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總圖日記   第二個十年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北京照片
發表 suza(阿霞)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5/10/02 (日) 19:07:05 From 59.104.*
再試幾下
 
 秋的樹林(83 KB)
 明聰學長的皮肉最細嫩(125 KB)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8 筆資料

討論串第 8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ames(鎮樟)
寫入 05/10/11 (二) 12:50:32 From 218.166.*
王府井  東堂天主教堂  
   
 
 
北京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时期,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于1294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所天主教堂,此后,天主教得到元朝皇帝的宽容,在北京建立了许多教堂。元代传入中国的天主教被称为也里可温教,在组织形态上借鉴了佛教的一些做法,这些也里可温教堂大多被称作寺,采用中土佛教建筑常用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与欧洲本土的教堂迥异其趣。元代天主教在中国以社会上层为主要发展对象,因而信徒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信教者极少,因而1368年元朝灭亡后,也里可温教也从中国消声匿迹,其修建的教堂大多改作他用,存留下来的极少。目前北京仅有门头沟区后桑峪村天主堂一所教堂是元代所建,该教堂也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教堂。  
 
明万历年间,以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经由澳门再次进入中国,万历三十三年利玛窦获准在宣武门内兴建天主教堂,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南堂,宣武门天主堂也是时隔300年后在北京出现的第一所天主教堂。  
 
自从利马窦之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50年后的顺治十二年,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斯文准在王府井修建东堂,康熙三十二年在西安门内蚕池口建成北堂,雍正元年罗马教廷传信部传教士德理格在西直门修建西堂,至此,在经历了一百年时间后,北京的天主教四大教堂全部建成了,至今这四所教堂仍然是北京最大的四所天主教堂,除了四大教堂之外,明末清初期间天主教会还在北京西郊阜城门外的滕公栅栏兴建了教会墓地,这里后来发展成为马尾沟教堂。  
 
早期天主教堂在北京的建设非常低调和本土化,例如北京市区最早的天主教堂——南堂在建设之初是一座中式四合院,仅仅在一些主要建筑上装饰有十字架等宗教标志;王府井的东堂建设之初也是由民房改建,在建筑风格上与周围的中国传统建筑别无二致。  
 
 
自从清顺治年间开始,天主教会开始在北京大规模兴建教堂,顺治七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改建南堂,新建的宣武门天主堂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高大宏伟,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成为北京城市中一处特异的景观。此后东堂改建为罗马穹顶风格的建筑,新建的北堂和西堂则均采用哥特式风格。此间北京兴建的教堂建筑风格上大多与欧洲同步,采用时下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北京其他的建筑形成极其鲜明的反差,另一方面这些教堂建筑的一些细节处理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风格,比如北堂的建筑由一圈汉白玉石栏围绕,柱顶的石狮子与基督教圣像和谐共处,风格特异。  
 
由于天主教禁止中国信徒祭拜孔子和祖先,自康熙年间开始,中国禁止天主教公开传教,许多教堂被官方没收,包括东堂、南堂等都被没收拆除。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国与英法两国的条约,清政府发还了没收的教堂,不久各教堂获得重建,重建后的教堂大多沿袭了原有的建筑形制。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再次给北京的各教堂造成严重破坏,除了北堂之外北京几乎所有的教堂都被义和团捣毁,而发生在西什库天主堂(即北堂)长达两个月的攻防战也成为义和团运动中最终要的事件之一。  
 
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此之后,天主教等基督教流派加速进入中国的脚步,陆续建成了东交民巷天主堂、南岗子天主堂等教堂,在1910年代的北京掀起了一个建设教堂的高潮,这一期间所建设的教堂,规模没有老四堂大,建筑风格也逐渐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偏移,较之以前的建筑,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与天主教本身一样,都更加本土化了。
 
 ↑ 
討論串第 7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herry(阿雪)
寫入 05/10/10 (一) 22:41:12 From 59.115.*
上傳成功是件快樂的事  
 
傻瓜相機也可以照得不錯  
 
阿雪
 
 瞎拼比弄清楚這教堂重要的啦(94 KB)
 第一次點菜就吃不完(96 KB)
 ↑ 
討論串第 6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herry(阿雪)
寫入 05/10/10 (一) 22:31:56 From 59.115.*
台北這幾天有著涼意  
想念著那無邊草原的秋  
 
回味四千金遊北京  
和老爹竉愛的幸福感  
 
阿雪
 
 終於快要送走四千金(96 KB)
 走了好久才到恭王府(118 KB)
 ↑ 
討論串第 5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ames(鎮樟)
寫入 05/10/08 (六) 13:36:06 From 218.166.*
幾張也是北京及承德的照片共分享
 
 王府井一景(102 KB)
 王府井一景(87 KB)
 王府井一景(84 KB)
 康熙給雍正的銘言(72 KB)
 旅館保險箱 你敢用嗎(57 KB)
 外八廟 布達拉宮(65 KB)
 道教圖騰 代表中文哪些字?(37 KB)
 ↑ 
討論串第 4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阿霞)
寫入 05/10/03 (一) 22:15:20 From 211.74.*
阿霞代貼,謝謝文瑕記錄  
-----------------------------  
 
Dear  all;  
   
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踏出了北京首都機場的出境局,醒目的"Starbucks"招牌,引領著我往前走,探首咖啡店,一眼就認出從未謀面的"老爹",山社的氣質是如此與眾不同啊!  
   
坐上嶄新的  Volkswagen  Touareg  越野車,老爹載著四位千金駛向"何敬府賓館".非常感謝孫姐為我們預備安排住宿."何敬府賓館"坐落的地點非常適中,往北一條街,整條街都是餐廳,往西南二條街,即王府井大街,真是便利.在此處落腳的幾乎都是政府官員,非常安全.就如老爹說的:我們真是太幸福了.凡事大大小小都有人為我們打點的如此妥貼.    
   
在阿霞大姐的帶隊下,每天早出晚歸,實地考察,詳細驗證書中所學.雍和宮,孔廟,動物園,秀水市場,徐悲鴻美術館,宋慶玲紀念館,恭親王府,王府井大街,...我個人最enjoy徐悲鴻美術館,果真是大師,尤其是那幅"漓江春雨"可堪稱中國水墨代表作.然而最不敢領教的是恭親王府內水泄不通的人潮,也讓我們見識到中國三億人口的威力.兩天下來,真是收穫不少.    
   
每天晚上,老爹都會與我們碰面,請我們吃大餐,餐餐佳餚款待.說實在的,一天走下來,我是很想回賓館睡覺.但是體貼的明瑜姐總是說:老爹一個人在外很寂寞,難得有人來,我們應該多陪陪他.老爹很愛喝啤酒,餐餐必點燕京啤酒.做女兒的理所當然陪爸爸一杯杯地喝.有一回他點完了菜,大概忘了,竟然沒點啤酒,飯過半巡,正慶幸今天不必喝酒,忽然聽到  '小妹來兩瓶冰的燕京純生啤酒',一時真讓我哭笑不得.天天喝的我頭昏昏的,回到賓館倒頭就睡.但是因為時差,半夜就又輾轉反側了,還好明瑜姐帶了一些安眠藥,她自己倒是一顆也沒機會吃到.^_^    
   
第四天我們包了一輛計程車去居雍關,八達嶺,明十三陵.計程車司機說他開這麼久的車,尚未見過如此"猛"的女人,走上居雍關,下來還能再上八達嶺.居雍關與八達嶺基本上是雄據在關沟峽谷,一邊是太行山一邊是燕山.下回若是再來,我計畫從居雍關一直走到八達嶺,而讓司機直接到八達嶺接我,這樣更過癮.下午去明十三陵,長陵及定陵玩,眼看已四點一刻了,姐姐們還意猶未盡,而司機又急著五點整趕回去醫院看母親,為了兩全其美,我們建議司機在四環的交流口讓我們下車,不必進城了,雖然如此還是超過原定時間二十分鐘,所以我們就多給他百分之十(人民幣550),看著他喜出望外的表情,我也很滿意這場"國民外交".    
   
既然已經在四環了,我們決定何不去"遊學"北大.我們從東門入,西門出,不到二小時就拿到"遊學畢業証書".黃昏的北大很美,尤其是寧靜的未名湖畔,漫步湖畔,我的心洋溢著年輕的音符.  
   
第五天我們本來是計畫去香山,碧雲寺,臥佛寺,植物園,頤和園.但因為昨天太勇猛了,這天除了阿雪姐姐外,我們三個都非常狼狽,一路上簡直是拖著走,所以下午四點還在香山,實在離譜的不得了.老爹笑我們是一天英雄.當我們到達頤和園時,剛好碰上夕陽西下,我們沿著西堤隨著心中的節奏,漫步往北走.西堤的黃昏,美的絕不是筆墨所能形容,微風過處,垂柳搖曳生姿,片片荷葉在夕陽下,閃爍著金輝,四周寂靜的只剩下答答的腳步聲,若能夠,我真想鎖住這一份寧靜.唉!西堤真是美!    
   
第六天了,晚上各路人馬會合,真令人興奮.一早我們四姊妹搭計程車去天壇,圓丘堪稱是世界級古蹟,神樂府中收藏了一些不錯的古樂器.其餘的就都無心欣賞了,因為我與姐姐們走失了,一路上只急著找人,雖然我會自己去現代美術館,只是我害怕一個人坐車,後來急中生智,藉公安與老爹的幫忙,總算結束一場虛驚.天壇實在真大,我們走了大概有二十多公里路.體貼  的阿貴領著四姊妹到中關村,來個全套的足身按摩.小小的按摩室內,阿貴帥哥"不可一世"般夾在九個女人之中,真想問帥哥滋味如何?這天晚餐,老爹以豐盛的雲南菜為芳明姐接風洗塵,老爹也實在太誇張了,用十道"大"菜請五位"小"女子,再加上我與明瑜姐因腸胃炎作祟,都直想吐,真是對不起老爹的盛情.    
   
第七天,期待已久的"箭扣野長城"終於上演了.這天老爹真是神勇,開了二個半小時的山路把我們送到登山口,馬不停蹄地,立刻回頭往懷柔方向,去接剛下飛機的明聰學長.更不可思議的是,整整晚了我們二個多小時才上山的明聰學長與老爹,竟然與我們同時下山,一起到達  農家共用晚餐.  
   
箭扣非常地美,處處皆景,真是美不勝收.居雍關與八達嶺所見的是長城的雄偉,但  箭扣所呈現的是自然的美景.綿延的山巒,凝固的波浪,夕陽餘暉照在峻峭的巖壁上,真是千變萬化.這一路上山,都是由  Mark  帶領我們.Mark是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謹慎,負責,風趣的大個兒,成熟得外表看不出實際的年齡.大伙到達笛樓時,他拿出背包中的白桃  ,一顆顆小心清洗,那分  細心體貼,簡直是老爹的翻版.所謂物與類聚!  
   
晚餐後,離開農家時已經八點左右,從此處到壩上還有三個多鐘頭的山路.Mark  與老爹各開一輛車,在漆黑寂靜的夜裡急駛,向遠處的草原奔去.因為阿貴捨不得離開他心愛的貴妃,所以可憐的我,只好去坐駕駛座旁的位子,負責讓駕駛者保持清醒.老爹從網路上download的靡靡之音,一遍又一遍的放著,我們也  一遍又一遍跟著唱,就這樣陪我們走過這漫長的夜路.一路上,溫柔的芳民姐細心的照料老爹,適時幫老爹按摩捶背.甜美的歌聲更是提神的良劑.老爹  的越野車有個天窗,從天窗可以看到滿天星斗,從這個星子畫到下一個星子,畫出一個W,畫出一個五邊形,畫出一個半圓形...真好玩!銀白的下弦月,靜靜地陪在我們的右側,一路跟隨著我們  奔向更深的夜.  
   
到達壩上民家時,已將近凌晨,而我也已筋疲力絕.為了明天有體力騎馬,好不遲疑,吞下一顆安眠藥.    
   
第八天,一大早,十位夥伴,六位馬棺,十  六匹駿馬,  一行人浩浩蕩蕩,沿著溪谷往更深的草原騎去.打從九歲開始吧,我就愛編織這個夢:夢裡我騎著一匹駿馬,在潦闊的草原上,像風一樣奔馳,藍天白雲伴我走天涯,...多年來隨著歲月的消逝,我幾乎放棄這個夢.真的!  沒想到今日竟會實現!他們問我怕嗎?我回答:愛就不怕.  
   
老爹把他心愛的蒙古馬讓給我騎,小灰馬很愛狂奔,尤其是牠孰悉的環境,牠簡直是"飛"的,那一刻我將自己交給  牠,任憑牠帶我到更遠的草原盡頭,翻越山巒,跳過溪流,那種感覺真好,人世間的一切煩惱都不存在,陪伴我的只有藍天白雲及一望無際的草原,我願時間就此停住.    
   
老爹說我們沒有一個人是林志鈴,所以落馬也要自己爬起來,繼續往前騎.我真的很希望能在這草原長住!我想:我已愛上這草原,愛上這小灰馬-旋風.    
   
老爹很著迷變黃的白樺林.在回程時,穿過一片白樺林,夕陽的金暉穿過林間灑落在滿地落葉上,那份柔美伴著達達的馬蹄聲,我願就這樣永遠地走在這片金黃的白樺林.    
   
   第九天,早上騎了半天馬,沒有不落幕的戲.沒有不會結束的情,我依依不捨與牠道別,我會不會再回來壩上,連我自己都無法回答.人生是無奈的,凡事有過就是永恆.  
   
開了將近六小時的車,終於回到市區.晚餐明聰學長請大家吃重慶火鍋.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第十天,秀絹為我們安排了故宮遊,看了很多一般人無法接觸到的.晚餐德欣學長請大家吃雲南火鍋.這次聚會到此圓滿結束.  
 
這真是一次幸福的旅遊。    
   
文瑕  

 
 ↑ 
討論串第 3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阿霞)
寫入 05/10/02 (日) 19:18:54 From 59.104.*
不符合照片大小的重來  
 

 
 老爹夜夜佳餚(59 KB)
 箭扣野長城(60 KB)
 ↑ 
討論串第 2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阿霞)
寫入 05/10/02 (日) 19:11:53 From 59.104.*
好像有點行的通  
再試一次  
 
阿霞
 
 馬前壯漢與妞(102 KB)
 酸湯魚餐(67 KB)
 ↑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uza(阿霞)
寫入 05/10/02 (日) 19:07:05 From 59.104.*
再試幾下
 
 秋的樹林(83 KB)
 明聰學長的皮肉最細嫩(125 KB)
 ↑ 

此討論串共 8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