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活動
索引頁
列出所有活動
列出活動報名
列出活動討論
重返南二子
指定活動管理者 /  編修活動 /  檢視與編修報名者清單 / Email 通知 
領隊: 蔡日興
活動管理者: JTsai(日興)
時間: 14/02/27(四) 至 14/03/02(日) 共 4 天
開始地點: 花蓮
發表者: 13/07/01 (一) 19:40:47   JTsai(日興) 118.168.*      
最後修改: 14/02/15 (六) 22:29:31   JTsai(日興) 118.165.*      
人數限制: 不限制
有效報名人數: 10 人
報名者清單: 報名已結束

‧  14/02/26  4 人  葉大成, 翁國精, 王心, 張玉樵  JTsai
‧  14/02/15  1 人  陳雪溱  JTsai
‧ 13/08/04  1 人  陳明聰 chenliu  此報名已於 14/02/12 被設定為無效
‧  13/07/09  1 人  李玟諺  uwillknow
‧ 13/07/09  1 人  吳俊奇 grigri  此報名已於 14/02/05 被設定為無效
‧  13/07/08  1 人  胡嘉穎  listerahu
‧  13/07/04  1 人  蔡日興  JTsai
‧  13/07/04  1 人  徐培蓮  rebeccaplhsu
‧  13/07/03  1 人  蔡及文  chiwen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活動分類: 中級山
登山類型:
活動難度: 進階活動,參加者需有類似經驗
行程說明:
走蚯蚓2012年新打通的北峰東稜路線來回  
若天氣許可加映劍龍脊觀光  
單純這南二子這部分約是三天2~3夜可打發.  
快腳加上專車要兩天兩夜是有可能,  但不推薦.  (這種山快走實在是@x#$)  
此路線還是A~B勘等級.  重裝上下~700m,  輕裝上下~1200m,  有一定體能需求.  
 
還有加映賞針山(若天氣許可)  <-  目前是純勘察等級,  無獵人維護,  要靠大家來踩出路基  
所以主隊的天數應為4  or  5  
 
此山目前業餘登頂人數約8隊55人次.  年表如下  
 
之一  1992.1  
[相關連結] http:\\club.ntu.edu.tw   
之二  2005  
[相關連結] http:\\blog.xuite.net   
之三  2006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之四  2012.3  
[相關連結] http:\\blog.xuite.net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之五  2013.1  
[相關連結] http:\\www.mountain.org.tw   
之六  2013.2  
[相關連結] http:\\www.ptt.cc   
之七  2013.3  賴桑&Friends  (約二十人,  東側)  
之八  2013.3  台中小楊&Friends  (三人,  原欲爬針山,  放棄後轉進)  
 
建議沒看過白石傳說紙本,  對南二子山完全不熟的人,  可以先看之二,  再看之一,  再看之四,  最後看其他.  我不知道崔祖錫夥伴把照片放在哪邊,  是只有FB嗎?  我可能要花一點時間才能把當年首登隊的照片挖出來.    
 
至於南二子到底有多特別,  建議大家注意看一下第二隊以後,  每一隊參與的人的其他事蹟,  看完後應該不難理解.  如果不是這麼值得一爬的好山,  你不會看到這麼多外面爬中程山的好手都把它當作一生必遊之地.  只是我們學弟妹們都太遵守不復刻的傳統了,  呵呵.  

 
飲食(水)注意事項:
裝備注意事項:
住宿注意事項:
交通注意事項:
費用(台幣):
領隊電話:
嚮導:
留守人:
留守人電話:
備註事項:
行前會議時間:
集合時間地點:
是否需報名: 需報名
報名電話:
報名期限:


活動相關討論:
 
14/03/06     Re:行後簡記   JTsai 台北
14/03/05     Re:行後簡記   mingyu 台北
14/03/03   □ 行後簡記   JTsai 台北
14/02/18   □ Map  1   JTsai 台北
14/02/15   □ 解釋一下目前的狀態   JTsai 台北
14/02/15   □ 2/27 晚花蓮民宿   rebeccaplhsu 台北
14/02/11     Re:時間快要逼近了   mingyu 台北
14/02/11     Re:時間快要逼近了   JTsai 台北
14/02/11     Re:時間快要逼近了   grigri 台北
14/02/11     Re:時間快要逼近了   JTsai 台北
14/02/11   □ 時間快要逼近了   chiwen 台北
13/10/30     Re:我可以嗎?   lctseng2 台北
13/10/22     Re:我可以嗎?   JTsai 台北
13/10/17     Re:我可以嗎?   lctseng2 台北
13/08/04     Re:我可以嗎?   chenliu 台北
13/08/02     Re:分隊問題   JTsai 台北
13/08/02     Re:我可以嗎?   JTsai 台北
13/08/01   □ 我可以嗎?   chenliu 台北
13/08/01     Re:分隊問題   JTsai 台北
13/08/01     Re:分隊問題   ymlai 台北
13/07/09   □ Map  1   JTsai 台北
13/07/09     Re:分隊問題   JTsai 台北
13/07/09     Re:分隊問題   pigface 台北
13/07/09   □ 南二子山的登山歷史等等   JTsai 台北
13/07/09     Re:分隊問題   JTsai 台北
13/07/08     Re:分隊問題   chiwen 台北
13/07/08   □ 分隊問題   JTsai 台北
13/07/03     Re:不是說要先低調嗎XD   StrongChou 台北
13/07/03     Re:不是說要先低調嗎XD   JTsai 台北
13/07/03   □ 不是說要先低調嗎XD   chiwen 台北





討論串主旨:南二子山的登山歷史等等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JTsai(日興)
寫入 13/07/09 (二) 12:40:43 From 118.166.*
前言:  因為寫得很倉促,  把一些正經事跟個人的事混在一起,  雖知不妥,  但就先將就看吧.  
 
台大登山社第三個十年的中程山活動  
 
1983年松蘿湖會師是台大登山社第二個十年的中程山活動能力展示.  此後第三個十年上半1985和1988兩次南湖會師和大濁水流域的長程隊伍,  則將台大登山社的中程山活動人力和能力又進一步提升,  尤其是人力部分更是達到顛峰.  我們可以從兩個數字來看,  1983松蘿湖會師天數第一長的隊伍是模故松蘿的6天,  1988的南湖會師則有很多9~11天的隊伍.  1983松蘿湖會師的隊伍數是7路,  1988的南湖會師是11路.  此時期社內的長程勘察開隊區域非常集中,  大體上是維持由台北沿東部往南越開越遠的作法.  但在1988南湖會師之後的幾年則沒有全社統一的目標.  我個人的分析如下  
1.    再往南的太魯閣區域當年興大法商著墨已深.    
2.    如倪其彬前輩所言:  中程山好玩,  高山漂亮,  所以從中程山走上高山是最好的行程.  南湖會師時代開啟了中程山上高山的新模式,  這可以套用在台灣各區域.  而南湖會師所建立的人力過多過強,  也可以容許多區域的試探,  所以大家各自想找自己要玩的中程山上高山路線.  
3.    技術組的訓練活動,  把社內從事中程山的人力做了升級,  當時相對於其他社團,  台大登山社突破困難地形的能力是較佳的,  因此也可以容許多區域的試探.  
第三個十年下半這個時代,  被提起的區域包括丹大,  能安東稜,  卑南主東稜等等.  其中前二者後來各自產生了一本書,  就是「丹大札記」和「白石傳說」,  這兩本書相對於「大濁水流域開發報告書」採取了更世俗的故事和紀錄分離風格,  閱讀感會更好,  對讀者會有更大的吸引力.  而我們當時只是隱約知道這可能是台灣的中程山地形最好看的兩塊區域(套倪其彬的說法,  這邊都不是綠綠的饅頭山),  當時沒人能想到這兩本書對後面的人會產生那麼大的影響.  
 
南二子山成為目標  
 
能安東稜這個區域,  社內最早的投入者是何英傑和倪其彬等前輩.  但在此之前,  其實岳界就有零星的活動(註1).  甚至是興大法商的人也說他們早在注意這塊山區,  只是他們無法對付洽勘溪.  總之,  台大登山社就是撿(或搶)到了這塊區域的業餘首登權.  
 
1988年何英傑學長就從大檜山照到了南二子山雙峰浮出雲海的樣子,  那時大家就知道這是值得一登的山頭.  1989年倪其彬學長帶隊走通洽勘溪轉安來溪上安東軍,  正式開啟了接近南二子雙峰的路線.  1990年倪其彬學長拍到了高繞路上看針山的照片,  葉大成學長帶隊在春假做了第一次登南二子山的嘗試,  不過因為獵路狀況這年比較差,  預定行程估得太樂觀,  只能撤退.  我當年大一,  這是我第一次跟長程勘察隊.  
 
註1:  花蓮的岳界大老烏龜就說他國中時就已去過二子溫泉  
 
業餘首登  
 
1992年我請出賴育民學長帶隊做了第二次登南二子山的嘗試,  我當年大三,  卻還是這隊裡面最年輕的.南二子山在聯勤三角點成果表中,  確實為由東側獵路攀登,  之前社內就有很多人注意到.  但1992年我們選擇西側上攀,  是因為獵路系統正在退化中,  我們必須選取一條我們可獨力掌握的稜線坡度,  沒有路就自己砍,  而環顧南二子山四周,  看起來就這條稜線最不陡.  從那邊上去,  後來一路遇到「山的嘴巴」、白木林(註2)和「劍龍脊」這些地景完全是巧合,  根本不在預料之中.    
 
很多人以為首登有趣是因為自己的名字可以跟一座山綁在一起,  其實這只是一個比較低的層次.  做岳界的先驅者是好,  但真的沒什麼好臭屁的,  晚一點也會有人來爬,  有我沒我都沒差.  大多數的中程山首登,  都不會給我們什麼驚訝,  就是在森林或茅海中找到一方前人埋下的基石而已,  一開始我們也完全沒有期待.  但南二子山首登的特殊之處,  是原本沒有人知道它長那樣,  當你從南峰西稜一路走過來的時候,  山景自己就在說故事,  有驚悚,  有對抗,  有悲情,  有慢板鋪陳,  有結局前的大高潮.  作為首次聆聽的幾人之一是種幸運的感覺,  但再聽他十次也是好聽,  這跟成功成名一點瓜葛也沒有.  我們就是走到了那裏,  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那般一路讚嘆,  然後帶回了資料跟照片,  自此所有的人就都知道—哇,  原來這座山長這樣.  其實一個特別一點的首登,  也就只有這樣,  沒那麼了不起.  但後人就絕對不再會是那個當場呆掉的土包子,  他們可以預期將會看到什麼,  選好天氣背足水,  泡好咖啡看雲湧.    
 
註2  有資料表示1964發生森林大火.  
 
第一空窗期  
 
白石傳說於1997年出版,  之後針山與南二子山的照片才在岳界有小量的流通.  但白石傳說出版的該年夏天,  逢甲萬里登山社辦了萬里池會師,  不幸地發生在洽勘溪過溪被沖走溺斃的意外,  不知這件事有無影響到其他登山團體進來的意願.    
 
此後幾年剛好遇上4x4的熱潮,  二子溫泉在假日可以塞進近百台4x4,  變得很像菜市場.  但進安來溪的隊伍仍不多,  應該只有台大的針山攀登隊,  電視攝影隊和阿佑偶爾有進來.  1999年台北溯溪協會陪日本人來探過洽勘溪主流,  水太大了撤退轉進安來溪出中央山脈(台灣山岳22期).高繞獵路的狀況看來是時好時壞,  我記得2000年去看時是不通的,  但阿佑2004年去是通的.  
 
第二波業餘攀登  
 
2004年世新的唐豪(綽號唐牛)  等人復刻了安東軍橫斷路線.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因為這時岳界已有了更及時資訊互通的網路,  後來又有2005年清大復刻南二子攀登  
[相關連結] http:\\blog.xuite.net   
還有2006世新的指導老師小胖帶的一隊從見晴山走稜線接過來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這隊的成員非常多元,  也有活躍於四季溯溪的,  我還沒弄懂這些人怎麼會湊在一起.  
 
洽勘溪高繞獵路荒廢  
 
2006年小胖這隊從安來溪出來時,  獵路底雖在,  但已有斷橋未修的情況.  2006年起,  洽勘溪高繞獵路正式荒廢,  獵人再也沒有進來打獵,  岳界也沒人再走通過這條獵路.  據西林村的人說有個老獵人在這邊摔死了,  此後就沒人進去打獵了.  從2013年我知道此事後所做的分析顯示,  在2006年到2011年之間(註3),  洽勘溪高繞獵路的西段發生大崩坍,  新生成一處寬約400m,  高也是400m的崩壁.  這和老獵人在這邊摔死,  兩件事有無關聯,  目前不得而知.  
 
註3  證據為衛星航照圖還有蚯蚓等人爬千古寒山時所攝得的照片,  可確認2011即有此崩壁.  
 
南二子北峰東側路線  
 
貓腿這個登山團體在2011到2012年這段期間,  非常積極想要把洽勘溪高繞獵路再找出來,  結果反而意外促成了南二子北峰東側路線的開發.  故事蚯蚓簡單寫在這裡  
[相關連結] http:\\blog.xuite.net   
這條路線的天數短,  如果維持得好,  註定會成為南二子山的傳統路線.  這是非常革命性的一個事件.  
 
但是一如勝文在紀錄中分析的  
[相關連結] http:\\www.keepon.com.tw   
其實從西側攀登的路線可能還是會比較有經典的味道.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讓崔祖錫夥伴選了和小胖那隊類似的走法,  但從東側路線下山呢?  
[相關連結] http:\\www.ptt.cc   
 
2013年的春天  
 
其實從2003去阿空加瓜,  換工作,  結婚,  到松蘿會師之後,  我就沒什麼在想爬山的事.  不過有時這種沉澱其實會讓人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  我跟我老婆提過,  在去過的地方之中,  我最想再去一次的就是南二子,  不過當然也心知肚明現在是做不到的.    
 
在2013年初我們全家參加山谷的走春,  剛好鄰座一個學妹問我以前在社內是玩什麼的,  一時之間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  就跟她說我去過的地方,  最想再去一次的就是南二子山.  我想那時她應該也沒意會到南二子山在哪裡吧.  但好巧,  過了幾天剛好崔祖錫夥伴把南二子和針山對望的照片丟在FB上被何英傑按了讚,  老婆就叫我過去看,  崔祖錫剛好寫了一段話提到東稜二字,  我才知道有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上網查一查,  才知道後來還有這麼多好手把我們以前的路線這樣掃了一遍,  也把以前剩下一些沒收乾淨的地方補了起來,  尤其佩服是蚯蚓他不但開創了南二子的北峰東稜路線,  居然連初見那邊的鐵道等等也探得比我們仔細許多.  於是我很斗膽地在蚯蚓的blog上留了電話約他出來碰面,  這才又進一步知道這十多年來這塊山區發生的事.  
 
既然現在爬南二子的天數可以縮短,  那我們夫妻倆一起去南二子的可能性就有了,  而我後來想了想,  覺得既然要去,  應該還是得把洽勘溪高繞路至少復刻到賞針山處.  所以就在2013的三月底請蚯蚓幫忙我去把這段路用GPS標定下來,  並釘了一些反光板.  這真是好操的一個下午,  回來之後鐵腿了好幾天.  
 
這年其實有很多隊伍登頂南二子,  在崔祖錫他們這隊之前,  社內的楊斯顯學弟帶了一隊從萬大北溪那帶翻過來,  走馬里山稜線而從蚯蚓這條路線下山.  在我們去標定獵路之前,  剛好賴桑帶了約二十人又把南二子的北峰東稜路線踏了一次,  而又接到台中小楊他們要在3/24去爬針山的消息.  於是我把我對高繞路位置的預估和社內的紀錄都請蚯蚓轉交給他們.  小楊他們最後針山沒爬成,  但拍到了新生成的大崩壁近照,  也順便爬了南二子.  他們是第八支登頂南二子的業餘登山隊.  我事後對過,  小楊他憑著這一點點資料所走的路線,  和我根據記憶和資料仔細標定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  他的路感真是蠻厲害的.  
 
但這段時間,  還有一支很重要的隊伍在這塊山區活動.  成大的兩位OB陪著日本人,  利用這段少見的枯水期完溯了洽勘溪主流.  據阿佑說他們還想再來一次要爬針山,  目前的消息是他們也跟小楊這隊一樣,  因為ABC前的地形造成運補問題而放棄..  
 
2014的冬和春  
 
不知道有了傳統路線後,  2014會再有多少隊伍來爬南二子呢?  
 
配合培蓮的工作時間並考慮天候和車路的穩定度,  我們打算在2014的228連假去爬南二子.  歡迎山谷五十年的伙伴共襄盛舉,  大家一起來親近這兩座俊俏的山頭,  也順便欣賞一下針山的奇岩.    
 
22年之後,  終於有機會可以重返南二子.  人生啊!  

 
 ↑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 相關說明:

  1. 只要是山谷會員皆可使用線上報名功能。
  2. 線上報名成功不代表您能參加此活動,最終由領隊決定報名是否有效。
  3. 報名者可以將報名「設定為無效」 (但仍會留下報名記錄)。
  4. 若要「刪除報名」不留下報名記錄則必須請該活動管理者「刪除報名」。
  5. 活動「發表人」為當然之活動管理者。
  6. 活動管理者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例:
    活動「發表人」阿貴指定阿霞成為「活動管理者」,接著阿霞也可指定阿娟為「活動管理者」,如此阿貴、阿霞、阿娟皆為活動管理者,都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