ,  不就是佛家追求的『  涅槃境界』嗎  ?      
 
   
 
西方不論  從哲學或醫學的角度,都已論證了『生命是永恆』  。早在1966,  Ian.Stevenson  所寫的一書《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就已經提出通靈(  Psychic)現象  ,  頻死經歷(  NDE)的臨床證據,輪迴轉世(  Reincarnation)的例子。    
 
   
 
佛教的「緣起說」與《聖經》羅馬書八章廿七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有異曲同工之妙。  
 
   
 
「緣起說」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現象都依一定的因緣集合而產生、變化、與消滅。現在的「因」是過去的「果」,  現在的「果」是未來的「因」,  也稱之「異時因果」  。    
 
   
 
任何事物的產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環中,  也就落入苦難中。落入輪迴中,  就是落入苦難。整個佛教就是要幫助人們歸回「尚未產生」之前的狀態,  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的境界是一種無狀之狀。那裡沒有物質、沒有無限意識、沒有空無、沒有無意識、也沒有無無意識。沒有現世、沒有天堂。    
   
這樣的涅槃的境界,  與《聖經》中所創造『  永生』的天堂,是完全對立  。到底是民族性造成不同宗教觀  ,  還是不同宗教觀造成不同民族性  !    
 
   
 
《聖經》總是讓我懷疑  ,是人創造了神的存在  ,  還是神創造了人  ?    
 
   
 
不論哪個宗教,  都是在探討生命的本質與存在的意義  。  
 
   
 
既然如此,  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樣  的人生是成功?」「什麼樣的生活內容才對得起  自己這一生?」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為什麼活著"  找一個理由。有人認為  「立德」「  立言」「立功  」可以使自己這一生不朽,  使生命  永恆不滅。  
 
   
 
整本《聖經》在教導人『  永生』是什麼,  如何可以達到『永生  』。神自己降為人  ,  以『基督』來  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就是『愛  』,活著乃是為了要愛別人,也同時讓別人來愛自己。那麼布希該不該打伊拉克呢?    
 
   
 
莊子談  『逍遙的境界』  ,  用口語來說就是「好好活著」!  別以為「好好活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有多少人在遇到挫折、悲傷的時候,還能夠「好好活著」。「人生不如意事  ,  十之八九」然而有多少人能夠無時無刻好好的活著。  
 
   
 
自殺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嚴重問題,生命是如此無法承受之輕。苦難的生命,痛苦的生活,相同的打擊對於不同人生觀,  會產生不同的結局。    
 
   
 
「自殺  」或  「苦行」  是不能解決現世的痛苦或失落。  
 
   
 
「活著,為了什麼?」  
 
   
 
「活著」是為了「接受愛」,  也是為了「付出愛」。我們  常常擔心明天,  而不能讓今天  「好好活著」!  
 
   
 
有一首歌,我一直很喜歡,  《我知主掌管明天》。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每時刻安然度過    
 
我不求明天的陽光因明天或轉黑暗  
 
我不為將來而憂慮因我知主的應許  
 
今天我必與主同行祂深知前途光景  
 
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  
 
但我知主掌握明天祂必要令我向前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或遭遇貧苦饑餓  
 
那看顧麻雀的恩主必隨我時刻看顧  
 
我前程雖經歷水火或快樂或有災禍  
 
但我主引導我路途祂寶血將我塗抹  
 
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  
 
但我知主掌握明天祂必要令我向前』    
 
   
 
就因為心中有這首歌,  總認為,  若是神讓我活到明天,  祂必為我準備明天的糧食  。  
 
   
 
想了那麼多,  到不如曹操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相關連結] http:\\www.rso.cornell.edu     
[相關連結] http:\\book.bfnn.org   
 
--    
願明天會更好  世界充滿了愛  
 
飛馬公主      文瑕    

 
 ↑ 

此討論串共 3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