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聊天室
索引頁
山谷留言版
交流討論區
健身養身版
讀書會
悠悠40年
南南山語
南湖手扎
總圖日記
普二故事
海外飛鴻

 健身養身版  
      列出所有文章   僅列出主題   貼討論主題 

阿霞: 五陰解脫
發表 alumi(阿魯米)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寫入 05/03/22 (二) 10:34:41 From 68.154.*
請容續問  
   
五陰中,銷落諸念,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的最低層色陰境界,于凡人已是難至之狀況  
能否請問  
踏入佛門之人如無經歷,如何堅信  
這回答或有點隱私  
如覺不適,請勿需回  
   
謝謝  
阿霞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3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3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5 (五) 07:16:40 From 66.156.*
阿霞會長很用功喔!謝謝大家的心得/經驗分享。      淑娟
 
 ↑ 
討論串第 12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4 (四) 23:24:04 From 66.156.*
文霞:  
 
恭喜!  坐中,  可以聽到聲音.  在楞嚴經,  的確有註解,  也有警示.  
 
三位一體和佛性,  是不一樣的!  有些宗教,  以統一教自居,  硬把馮京當馬涼.  這樣子的宗教,  阿魯米敬如鬼神.  
 
西遊記,  是本很好的佛道小說.  把兩教內容,  以輕鬆形式流傳.  
 
道教所稱的:  元神,  識神.  靈體,  形體.  就是妳所碰到的.  
 
心理學,  則把他們稱為:  內在人格.  
 
阿魯米,  也碰到過:  自己身體,  調整站樁的姿勢.    
 
達分奇秘碼裡頭,  說的在高潮以後的空,  在某些道教,  與統一教的經典,  也有記載.  
 
這是否就是「真心」?    阿魯米不知!  
 
靈,  就是靈.  像人一樣:  人者心之器.  
 
去看神話故事,  神,  也有個性.  
 
何必分正邪善惡?  
 
老子說:  智慧出,  有大偽.
 
 ↑ 
討論串第 11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4 (四) 23:11:31 From 66.156.*
在我心底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疑問:  
佛教的「真心」與基督教的「聖靈」所指的是不是相同?  
基督教常說  :「聖父聖子聖靈  三位一體」  而聖靈就在每個人心中。  於是有些靈恩派的,聚會時借說方言以求達到聖靈的感動。  
   
我不是靈恩派的,但我個人有多次奇妙的經驗。  
有一天,  靈魂深處忽然跑出一個聲音,對「平常的我」說了一些令「平常的我」訝異的事實。那一刻,「我」可以清楚的感覺到:三個我同時存在,兩個我在爭辯,一個肉體在看。事後証明「跑出來的我」所說的,竟是「平常的我」所看不到的「前因後果」。牧師對我說那就是「聖靈」再對我說話。  
   
如此說來堯中所說的「真心」是不是「聖靈」?  
   
「聖靈」與「邪靈」是同時存在?  
   
文瑕  

 
 ↑ 
討論串第 10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4 (四) 23:07:31 From 66.156.*
這個叢林裡  
高手上下縱橫  
每個角度都有人切入  
天堂也不過如是幸福而已  
尚有些提問,但不在此時  
謝謝大家不吝發聲  
這真是寶貴的經驗  
   
再謝  
   
阿霞  

 
 ↑ 
討論串第 9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4 (四) 09:24:55 From 66.156.*
可否提供scitology(心靈科學)上的一些說法和佛家學說相互映照,據悉佛說的無明業障  
習氣是遮蔽吾人看見真心(開悟)的覆蓋物,若能將這些東西拿掉就能證入佛道修成正果  
(開悟?悟啥?)結果未可知,但過程顯然是有方法的,念佛禪修打坐冥想內觀能量接引~在  
這些過程當中,不斷在自己的心靈圖片(mind    
picture記憶庫,以全像方式記憶)出現諸多  
影像聲音(在此推薦Tom  Cruise的關鍵報告critical    
document電影,內有關於monitor特  
異功能人mind    
picture的描述),其實能看清楚這些心靈圖片已是高段功力,小女子在下  
我目前連此門檻都尚未進入,遑論其他,霞前輩應是道上高人了!以scitology說法這些心  
靈影像記錄了個人所有意識資料,包括顯意識日常生活,甚至胎兒期或車禍昏迷無意識下  
所有情境(全像紀錄,包括聲音影像甚至當時氣味等等各色細節全都錄,所以有用催眠回  
到過去甚至過去世,像看紀錄片般)那麼請問是誰在看圖片,據悉是您的靈魂,靈魂是有質  
量的,還可測量,有測量器.當然心靈圖片有時會出現模糊,雜訊,駭客入侵等等.抱歉,此  
屬高階課程還不在目前選修範圍,就此打住!!  
 
young
 
 ↑ 
討論串第 8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4 (四) 09:24:04 From 66.156.*
學佛是想了解生命的實相,而學佛後要能產生深信,須經過聞、思、修、證四個階段。早些年會接觸佛教,是覺得佛教強調依法不依人,有理論也有修行方法,修行境界也頗令人嚮往。剛開始接觸的是南懷瑾的書「金剛經說什麼」,看了很歡喜,趕緊把他所有的書全買來看,喜歡書中所說的各種關於禪宗的故事,特別是關於禪宗公案的部分,禪師與弟子之間的應答非常奇怪,有些人甚至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開悟了,真是匪夷所思。但是南師書中比較強調打坐開悟,我曾打坐一段時日,但妄念紛飛無法入定,深覺今生開悟無緣。  
 
幸好四年前碰到目前共修之同修會,在會中聽聞了正確的法義,了解真心與妄心的差別,經過思維整理、練習動中定力、參話頭的過程,並幸運的在一念之中參到自己的真心所在,發現這是我們從來都不曉得的心,它與意識心完全不同,它的體性可與心經所說完全印證,這個真心與我們一向同在,只是我們的意識心太粗了找不到它。它不會分別、無見聞覺知(無眼耳鼻舌身意),它能出生一切法卻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找到自己的真心後,大部分的禪宗公案也看得懂了,再回頭看南懷瑾的書,才發現他其實未悟,所以公案都解釋錯了。  
 
正如心經所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智慧)波羅密多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佛教的修行強調智慧,而非打坐。  楞嚴經所說之五十陰魔境界,屬於打坐之定境,是明心後的修行,所以一開始佛以各種譬喻告訴阿難真心之所在,等到阿難明心之後,才說明五陰解脫的道理,避免落入定境或魔境之中。  
 
明心是學佛的入門,有心修學佛道的人,想了解佛經在講什麼的人,應當努力求開悟,找到自己的真心就會相信佛是實語者、不妄語者,佛所說的一切都可在自己身上印證,這時信心就會具足了。  
 
   
 
小小心得    謹供參考  
 
   
 
堯中  
 

 
 ↑ 
討論串第 7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3 (三) 11:25:32 From 66.156.*
善哉,『心無所屬』處,是心眼頓開、解脫自在時。  
 
阿春(總版大人)
 
 ↑ 
討論串第 6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3 (三) 11:07:48 From 66.156.*
善問者如扣鐘.  
 
能提問,  已屬不易.  
 
只問耕耘  
 
三藏法師,  也是十世修行.  
 
勿棄勿餒!
 
 ↑ 
討論串第 5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3 (三) 11:04:43 From 66.156.*
年逼應知天命之歲,卻如小學生只能提問  
這或是悲哀中之幸福  
   
閱畢七處徵心之辨  
心、眼迷惑,心無所屬  
   
阿霞
 
 ↑ 
討論串第 4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2 (二) 20:48:17 From 66.156.*
young  
 
瞎密?關於心識的作用,佛教經典裡有許多的描述,心經是最短也是最不易懂的一部,其他一樣就算文字看懂了還是不懂,是境界不懂.  
 
西方心理學關於心識亦有諸多學說論述,顯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甚至集體意識,感覺較具體些但毫無境界可言,若就目前霞前輩所述,可能會被歸到心靈幻境或是偏差錯亂,說不定該吃藥了!(說笑啦!)  
 
其實關於心靈方面的知識真的滿缺乏的,普遍來說人們還是認為自己(心靈)=身體,遑論靈魂的部分,靈界知識更遙不可及,未知生焉知死?
 
 ↑ 
討論串第 3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2 (二) 20:46:53 From 66.156.*
五嶽三尖人人可觀見、近觀于相片、近聞于現世  
嚮往之心因山可近可入  
五陰之境界,於世人恰如夢幻泡影  
於夢幻之間,持不斷之見,卻為艱難  
難道  
噯  
佛只渡有緣人(嗯,好似偷懶的好理由)  
   
阿霞
 
 ↑ 
討論串第 2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2 (二) 10:44:35 From 68.154.*
阿霞悠:  
 
阿魯米,  拿爬山做例子,  胡扯一下.  
 
如果,  我們只爬過小山,  沒去過五嶽三尖,  如何決心要繼續登山?  
 
楞嚴經的五十陰魔,  就是在綁路標.  並且,  警告修為比較高的人:  即使道行高,  還是會不慎誤入歧途.  
 
葉曼居士說的好::  修行,  要拿這些成就,  與自己比,  與古人比,  與高人比.  
 
我們,  如同小學生,  看到博士鴻儒,  還是可以立志學習.  
 
像四大天王之首林文安,  雖然,  縱橫百岳,  山林經驗無數.  竟然不慎,  中雪失利,  以身相殉.  
 
當年,  大俠老超,  林中摯友,  畢業旅行,  在玉山南峰,  迫降一夜,  能夠全身而退.  
 
正是修行,  隨時戰戰兢兢,  破除困難的最佳表現!
 
 ↑ 
討論串第 1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alumi(阿魯米)
寫入 05/03/22 (二) 10:34:41 From 68.154.*
請容續問  
   
五陰中,銷落諸念,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的最低層色陰境界,于凡人已是難至之狀況  
能否請問  
踏入佛門之人如無經歷,如何堅信  
這回答或有點隱私  
如覺不適,請勿需回  
   
謝謝  
阿霞  

 
 ↑ 

此討論串共 13 筆資料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