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山谷留言版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霞喀羅古道單車越嶺
發表 grimper(qzt)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6/06/27 (二) 07:55:29 From 220.134.*
今年跨年去走完霞喀羅古道之後,就一直縈繞著去騎腳踏車的念頭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是兩三年以前,只看到今年四月有一行五人一車越嶺的記錄  
我想應該都是受阻於白石吊橋後的崩塌地形(往養老方向)  
 
不久前在國外雜誌上看到他們把單車固定在背包上的照片,於是也想如法炮製一番  
和車店老闆請教之後,就回家實驗看看。這次果然靠著這招順利通過崩壁。  
 
-------------  
成員:  玫燁、世宇、我  
交通:  開車至清泉  
           回程感謝老婆郁茗和佩真冒著暴雨開車到田埔接我們  
 
行程:  
 
0830清泉出發    
清泉往上大概兩三百公尺,就是一個又陡又險的迴轉,路面是碎石+破水泥+泥土,一般驕車要開上去,可能要相當的技術和膽識  
0850坐上神奇的大卡車  (真不曉得他怎麼開上來的。不過要不是賺到這一段,還得多騎十公里,爬升八百公尺)  
0920松本農路岔路口出發(地圖上松本駐在所,往上通向霞喀羅古道,往下是松本農路)  
1000霞喀羅古道登山口  
1020高橋駐在所  
1130越嶺點    
之後就開始超過癮的高速下坡,值回票價!!  
途中碰到修路工人,說昨天才有一隊騎單車的,碰到白石吊橋後的崩壁過不去,只好把車留在山上。  
1320白石駐在所  (開始下午後大雷雨)  
1350白石吊橋    
1410探路,打包腳踏車準備過崩壁(雨停,出太陽)  
1540通過崩壁  
1640過溪,布努加里登山口  
這裡要陡上六十米左右爬回古道馬鞍段,扛車真是一大折磨啊!  
1740馬鞍駐在所  
超豪華的高速山道,噴泥飆車  
1810養老登山口  (搞什麼,又下起大雷雨)  
之後就是可行汽車的泥土路+產道  
2000田埔部落附近的涼亭  (還下冰雹)  
2130坐上可愛的小藍  
 
--------------  
 
出發前太過輕乎接駁的交通,沒有仔細想清楚。還傻傻的棄五百塊的便車不坐,天真的想自己騎下去,把自己搞得很狼狽的樣子…  

 
 登山口前的林蔭大道(374 KB)
 古道前段(162 KB)
 越嶺之後的古道(130 KB)
 起霧啦(135 KB)
 高速下坡(155 KB)
 過橋(133 KB)
 蜿蜒的古道(153 KB)
 第一段崩壁(133 KB)
 崩壁最後一段十米爬升(165 KB)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8 筆資料

討論串第 8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 回給 grimper (qzt)
寫入 06/06/29 (四) 20:04:02 From 140.109.*
慶宗:  
 
騎能高越嶺也很好,  你就出來吆喝一下,  七月中之後大家去玩玩.    
看了一下地圖,  一天騎完能高越嶺是可以的,  如果路況順的話.  
 
阿佑  

 
 ↑ 
討論串第 7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grimper
寫入 06/06/28 (三) 22:19:46 From 220.134.*
阿佑:  
 
丹大林道目前是有在計畫,比較傾向原路來回  
至於越嶺過去出萬榮林道,好像可騎的部份比較少(玫燁最近去過,可以請她回答一下)。  
 
目前另一個比較會想去的是能高越嶺  
看起來七月中後路況會好很多,看大家要不要先湊一團去玩玩  
 
慶宗  

 
 ↑ 
討論串第 6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mingyu 回給 grimper (qzt)
寫入 06/06/28 (三) 11:01:57 From 140.109.*
有這招拆車背車法,  看起來登山健行能通過的路線都可以攜帶單車通過.  要不要去騎七彩湖越嶺?  
 
補充一下:  我覺得抬車或扛車時(不拆車時),  使用煞車是有幫助的.  如過要上一階,  我會抬車(推車)上去後把車放下,  接著按住煞車,  然後人再走上一步,  也就是人.車一次只有一樣動,  這樣會較省力.
 
 ↑ 
討論串第 5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hihyu
寫入 06/06/27 (二) 22:12:20 From 218.166.*
我是用lafuma的小背包當作背架,  
不過覺得還是要用中背包或比較"勇"的小背包才安全。  
因為腳踏車差不多十五公斤的數量級,  
一般小背包縫接處不一定能承受這種重量,  
尤其是綁上去還會有點晃動的情形。  
 
在過崩壁的時候還有點擔心,  
因為想到佩真兩三年的lafuma小背包縫接處已經有破損,  
而我沒有仔細檢查自己的小背包。  
 
反觀玫燁的肉身背架+傘帶,只要傘帶確實綁好  
強度倒是不用擔心,不過肉身真的很辛苦...  
玫燁的車架又比較重~  
 
慶宗竟然還記得行程,頭腦真清楚。  
我到最後只能騎車和上坡牽車了  :p  
 
不過還是很特別的經驗!
 
 ↑ 
討論串第 4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grimper
寫入 06/06/27 (二) 19:40:08 From 220.134.*
我用的方式是前後輪都要拆下  
沒有用特別的架子,就直接固定在背包上(背包要有像是冰斧環之類可以固定的地方),或是直接用傘帶當作背帶,把車背起來  
 
因為還不是很熟練,所以光是打包車子就花上半個小時  
如果只是小段地形,可能還是直接用扛車或是接力傳送會比較快。  
 

 
 正面(202 KB)
 背面(194 KB)
 我是固定在中背包上(164 KB)
 蔡世宇用小背包(150 KB)
 玫燁沒有背包,就直接用背在身上 綁的有點低,下面後三角的部份容易卡到東西 最好是再往上一點固定,大概龍頭高出頭頂,重心也比較剛好(154 KB)
 ↑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bbwh64
寫入 06/06/27 (二) 19:16:13 From 222.19.*
請問學弟:  
 
從照片中看得出來越過崩塌地時是拆掉一車輪,  
但如何固定在背部的背包上?  
是另作了什麼特殊支架嗎?  
 
”快抓狂了”那張照片中,  
看到你們把越野登山車扛在肩上爬坡,  
好厲害,佩服佩服,  
我只有公路車才扛得上肩,  
越野登山車的重量,扛不了兩步就投降啦^__^  
 
   BB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grimper
寫入 06/06/27 (二) 08:29:51 From 220.134.*
再貼幾張照片
 
 暴雨過橋(352 KB)
 水陸兩用坦克車(119 KB)
 快抓狂了!!(148 KB)
 栗園附近的竹林(145 KB)
 衝了(149 KB)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grimper
寫入 06/06/27 (二) 07:55:29 From 220.134.*
今年跨年去走完霞喀羅古道之後,就一直縈繞著去騎腳踏車的念頭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是兩三年以前,只看到今年四月有一行五人一車越嶺的記錄  
我想應該都是受阻於白石吊橋後的崩塌地形(往養老方向)  
 
不久前在國外雜誌上看到他們把單車固定在背包上的照片,於是也想如法炮製一番  
和車店老闆請教之後,就回家實驗看看。這次果然靠著這招順利通過崩壁。  
 
-------------  
成員:  玫燁、世宇、我  
交通:  開車至清泉  
           回程感謝老婆郁茗和佩真冒著暴雨開車到田埔接我們  
 
行程:  
 
0830清泉出發    
清泉往上大概兩三百公尺,就是一個又陡又險的迴轉,路面是碎石+破水泥+泥土,一般驕車要開上去,可能要相當的技術和膽識  
0850坐上神奇的大卡車  (真不曉得他怎麼開上來的。不過要不是賺到這一段,還得多騎十公里,爬升八百公尺)  
0920松本農路岔路口出發(地圖上松本駐在所,往上通向霞喀羅古道,往下是松本農路)  
1000霞喀羅古道登山口  
1020高橋駐在所  
1130越嶺點    
之後就開始超過癮的高速下坡,值回票價!!  
途中碰到修路工人,說昨天才有一隊騎單車的,碰到白石吊橋後的崩壁過不去,只好把車留在山上。  
1320白石駐在所  (開始下午後大雷雨)  
1350白石吊橋    
1410探路,打包腳踏車準備過崩壁(雨停,出太陽)  
1540通過崩壁  
1640過溪,布努加里登山口  
這裡要陡上六十米左右爬回古道馬鞍段,扛車真是一大折磨啊!  
1740馬鞍駐在所  
超豪華的高速山道,噴泥飆車  
1810養老登山口  (搞什麼,又下起大雷雨)  
之後就是可行汽車的泥土路+產道  
2000田埔部落附近的涼亭  (還下冰雹)  
2130坐上可愛的小藍  
 
--------------  
 
出發前太過輕乎接駁的交通,沒有仔細想清楚。還傻傻的棄五百塊的便車不坐,天真的想自己騎下去,把自己搞得很狼狽的樣子…  

 
 登山口前的林蔭大道(374 KB)
 古道前段(162 KB)
 越嶺之後的古道(130 KB)
 起霧啦(135 KB)
 高速下坡(155 KB)
 過橋(133 KB)
 蜿蜒的古道(153 KB)
 第一段崩壁(133 KB)
 崩壁最後一段十米爬升(165 KB)
 ↑ 

此討論串共 8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