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系統 ]  . 山谷會員   . 山谷聊天室   . 山谷活動   . 台大登山社活動   . 紀錄區   . 搜尋  



山谷活動
索引頁
列出所有活動
列出活動報名
列出活動討論
Email 通知
預計寄信時間:2010/09/01 PM 23:59 (此通知已於預定時間寄送完畢)
寄件者: 本活動管理員
收件者: 山谷所有會員

通知訊息:
[快報] 距離活動開始還有 3 天! NeverStop 埔里武嶺

NeverStop 埔里武嶺
指定活動管理者 /  編修活動 /  檢視與編修報名者清單 / Email 通知 
領隊: 陳文輝
活動管理者: wenhuichen(阿輝)
時間: 10/09/05(日) 至 10/09/05(日) 共 1 天
開始地點: 南投
發表者: 10/07/08 (四) 18:31:54   wenhuichen(阿輝) 61.220.*      
最後修改:        
人數限制: 不限制
有效報名人數: 11 人
報名者清單: 報名已結束

‧  10/07/17  1 人  陳黎明  litonchen
‧  10/07/14  1 人  阿佑  mingyu
‧  10/07/12  1 人  阿瓜(不管, 先給他報下企拉)  Agua
‧  10/07/12  1 人  cyTsai  cytsai8352
‧  10/07/12  1 人  桹渠  lctseng2
‧ 10/07/12  1 人  陳俊興 chunhsin57  此報名已於 10/07/13 被設定為無效
‧  10/07/12  1 人  建源  cypan
‧  10/07/12  1 人  貴(騎慢點,要等我ㄟ)  dglinmc1977
‧  10/07/12  1 人  鴻翔  StrongChou
‧  10/07/12  2 人  陳文祺(我和山谷一起報名)、陳文祝  Frank
‧  10/07/11  1 人  楊志城  erixyang

經由地點:
結束地點:
活動分類: 山下活動
登山類型:
活動難度: 難度高,具有挑戰性,參加者需有豐富經驗
行程說明:
活動日期: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路線海拔:  
埔里國中正門(里程0K/海拔450M)→左轉中山路二段(里程1K/海拔450M)→人止關(16K/790M)→霧社(22K/1170M)→清境(29K/1600M)→翠峰(35K/2330M)→鳶峰(45K/2730M)→昆陽(52K/3100M)→武嶺(55K/3275M)  
 
報到時間:9/4(六)14:00時~18:00時  於埔里國中大禮堂(埔里鎮西安路一段193號)  
                                         或9/5(日)04:00時~04:50時  於埔里國中大禮堂(請由北環路側門進入)  
 
說明會議:9/4(六)18:30時    
 
出發時間:9/5(日)05:00時起至05:30  (埔里國中)  
 
完成時限:7小時完成  
 
關門時間:1.  終點關門時間為當日12:30時(於武嶺停車場)  
                                           2.  翠峰關門時間為當日09:00時  
 
參加對象:具有長程及登山騎乘經驗且願接受考驗者
 
飲食(水)注意事項:
裝備注意事項:
住宿注意事項:
交通注意事項:
費用(台幣): 均攤
領隊電話: 0921603586
嚮導:
留守人:
留守人電話:
備註事項:
行前會議時間:
集合時間地點:
是否需報名: 需報名
報名電話: 0921603586
報名期限:


活動相關討論:
 
10/09/11     Re:武嶺單車挑戰賽之概況   NANCYHSIAO 台北
10/09/09     Re:武嶺單車挑戰賽之概況   fmlin 台北
10/09/08   □ 武嶺單車挑戰賽之概況  7   mingyu 台北
10/07/21   □ 把競賽還給專業選手, 騎單車莫忘一家老小的牽絆掛心   StrongChou 台北





討論串主旨:把競賽還給專業選手, 騎單車莫忘一家老小的牽絆掛心
以下列出完整討論串依 發表時間 排序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討論串第 1 筆作者編修:附檔 / 內文
發表 StrongChou(周強壯)
寫入 10/07/21 (三) 07:02:10 From 118.233.*
此文是秀梅姐轉寄,  值得我們這些尚屬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省思一下,  騎車真的比登山,  跑馬拉松,  甚至三鐵等危險多了!  提醒大家注意騎車安全,  也回到騎車的初衷及多想想家人.  
   
----------------------------------------------------------  
 
阿貴、鴻翔:  
   
以下這篇文章請參考。  
   
明聰騎腳踏車後更年輕有活力,騎車真的是很棒的運動。他比較常參加扶輪社的車隊活動(年紀較接近),儘管大家很小心,上星期又一個車友跌傷住院開刀。讓我想起高手豬面也曾掛彩,大家還是要多注意運動安全喔!  
   
秀梅  
 
===========================================================  
   
Dear  All,  
近來單車的死亡意外頻傳,其中皆不乏有經驗的好手  
轉貼下面這篇文章給  車隊夥伴,敬請認真省思我想分享給夥伴們的話  
"把競賽或比賽還給專業選手,  騎單車莫忘一家老小的牽絆掛心"  
 
車隊每月2次的活動皆以非常有把握的路線和領騎人員作安排,  
更不安排超過車隊平均年齡的體能安全限度為重要考量  
主要是以車隊隊員和寶眷間的聯誼為主,悠活慢騎為輔  
 
若要做更高強度的的競速或挑戰騎乘,皆不在車隊的騎乘規劃當中  
團隊行進的紀律默契和互相扶持照應,在車隊成立以來皆能夠在最成熟的  
態度下完美演出,這就是參與活動最大的收穫和鼓勵!  
 
誠禱所有參加車隊活動的夥伴都能平安,無慮的享受健康,讓親愛的家人絕對放心!  
 
以上分享,感謝各位夥伴  
 
Best  regards,  
JW  
 
===========================================================  
 
從瑋菁意外事故看騎單車的世界  
辣老師    
 
7/7日是雲林公路車賽意外身亡女車手瑋菁公祭的日子  
辣老師無法親臨台中向瑋菁送上最後一程  
然而從前幾天又有瘋600公里陳長來先生身亡及方湘評先生還在昏迷中的意外事故  
辣老師心裡有無限的感慨......雖然不認識這二位車友...但是這二年來騎單車之後  
只要是騎單車的朋友就像是自己已經認識好久的朋友一樣所以這幾位車友的意外事故  
讓我覺得好像自己的家人或是好朋友發生事故一般的另我痛苦萬分  
思考這二年的騎車過程,從打發時間到參加競賽到爭排名的過程,心裡曾經經過很多次的掙扎與疑惑趁著送走瑋菁離開的日子抒發一下自己心裡的話(分幾個階段談起)目的是提醒大家  
也與騎車的車友相互交換意見....大家仔細思考當初騎車的最終目標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何騎車?:  
很多人問我?當初為什麼騎單車?又為什麼要挑戰一日雙塔?為什麼要參加比賽????  
說真的,我也不知從何回答起?就從為何騎單車開始吧!  
自己在陽明山竹子湖湖田國小上班,下班後偶而會公園的星巴客喝杯咖啡,經常看到車友們  
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看到他們全身單車裝備實在非常仰慕,於是就開始我騎單車的生活。  
 
二。師父的交代:  
第一部腳踏車是陸哥師父送我的,很多路線也是陸哥帶著我一起騎,陸哥騎車已經將近十年  
對於單車的安全非常重視,經常強調下坡時速不可以超過30公里,有次跟他騎2p從風櫃嘴  
下坡太快,他甩頭就離開,事後告訴我他不跟騎快車的人為伍,因為十年單車生活看過太多  
也經歷過太多的意外事故,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騎快車,但是騎車越久就自豪起來,  
下坡飆快車變成經常的事,結果在雪見挑戰時就是因為下坡太快,導致踏板撞擊地面而摔車  
被救護車送醫院。師父的耳提面命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下坡時速超過40公里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三。比賽的迷失  
從2009年北海岸公路賽榮獲登山車組第二名開始到武嶺榮獲分組第一名知名度大開之後,  
比賽卻變成一種壓力與宿命,曾經跟一位女車友聊天時,他建議我今年武嶺比賽不要參加,  
因為曾經得過第一名萬一沒有衛冕成功很難堪,並提出某些車友以往成績顯赫現在成績  
不如以往等等....心想,比賽為什麼會變成壓力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誰能夠永遠保持長勝呢?何況參加自行車賽榮獲前三名的選手既沒有優渥的獎金,更沒有工作上實質的嘉勉,  
為什麼大家把比賽看得這麼重?又為什麼練車變成是為了比賽呢?很多車隊為了爭取成績,  
跨隊邀約其他車隊選手加入自己的車隊,也有車手為了增進自己的騎車能力,跨隊參加團練,  
造成車隊分裂車友反目成仇的窘境,真不知道當初大家是為了什麼原因騎車?這一次參加  
雲林公路賽,看到很多國家代表隊的車手參加,也看到很多休閒騎的車手加入競賽行列,  
難怪要出事,因為程度參差不齊,原先以為一股熱衷參加活動的車友被經常參加競賽的老手  
責備沒有水準,沒有輪車能力,沒有競賽觀念,情何以堪?試問?有多少車友參加協會辦的活動已經準備好競賽的能力呢???今年北海岸賽及花東比賽時,有位女車友穿著長褲,褲管用束帶綁著騎在主騎團裡,隨行的車友一路指導他如何在主騎團騎車,看得我心驚膽跳,問題是協會又沒規定得參加過研習特訓的車手才能參加比賽?有嗎?至少辣老師從一參家比賽到現在,沒有任何研習沒有任何有關參加公路賽的知能訓練,大家都是經歷過沒經驗到經驗豐富的過程,意外事故當然會發生。所以....比賽.....真的讓我迷失了。  
 
四。追逐單車追逐夢  
很多人騎單車一開始只是因為興趣,後來因為興趣因為各種因素所以加入了競賽行列,追逐夢  
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因為在追逐的過程中會享受進步的喜悅與成就感,辣老師年紀大加上一路  
幸運的獲獎,很多車友把我當作學習的偶像,但是卻也因此更能感受追逐夢想的辛酸歷程,舉例說:曾經想要歇息擺爛,一起騎車的戽斗大卻不斷給我壓力,怕我得來不易的盛名毀於一旦,又提醒我不認真騎車以後走在路上沒人認識,看來,有人比我更受盛名之累,相信有許多車友也是為了這一口名氣繼續拼鬥下去,所以練車是為了得名,是為了不讓別人忘記我????怎會這樣....朋友當中認真練車因為比賽成績遠不如理想,有人選擇從此休閒騎,有人選擇瘋狂的練車為了雪齒,不管選擇為何?都已經失去當初騎車的初衷,騎車真的是為了爭一口氣嗎???怎會這樣???也有車友在競賽上無法與年輕車手較競,於是開始發明魔鬼路線標新立異,為人所不敢為?藉此肯定自我,獲得掌聲,甚至於夜間挑戰武嶺或是其他山路,試問?晚上一個人在荒郊野外騎車,如果遇到酒醉駕車或是飆車族之後會是什麼情況呢?我周遭還是有一堆這樣的人,我自己也是,一個人獨自在陽金路上獨行,甚至於瘋狂的一日雙塔,只是因為大家都做了我也可以,沒有支援車,沒有安全裝備,與戽斗大在經常有事故發生的西濱路上狂飆,現在想起來除了罵自己是瘋子,還是要說自己是瘋子。因為萬一出事了,留給親人的是無限哀傷而已。。。。  
 
五。未來自己騎車的方向  
這幾天連續的單車意外事故,不管原因如何?(因為任何運動都有意外事故發生)歸咎責任歸屬已經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如何在騎車的世界裡,快樂安全的騎車,不為別人只為自己,回到騎車的初衷是為了減肥?為了健身?為了打發時間?為了走出宅男宅女的世界?還是為了競技?我想沒有多少人一開始騎車就為了競技吧!那就....把競賽還給專業車手....把生命及快樂留給自己...將來辣老師騎車的方向設定幾個,希望從此快樂騎車,安全騎車,永遠的騎車.....  
(一)不參加任何平路競賽(7/24日清泉崗賽已經報名除外)  
(二)不參加沒有交管的挑戰活動  
(三)不為了爭名次參加比賽(今年協會年度賽最後一站之後)  
(四)下坡不超過時速30公里  
(五)不再參加瘋狂的挑戰活動  
(六)為了遊山玩水而騎  
(七)為了健康而騎  
(八)為了快樂而騎  
(九)為了正當的休閒而騎  
(十)為了家人而騎  
     (以上純屬個人立場,希望與車友共勉之)  
 
文章出處  :  [相關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 !lXgdW7SeSEYHooKGSQv6/article?mid=8329&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 

此討論串共 1 筆資料



※ 相關說明:

  1. 只要是山谷會員皆可使用線上報名功能。
  2. 線上報名成功不代表您能參加此活動,最終由領隊決定報名是否有效。
  3. 報名者可以將報名「設定為無效」 (但仍會留下報名記錄)。
  4. 若要「刪除報名」不留下報名記錄則必須請該活動管理者「刪除報名」。
  5. 活動「發表人」為當然之活動管理者。
  6. 活動管理者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例:
    活動「發表人」阿貴指定阿霞成為「活動管理者」,接著阿霞也可指定阿娟為「活動管理者」,如此阿貴、阿霞、阿娟皆為活動管理者,都有「設定活動管理者」、「編修內容」、「刪除報名」權限。





 台大登山社 / 山谷登山會